1樓:倒帶
procrastination的形成 1. 一個人認為自己5天之內可以做完一件事情,所以在離deadline還有15天的時候一點不著急,直到最後只剩5天了才開始。 2. 這種緊迫感和焦慮往往促發人的鬥志,會讓自己覺得,自己只有在壓力狀態下才有做事情的狀態。 3. 最後拿到成績的時候,成績往往不是很差,這樣子就強化了自己最適合在deadline之前短期高壓的狀態下工作的心態,並且對以後的行為不斷進行自我暗示。
這一個部分寫得非常符合大部分有拖沓習慣的中國學生的經歷。因為中國學生往往非常聰明,所以哪怕最後只剩一點點時間了,也會完成得不錯;從而自認為自己最適合這樣子的工作狀態。周而復始,反覆迴圈。
procrastination的其他特點 1. 沒有自信。因為每次完成任務都達不到自己最高的能力,對自我能力的評估會越來越低。 2. 我太忙。
我一直拖著沒做因為我一直很忙。 3. 頑固。你催我也沒有用。
我準備好了自然會開始做。 4. 操控別人。他們著急也沒用,一切都要等我到了才能開始。
5. 對抗壓力。因為每天壓力很大,所以要做的事情一直被拖下來。 6. 受害者心態。
我也知道自己怎麼會這樣,別人能做得自己做不到。 procrastination的淺層原因 1. 太難 2. 太耗時間 3. 沒有相關知識技能 4. 害怕別人知道自己做不好 procrastination深層原因,以及解決方法 1. 完美主義。所有事情都要達到一個很高的境界,要一次做好,所以不願意匆匆忙忙開始,要萬事俱備才行。
解決方法:對自己說現在的狀態就已經很好,可以開始了。每有一點進展都鼓勵自己。
意識到一點錯誤都不犯是不可能的。偉大的作家,詩人,藝術家都是斷斷續續完成他們的傑作的,自己也可以如此。 2. 抵制與敵意。
這個老師對我態度太差了,所以我不高興作他佈置的作業。解決辦法:要意識到,不完成作業受害的是自己。
不能僅僅因為一個老師的態度而影響到自己的前途。 3. 容易頹廢。任務太難了,或者別人都不需要做我幹嗎要做,不能忍受持續做這件事情,等明天再做吧。
但是往往明天到了,心裡還是不高興做,又繼續往後推。解決辦法:尋找一切可以找到的幫助,設法降低事情的難度,取得進展;暫時推遲自己想要放棄的心態,每天能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
這一點也很符合很多中國學生的現狀。因為不是人人都對自己的課題感興趣的,所以容易產生厭倦感,所以不容易定下心來完成相關任務。解決的辦法如上所說,向別人尋求幫助,聽取建議,同時可以把任務分成比較容易的小塊,化整為零,告訴自己其實每一個小部分都很容易就能完成。
4. 自我貶低。如果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自己對自己的能力的估計會越來越低,即使以後完成好了,也認為是運氣。解決辦法:
接受別人對自己工作的讚揚;自己對自己進行勉勵。 **的步驟: 1. 意識到自己的拖沓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2. 把拖沓的原因一條條寫出來 3. 一條條克服這些原因 4. 開始做事 拖拉是阻礙個人成功的絆腳石,卻時常出現在我們左右。 1. 百分之二十的人認為自己是長期拖拉的人。
對他們來說拖拉是一種生活方式,雖然並不適應它。這種狀態充滿了他們的生活。他們不能按時付帳單,他們忘了買**會的門票,他們直到聖誕前一天才去買禮物…… 2.
拖拉並非不重要,雖然通常我們不把它當作一個嚴重問題。它其實是一個自我調節的深奧問題。通常我們都寬容別人拖拉的藉口,這也是問題的根源。
3. 拖拉並不是時間管理或者計劃方面的問題。拖拉並不因個人對時間的估計能力而不同,雖然這些人會更樂觀一些。
ferrari 博士強調說:「要一個拖拉的人做一個有計劃的人,就像讓一個長期消沉的人馬上振奮起來一樣。」 4.
拖拉不是天生的。它是從周圍的人學來的,但並不直接。它可能來自強權的家教,拖拉甚至可能是一種反抗的形式。
這種家庭環境下,朋友對拖拉者的寬容會助長這種習慣。 5. 拖拉的飲酒者會有更高的酒精需求量。
拖拉的人會喝的更多,這是自我調節有問題的表現。 6. 拖拉的人對自己撒謊。
比如「我更想明天做這件事」,或者「有壓力我才能做好」,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拖拉者的另一個謊言是時間壓力會讓他們更有創造力,其實這只是他們的感覺而已,他們是在揮霍時間。 7.
拖拉的人不斷找消遣的事兒,特別是自己不需要承諾什麼。檢視電子郵件就是絕佳的目標,這樣的事情成為他們調節情緒(比如害怕失敗)的一個途徑。 8.
拖拉並非一模一樣。拖拉的人有不同的原因,ferrari 博士定義了三種基本的拖拉者: * 鼓勵型,或者說找刺激型,他們盼著最後幾分鐘忙碌帶來的快感 * 逃避型,他們迴避失敗的恐懼,甚至害怕成功,但實際上他們非常關心別人怎麼看自己,他們更希望別人覺得他不夠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
* 決心型,他們沒法下決心。不下決心就可以迴避對應對事情的拖拉。 9.
拖拉帶來的損失巨大。健康是其中之一,研究表明拖拉的人更容易患病。拖拉也影響人的情緒,也會破壞團隊協作和人際關係。
10. 拖拉會改變人的行為,但不會耗費多少精神力量。這並不意味著一個念頭就能馬上改變。
這個問題可以通過高度規範的認知行為**來解決。 對行事拖拉的人進行勸誡就如同讓抑鬱症患者高興起來那麼困難。法拉利教授認為,勸導對拖拉症患者來說作用微乎其微,關鍵還是要靠自己下定擺脫拖拉慣性的決心,這需要很大的精神動力才能完成。
明日復明日 「拖延病」的處方 case 1:我經常擔心事做的不夠完美。但盡力做了完美主義者,可做事的效率不是很高。
經常接到任務以後,心裡想的是儘快完成,可總是一拖再拖。為什麼? →病名:
擔心引起的拖延病。 →處方:總想把事情做的完美一些,但壓力越大就越擔心做不好事遲遲不敢付出行動。
總是把萬事的結果定為,不是成功就是失敗、只要作錯了一點,做的再好也都是錯的。出了事就算不是自己的責任也會攬到自己身上。 首先得醒悟「自找擔心」是多麼消極的事情。
假如,在準備報告時,最初就能寫出完美的報告是不可能的。一定會有一些偏差也有理論上說服力較小的地方。所以,完美是不存在的。
追尋一下到現在為止你所做過是事有多少事是完美的,一定沒有特別完美的事。但一定也沒耽誤什麼事。 case 2:
一旦接到什麼任務總會擔心「我一定能做好嗎?做錯了教授會不會責備我?」在想這些的時候時間已悄悄溜走了。
→病名:自我指責的拖延病 →處方:對過去一些失敗的記憶會變成一種壓力。
想治好自我指責的病,可以把責任都推託到別人身上。不要因為善良的自卑感而把一切問題都自己扛。這樣只會讓你的自信心下降。
輕視自己之前先把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吧!然後,用另一種方式解釋自己的失敗。比如:
在小組功課中有了一個好的創意。但因為沒有時間,結果在報告中露掉了。在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如果是自我指責的人就會想:
「哎!因為沒有發表這個創意,以後教授知道了會不會扣我的學分呢?」取代上面想法的應該是「我真了不起,能有這麼好的創意。
」或「下次寫報告時用就可以了。那一定比這次輕鬆多了。」 case 3:
我特別的執著,一旦問題襲來的時候就感到不安和急躁。問題解決之前做不好任何事情。 →病名:
執著引起的拖延病 →處方:「怎麼會這樣?」「到底那時候為什麼那麼做?
」即使在過去的事情裡找原因也不會有什麼改變。澄清一件事也解決不了問題。因為事情是由幾種因素合成的。
什麼時候才能把事情一一都弄清楚呢?在公司寫企劃案的時候寫不好的原因也有很多種。期限太短或過去寫過一次結果被上司責罵了一頓,留下了創傷。
還有就是還沒找到資料等等。澄清問題對以後沒有任何幫助。所以,要往可以解決問題的方向行動。
做企劃案時應該想:「這次應該跟其他公司比較著做看看了。」如果這樣想著行動的話一定有效。
case 4:我總是沒有自信,怎麼努力也改不了。為了從苦海中擺脫出來看過不少有關的書籍但都徒勞無功。
因為沒有自信做起事也不順利。不知道能不能改變一下這樣的我。 →病名:
封閉自我印象引起的拖延病 →處方:在苦惱的邊緣走不出來的人是因為被自己錯誤的想法封鎖住了。一定要從誤區的牢籠裡走出來。
為了打破錯誤的想法捫心自問一下自己「假如,我是能做到○○事的人,應該先想些什麼?先做些什麼?」假如,做報告的時候,因為忙於某些事遲遲沒做出來。
這時,應該想「如果我是個做報告的能手,應該先做什麼事呢?」考試成績不好,但還得向父母交代的時候應該想「假如,我是個成績不好,但能向父母主動表白的人,應該先做什麼事?」 想這些問題的時候,不能用太長的時間。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正確答案。所以直接實第一個想法就可以了。 case 5:
我在所有決定中沒有自信。當決定了做某件事的時候,往往因為不確定是對的還是錯的而煩惱。這樣一來事就一拖再拖。
不是因為我懶,而是因為每次都不能付出行動。所以人們都說我辦事的效率不高。 →病名:
不安感或懶惰引起的拖延病 →處方:你在想自己的想法對不對那是因為「為了想這個辦法用了那麼長時間,付出了那麼大的努力,但要是失敗了怎麼辦?就不就功虧於潰了嗎?
」因為這些不安感一直浮現在腦海裡。所以不想做任何事情。假如,要學習但桌子很亂找書都很不容易。
明知道應該收拾一下,但怕麻煩遲遲不行動。這時候,父母要嘮叨個不停,就有了叛逆的心理更是不收拾。這時你應該冷靜下來好好想一想。
是打掃一下好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的好。然後再決定。把最初的想法扭轉過來很難,但一旦習慣了就覺得行動比拖延更輕鬆。
孩子做作業拖延怎麼辦
2樓:歐蘭中國
其實,很多家長不知道,注意力不集中會對孩子的學習,甚至孩子的一生都造成嚴重的影響。那麼,注意力不集中有哪些危害呢?
危害一:人際關係緊張
容易與他人產生衝突或打架,出現暴力傾向,難以與同學形成正常的朋友關係。不聽從爸爸媽媽或老師的話。容易錯誤理解、輕視或疏忽別人傳遞訊息的真實含義,致使人緣不佳;很容易被眾多新鮮的刺激所吸引,抗**和干擾的能力差,他們往往無法遵守規範和指令,難以適應集體生活和社會,甚至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
危害二:學校紀律難約束
孩子會因缺乏自我抑制能力,各種行為問題逐漸增加,語言和行為具有衝動性。當受到壓力時,會更無法掌控抑制能力,過動行為更加嚴重。課時小動作多,易導致課堂上違規、違紀等情形,有曠課,逃學的傾向。
危害三:學習成績差
注意力集中時間端,容易分心散漫。回答問題變得不切實際,無法形容事情的來龍去脈。由於課業內容已提高至相當的水平,無法跟上學習進度,成績逐漸下滑;上課難以集中注意力,對授課內容一知半解。
作業拖沓、學習時易走神、發呆、被無關事情吸引,導致學習費時、效率低下。即使考試前書念得很熟,考試時卻會因分神而記不起來或寫錯等,嚴重影響學習和考試成績。
危害四:自理自立能力差
孩子無法完成有結構性或有目標的活動,如家務、作業等;有時在無特別原因的情況下,會有非常憤怒的傾向;自我整理、打理能力差,常有髒亂現象;缺乏組織能力,無法作好整理、整頓的工作;有些兒童肌肉運動技術發達正常,但在語言能力、畫圖、使用剪刀等要求協調性的活動較落後;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因盲目的玩耍方式或行為在運動和生活中容易受傷。
危害五:自信心不足
在過重的學業要求與升學的高壓力下, 注意力不足多動的學生很容易被定位為問題青少年,同時本人也因無法充分地發揮本身的能力,而失去對學業的興趣。由於自信心不夠強,常常會引起各種問題與行為,最後會感到被孤立; 因長期地環境不適應與經歷挫折,失去自信、感到自卑。
怎麼理解以儒濟世,以道養生,以佛修心
8萬4千法門 1 佛法的修學,無論是哪個法門,統統修的是清淨平等覺。佛怎樣幫助我們契入清淨平等覺?佛教我們持戒 修定 開悟。佛這個方法傳到中國來之後,儒家採取了,道家也採取了,變成傳統文化必須遵循的方法,儒釋道都取了。2 戒是規矩,不依規矩不成方圓,一定要有規矩。規 是規矩,是儒家的戒,感應篇 是道...
奚以知其然也以的意思,奚以知其然也翻譯
越答越離譜 以的意思是用來。基本字義 本義 用,拿,把,將。如 以一當十。以苦為樂。以身作則。以鄰為壑。以訛傳訛。以往鑑來。衍義 引申指 依然,順,按照 如 以時啟閉。物以類聚。衍義 引申指 因為 如 勿以善小而不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衍義 引申指 目的在於 如 以待時機 以儆效尤。衍義 用作文言...
以以靜襯動的表達方式寫句子,以以靜襯動的表達方式寫一個句子
如王維的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頷聯描寫皓月當空,青松如蓋,是靜景描寫,山泉清冽,流瀉山石之上,是動景描寫。山泉因雨後水量充足,流勢增大,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以動襯靜,反襯出山中的寧靜。詩人描寫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