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韋曼語
鐵觀音原產安溪西坪鎮,有200多年的歷史, 安溪--閩南烏龍茶的主產區,福建省東南部靠近廈門的一個縣,種茶歷史悠久 唐代已有茶葉出產.安溪境內環境優良,適宜於茶樹的生長,歷代茶人的辛勤勞動,選育繁殖了一系列茶樹良種,目前境內儲存的良種有60多個,鐵觀音,黃旦,本山,毛蟹,大葉烏龍,梅佔 等都屬於全國知名良種. 因此安溪有"茶樹良種寶庫"之稱.
在眾多的茶樹良種中,品質最優秀,知名度最高的要數"鐵觀音"了. 關於鐵觀音品種的由來,有著這樣一個傳奇似的故事: 相傳,清乾隆年間.
安溪西坪上堯茶農魏飲製得一手好茶,每日晨昏泡茶三杯供奉觀音菩薩,十年從不間斷,可見禮佛之誠.一夜,魏飲夢見在山崖上有一株透發蘭花香味的茶樹,正想採 摘時,一陣狗吠把好夢驚醒.第二天果然在崖石上發現了一株與夢中一模一樣的茶樹.
於是採下一些芽葉,帶回家中,精心製作.製成之後茶味甘醇鮮爽,精神為之一振. 魏認為這是茶之王,就把這株茶挖回家進行繁殖.
幾年之後,茶樹長得枝葉茂盛.因為此茶美如觀音重如鐵,又是觀音託夢所獲,就叫它"鐵觀音".從此鐵觀音就名揚天下.
鐵觀音是烏龍 茶的極品,其品質特徵是:茶條鄭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晴蜓頭,螺旋體,青蛙腿.沖泡後湯色多黃濃豔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久,俗 稱有"音韻".
茶音高而持久,可謂"七泡有餘香". 故名「鐵觀音」.
2樓:手機使用者
鐵觀音茶名字的來歷 一、「魏說」--觀音託夢 相傳, 2023年前後,安溪堯陽鬆巖村(又名松林頭村)有個老茶農魏蔭(1703-1775 ),勤於種茶,又篤信佛教,敬奉觀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觀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兒十年 如一日,從未間斷,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朧中夢見自己扛著鋤頭走出家門,他來到 一條溪澗旁邊,在石縫中忽然發現一株茶樹,枝壯葉茂,芳香誘人,跟自己所見過的茶樹 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順著昨夜夢中的道路尋找,果然在觀音侖打石坑的石隙問,找到 夢中的條樹。仔細**,只見茶葉橢圓,葉肉肥厚,嫩芽紫紅,青翠欲滴:
魏蔭十分高興 ,將這株條樹挖回種在家小一口鐵鼎裡,悉心培育。因這茶是觀音託夢得到的,取名"鐵觀 音"。 二、「王說」--乾隆賜名 相傳,安溪西坪南巖仕人王土讓[清朝雍正十年副貢、乾隆六年曾出任湖廣黃州府靳州 通判,曾經在南山之麓修築書房,取名「南軒」。
清朝乾隆元年(2023年)的春天,王與 諸友會文於「南軒」。每當夕陽西墜時,就徘徊在南軒之旁。有一天,他偶然發現層石荒 園間有株茶樹與眾不同,就移植在南軒的茶圃,朝夕管理,悉心培育,年年繁殖,茶樹枝 葉茂盛,圓葉紅心,採製成品,烏潤肥壯,泡飲之後,香馥味醇,沁人肺腑。
乾隆六年, 王士讓奉召人京,謁見禮部侍郎方苞,並把這種茶葉送給方苞,方侍郎間其味非凡,便轉 送內廷,皇上飲後大加讚譽,垂問堯陽茶史,因此茶烏潤結實,沉重似鐵,味香形美,猶如「觀音」,賜名「鐵觀音」。
3樓:新燕王歸來
民間故事:《鐵觀音的由來》鐵觀音原來是這樣啊
求一些有關茶的故事來歷。
4樓:露比莉爾
1、烏龍茶
清朝雍正年間,在福建省安溪縣長坑鄉南巖村裡有一個退隱將軍,也是打獵能手,姓蘇名龍,因他長得黝黑健壯,鄉親們都叫他「烏龍」。
一年春天,烏龍腰掛茶簍,身背獵槍上山採茶,採到中午,一頭山獐突然從身邊溜過,烏龍舉槍射擊但負傷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烏龍也隨後緊追不捨,終於捕獲了獵物,當把山獐背到家時已是掌燈時分,烏龍和全家人忙於宰殺、品嚐野味,已將製茶的事全然忘記了。
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著炒制昨天採回的「茶青」。沒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鮮葉,已鑲上了紅邊了,並散發出陣陣清香,當茶葉制好時,滋味格外清香濃厚,全無往日的苦澀之味,並經心琢磨與反覆試驗,經過萎雕、搖青、半發酵、烘焙等工序,終於製出了品質優異的茶類新品——烏龍茶。
2、鐵觀音
相傳,2023年前後,安溪堯陽鬆巖村(又名松林頭村)有個老茶農魏蔭(1703-1775),勤於種茶,又篤信佛教,敬奉觀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觀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幾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
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朧中夢見自己扛著鋤頭走出家門,他來到一條溪澗旁邊,在石縫中忽然發現一株茶樹,枝壯葉茂,芳香誘人,跟自己所見過的茶樹不同。
第二天早晨,他順著昨夜夢中的道路尋找,果然在觀音侖打石坑的石隙間,找到夢中的茶樹。仔細**,只見茶葉橢圓,葉肉肥厚,嫩芽紫紅,青翠欲滴。魏蔭十分高興,將這株茶樹挖回種在家小一口鐵鼎裡,悉心培育。
因這茶是觀音託夢得到的,取名「鐵觀音」。
3、六安瓜片
2023年前後,六安茶行一評茶師,從收購的綠大茶中揀取嫩葉,剔除梗樸,作為新產品應市,獲得成功。資訊不脛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聞風而動,僱用茶工,如法採製,並起名「封翅」(意為峰翅)。
此舉又啟發了當地一家茶行,在齊頭山的後衝,把採回的鮮葉剔除梗芽,並將嫩葉、老葉分開炒制,結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見絀。於是附近茶農競相學習,紛紛仿製。這種片狀茶葉形似葵花籽,逐稱「瓜子片」,以後即叫成了「瓜片」。
4、廬山雲霧茶
傳說孫悟空在花果山當猴王的時候,常吃仙桃、瓜果、美酒,有一天忽然想起要嚐嚐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喝過的仙茶,於是一個跟頭上了天,駕著祥雲向下一望,見九洲南國一片碧綠,仔細看時,竟是一片茶樹。
此時正值金秋,茶樹已結籽,可是孫悟空卻不知如何採種。這時,天邊飛來一群多情鳥,見到猴王后便問他要幹什麼,孫悟空說:「我那花果山雖好但沒茶樹,想採一些茶籽去,但不知如何採得。」
眾鳥聽後說:「我們來幫你採種吧。」於是雙翅,來到南國茶園裡,一個個銜了茶籽,往花果山飛去。多情鳥嘴裡銜著茶籽,穿雲層,越高山,過大河,一直往前飛。
誰知飛過廬山上空時,巍巍廬山勝景把它們深深吸引住了,領頭鳥竟情不自禁地唱起歌來。領頭鳥一唱,其他鳥跟著唱和。茶籽便從它們嘴裡掉了下來,直掉進廬山群峰的巖隙之中。
從此雲霧繚繞的廬山便長出一棵棵茶樹,出產清香襲人的雲霧茶。
5、君山銀針
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出產銀針名茶,據說君山茶的第一顆種子還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
後唐的第二個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時候,侍臣為他捧杯沏茶,開水向杯裡一倒,馬上看到一團白霧騰空而起,慢慢地出現了一隻白鶴。
這隻白鶴對明宗點了三下頭,便朝藍天翩翩飛去了。再往杯子裡看,杯中的茶葉都齊嶄嶄地懸空豎了起來,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筍。過了一會,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墜落一般。
明宗感到很奇怪,就問侍臣是什麼原因。侍臣回答說:「這是君山的白鶴泉(即柳毅井)水,泡黃翎毛(即銀針茶)緣故。
」明宗心裡十分高興,立即下旨把君山銀針定為「貢茶」。君山銀針沖泡時,棵棵茶芽立懸於杯中,極為美觀的。
求一些關於寬容的故事,關於寬容的小故事
紫色妖精的哭泣 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用職權疏通關係,打贏這場官司.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 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後,讓出三尺宅基地.鄰居見了,也主動...
關於天使的故事,一些關於天使的小故事
彌敏博泉心 曾經的那個天使 那是一段天使的戀情。天使那年只有十六歲,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飛行時不慎掉了下來。第二天,她被一個男孩救了起來。你是天使嗎?男孩問。於是天使點了點頭。你呢?一個水手。於是天使和男孩就這麼認識了。那時,天使的翅膀受了傷,不能夠飛回天堂,於是就和男孩住在一起。那男孩是個孤兒,從...
找一些關於對聯的故事要短的,較短的有關對聯的有趣的故事
xz芳芳 從前有個少爺,平日吃喝玩樂,遊手好閒,把他父親留下的遺 產都花光了,臨近年關,連柴米也沒有。除夕夜,這窮困潦倒的少爺寫了一副對聯自嘲,貼於門口 行節儉事,過淡泊年。村上有位老學究讀後,慨嘆不已,在對聯的聯首各加上一字,成了 早行節儉事,免過淡泊年。清代文學家李調元,幼時思維敏捷,一次先生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