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館參觀時,比如雕塑 青銅器 陶瓷 印章允許拍照,書畫 絲織品 木質等文物不可以拍照,原因是

時間 2021-06-29 14:57:17

1樓:止作

文物儲存的環境空間佈滿電磁波,包括紫外光、可見光、紅外光。其波長範圍是:紫外光100~380nm;可見光380~780nm;紅外光>780nm。

波長愈短的電磁波,所帶的能量愈高,即可見光中的藍、紫色光和紫外光波長較短,具較高能量。而閃光燈屬於可見光中的高能量可見光——藍光,這種波長在400nm-500nm。這種能量有相當大的破壞力,特別對有機質地材料,如書畫、絲織品、木質品等。

由於有機化合物主要以其價鍵形式相互連結而成,若化學鍵斷裂,就會造成有機物的分解。紫外線具有足以使有機物化學鍵斷裂的能量,導致文物出現泛黃、變色、酥脆、老化等劣化變質現象。試驗表明,下述纖維材料在日光照射下,經過不同的時間,其纖維強度下降50%。

即:麻200小時;棉花940小時;亞麻990小時;羊毛1129小時。將不同顏色的紙張、紡織品和不同墨水字跡的試樣,放在紫外線燈下連續照射16小時後,試樣均出現明顯的晦暗褪色、變黃、脆裂。

這類對光線穩定性很弱的文物稱光敏性文物,包括書籍、檔案、碑貼、文獻、皮革、皮毛、羽毛、棉麻絲毛紡織品、水墨畫、書法、竹木漆器等。

氧可對纖維素起氧化作用,而光線能加速此反應,稱光氧化作用。在潮溼環境中,光氧化反應的破壞力更大。光線會使紙張中的木質素變為氧化木質素,很快使紙張發脆變黃、強度降低。

各種字跡會因光線作用而褪色,特別是以有機染料為色素成份的複寫紙、圓珠筆、墨水的字跡,因光線破壞其染料結構的髮色團,而導致變色。

紅光和紅外光雖波長較長,能量較小,但它們是熱輻射能,文物被紅外光輻射,使其被照表面和內部急劇升溫,隨之產生內應力,而出現翹曲、龜裂。光線的損害作用是積累性的,照射時間愈長,光照度愈高,對光敏性文物的損害愈大。光線輻射對有機材料的破壞作用是漸進的,光照停止其破壞作用仍繼續,即使為間斷性的光輻射作用,其損壞程度仍嚴重。

所以,為保護人類的共同財產,在參觀書畫、絲織品、木質等有機質文物的時候,請勿拍照。

2樓:

其實另一個原因就是怕有些人拿拍的**去做商品...直接危害到博物館...

我這麼說理由就是...你不開閃光燈...貌似也不能拍...不過...一般來說...除了兵馬俑這種東東...其他的東西保安一般也睜眼閉眼的...

3樓:三單單

是有這麼個說法,說是拍照時候閃光燈的強光對於文物的保養有損害,一個人拍不要緊,成天閃來閃去的看來也確實不太好

有哪位仁兄介紹一篇」環保科技小**」給我呀? 20

為什麼博物館裡不允許拍攝錄影? 5

4樓:乖╄麥麥

嚴禁拍照的理由往往很簡單,一般來說:

一是宗教原因,

二是防閃光燈等使文物及自然資源受損,

三是出於版權及文物安全考慮,不允許拍照。

博物館有的展廳做出禁止拍照的規定,主要因為四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從版權方面考慮。因為有的臨時展廳展出的是私人收藏的文物;另一方面博物館的陳列形式都是館內工作人員自己設計的,付出了勞動。

如果拍下**,被別的單位、個人模仿就損害了該館的利益。第二,從文物保護的目的出發。字畫、絲綢等文物很容易受閃光燈光波的破壞。

第三,從安全的目的出發。有人完整拍下展廳的方位、結構,給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的作案條件。第四,為了保證參觀環境。

有人為拍照會讓別人挪一挪,讓一讓,還有三角架一支需要時間,也會給別人帶來不便。當然,大部分文物比如雕塑、青銅器、陶瓷、印章等不易受光照損壞的展品,都是允許拍照的。不許拍照的個別文物,如果參觀者不使用閃光燈,一般也不干涉。

其實,參觀者拍照只是需要一些文物**資料的話,許多博物館制有精美的畫冊,其它博物館一般也都有。

許多文物景點,很多地方都有「禁止拍照」的牌子,有時感覺大老遠跑去,不能拍點**作紀念,挺遺憾的。有許多朋友對這種規定很不理解,不就拍拍**,又不觸控文物,應該不會對文物造成損壞。

有些地方不許拍照的主要原因是拍照時閃光燈對文物有損壞。事實上,我國古建築大都是木質的,容易損壞,上面的彩漆也容易褪色、脫落,拍照時,閃光燈的反覆照射對其破壞很大。因此,一般禁止拍照。

普通的可見光波長是在400奈米至700奈米之間,低於400奈米的紫外線能量很大,容易被物體吸收,從而使物體變質;而高於700奈米的紅外線能量小,不易被物體吸收,很安全。木材、植物、絲綢等物質都是高分子結構,含有纖維素或蛋白質,容易受光、電、細菌的影響而變質、損壞;另外一些物質比如石頭、銅鐵、陶瓷等不容易受光的影響。我們使用的閃光燈型號不一,波長有長有短。

但都應是低於700奈米的可見光,或多或少對高分子結構的文物有破壞。因此,木質建築物、字畫、絲綢製品、壁畫等文物,應禁止使用閃光燈拍照。

從保護文物的角度出發。2023年上半年,國家文物局將頒佈關於文物影視、**拍攝管理方面新的通知。其實,對於文物,國家文物局只從政策法規上進行巨集觀管理,具體的管理工作,是省、市文物單位在不違反國家統一法規的情況下,根據文物不同的情況進行管理。

就說禁止拍照這個問題吧,國家文物局只在大範圍作出規定,比如書畫、絲織品、壁畫、漆木器等文物,容易受光照褪色,造成文物損壞,原則上不得拍攝。但不可能具體規定哪個文物點能拍,哪個文物點不能拍;哪一件文物能拍,哪一件不能拍。當然,不用閃光燈,也許對文物不會造成損壞,但也不敢說不用閃光燈就絕對讓拍。

可能有的文物景點有一些特殊情況,關係到版權和資料方面的問題。

5樓:匿名使用者

他怕 我們 把** 發到 網上 去 了

沒有人民到 博物館 問題就 嚴重了

防閃光燈等使文物及自然資源受損 這是個 藉口

6樓:匿名使用者

不能用強光照射,會縮短縮短了文物的壽命

比如:普通的可見光波長是在400奈米至700奈米之間,低於400奈米的紫外線能量很大,容易被物體吸收,從而使物體變質;而高於700奈米的紅外線能量小,不易被物體吸收,很安全。木材、植物、絲綢等物質都是高分子結構,含有纖維素或蛋白質,容易受光、電、細菌的影響而變質、損壞;另外一些物質比如石頭、銅鐵、陶瓷等不容易受光的影響。

我們使用的閃光燈型號不一,波長有長有短。

但都應是低於700奈米的可見光,或多或少對高分子結構的文物有破壞。因此,木質建築物、字畫、絲綢製品、壁畫等文物,所以禁止閃光燈拍照。

觀賞文物的時候,為什麼很多都不讓拍照呢~

7樓:蒙奇d與漩渦

許多文物景點都有「禁止拍照」的牌子,不少人對這種規定很不理解,認為拍拍**,又不觸控文物,不會對文物造成損壞。 專家解釋,不許拍照的主要原因是拍照時閃光燈對文物有損壞。事實上,我國古建築大都是木質的,容易損壞,上面的彩漆也容易褪色、脫落。

拍照時,閃光燈的反覆照射對其破壞很大。因此,一般禁止拍照。陳列的展品,比如書畫、絲織品、壁畫、漆木器等文物,容易受光照褪色,造成文物損壞,所以原則上不得拍攝。

其它文物比如雕塑、青銅器、陶瓷、印章等不易受光照損壞的展品,是允許拍照的。不許拍照的個別文物,如果參觀者不使用閃光燈,一般管理人員也不干涉。

一方面是智慧財產權或版權的問題,出於這方面的考慮不但會拍照,還會禁止錄影。尤其是當展品以書法、繪畫、壁畫等藝術品為主的時候。另一方面,是出於保護文物的考慮,即使允許拍照,也禁止使用閃光燈、禁止使用三腳架。

原理也很簡單,就是照在文物上的光對文物有破壞作用。不同材質的文物所能承受的光照有所差別。對光特別敏感的文物是:

字紙書畫、紡織品、應刷品、樹膠彩畫、染色皮革、植物標本等;對光較敏感的有:竹器、木器、藤器、漆器、骨器、油畫、壁畫、角製品、天然皮革、動物標本等;這兩類文物即使博物館沒有提示,也不應該拍照。對光不敏感的有:

金屬、石材、玻璃、陶瓷、珠寶、搪瓷、琺琅等,最後這一類文物如果不是出於智慧財產權考慮,一般不會阻止拍照。

為什麼博物館經常不允許拍照啊

8樓:霓脦那些

事實上,閃光燈發出可見光的同時,也會發出紅外線和紫外線。就像陽光中的紫外線會對我們的**造成傷害一樣,閃光燈發出的可見光和不可見光都會對文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

據《成都晚報》報道,紅外線具有熱效應,它會破壞紡織品纖維,還會促使染料和顏料發生改變,導致文物褪色。此外,氧化也是破壞文物的罪魁禍首,在光照條件下,光為氧化反應提供了能量,加快了氧化的速度。

通常情況下,有機物更容易發生氧化反應,因此紙張書畫、印刷品、植物標本、皮革、羽毛對可見光和不可見光都十分敏感,在較強的光線下更易褪色、老化。

石質、金屬、陶瓷對光相對不那麼敏感,因此它們通常被陳列在明亮的環境中,但如果這些物件有染色或著色工藝,就另當別論了。

由於光線會對展品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故而博物館中展品的陳列也很有講究,工作人員會提前制定能夠最大限度延長文物儲存時間的陳設方案,光線也是他們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於不能接受強光照射的展品,他們會掛上「請勿使用閃光燈」的牌子,並將展品陳列在光線較暗的展館內。

博物館裡不能使用閃光燈這條禁令的初衷是為了把歷史傳承給後代,讓他們能和我們一樣,在博物館裡尋覓歷史的軌跡,懷著敬畏的心回顧文明的歷程。

未來若在博物館裡看到標識時,請自覺地關閉手機或相機的閃光燈,用心去感受藏品吧。(宋怡然)

本文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冬娥進行科學性把關。

9樓:匿名使用者

博物館有的展廳做出禁止拍照的規定,主要因為四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從版權方面考慮。因為有的臨時展廳展出的是私人收藏的文物;另一方面博物館的陳列形式。

是工作人員自己設計的,付出了勞動。如果拍下**,被別的單位、個人模仿就損害了該館的利益。

第二,從文物保護的目的出發。字畫、絲綢等文物很容易受閃光燈光波的破壞。

第三,從安全的目的出發。有人完整拍下展廳的方位、結構,給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的作案條件。

第四,保證有良好的參觀環境。有人為了拍照而給別人帶來參觀不便。當然,有些文物比如雕塑、青銅器、陶瓷、印章等不易受光照損壞的展品,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是允許拍照的。

不許拍照的個別文物,如果參觀者不使用閃光燈,一般也不干涉。

許多文物景點,都有「禁止拍照」的牌子,有時感覺大老遠跑去,不能拍點**作紀念,挺遺憾的。有些朋友對這種規定很不理解,不就拍拍**,又不觸控文物,應該不會對文物造成損壞。

其不許拍照的主要原因是拍照時閃光燈對文物有損壞。事實上,我國古建築大都是木質的,容易損壞,上面的彩漆也容易褪色、脫落,拍照時,閃光燈的反覆照射對其破壞很大。因此,一般禁止拍照。

普通的可見光波長是在400奈米至700奈米之間,低於400奈米的紫外線能量很大,容易被物體吸收,從而使物體變質;而高於700奈米的紅外線能量小,不易被物體吸收,很安全。木材、植物、絲綢等物質都是高分子結構,含有纖維素或蛋白質,容易受光、電、細菌的影響而變質、損壞;另外一些物質比如石頭、銅鐵、陶瓷等不容易受光的影響。我們使用的閃光燈型號不一,波長有長有短。

但都應是低於700奈米的可見光,或多或少對高分子結構的文物有破壞。因此,木質建築物、字畫、絲綢製品、壁畫等文物,應禁止使用閃光燈拍照。

從保護文物的角度出發。國家文物局頒佈關於文物影視、**拍攝管理方面的通知。其實,對於文物,國家文物局只從政策法規上進行巨集觀管理。

具體的管理工作,是省、市文物單位在不違反國家統一法規的情況下,根據文物不同的情況進行管理。就說禁止拍照這個問題吧,國家文物局只在大範圍作出規定,比如書畫、絲織品、壁畫、漆木器等文物,容易受光照褪色,造成文物損壞,原則上不得拍攝。但不可能具體規定哪個文物點能拍,哪個文物點不能拍;哪一件文物能拍,哪一件不能拍。

當然,不用閃光燈,也許對文物不會造成損壞,但也不敢說不用閃光燈就絕對讓拍。可能有的文物景點有一些特殊情況,關係到版權和資料方面的問題。

參觀黃岩柑橘博物館和名人館有感,參觀諸城名人館有感400字

荔枝小姐駕到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今天上午,我和同學來到黃岩柑橘觀光園參觀。一路上,我們看到無數金果滿枝的橘樹,一個個橘子像金黃的太陽,照亮了凜冽的寒冬。在觀光園的入口,迎面是一叢各個品種的橘樹。聽爸爸說,黃岩蜜橘種植有1700多年的歷史,品種有170多種。入口兩側有幾塊詠橘的詩碑,其中...

科學博物館的英文怎麼說,參觀科學博物館。翻譯英文

天下無我 科學博物館的英文翻譯 度翻譯 科學博物館 science museum 科學博物館一直是十分吸引年輕人的地方。the science museum is always a big draw with youngsters. science museum科學博物館 science and t...

參觀河北省博物館感想,河北省博物館的觀後感

今天我去了湖北省博物館去參觀,我看到了許許多多的歷史文物,同時增長了很多歷史常識。我覺得這些文物都是那些收藏家收藏起來的,所以才能把這麼多的東西展覽出來給我們看。但是這是我們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使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這次參觀讓我懂得了許多知識,我一定要用這些知識來創造美好的未來。歷史,那是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