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 裡的色字指什麼

時間 2021-07-18 17:19:08

1樓:地下害蟲

性是指人的本性。色是女色、**。食是飲食吃飯

2樓:匿名使用者

「食色性也」經常被人誤認為是孟子說的。其實這句話雖然出自《孟子·告子上》,卻不是孟子說的。告子是一位年輕的哲學家,他對孟子的「人性善」觀點很不滿意,就找上門與孟子辯論。

過程中告子說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慾和性慾都是人的本性。對於二千多年前的這場有關人性本質的辯論,最終誰勝誰負其實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這句話被堂而皇之地記錄在儒家的經典著作《孟子》之中,而且從此之後也成了古人論述食慾和性慾本質的經典。

、、、、、

孔子在《禮記》裡講「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確是孔子對於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講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離兩件大事:

飲食、男女。一個生活的問題,一個性的問題。所謂飲食,等於民生問題。

男女屬於康樂問題,人生就離不開這兩件事。有時候看到有關中國文化的文章說「食色性也」是孔子說的,錯了,這句話不是孔子說的,是與孟子同時的告子說的。

詳細請看下面的一段,摘自南懷瑾《論語別裁》

飲食男女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這幾句話,是接著證明了學問的目的,不是文學、不是知識,是作人做事。子夏比孔子少四十四歲,他的名字叫卜商。孔子死後,在戰國開始的初期,他講學河西,在戰國時期一般對時代有影響的大學者,蒙受他的影響很大。

所以這也是我們大家要注意的。領導歷史、領導國家社會的,到底還是學問思想。

現在引用子夏的話,證明學問是什麼。我們看原文「賢賢易色」,兩個賢字,第一個賢字作動詞用,因為中國文字有時候是假借的。第二個賢字是名詞,指賢人——學問修養好的人。

「易色」,古人如宋儒他們,是怎麼解釋的呢?他們對「色」字解作「女色」、「女人」、「男女之色」了。(孔子被人叫打倒,就是這樣受冤的。

)「賢賢易色」就是看到賢人——有學問道德的人,馬上跟他學了。「易色」,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在戀愛中的,把女朋友都丟掉了。如是女方,男朋友也不要了。

如果真如宋儒的說法,我認為孔夫子不是聖人了。因為聖人,是不會違反人情的。孔子在《禮記》裡講「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的確是孔子對於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講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離兩件大事:飲食、男女。

一個性的問題,一個生活的問題。所謂飲食,等於民生問題。男女屬於康樂問題,人生就離不開這兩件事。

有時候看到有關中國文化的文章說「食色性也」是孔子說的,錯了,這句話不是孔子說的,是與孟子同時的告子說的。以後引用文章,不要將錯就錯,一錯再錯。

這個性的問題,究竟先天的性或後天的性呢?以後再討論。但宋儒解釋「賢賢易色」,為了作學問,都可以把自己的妻女或丈夫丟開,這是不通的。

這個「色」字,很簡單,就是態度、形色,下面還有證明,所謂「態色」就是態度。「賢賢易色」意思是:我們看到一個人,學問好,修養好,本事很大,的確很行,看到他就肅然起敬,態度也自然隨之而轉。

這是很明白,很平實的,是人的普通心理,不管一個如何壞的人,看到一個好人,總會不自覺地對這好人比較友善,這是人之常情。

「事父母能竭其力」是講孝道。這句話有一個問題產生了,子夏為什麼提到「竭其力」呢?重點在這個「竭」字。

過去一般人講到對父母的孝順,是「非孝不可」。其實孝道也要量力而為,孝要竭其力,不要過分了。前一兩年,有個年輕人基於天生的(不是教育的)孝心,為了孝養父母,去做了小偷,犯了法,對於這樣行孝的人,在心理道德上,我們覺得這個人「非其罪」也,因為他為了孝順,為了醫母親的病,結果偷了錢,犯了法,這是可以原諒的。

但是在學問修養上看,對他的批評是「這個人沒有受良好的教養」。在道理上來講,這個青年是好心,但是好心要學識來培植它,使他知道要「竭其力」而不要做過分的事。中國古人有兩句話綜合起來的一副對聯說:

「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其「原心不原跡」就只看他的心孝不孝。

比如一個人很窮,想買一罐奶粉給父母吃,但實在沒有錢,買不起,因此心裡很痛苦,只有希望慢慢積蓄點錢再去買。只要有這個心,只要他這份情感是真的,我們就不能說他不孝。「原跡貧家無孝子」,如果一定要在事實上有表現,那窮人家裡就沒得孝子了。

這個道理非常清楚,我們用這個道理來解釋,就是說明「事父母能竭其力」是儘自己的心力做到了就是孝。

「事君能致其身」這個「君」字,成為過去打倒孔家店的口實。他們認為這是**思想,是捧帝王、捧**的古老教條。事實上不是這麼回事,我們先要了解中國文化的「君」字是什麼意思。

從文字的字形上看,「君」字古寫,頭上「尹」字,「尹」字的古寫是「丮」。我們的文字,是由圖案演變而來的,手裡拿一根柺杖,下面一個口,代表一個人,這個人年齡大了,學問道德很高,拿根柺杖,也等於指揮杖,所以凡是拿柺杖的,指揮杖的,都是君。後來才轉借變成皇帝的專用,其實中國文化中的「君」也不是皇帝的專用詞,比如我們過去寫封信給平輩,不好稱他先生,也不好意思稱他老弟;乃至一位老師寫給學生,這位老師謙虛一點就稱學生「某某君」,如果說君是代表皇帝,就是「某某皇帝」了,通嗎?

沒有這回事。日本人學我們中國文化,寫信通常都是以君為尊稱詞。

這句「事君能致其身」的意思是:不論朋友或同事,他跟你感情好,他了解你、認識你,認為非你幫忙不可,而你答應了,那他就是君,你既已答應幫忙朋友完成一件事,要抬轎子就規規矩矩一定盡心,答應了就言而有信。「能致其身」,竭盡自己身、心的力量。

就好比結婚一樣,要做到從一而終。否則當初不要答應,既然答應了,講作人的道理,就要有信。至於替人家做事的道理就是忠,也就是儘自己的力。

不可以表面上願意幫忙,做出部下很恭敬的樣子,背地裡卻一切不同意,反而搗亂扯腿。即使在外面做主管,也常會碰到這些事。這就是作人的「臣道」不夠,簡單說就是不誠懇。

所以「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白話解釋就是看到好的人能肅然起敬,在家能竭心盡力地愛家庭,愛父母。在社會上做事,對人、對國家,放棄自我的私心,所謂許身為國。

還有「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句話再三提到,在感情上說,每個人都認為做到了對朋友言而有信。據我自己的反省,雖然很想徹底做到,事實上卻很困難。有時候對朋友答應了的事做不到,心裡非常難過,為了自己道德的要求,想盡辦法去做,所以仔細研究起來,「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句話,實在很不容易。

所以子夏說,能夠做到這樣,「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儘管這個人沒有讀過一天書,我一定說這人真有學問,這不是說明「學而時習之」並不是說一定讀死書嗎?

孔子的「食色,性也」是什麼意思,孔子曰 食色性也 這是什麼意思?

食 色,性也 這句話並非孔子所說,而是 孟子 告子上 中告子的觀點,意思是 對於人來說,享受吃喝也好,喜歡繁華美好的事物也好,都只是人的天性罷了。告子主張性無善無不善論,與荀子主張的性惡論及孟子主張的性善論構成了對人性的三種認識。告子所提出的 食 色,性也 這句話告子只說出了人有動物的相類似的特性。...

色字的偏旁是什麼,色字的偏旁部首是什麼

鄢畫象星漢 色 的偏旁部首是 刀 字頭 儀妍章佳音韻 刀字頭,就是砍刀的刀字,所以人家說色字頭上一把刀 哀煙宮培 色 s 部首 色 五筆 qcb 筆畫 6 解釋 1.由物體發射 反射的光通過視覺而產生的印象 顏 彩。相 xi ng 調 di o 2.臉上表現出的神氣 樣子 臉 氣 厲內 色偏旁 色 ...

色的偏旁是什麼,色字的偏旁是什麼

色的偏旁部首是 角字頭 你若滿意此回答,請給予採納,謝謝! 一個看電視的人 色 的偏旁部首是 刀 字頭 斯君一舞百媚生 色的偏旁部首是 角字頭 番茄的茄 色的偏旁是 斜刀頭 最新部編人教版語文教材上寫的就是 斜刀頭 春天 色的偏旁應該是上下結構的。 色字當頭是把刀,資源點我 使用者 色的偏旁就是色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