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時間 2021-08-11 17:18:33

1樓:以心

穀雨,有「雨水生百穀」之意。江南地區,俗呼牡丹花為「穀雨花」,以其在穀雨節開花,故有「穀雨三朝看牡丹」之諺。凡有花之處,士女遊觀,宴飲賞花,號曰「花會」。

對於漁家而言,穀雨節流行祭海習俗。南方穀雨摘茶習俗,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穀雨這天不管是什麼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

2樓:名

春分,春分節氣一般在公曆3月20日或21日。春分這天白晝黑夜平分為各12小時,春分也正當春季(立春至立夏)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有說「春分秋分,晝夜平分」,所以春分又稱日中,日夜分。

開始掃墓祭祖,也**祭。舊時民間有春分吃春菜的習俗,春菜是一種野莧菜,也稱為春碧蒿。江南地區則流行犒勞耕牛、祭祀百鳥的習俗。

3樓:知哥00366夢翁

清明掃墓,追祀祖先,由來已久,相沿成習。掃墓,又叫墓祭、祭掃、上墳。清明掃墓是因為驚蟄、春分已過,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墳瑩,有沒有狐兔穿穴打洞,會不會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到墳上一方面清除雜草,整修樹枝,給墳上添幾杴土;另一方面準備一些祭品,燒幾張紙錢,給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個簡單的祭掃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踏青古代每逢這一天,人們聚親約友,扶老攜幼,乘大好春光到郊外踏青。清明前後還流傳著很多傳統的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拔河、盪鞦韆、放風箏、打馬球、鬥雞等活動。

4樓:匿名使用者

小的時候聽父母說的最多的節氣就是雨水,不僅表徵降雨的開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氣溫的升高。雨水前,天氣相對來說比較寒冷。雨水後,春風送暖,致病的細菌、病毒易隨風傳播,故春季傳染病常易暴發流行。

應該保護好自己,注意鍛鍊身體,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的發生。雨水節氣中,地溼之氣漸升,且早晨時有露、霜出現。所以針對這樣的氣候特點,飲食調養應側重於調養脾胃和祛風除溼。

又由於此時氣候較陰冷,可以適當地進補,如蜂蜜、大棗、山藥、銀耳等都是適合這一節氣的補品。

5樓:赫宰是我的

立夏,舊時鄉間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後演變改為倭豆肉煮糯米飯,菜有莧菜黃魚羹,稱吃「立夏飯」。用紅茶或胡桃殼煮蛋,稱立夏蛋,相互饋送。用綵線編織蛋套,掛在孩子胸前,或掛在帳子上。

孩子們一般玩吃蛋鬥蛋遊戲,以拄立夏蛋作戲,以蛋殼堅而不碎為贏,諺稱: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見的腹漲厭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

尚有以五色絲線為孩子系手繩,稱「立夏繩」。

6樓:王倩

驚蟄,象徵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薰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黴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

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另外,咳嗽患者還可食用蓮子、枇杷、羅漢果等食物緩解病痛,飲食宜清淡,油膩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蔥蒜、胡椒也應少吃。

7樓:匿名使用者

從小讓我印象深刻的習俗就是咬春,立春日吃春餅稱為「咬春」。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 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時寶鏡》記載:

「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開始試春盤、吃春餅了。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麵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擀成薄餅,烙熟後可揭成兩張。

春餅是用來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鋪就是醬肉鋪,店家派人送菜到家。

盒子裡分格碼放薰大肚、松仁小肚、爐肉(一種掛爐烤豬肉)、清醬肉、薰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燻雞、醬鴨等,吃時需改刀切成細絲,另配幾種家常炒菜(通常為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若有剛上市的「野雞脖韭菜」炒瘦肉絲,再配以攤雞蛋,更是鮮香爽口),一起捲進春餅裡吃。

關於二十四節氣的習俗 5

8樓:盡是強顏歡笑

二十四節氣的習俗有: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舉例介紹如下:

1、立春

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立春古稱正月節、立春節、歲首、歲旦等。

這個節令有迎春行春的慶賀祭典與活動,古時候立春要貼「宜春」春貼,辭舊布新、迎春祈福,祭春神、祭太歲。

2、芒種

進入典型的夏季, 天氣相當炎熱, 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收、 夏種、 夏管統稱「三夏」。 芒種這一天,人們在耕播種作的空餘,忙裡偷閒,有「送花神」的習俗。

根據古老的說法,芒種節過後,群芳搖落,花神退位,人世間便要隆重地為她餞行,以示感激。從這裡,可以看出古人對大自然的一種親近感,表現出對生態的敏感和重視。

3、驚蟄

這個節氣表示「立春」以後氣候轉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裡的各種冬眠動物將甦醒過來開始活動起來,所以叫驚蟄。這個時期過冬的蟲排卵也要開始孵化。我國部分地區進入了春耕季節。

4、春分

春分日太陽在赤道上方。這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這一天南北兩半球晝夜相等,所以**分。這天以後太陽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開始晝長夜短。

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開始。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5、立夏

是夏季的開始,從此進入夏天,萬物生長旺盛。習慣上把立夏當作是氣溫顯著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最重要節氣。

6、小滿

小滿反映了降雨多、雨量大的氣候特徵,小滿江河滿。另有解釋是指北方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

9樓:匿名使用者

二十四節氣分別是:立春

、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它們又可分為四個季度: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每個節氣都有不同的含義,舉例如下:

春季1、立春

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立春古稱正月節、立春節、歲首、歲旦等。

這個節令有迎春行春的慶賀祭典與活動,古時候立春要貼「宜春」春貼,辭舊布新、迎春祈福,祭春神、祭太歲。

立春日民間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的吃春餅、春盤、咬蘿蔔之習俗等,俗稱「打春」,「咬春」,又叫「報春」。 前一天叫「迎春」。

2、清明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夏季1、立夏

立夏是為夏季之始,小麥齊穗,開始揚花上漿。此時,各種候鳥相繼入境,並繼續播種秋作物,又有農諺雲:「 立夏茭子小滿谷,芒種玉茭大疙哚。」

立夏日忌無雨、無風。俗以為立夏日無雨,主旱,有「立夏不下,旱到麥罷」,「立夏不下,高掛犁耙」,「立夏刮東風,藥鋪把門封」之說,立夏是多雨的時節。

2、小暑

小暑,小暑時節,民間還有晒書畫、衣服的習俗。民諺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龍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紅綠」。

「紅綠」就是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因為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為一年中氣溫最高,日照時間最長,陽光輻射最強的日子,所以家家戶戶多會不約而同選擇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櫃裡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溼,防黴防蛀。

秋季1、立秋

立秋,農事有「立了秋,掛鋤鉤」之說,意為莊稼不再鋤了;還有「立罷秋,萬事休」,「立秋種芝麻,老死不開花」,意為此時各種作物不能再種了,但此時要播撒蔥子,育出小蔥苗,待第二年春天移栽,還可種菠菜、青菜、芫荽,立秋是當地農家的大節氣,是莊稼接近成熟的季節。

2、霜降

霜降,以天冷、露水結成薄霜而名。霜降無霜,主來歲饑荒。

有「霜降有霜,米穀滿倉」,「十月 不下霜,種地一包糠」,「有墒不等時,到時不等墒」,「犁犁耙耙下田,最晚不過立冬前」,「前耬後耬, 差一穗頭」的農諺。

在我國的廣西下雷鎮,有「壯族霜降節」。其**與下雷土司傳說和慶豐收有關。

冬季1、立冬

立冬,意味著冬天的到來,古有「冬是終了 」,是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諺有「立了冬, 把地耕,能使土裡養分增」,「冬耕深,出**」之說。

立冬日忌諱吃生冷食物,如蘿蔔、水果等,否則會損傷身體。立冬忌無雨,有「重陽無雨立冬晴,立冬無雨一冬晴」,「男人不忘秋剎地,女人不忘夜紡花」,「地凍牛鈴響,蘿蔔白菜正在長」的俗諺。

2、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

這時節,人們開始忙著除舊飾新、醃製年餚、準備年貨和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因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到了, 在大寒節氣中,其間有一個對於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臘八,即陰曆十二月初八,在這一天,人們用五穀雜糧加上花生、栗子、紅棗、蓮子等熬成一鍋香甜美味的「臘八粥」。

24節氣都有哪些習俗?

二十四節氣民俗活動有哪些?

10樓:秋狸

一、清明

清明是春天的節氣,春天是四季之始,也是農業播種的時節,民諺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在清明節這一天,人們到郊外踏青,祭掃墳墓,這是古老的習俗。農業是傳統社會的主業,為了農事的豐收,除了祈求自然風調雨順外,還得請祖先保佑,因此在清明時節逐漸形成春祭的傳統。

二、穀雨

穀雨是播種的重要季節, 開始種高粱、 玉米等秋作物,有「穀雨下秧, 立夏栽」, 「穀雨麥懷胎」 之說。 此外,穀雨無雨, 亦為 荒年之兆, 民 間 忌之, 雨後開始碾場, 「三月 不碾場, 打麥土裡揚」。

三、立夏

立夏是為 夏季之始,在我國沿海一帶,立夏這一天有「鬥蛋」的民俗。是日中午,家家戶戶都要煮好雞蛋。雞蛋帶殼清煮,不能破損,用冷水浸上數分鐘之後,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掛於孩子頸上。

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鬥蛋遊戲。

四、小滿

在小滿這一天,有「搶水」與「祭車神」的習俗。舊時水車車水排灌為農村大事。此前,農戶以村圩為單位舉行「搶水」儀式。

五、芒種

芒種這一天,人們在耕播種作的空餘,忙裡偷閒,有「送花神」的習俗。根據古老的說法,芒種節過後,群芳搖落,花神退位,人世間便要隆重地為她餞行,以示感激。從這裡,可以看出古人對大自然的一種親近感,表現出對生態的敏感和重視。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忙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這是二十四節氣歌 就是中國的24節氣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露水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 亦合稱 四立 分別表示四季的開...

關於二十四節氣的古詩,有關二十四節氣的詩詞

1 漢宮春 立春日 辛棄疾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無端風雨,未肯收盡餘寒。年時燕子,料今宵 夢到西園。渾未辦 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閒。閒時又來鏡裡,轉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 曾解連環。生怕見 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2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

張興貴題二十四節氣對聯集,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對聯集錦

二公子的刀 上聯 子不嫌母醜,奈何寅吃卯糧,問豐收猴年馬月 下聯 春分外清明,只待芒種白露,知冷暖小署大寒 睢寧一指禪 二十四時節氣復,乾坤競制秀 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這是有一年慶祝春節的時候,在 廣電臺徵集春聯的活動中脫穎而出的一副對聯。天地人和,這是對國家最好的祝福,也是對各個民族最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