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未必丹青見,人間久別不成悲是什麼詩,作者是誰

時間 2021-08-17 09:12:12

1樓:黛妮

一、「夢中未必丹青見,人間久別不成悲」——此句出自南宋詞人姜夔的《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意思是——

夢裡的相見總是看不清楚,我們離別得太久,慢慢一切傷痛都會漸漸被時光忘去。

二、附原文如下: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宋.姜夔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裡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沉 通:沈)

【譯文】

肥水汪洋向東流,永遠沒有停止的時候。早知今日淒涼,當初真不該苦苦相思。夢裡的相見總是看不清楚,趕不上看畫像更加清晰,而這種春夢也常常無奈會被山鳥的叫聲驚起。

春草還沒有長綠,我的兩鬢已成銀絲,蒼老得太快。我們離別得太久,慢慢一切傷痛都會漸漸被時光忘去。可不知是誰,讓我朝思暮想,年年歲歲的團圓夜,這種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三、題解:

本詞是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元夕為懷念合肥戀人所作。這首記夢詞,題目是《元夕有所夢》,作於寧宗慶元三上元宵節。上片先寫對昔日戀情的悔恨,再寫夢中無法看清情人的怨恨,足見作者戀情之深熾。

下片說別久傷悲以至愁白了鬢髮,煞拍兩句想像在元宵在放燈之夜,對方也在悲苦相思,語極沉痛。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春未綠」,乃就正月十五元宵時節而講,早春尚寒,草木未綠;「鬢先絲」則寫詞人一夜夢醒,突然喚醒二十年前之戀情,忽而感覺到人已兩鬢斑白,青春消逝,這才發覺昔日戀情似乎已然淡漠,於是逼出「人間別久不成悲」的感慨。

所謂「不成悲」者,是指久別相思,由激情外露轉向深沉內斂,由多愁善感變為隱忍節制,顯出一種「不成悲」的淡漠與遲鈍,實際是一種更深藏更沉鬱的悲愁。全詞情致深婉空靈。

四、作者簡介:

姜夔,南宋文學家、**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遊。

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

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2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姜虁的詞,叫《鷓鴣天》,,

肥水東流無盡期,

當初不合種相思。

夢中未比丹青見,

暗裡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

人間別久不成悲。

誰教歲歲紅蓮夜,

兩處沉吟各自知。

周公解夢夢中見蛇,周公解夢,女性夢到蛇,

夢見蛇,是凶兆。女人夢見蛇,自己和孩子都會病倒。夢見一對蛇,很快會分家。商人夢見一對蛇,能發大財。夢見蛇咬你自己,要交好運,生活會豐裕。但是夢見蛇咬自己妻子,是不祥之兆,會遇到憂愁不幸。夢見敵人被蛇咬傷,敵人會互相殘殺,最後兩敗俱傷。夢見打死蛇,能征服敵人。夢見蛇鑽進洞裡,家裡會被偷竊或被劫。夢見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