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的筆順怎麼寫,米字的筆順怎麼寫

時間 2021-08-31 22:01:04

1樓:惲海冬

米的筆順:點、撇、橫、豎、撇、捺。

拼音:mǐ

釋義:1、穀類或其他植物去了皮或殼的種子。特指稻米:小~。花生~。~飯。

2、長度單位。1米等於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時間間隔內所經路徑的長度。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單位之一。

擴充套件資料:一、玉米 [ yù mǐ ]

釋義:1、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粗壯,葉子長而大,花單性,雌雄同株,籽實比黃豆稍大。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飼料作物之一。

2、這種植物的籽實。‖也叫玉蜀黍。在不同地區有老玉米、玉茭、玉麥、包穀、苞米、棒子、珍珠米等名稱。

二、米粒 [ mǐ lì ]

釋義:米的顆粒。

三、蝦米 [ xiā mi ]

釋義:1、晒乾的去頭去殼的蝦。

2、小蝦。

四、淘米 [ táo mǐ ]

釋義:用水把米中的髒東西沖洗掉。

五、白米 [ bái mǐ ]

釋義:碾淨了糠的大米(區別於「糙米」),有時泛指大米。

2樓:匿名使用者

米筆畫順序:點、撇、橫、豎、撇、捺

3樓:汽車聽說

米怎麼寫,拼音漢字學習,筆順筆畫之山 米 太 白

4樓:匿名使用者

漢字 米

讀音 mǐ

部首 米

筆畫數 6

筆畫名稱 點、撇、橫、豎、撇、捺

米字的筆順怎麼寫

5樓:moon河漾琴心

米的筆順:  點、撇、橫、豎、撇、捺

米  mǐ  釋義:

1、穀類或其他植物的子實去了皮的名稱:小米。大米。

2、國際長度單位(舊稱「公尺」「米突」),一米等於三市尺。

3、姓。

片語:1、魚米之鄉: yú mǐ zhī xiāng解釋: 指盛產魚和稻米的富饒地方。

造句:江漢平原土地肥沃,溝渠交錯,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2、無米之炊: wú mǐ zhī chuī解釋: 炊:做飯。比喻缺少必要條件無法辦成的事。

造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材料,怎麼開工呢?

3、偷雞不著蝕把米: tōu jī bù zháo shí bǎ mǐ

解釋: 俗語。雞沒有偷到,反而損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佔便宜反而吃了虧。

造句:什麼都沒撈著還反倒弄到身受重傷,他實在是偷雞不著蝕把米。

6樓:月似當時

米字筆畫順序:

米讀音:[mǐ]

部首:米

五筆:oyty

釋義:1、穀類或其他植物去了皮或殼的種子。特指稻米。

2、長度單位。1米等於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時間間隔內所經路徑的長度。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單位之一。

米字筆畫順序怎麼寫的

7樓:月似當時

米字筆畫順序:

米讀音:[mǐ]

部首:米

五筆:oyty

釋義:1、穀類或其他植物去了皮或殼的種子。特指稻米。

2、長度單位。1米等於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時間間隔內所經路徑的長度。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單位之一。

8樓:如夢隨行

點、撇、橫、豎、撇、捺、

9樓:嘎嘎天道酬勤

先點後撇然後橫,然後豎,再撇再吶

10樓:面癱劉揚

點點橫豎撇捺,就這麼幾畫。

米字筆順怎麼寫

11樓:儒雅的殤舊夢

筆畫順序:1、左邊的點

2、右上的「丿」

3、橫4、豎

5、左下的「丿」

6、右下的捺

讀音:[ mǐ ]

釋義:1. 穀類或其他植物的子實去了皮的名稱 :小~。大~。稻~。~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價昂貴,生活困難)。

2. 國際長度單位(舊稱「公尺」「米突」),一米等於三市尺。

3. 姓。

米尺[mǐ chǐ]

三市尺為一米,[meterstick] 長度單位,通常刻有釐米和毫米刻度

米飯[mǐ fàn]

多指用大米煮或蒸成的飯。也指小米飯

蝦米[xiā mi]

晒乾的中小型蝦

玉米[yù mǐ]

玉蜀黍的俗名

水米無交[ shuǐ mǐ wú jiāo ]指沒有吃過別人一點東西。比喻為官清廉,不妄取民物。也比喻雙方毫無往來。

12樓:開心木鴿

米 字筆畫、筆順

漢字米讀音 mǐ

部首 米

筆畫數 6

筆畫 

名稱 點、撇、橫、豎、撇、捺、

13樓:匿名使用者

米怎麼寫,拼音漢字學習,筆順筆畫之山 米 太 白

14樓:康康羊羊羊

點、撇、橫、豎、撇、捺、

米字的筆順是怎麼寫的?

15樓:匿名使用者

是這樣的,丶丿一丨丿丶

如果對您有幫助的話,給個好評吧,謝謝

16樓:匿名使用者

米怎麼寫,拼音漢字學習,筆順筆畫之山 米 太 白

17樓:h嘻嘻嘻嘻

筆順 : 丶丿一丨丿丶

名稱 : 點、 撇、 橫、 豎、 撇、 捺、

mǐ    部首 米    筆畫 6筆

基本釋義

1.穀類或其他植物的子實去了皮的名稱:小~。大~。稻~。~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價昂貴,生活困難)。

2.國際長度單位(舊稱「公尺」「米突」),一米等於三市尺。

3.姓。

詳細釋義

〈名〉(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米粒瑣碎縱橫之狀。「米」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米」的字與米、糧有關。本義:穀物和其他植物子實去殼後的子實)

同本義米,粟實也。象禾實之形。——《說文》。按,四注象米,十其介者,九穀之分也。

米麜有虞氏之癢也。——《禮記·明堂位》

又如:粟米;花生米

特指稻米

餉米千斛,修書累紙。——《世說新語·雅量》

掌米粟之出入,辨其物。——《周禮·地官》

又如:米爛陳倉,財高北斗(白米爛在倉裡,錢財高過北斗。形容極其富有);米纜(用米粉製成的線狀食品,亦稱米線或米粉);米行(經營糧食買賣的商行);米泔(淘米水);米粃(米之細糠);米酒(用米釀製的酒);米麥(米與麥。

泛指米麥之類的糧食)

喻極少或極小的量。猶點滴

波漂菰米沉雲黑,露冷蓮房墜粉紅。——杜甫《秋興八首》

又如:米粒之珠(形容渺小);米雪(小雪珠,霰的俗稱);米粒雪(米雪)

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中長度的單位,等於氪-86原子的2 p 10 和5 d 5 之間躍遷所對應的輻射在真空中的1,650,763.73個波長的長度 [美 meter;英 metre]。

如:米制

參考資料

字的筆順怎麼寫

18樓:娛記邦

長字筆順怎麼寫?別再寫倒畫筆順,長字應該這麼寫

19樓:南方飛虹

字筆畫:

名稱:點、點、橫撇/橫鉤、橫撇/橫鉤、豎鉤、橫筆畫數:6

20樓:匿名使用者

字 讀音 zì 部首 子 筆畫數 6 筆畫

名稱 點、點、橫撇/橫鉤、橫撇/橫鉤 、豎鉤、橫

「米」字的筆順應該怎麼寫?

21樓:儒雅的殤舊夢

筆畫順序:1、左邊的點

2、右上的「丿」

3、橫4、豎

5、左下的「丿」

6、右下的捺

讀音:[ mǐ ]

釋義:1. 穀類或其他植物的子實去了皮的名稱 :小~。大~。稻~。~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價昂貴,生活困難)。

2. 國際長度單位(舊稱「公尺」「米突」),一米等於三市尺。

3. 姓。

米尺[mǐ chǐ]

三市尺為一米,[meterstick] 長度單位,通常刻有釐米和毫米刻度

米飯[mǐ fàn]

多指用大米煮或蒸成的飯。也指小米飯

蝦米[xiā mi]

晒乾的中小型蝦

玉米[yù mǐ]

玉蜀黍的俗名

水米無交[ shuǐ mǐ wú jiāo ]指沒有吃過別人一點東西。比喻為官清廉,不妄取民物。也比喻雙方毫無往來。

「米」字的筆順是怎麼寫?

22樓:moon河漾琴心

米的筆順:  點、撇、橫、豎、撇、捺

米  mǐ  釋義:

1、穀類或其他植物的子實去了皮的名稱:小米。大米。

2、國際長度單位(舊稱「公尺」「米突」),一米等於三市尺。

3、姓。

片語:1、魚米之鄉: yú mǐ zhī xiāng解釋: 指盛產魚和稻米的富饒地方。

造句:江漢平原土地肥沃,溝渠交錯,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2、無米之炊: wú mǐ zhī chuī解釋: 炊:做飯。比喻缺少必要條件無法辦成的事。

造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材料,怎麼開工呢?

3、偷雞不著蝕把米: tōu jī bù zháo shí bǎ mǐ

解釋: 俗語。雞沒有偷到,反而損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佔便宜反而吃了虧。

造句:什麼都沒撈著還反倒弄到身受重傷,他實在是偷雞不著蝕把米。

23樓:生死狙擊

第一筆:左上點

第二筆:右上點

第三筆:中間橫

第四筆:中間豎

第五筆:左下撇

第六筆:右下捺

24樓:匿名使用者

第1筆:點

第2筆:撇點

第3筆:橫

第4筆:豎

第5筆:撇

第6筆:捺

25樓:匿名使用者

點,撇點,橫,豎,撇,捺。米

b的筆順怎麼寫,火的筆順怎麼寫的筆順

瀛洲煙雨 小學拼音b的筆順 第一筆豎,第二筆右半圓。英文字母寫法 大寫分兩筆,小寫一筆。和a一樣,字母b也可以追溯到古代腓尼基。字母b的產生可能是由於一個房子的符號,像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裡並很早出現在閃族的書面當中 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的西奈半島。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在比布魯斯 古地中海港市,...

走的筆順怎麼寫,火的筆順怎麼寫的筆順

明媚說娛樂 走的筆順是 橫 豎 橫 豎 橫 撇 捺。走組詞有 遁走 走調 攆走 走貨 走油等。一 遁走 d n z u 1 亦作 遯走 猶逃走。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 史料二 李秀成被擒 金陵之拔也,偽忠王李秀成偕一僮遁走方山。2 古代方士謂仙人能借金 木 水 火 土遁藏身形而走。中國近代文論選 論科...

掉的筆順怎麼寫,火的筆順怎麼寫的筆順

明媚說娛樂 掉的筆順是橫 豎鉤 提 豎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掉的筆順寫法如下圖所示 一 掉的釋義 1 落下。2 減損,消失。3 遺失,遺漏。二 說文解字 掉,搖也。從手,卓聲。春秋傳 曰 尾大不掉。譯文 掉,搖轉。字形採用 手 作邊旁,採用 卓 作聲旁。春秋傳 上說 因為尾太大而無法擺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