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生做了哪三件大事?他的核心思想「仁」主要指什麼?請你談談孔子儒家思想對今天的影響

時間 2021-09-14 06:20:27

1樓:

孔子的仁學

孔子認為,人的本質是「無」。他說「有教無類」,就是說人原本是沒有任何區別、差別的,原本沒有「善」,原本沒有「惡」,原本沒有在「善」、「惡」方面的差別。那麼是什麼使人有了區別和差別呢?

只是後天所受的教育和自己的勤奮罷了。由於教育不同,勤奮各異,人就有了「類」,也就「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是孔子整個思想體系的起點,是他待人,待社會的總起點。

人成長了就有自己的思想,以及表達思想的言行。那麼該怎麼表達自己的思想呢?孔子認為,人首先就是「直」,就是「真」,把自己的思想直接地、真實地表達出來。

孔子反覆說:「巧言令色,鮮矣仁。」並且以身說法: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巧言令色」者為什麼難以有「仁」呢?就是因為他知善而誇大行,知惡而縮小行,知而不行,不知而行,逆知而行,什麼話都講就是不講真話,完全違背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原則,不循「直」,甚至亂「直」,何以談「仁」?

何以談「德」?孔子認為,「剛、毅、木、訥,近仁。」剛、毅者敢講真話,是揚「直」;木、訥者不講假話,是不違「直」。

為了強調「直」的重要性,孔子說:「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順產就是「直」,因而得生,難產因為不直而折,——天「幸而免」了。

孔子當然不會認為有了「直」就會有「仁」,但要有「仁」必先有「直」。人只有通過「直」把自己的思想真實地表達出來,如同「繪事後素」一樣,用「德」、「禮」進行內修和外教,才可能達「仁」。「直」是孔子政治、倫理思想的前提。

2樓: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從事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創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學方法;總結、倡導了一整套正確的學習原則;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教學內容體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遠影響的教育思想;樹立了良好的師德典範。

孔子的教育活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自開始辦學,到去齊國求仕之前,約7、8年時間。這一階段他的的門徒還不大多,但是辦學有成效,在社會上已經有了較大的名聲。在這一時期,孔子的學生中有比他只小6歲的顏路(顏回之父),有比他只小9歲的子路。

子路幾乎是終生陪伴著孔子。

第二階段:自37歲(魯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從齊國返回魯國到55歲(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周遊列國之前。這一階段共計18年的時間。

這18年中,孔子雖然有4年多的時間在做官從政,但並沒有停上授徒。這一階段是孔子教育事業大發展的階段。他的教育經驗越來越豐富,教育水平越來越高,名氣越來越大,所收的**越來越多。

除了魯國的學生之外,他的學生中還有來自齊、楚、衛、晉、秦、陳、吳、宋等國的求學者。孔子的威望已經樹立起來。他的一些有名的**,如顏回、子貢、冉求、仲弓等,大都是這一時期進入孔門的。

這些**中的一部分人後來跟隨他周遊了列國,一部分從了政。

第三階段:自68歲(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周遊列國結束回到魯國,到他去世,共5年時間。

這時,他雖然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魯國,但魯哀公、季氏最終並沒有任用他。他雖然有大夫的身份,有時也發表一些政見,但沒有人聽從他的意見。他把精力集中到辦教育與整理古代文獻典籍上了。

這一時期他的學生也很多,並培養出了子夏、子游、子張、曾參等才華出眾的**。這幾個人後來大都從事了教育事業。對儒家學派的形成與發展,對孔子思想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孔子在周遊列國的十四年中,也沒有停止過教育活動。他在衛國、陳國先後住了數年的時間並沒有從政,**就在身邊,師生之間不可能不進行學術研討。他帶著**到列國去周遊,本身就開闊了這些學生的眼界,他們的意志也受到了磨練。

這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活動。孔子一生從事教育事業,相傳有**三千,賢**七十二人,在德行方面表現突出的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在語言方面表現突出的有宰我、子貢,辦理政事能力較強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獻的有子游、子夏。在孔子的**中,有不少人都幹出了一番成就,對於當時政治,尤其是對於孔子思想的傳播,對於儒家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縱觀孔子的一生,他對他的學生的影響,一部分是通過言傳,通過學習古代文獻、傳授各種技藝,而更多的、更為深刻的則是身教。他的勤奮好學,他對真理、對理想、對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謙虛、有禮,他對國家的忠誠與對老百姓的關心,都深深地感染著他的學生與後人。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既是孔子的高尚師德,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條教育原則。

孔子愛教育、愛學生,誨人不倦,他能平等對待學生,做到教學相長,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孔子是具有高尚師德的一代宗師。

核心是「仁」。他解釋「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階級社會裡,這種普遍的愛當然是不存在的,但在奴隸主不把奴隸當人看待的奴隸社會裡,他提出這種主張是具有進步意義的,具有古典人道主義(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的關於「子張問仁」的引文,學生閱讀這一材料可以起到兩方面作用,其一,能幫助學生較準確地把握孔子「仁」的思想特點,其二,孔子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係」,對於當今青年一代的道德修養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和現實意義);維護周「禮」,主張貴賤有序,諸侯越禮不可忍,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但孔子不是頑固派,他認為歷史是不斷演進的,提倡改良;把愛人之說推及於政治,要求統治階級愛惜民力,以德治民,反對任意刑殺和苛政,其目的是為了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剝削階級的統治,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於勞動人民人身地位的提高和生產發展的。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其核心是「禮」與「仁」。

治國思想: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經濟思想:孔子的經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

教育思想:孔子首次提出「有教無類」,認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權利。在教育實踐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應該誨人不倦,循循善誘,因材施教。

美學思想: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一,也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孔子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

4樓:yzwb我愛我家

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其思想的核心,也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問易》提出的最新研究成果認為:

儒家思想核心,就個體而言,是仁義禮智聖德性論「五行」思想;

就社會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愛、厚生,公平(涵蓋「中」)、正義(涵蓋「正」),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民主、法治等,它是我們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基石。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了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治者與被治者。

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5樓:糾正歷史錯誤

是仁者愛人,禮(禮制)是他政治主張.不過他的仁主要是指行周禮的人,但孔子一生都沒無法給他當代的任何一個人評為仁人,因為在他眼裡當時沒有一個人完全達到完全行周禮的,也就是沒有真正仁人,沒人會愛人的,因為人們逐漸脫離了周禮;由此孔子的人是不仁的,成為性惡論。而孔子這仁的**,是由當時官家貴族子弟分枝過多,經濟緊張,部分子弟不再守等級周禮,不再積極響應共田制,跑去開私田,或下田自個勞動,為了各自私田耕作,原來為公田免費工作的民與奴隸,為了爭奪勞動力,寧私下出報酬給他們耕作(這些下人本來是免費工作的,給了他們報酬,孔子認為就是亂了禮)。

而也是一小部分的官家貴族子弟,也就是孔子的儒,不願意放下身份,堅持原來的等級周禮,因此他們原來免費的農奴與下人往往會跑到肯給工錢的官與貴族工作。沒了工人,自己又是貴族身份,又不敢違反周禮,很多隻能忍飢挨餓,所以你在《論語》看到的儒生,有很貧寒的顏回,雖是貴族身份,但他們生活並不富裕。孔子怪地方統治者與部分貴族亂了禮,於是到處主張地方統治者與部分貴族要講仁心,也就是多要講與行原來西周的等級周禮,可憐下這些忍飢挨餓,堅持等級周禮的官家貴族子弟(儒).

6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和「禮」,其主要內容是:仁者愛人,克己復禮。

7樓:藍臻唯

他的思想主要由「仁」和「禮」兩個部分組成。「仁」包含做人的一切美德,主張「愛人」。「禮」就是要求人們時刻約束自己,加強個人修養,努力使自己言行舉止符合社會倫理道德規範。

他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教化百姓。

8樓:匿名使用者

孔日成仁,孟日取義,經典之論,所以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

9樓:匿名使用者

《大學》首章雲: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我以為上面這句話,便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10樓:黑月凌空

「仁」,即愛人;克己復禮,以「德」教民,以「禮」治國。

11樓:匿名使用者

仁愛仁義為根本,主張人性本善

12樓:

仁,愛仁,為政以德,因才施教,有教無類

13樓:匿名使用者

仁,愛仁,為政以德,因才施教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14樓:nbp90t柯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麼?看姜鵬如何解釋的,聽完長見識了!

15樓:狗比人忠

儒家思想

核心是仁義禮智聖德性論「五行」思想。就社會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愛、厚生,公平、正義,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民主、法治等,它是我們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基石。思想體系分別有:

仁、義、禮、智、信,創始人是我們所熟知的孔子。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從事喪葬行業的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人生三大事是哪三大事,人生的三件大事是什麼

悉慕桖靜 人的一生要經歷過許多,那人生能夠銘記於心的是什麼呢?俗話說,人生有三件大事是哪三件大事呢?第一喜事 金榜題名時。在古代的時候,是靠狀元。要是考中了,還不高興的要死?范進只不過中了個舉人,就高興瘋了,可想而知。第二喜事 洞房花燭夜。人生只有一次機會 我是說一般情況,比較保守的那種 親戚朋友紛...

做好哪三件事的女人會讓男人愛一輩子

長胳膊長腿美 第一女人需要好好愛你自己,可以把大部分的精力用來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好好努力工作學習,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男人會更離不開你 第二要尊重他,在外面要給男人足夠的面子 第三要學會換位思考,當出現矛盾時,要站在他的立場考慮事情。 一顆有思想的豆子 教育好孩子,整理好家務,夫妻之間相敬...

劉備一生中做的哪件最大錯事,自己開啟了自己失敗的大門

劉備當時做的最大的錯誤,就是實力還沒夠的時候,就去自立漢中王,導致開啟失敗的大門。是因為劉備自立漢中王政治形象一落千丈,一下子就跟割據的軍閥一樣,都是想要漢朝的天下,跟不臣之子一樣了,從而讓很多忠心漢室對劉備失望了。再也不相信他了。其實他做的唯一的錯事就是自己的實力還不夠的時候,就自立漢中王,開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