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三國故事的成語有哪些,有關三國的成語故事大全

時間 2021-10-14 19:02:55

1樓:匿名使用者

三顧茅廬、

初出茅廬、

草船借箭、

吳下阿蒙、

七步成詩、

偃旗息鼓、

出言不遜、

作奸犯科、

不出所料、

舌戰群儒、

錦囊妙計、

知遇之恩、

赤膊上陣、

緩兵之計、

力排眾議、

謀事在人、

鼓角齊鳴、

封金掛印、

步罡踏斗、

養精蓄銳、

一面之詞、

有機可乘、

笑容可掬、

先禮後兵、

強詞奪理、

背若芒刺、

安身之地、

萬死不辭

2樓:劍王牙

三顧茅廬

sān gù máo lú

[釋義] 指誠心誠意地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語出] 元·馬致遠《薦福碑》:「我信著半間兒草舍;再誰承望三顧茅廬。」

[辨形] 廬;不能寫作「蘆」。

[近義] 禮賢下士

[反義] 拒人千里 妄自尊大

[用法] 用作褒義。有時可用於諷刺某些人擺架子;一次兩次請不來。一般作謂語、賓語。

[結構] 動賓式。

[例句]

①劉廠長~;終於把身懷絕技的老工人請回廠。

②新任廠長~;終於把他請出來當總工程師。

[英譯] call on sb。 repeatedly

有關三國的成語故事大全

3樓:遇見若陽

舌戰群儒、萬死不辭、海枯石爛、強詞奪理、淚流滿面

一、舌戰群儒 [ shé zhàn qún rú ]

【解釋】:舌戰:激烈爭辯;儒:指讀書人。指同很多人辯論,並駁倒對方。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諸葛亮舌戰群儒。」

【翻譯】:「諸葛亮同很多人辯論,並駁倒對方。

二、萬死不辭 [ wàn sǐ bù cí ]

【解釋】:萬死:死一萬次,形容冒生命危險。死一萬次也不推辭。表示願意拼死效勞。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回:「貂蟬曰:『適間賤妾曾言,但有使令,萬死不辭。』」

【翻譯】:貂蟬說:「剛才我說過,只要有使令,死一萬次也不推辭。

三、海枯石爛 [ hǎi kū shí làn ]

【解釋】:海水乾涸、石頭腐爛。形容歷時久遠。比喻堅定的意志永遠不變。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七回:汝要說我降,除非海枯石爛 。

【翻譯】:你想讓我投降,除非海水乾涸、石頭腐爛。

四、強詞奪理 [ qiǎng cí duó lǐ ]

【解釋】:強詞:強辯;奪:爭。指無理強辯,明明沒理硬說有理。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強詞奪理,均非正論,不必再言。』」

【翻譯】:上一人忽然說:『諸葛亮所說,都無理強辯,都不是正經的討論,不必再說。』

五、淚流滿面 [ lèi liú mǎn miàn ]

【解釋】:眼淚流了一臉。形容極度悲傷。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回:「言訖,以印綬付之,淚流滿面。」

【翻譯】:說完,把印交給他,眼淚流了一臉。

有哪些和三國故事有關的成語?

4樓:匿名使用者

與三國故事有關的bai成du

語有:髀肉復生、後

zhi患無窮、三顧dao茅廬、如魚得水、初版

出茅廬等權等。

髀肉復生,形容長久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無所作為。

讀音:bì ròu fù shēng

出處:《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裡肉生。』」

後患無窮,指給將來留下的禍患無窮無盡。

讀音:hòu huàn wú qióng

出處:《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有後患。」

三顧茅廬,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讀音:sān gù máo lú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如魚得水,意思是好像魚得到水一樣。比喻有所憑藉。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合適的環境。

讀音:rú yú dé shuǐ

出處:《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初出茅廬,原比喻新露頭腳。現比喻剛離開家庭或學校出來工作。缺乏經驗。

讀音:chū chū máo lú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九回:「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有關寓言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5樓:桃花飄零了

1、火中取栗

【拼音】: huǒ zhōng qǔ lì

【解釋】:偷取爐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險出力卻一無所得。

【出自】:十七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與貓》載:猴子騙貓取火中栗子,栗子讓猴子吃了,貓卻把腳上的毛燒掉了。

2、心服口服

【拼音】: xīn fú kǒu fú

【解釋】:服:信服。心裡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出自】:《莊子·寓言》:「利義陳乎前,而好惡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3、殺雞取卵

【拼音】:shā jī qǔ luǎn

【解釋】:卵:蛋。為了要得到雞蛋,不惜把雞殺了。比喻貪圖眼前的好處而不顧長遠利益。

【出自】:《伊索寓言》

4、狐假虎威

【拼音】:hú jiǎ hǔ wēi

【解釋】: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出自】:《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5、蠻觸相爭

【拼音】: mán chù xiāng zhēng

【解釋】:蠻觸:蠻氏、觸氏,《莊子》寓言中的在蝸牛兩角的兩個小國。因細小的緣故而引起的爭端。

【出自】:《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

6樓:匿名使用者

望梅止渴,班門弄斧,打草驚蛇,塞翁失馬,伯樂相馬,不學無術,對牛彈琴,三人成虎,小時了了,下筆成章。

三國演義裡有哪些成語故事?越多越好

7樓:匿名使用者

三顧茅廬,初出茅廬,舌戰群雄,錦囊妙計,羽扇綸巾, 鼎足三分, 過五關斬六將、烏合之眾、緩兵之計、死心塌地、虛張聲勢、步步為營, 桃園結義

8樓:匿名使用者

髀肉復生(劉備):形容長期清閒,事業毫無成就。

後患無窮(劉備):指給將來留下的禍患無窮無盡。

如魚得水(劉備與諸葛亮):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非常合適的環境。

三顧茅廬(劉備與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後用來比喻多次專誠拜訪。

9樓:匿名使用者

青梅煮酒,忘梅止渴,

10樓:匿名使用者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11樓:匿名使用者

過五關斬六將不是成語

寫出兩個與三國故事有關的成語與俗語

1 髀肉復生 劉備 形容長期清閒,事業毫無成就。2 後患無窮 劉備 指給將來留下的禍患無窮無盡。3 如魚得水 劉備與諸葛亮 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非常合適的環境。4 三顧茅廬 劉備與諸葛亮 形容求才若渴,後用來比喻多次專誠拜訪。5 初出茅廬 諸葛亮 形容剛出來做事,缺乏實際經驗,比較幼...

三國曆史有關成語,三國歷史事件的成語

關於 三國 時期的成語 偃旗息鼓 七步成詩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身在曹營心在漢 欲擒故縱 樂不思蜀 刮骨療毒計收姜維 計取陳倉 苦肉計 江東赴會 呂布戲貂禪 擊鼓罵曹 蔣幹盜書走馬薦諸葛 張飛賠罪 設連環計 義放曹操 桃園結義 水淹七軍 諸葛亮弔孝 轅門射戢 黃...

《三國演義》中的有關人物的成語有哪些?

1 劉禪 樂不思蜀。2 劉備 三顧茅廬。3 呂蒙 士別三日刮目相看。4 諸葛亮 初出茅廬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5 關羽 過五關斬六將 大意失荊州。6 趙雲 一身是膽。成語 樂不思蜀。拼音 l b s sh 解釋 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舉例造句 那麥思敦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