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無法形容之美
據語言學專家介紹:「地方方言是因為地域不同形成的語言變體,是語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語言發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方言產生的機理,主要是移民、發展變異和民族融合。
」從歷史的縱向看,漢語發展史可分為:遠古;上古(戰國、秦漢) ;中古(隋、唐、宋) ;近古(元、明、清)和現代等五個階段。 但我個人認為,現代以普通話的確立為分水嶺,漢語言已經產生較大轉折,並已使方言也同樣產生變異。
而從漢語現存的方言看,八大方言區有七個是在南方,並且南方方言更多地保留了古代發音。
這是由於我國北方地域寬廣、平坦;歷史上經常被外族統治,而且經常戰爭,如金國(曾統治中國北方100多年),蒙古,清朝等改朝換代戰爭都以北方為主要戰場。因此在北方地區,民族融合和人口的頻繁遷移造成古代語言及其發音因交流而出現較大變異。所以北方方言覆蓋範圍很大,而且是各地區方言和外族語言相互混合的產物。
我國現行使用的普通話即是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其語音就和古代非常不同,聲調就只有上平聲、下平聲、上聲、去聲,棄卻了入聲和一些細分的聲調。
南方則因為多山多水、交通不便,戰火的蔓延不但可以得到有效的阻隔,同時也容易出現戰火較難波及的山區窮谷。北方因戰火而逃難的人們也容易找到適合他們生存的「桃花源」,因此,南方即便是戰爭也不會造**口的大量流動。所以,通過歷史上的幾次人口由北往南的大遷移,如秦漢時期和唐宋時期,使這些地區保留了很多古音。
就臨海周邊方言,基本上也保留了中古,甚至是上古時期的語言與發音。好些專家也認為浙東的方言是以唐音為基礎的。
比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稱「筷子」為「箸」、「鍋」為「鑊」、老年婦女為「老孺人」、老年男子或丈夫為「老倌」、玩耍為「嬉」、「好的」為「諾」等等,都是中古、上古時期聲音語言的保留。
2樓:匿名使用者
不用樓上說得那麼複雜
上古時代,大概比較複雜,也不太統一
到了後來作詩被引入了朝廷考核,後來更成為科舉考試的必考專案,就逐漸產生了全國統一的韻書用來作詩押韻。
最早的韻書是隋朝陸法言的《切韻》分為206韻,唐朝將其精簡整編為《唐韻》,正式作為朝廷考試和讀書人作詩的標準一直沿用下來直到清朝,所以一直到2023年以前,作詩押韻都是以唐韻為基礎的,不管朝代和地區,幾千年來一直如此。
只不過後來使用的韻書是宋朝人編的《平水韻》,這是根據唐韻將同用的韻合併,成107韻,同期山西平水**金人王文鬱著《平水新刊韻略》為106韻,清代康熙年間編的《佩文韻府》把《平水韻》併為106個韻部,這就是後來廣為流傳的平水韻。現在專業人士寫詩還是根據平水韻而不是漢語拼音。
平水韻只是對唐韻做了一些合併和編輯,並沒有做字詞的改動,所以從南北朝一直到2023年以前,詩人們寫詩用韻都是一致的,細微的差別,幾乎可以忽略
3樓:筆端流雲
從小背誦四書五經,熟讀詩書,又有鬥文的風俗習慣
4樓:南院風荷
有詞譜韻譜,而且不同的方言區也有自己特別的詞種如《蓮花落》等
5樓:閩南漢
現在的閩南語和廣東話都是古代中國的官方語言而且都是押韻的。用這兩種語言念《詩經》押韻率達到百分**十以上(**時期和建國初期語言學家統計出來),而現在的普通話不到百分六七十。這兩種語言本身就很押韻的!。
6樓:南音函胡
我也很納悶,也許他們都是翻著字典查字寫的
既然古代的語言發音跟現代不同,那詩詞如何做到押韻?
7樓:藍夕
不同的時代押不同的韻。
將音節分析為「聲」和「韻」兩個部分,是e69da5e887aa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2636334
對原本在使用中自然產生的音節進行一種分析和歸納,是一個抽象化的過程。對於一般人來說,說話過程中,音節已經是最小的單位了,沒有再分析的必要了。因此,聲和韻概念的區別,其實是個挺偉大的發現。
中國古人對音節的認知本來是整體性的,隨著東漢時佛教進入中國,梵文經典漸漸也被帶進中國。而梵文是一種拼音文字(所記錄梵語屬印歐語系統),分為子音字母和母音字母,而且印度人很早就對此有明確的認識。在梵文的啟發下,中國古人也逐漸把漢語音節分析為聲、韻兩個部分。
南朝沈約著《四聲譜》,又同其他幾位文壇名士一起提出四聲八病論,對聲調在形成詩歌韻律美過程中的影響規律進行了提煉總結。這些成就,為之後近體詩在押韻和平仄上是要求奠定了基礎,推動了近體詩的出現和發展。
在有了押韻和平仄等這些要求之後,詩歌押韻,是按照寫詩當時的時代的「韻部」來押韻的。我曾在
「古代中文與現代中文的讀法相同嗎?」
的答案當中提到過「韻書」。這些韻書在記載漢字發音時的歸類綱目即是「韻部」。現在的字典詞典,如果按「音序」檢字,實際上是按照漢語拼音字母在英文字母中的順序排序的。
但在古代韻書中與此不同,它們是把字按韻母分類,相同韻母的歸在一類裡,每一個類叫做一「部」。一首詩歌要押韻,其韻腳字必須在一個「韻部」裡選,才能叫符合押韻要求。而不同時代的韻書,因為語音的變化和韻部的分合,對韻部的劃分是不一樣的。
比如隋朝的《切韻》分206部(可以相見每部裡的字數不算太多),似乎過於細緻。到宋朝時平水韻合併為107部,就少得多了。這種韻部的減少,既有為簡化方便而進行的合併,也有語音本身變化的因素。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韻書和韻部歸類,押韻的要求也會隨之發生些許變化。古代詩歌符合寫作時的韻部歸類,就可以算押韻。從「近代漢語」階段開始到現在,許多文士為了「雅」,擬古甚至「泥古」,會刻意堅持按照唐宋時的韻部寫詩,即使寫作當時已經不押韻了,但因為符合「古人韻部」,也仍然算押韻。
近現代以來,北方民間戲曲、曲藝藝人為方便創作,使用的基本上是根據近現代漢語發音總結的「十三轍」,也就是把常用字粗略地分成十三個類似韻部的類(與這個數量相比,就顯出前文的206部是「過於細緻」了),分別是:發花、梭波、乜斜、一
七、姑蘇、懷來、灰堆、遙條、由求、言前、人辰、江陽、中東。每組兩個字是為方便記憶而選擇的該韻的代表字而已,沒有特別的意義。藝人們為了更好記,用一個字代表一轍,把十三轍拼成了一句話:
「俏佳人扭捏出房來,東西南北坐」。北方戲曲曲藝只要按這「十三道大轍」安排韻腳字,就可以算是押韻了。現在北方民間常說的打油詩、順口溜兒之類的,大體就是按這個要求押韻的。
可以看出,從古至今,字音變化很大,押韻的要求也在隨時代變化著。所以許多古詩,今讀不押韻,比如@lotus9舉的例子就是,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
「風疾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再比如「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等等,用普通話發音都不押韻,但因為像客家話這樣的「活化石」級別的方言(接近距今一千年左右的中原話)保留的古漢語讀音資訊比較多,所以讀古詩可能押韻的就比較多。
總而言之,押韻與否,不能倒推。即不能以現代的標準衡量從前,讀音變了,就不押韻了。標準也是一直在變化的,時代不同,押韻不同。
既然普通話是2023年開始,那麼古代的詩人,詞人文學家在寫詩詞賦的時候,是如何做到押韻的呢?
8樓:
普通話的韻和古代話也大體差不多,所以押的韻也差不多.
但不完全相同,比如,黑,回,野,等等古代和現在的發音不一樣.
而且,有的古詩是用方言押韻的,用現代話讀,就不押韻了.
9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大錯特錯
古人寫詩也是根據口音入韻,但是後來寫詩成了朝廷考核專案,逐漸統一,隋朝出現了定型的韻書,唐朝的唐韻正式確定,宋朝人編輯成型,就是平水韻,一直沿用到清末,韻書的形式有變化,但是核心沒有變化,所以至少從隋朝到清末讀書人都是根據同一部韻書也就是字典來押韻的
10樓:
中國北方方言的發音基本是一致的,只是語調上有所不同,而且那時候也有所謂的官話
寫詩什麼叫押韻.怎麼才能做到押韻?
11樓:demon陌
漢字的發音,用漢語拼音來解釋,是由聲母和韻母兩個音合拼而成,比如「人」字的發音,由聲母r和韻母en拼出來。所謂押韻,就是兩句話,各自最後一個字的拼音韻母相同。比如人(r-en)和真(zh-en)、春(ch-un)。
這裡春字的韻母un實際是uen的縮略規範,其中en是韻尾,押韻,只要韻尾一致即可。
平仄,是漢字發音的聲調,平聲,過去分陰平、陽平,相當於今天漢語拼音聲調中的一聲和二聲;仄聲,過去有上、去、入三聲,上聲相當於今天漢語拼音聲調的三聲,去聲相當於今天漢語拼音聲調的四聲。入聲,這個聲調,在今天的標準普通話中已經不存在了,過去的入聲字,今天已經分攤進其他四個聲調裡,其中以歸入平聲的居多。
作為詩詞、詩歌來講,由於體裁的不同,押韻的方式也略有差異。像我們看到的古詩中的五言、七言等體裁,是兩個五言或七言句子合成一個完整句子,稱為「一聯」,每聯的結尾押韻。而且,韻字的聲調必須保持一致,即平聲和平聲字相押,仄聲和仄聲字相押。
平仄聲調之間不得押韻。
但是,有一些特殊情況下,一聯中的兩個句子都需要押韻——其一長詩(篇幅較短的詩,中間換韻的情況極為罕見)換韻的地方,換韻的一聯,首句要起新韻,次句要押新韻,其後,每聯一押新韻。其二,就是一首詩的首聯首句,通常可押可不押,主要看首句尾字的聲調,如果首句尾字的聲調與全詩韻腳聲調一致,則必須押韻,反之,則不用押韻。
這就是你問題中所舉例子,為什麼一二句押韻——因為首句尾字是平聲,所以必須押韻。第三句不押,因為第三句與第四句是一聯,聯尾押韻即可。且格律詩一聯中上下兩句的平仄要對應起來,第三句的尾字必須是仄聲,它不能和平聲字來押韻。
拓展資料:
釋義詩詞歌賦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調和諧優美。
所謂押韻(也叫壓韻、叶韻),就是把相同韻部的字放在規定的位置上。
所謂韻部,就是將相同韻母的字歸納到一類,這種類別即為韻部。
同一韻部內的字都為同韻字。任何詩歌都要求押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對於押韻的限制多與少、嚴與寬的不同而已。這也是詩歌同其它文學體裁的最大分別。
比較常用的是【108部平水韻】。
押韻是增強詩歌**性的重要手段,近體詩為了使聲調和諧、容易記憶,對於押韻十分講究。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頒佈的專門指導押韻的書,如《唐韻》、《廣韻》、《禮部韻略》、《佩文詩韻》、《詩韻整合》、《詩韻合壁》等,以南宋王文鬱撰的《新刊韻略》最為流行,即世人所謂之【108部平水韻】。
但是,需要明白,並不值得為遷就押韻而破壞詩句的自然,除非是參加科舉,否則即使偶爾一兩句出韻,古人也是允許的。
押平聲韻
近體詩為了聲韻和諧,一般押平聲韻,大多數近體詩(即唐及以後的詩,唐以前的叫古體詩)也遵守這個要求。但仍有押仄聲韻的典範之作,比如柳宗元的五言絕句《江雪》,全文押入聲(短促音):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無論以古入聲韻尾還是以今普通話ie、ue韻朗讀,均沒有拗口之嫌。
一韻到底
原則上,近體詩中間不能換韻,尤其是在科考考場上的試帖詩、應制詩和限韻詩。但由於科考使用的《切韻》體系已經不完全符合唐代口語聲韻,部分韻母已經合併或分離,更可能有詩人鄉音難改,使用方音作詩,因而仍有在詩中更換為鄰韻的作品,如杜甫的《吾宗》:
吾宗老孫子,質樸古人風。耕鑿安時論,衣冠與世同。在家常早起,憂國願年豐。語及君臣際,經書滿腹中。
注:二、
四、八句的「風」「同」「中」是平聲「東」韻,第六句的「豐」是平聲「冬」韻,「東」與「冬」通押。
日常作詩與應試不同,不應用應試的要求苛刻地對待作者,尤其是後世使用古韻書作詩的作者。
最深的感悟詩詞,人生五十感悟詩詞
1 真正的才華如火焰般難以收藏,總會燎原。2 人生有些事,錯過一時,就錯過一世。3 真正的愛情是不講究熱鬧,不講究排場,不講究繁華,更不講究嚎頭的。4 悲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溺在其中,直至窒息。5 兩條本就不該相交的平行線,終於有一天回到了各自的軌道。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蘇軾 宋代 三月七日...
描寫人間真情的古詩詞,人間真情的古詩詞
先天下之憂而 母愛子,非為報也。漢 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幹臥,兒屎母溼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如今偽娘橫行,原來古代的男人也化妝嗎?
如今偽娘橫行,原來古代的男人也化妝,其實在屈原的那個朝代,常注重自己外表的,會經常進行一些簡單的化妝佩戴香囊等等。古代男人不化妝,因為化妝也是一門技術活。古代的生活水平還遠遠達不到這種技術水平。古代的時候,男人根本就是不化妝的,這只是女人的專利。男生化妝娘嗎?我認為男生還是以陽剛為好,看上去也非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