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勤奮的黃偉靜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尚書·仲虺之誥》
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3.讀書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問。——鄭燮4.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誌就是善於提問。——普列漢諾夫5.不學不成,不問不知。——漢·王充《論衡·實知篇》
6.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禮記·學記》
7.“問題是接生婆,它能幫助新思想的誕生。” ——蘇格拉底8.
“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愛因斯坦9.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
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 陶行知
10.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於解決了問題的大半。——海森堡11.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劉開
勤學好問的名言:
1、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賢文》
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3、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
4、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 ——烏申斯基5、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 ——笛卡兒
6、知而好問,然後能才。——《荀子》
7、重複是學習之母。 ——狄慈根
8、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9、學之廣在於不倦,不倦在於固志。——晉·葛洪1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11、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省世格言》
12、遊手好閒的學習並不比學習遊手好閒好。 ——約·貝勒斯13、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2樓:拜安夢
1.智慧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王充;2.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尚書》
3樓:玉煙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4樓:來自銅鑼寨齒如含貝的臘梅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尚書》
智慧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王充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5樓:84的大臉妹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6樓:王仁千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尚書
7樓:來自鬆郡九峰樂滋滋的喜鵲
智慧知識,不學不成,不問不知
8樓:夏日限定林皖煕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一《論語
9樓:暴走的二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表達幸與不幸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10樓:灬灬灬丶刺心
1.好運氣常常在人們還未察覺它的時候就過去了。——〔西班牙〕塞萬提斯
2.不管人們的命運看來多麼懸殊,還是存在著使好運與厄運相互平等的某種補償。——〔法國〕拉羅什富科
3.人生頗富機會和變化。人最得意的時候,有最大的不幸光臨。——〔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4.人生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最幸運者很可能成為最不幸的人。——〔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5.失敗是成功之母——菲利普斯
6.何為得失,命之本之為奮,奮之果之為得,失之,得也,得之,失也,失之物而得之因,此乃大得,得之物而失之本,此乃大失!
7.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次的站起來。——張海迪
8.考慮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敗,技藝再精巧若缺乏真誠也無法成功。——顧圖河
9.困難裡包含著勝利,失敗裡孕育著成功。—-諺語
10.沒有多次失敗,難得一次成功。——諺語
11.沒有經過實踐檢驗的理論,不管它多麼漂亮,都會失去分量,不會為人所承認;沒有以有分量的理論作基礎的實踐一定會遭到失敗。——門捷列夫
12.沒有十全十美,也沒有人不可或缺,每個人都有這種或那種弱點。當他失敗時,這種弱點將會緩解他的沉痛之情。——拉布呂耳爾
13.沒有什麼不幸的事件是精明的人不能從中汲取某種利益的,也沒有什麼幸運的事件是魯鈍的人不會把它搞得反而有損於自己的。——拉羅什富科
14.不幸的前面或許有好日子在等著。——維吉爾
15.在不幸的處境中完成了義務,是有些偉大的。——德謨克里特
善於提出問題的名言
11樓:匿名使用者
蘇格拉底曾說過:“問題是接生婆,它能幫助新思想的誕生。”
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學源於思,思源於疑”。
善於表達內心感受的星座是哪些
在當下的時代生活學習,或者工作的年輕人一直都出現在一種來自各方面壓力都挺大的狀態下。很多時候,我們就算盡了我們的全力但是還是難免遇到我們沒法跨越的障礙,生活中的麻煩不斷在現實中堆積,而內心的苦楚也不斷在心頭堆積。很多人不願意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苦楚甚至時快樂也不願意,他們更期待能夠自我消化。從某種角度...
提高表達能力有什麼好處,善於表達有什麼好處
怎樣才能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呢?一些做法可供大學生們參考。一是努力學習和掌握相關的知識。僅口才論口才是遠遠不夠的。君不見那些伶牙利齒的 巧舌媳婦 儘管能說會道,但卻登不了 大雅之堂 出色的口頭表達能力,其實是由多種內在素質綜合決定的,它需要冷靜的頭腦 敏捷的思維 超人的智慧 淵博的知識及一定的文化修養。...
表達的技巧,表達方法有哪些
表達就是要別人相信我們,其實技巧是枝,人品是根 主動發覺別人的困難以及他不願意接受你意見的原因,然後針對他不會接受你意見的原因,對他作出解釋,向他保證他擔心的事情不會發生,或者和他協商,總之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他為什麼不接受你的意見 首先你應該弄清楚他意見,尊重他的意見,只有尊重別人了,別人才能尊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