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閣家聲大,鰲城世澤長。這個對聯中的鰲城是指哪個地名

時間 2021-10-14 23:47:28

1樓:那年花開沉淪

莆田秀嶼是遊氏的聚居地。明洪武三十年(2023年)秀嶼人口已逾一萬,遊姓為第一大姓。據《鰲城志略》稱:

「遊、劉各出千人丁,漁船、商船逾400只,歲得海利二十萬,韶華甲宇莆之東南,嗣是人文蔚起,相繼登甲者彬彬,舉鄉科者濟濟,遊國學、列明經者拔茅而匯進,而崇禎間游泮水者計七十餘人,其集織並武弁畢加總兵官銜者指不勝屈。大抵山石峭奇,鍾靈毓秀,故降生人傑也!」但由於戰亂頻仍,秀嶼遊氏後裔向外遷徙的亦不在少數。

嘉靖年間(1522-1566),東南沿海六省皆遭倭寇塗炭,百姓苦不堪言。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倭患重心移至福建沿海,北至福寧州的霞浦,南至漳州的詔安,千里海岸幾乎遍遭倭寇鐵蹄蹂躪,被倭寇攻陷的縣城先後有福清、莆田、南安、詔安、福安、永春、永福(永泰)、安溪、南靖、寧德、壽寧等,其中尤以莆田(興化)為烈,前後遭倭寇侵擾十六次之多,迫使明王朝急令對倭作戰屢建戰功的戚繼光(1528-1587,字元敬,號南塘,山東蓬萊人)率部馳閩抗倭,經過三年多的圍追堵截,直到明嘉靖四十三年甲子(1564)二月,戚家軍才基本上肅清了福建境內的倭患,福建人民才得以安居樂業。因此由此推斷鰲城就是秀嶼,我也是這麼想的。

2樓:義高蒲靜逸

《鰲城志略》描繪的那樣:「居民自南而北奠定其所,而聚宿於福寧之三沙者十分之七漂凍淪飢餓……,並有許多**落廣東或臺灣一帶淪為異鄉客.

3樓:開紅旭

福建莆田市秀嶼區東莊鎮前雲村劉氏大門對聯

天水家聲大,南莊世澤長。代表**的對聯

4樓:悵寥廓和憶往昔

這不很明顯嗎?

天水南莊!!!

天水是個市,南莊是天水的一個地方,可能是一個鄉鎮或一個鄉村,或純地名!

我們祠堂有「豫章家聲大,湘水世澤長。」是什麼意思有沒羅氏同我們一樣的對聯

5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是羅氏家簇:源於湘水,盛於豫章。湘水、豫章都是地名。一般羅氏家簇都用這樣的對聯,有相同的。

6樓:丹誠禹賦

表面你們是豫章羅氏羅珠公的後裔,羅珠公出生於湖南長沙,官至漢朝大司農,親建豫章城,即現在的南昌。

7樓:佟禮徭琴

我們這邊的祠堂對聯:

東聯:湘水振家聲

西聯:豫章綿世德

我們這邊是廣東廣州花都花山(以前叫花縣),我們都是羅姓。

請問我家的大門對聯是:渤海家聲大,廷陵世澤長,想知道一下我祖上的淵源 5

8樓:匿名使用者

渤海copy

家聲大,延陵世澤長(好像不是「廷陵bai」)

似為du吳氏祠聯。

吳姓zhi通用對聯

橫匾:渤海堂(延陵堂dao)

上聯:渤海家風遠

下聯:延陵世澤長

相傳吳氏傳姓始祖為仲雍公,周太王古公亶父之次子,字執,號虞仲。四十一歲時,為使幼弟季歷得繼周太王之王位,遂與長兄泰伯並有讓德,同犇荊蠻,建國勾吳。長兄泰伯卒後,因無後嗣,仲雍公世襲兄位,在位六年,育有二子,長子名季簡,次子名居簡。

仲雍公卒後,葬於江蘇省常熟縣虞山(鳥目山)。爾後周朝建立,周武王封仲庸公三世孫周章為諸侯,國號改稱吳,周章追封仲雍公之長兄泰伯公為吳伯,至此,吳泰伯即為吳氏的開姓始祖,而仲雍公為吳氏傳姓始祖。

仲雍公之位傳到十八代孫壽夢公,吳國始益大稱王,建都平江(今江蘇吳縣),在位二十五年,卒後葬於贏博(今山東泰安萊蕪縣)。育有四子,伯曰諸樊、仲曰餘祭、叔曰夷昧、季曰季札。

凡諸樊、餘祭、夷昧之後裔,並稱總堂號為「渤海堂」,季札之後裔,稱堂號「延陵」,並同時衍生出吳氏後裔許多分支衍流堂號名稱。如:濮陽堂、讓德堂、至德堂、龍溪堂 等。

9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的是延陵三鳳集,渤海家聲長

威武家聲大,東海世澤長。的楹聯是哪個姓的楹聯?

10樓:

江夏家聲大,校書世澤長

似為黃氏祠堂對聯。

橫批: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