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愛彌兒
最重要的一條是「智慧」(理性),在古希臘人看來,智慧可以使人獲得知識,這是通往至善的唯一途徑,「美德即知識」!
還有,中路之道,自制力,誠實,不畏權威,敢於創新等等
2樓:挑燈夜數錢
他們是一群真正追求真理的人
3樓:嬡的遈誰
中國的傳統哲學的主導思想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而西方經典的學院派哲學的鼻祖則可以追溯到蘇格拉底,他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位將「集中於對物質與自然現象之理則的確定,轉入人生事務、道德問題及人論問題研究的哲學家」。這兩位偉大的思想巨匠不但自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他們各自留下的分支龐雜的學派更像是樹根一樣,穿進了民族思想的最深處。從20 世紀下半葉開始,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中國的和西方的文化是幾乎同時誕生和發展的,兩者之間存在著共時的對應關係。
根據這樣的認識,人們把孔子和蘇格拉底作為這兩個偉大文化傳統的代表人物,比較他們思想的異同。孔子和蘇格拉底由於社會背景、歷史、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使他們的哲學思想呈現出獨自的特點。本文擬從哲學角度來比較孔子和蘇格拉底。
人本主義在他們之前,古希臘和中國的哲學家所注重的都是對自然的研究和思考,就是以「自然」為觀察和思辯的物件。當然,他們思索的「自然」並非我們現在所說的作為自然事物和現象總和的自然界,而是特指事物運動變化的本性。脫離了人這一主體,顯得有些空洞和不切實際。
現在在追溯西方哲學中人本主義思潮的源頭時,一般追溯到蘇格拉底。誠然,蘇格拉底以前的哲學家,例如赫拉克利特與德漠克利特,在他們的著作殘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蘇格拉底是第一部人的哲學的創始者,是他使希臘哲學真正從自然哲學轉移到以研究人事為中心的方向上來。他所研究的物件,不再是自然哲學家所研究的自然、太空或宇宙,而是關於人的問題,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即研究人的精神自我。
他認為,**人的問題,不能用探測物理事物的方法,也不能單憑經驗觀察和邏輯分析,而是要根據人的意識活動,審視人的生活狀況來洞察人的特性。蘇格拉底開創了西方哲學對人的思考的先河。他認為哲學的目的不在於人世自然,而在於「認識你自己」。
蘇格拉底的哲學以道德為研究的主要物件。他所特別感興趣的題目是「德行的性格」和「善是什麼」。他致力於發明一種分辨是非的合乎理性的原則,以及如何瞭解道德的意義。
他想要為人生行事立下一個合理的標準。這些都是關於人的本質的問題。孔子對於中國哲學傳統的首要貢獻,在於他率先在道德領域內自覺地確立了情理精神,代表了儒家思潮發展的主流方向,並且對中國文化傳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從人的角度去**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和人的地位的人,他發展了周初以來萌發的人本思想,創立了自己的關於人的學說體系。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正體現了人本主義的思想。儒家的倫理思想一切本於人性。
孔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認為支配著宇宙和人倫的是同一種道德秩序。更進一步說,孔子的儒家哲學在本質上就是一種實用人生哲學,他希望人們行「仁」、「義」、「忠」、「恕」、「克己」,把「大同」作為自己的理想。他把「禮壞樂崩」的根源視為人們在道德上的淪喪,故「復禮」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復禮」也就是「為仁」。
孔子學說體系的核心是「仁」,它體現了孔子人的地位、價值和尊嚴的思想「仁」得內涵極為豐富,但其核心思想是「愛人」,這也是一種人本主義的思想。其作為一種建立在道德形而上學的「律己」的要求,作為調節「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準則,能使人們和諧相處無疑有一定的意義。為人之道,是孔子關於個體人格道德修養和完善的思想,它是人自身發展的根本,是實現人的最終目標的前提。
2. 至善理論在蘇格拉底之前,古希臘的自然哲學家們主要是在認知領域內確立了理性精神,即試圖通過邏輯推理的理性認知,從蕪雜的自然現象中尋找宇宙萬物的普遍本原。而蘇格拉底開始了從自然哲學向人本哲學的轉型,試圖把希臘哲學從天上拉回人間,並且因此依據理性精神深入地**了有關人、社會和倫理的各種問題。
蘇格拉底的倫理學又可以說是**善和至善的倫理學。他同意智者們提出的「哲學應當是人學」的觀念,認為哲學的目的不在於認識自然,而在於「認識你自己」。他的倫理學可以概括為三句話:
諸德為一;美德即知識;作惡是由於無知。三句話的實質是:美德即知識。
他肯定在具體的善之上存在著一般的普遍的善即至善。蘇格拉底認為:善、美德不論它們有多少種,不論如何不同,它們都有一種使它們成為美德的共同的本性;而要回答什麼是美德這一問題的人,最好是著眼於這種共同本性。
蘇格拉底在尋找善的本性的同時,也看到具體的善惡是相對的。因為一切事物對它們適用的東西來說是善,對不適用的東西則是惡。由此,蘇格拉底看到問題的關鍵是要作出善惡大小的正確選擇,而這就需要技能和知識。
這樣至善目的論演進為善即知識的命題。蘇格拉底進一步認為善與惡應該由理性來證明正確與否,只有善變成了知識,才能成為善。另外,蘇格拉底對事物本質的追問,教人以理性來「認識自己」的思路,標誌著理性主義與情感主義的論爭已開始形成。
把知識看成是道德的基礎,這是蘇格拉底倫理學的根本思想。孔於和蘇格拉底一樣,在他們倫理學思想體系中都有一種至高的追求,或者說所謂真理的存在。孔子反覆強調了「仁」,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從人類的善性出發,發展出了一套最能符合人性、切合人情的倫理觀念。
以仁為核心,孔子又提出了一系列人人都要遵守的道德原則。儒家以仁愛原則為核心的而構建的道德規範體系,其內容是非常豐富的,除上述諸項外,儒家還提出了孝、悌、寬、敏、智、儉、敬、剛、毅等道德規範。在儒家的整個道德規範體系中,始終貫穿著「仁」的精神,可以說,儒家的一系列道德規範,都是圍繞著仁愛原則而的。
仁愛作為儒家倫理的一股道德原則,其出發點是「親親之愛」,但又不限於親親之愛,而是從親親之愛出發,推己及人,把「愛人」推及到全體社會成員。在理想人格上,儒家認為達到至善就是要達到「內聖外王」。「哲學的主題是內聖外王之道,所以學哲學不單是要獲得這種知識,而是要養成這種人格。
哲學不單是要知道它,而且是要體驗它。」儒家的內聖外王就是《大學》的「三綱領」、「八條目」,即「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按照儒家祖師孔子所確立的「性相近,習相遠」的人性原則,不論是貴為天子,還是平民百姓,由於性相近,因此在後天均須以「修身」為本。
在儒家看來,由於人的本性所決定,聖人必須加強德性修養,以此為基礎,將內聖發用於外便是外王。
3. 教育理論蘇格拉底和孔子在是一個哲學家的同時也是一個傑出的教育家。他們不僅自己孜孜不倦地追求人生的真諦和至上的哲理,也同時希望將這些哲理傳授給更多的人,孔子與蘇格拉底都同樣廣傳**,同時採用了一種相近的教導方式———對話式的啟發誘導**,以期望來改造社會,這使得他們都有了理想化的色彩。
蘇格拉底對美德作了論述,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命題:美德即知識。在他看來,要證明美德即知識,只需知識貫穿於一切美德之中;反之,一切美德都離不開知識,就說明了知識與美德的共同的性質。
他認為教師的功能在於幫助學生助產知識,導引知識。教師的任務,並不是要臆造和傳播知識,而是做一個新生思想的「產婆」。真理存在每個人的心靈中,但並不是每一個人能在自己身上發現真理。
教師就應採用對話或提問的方法,幫助學生髮現存在於自我內心世界的真理,並將其導引出來。所以,他把這種方法稱為「精神助產術」。他自稱為「知識的助產士」,所以他的教學方法又稱為「產婆術」。
產婆術包含兩個步驟:第一步是諷刺。在與學生談話中,他引導學生髮現自己認識中的矛盾,懷疑自己原有的知識,迫使自己積極思索,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
第二步是產婆術。在學生髮現自己認識的混亂並在否定原有認知的基礎上,引導他走上正確認識的道路,從而逐步得到真理性的認識,形成概念。後來,他的思想被學生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繼承和發揚,倡導歸納法,啟發、誘導學生自我發現真理。
近代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強調:「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孔子是最先也最多采用這種論說教育的先軀,整部《論語》就是孔子與其學生的對話。
孔子認為人心本善,仁愛存於每個人的心中,只是需要將它引發出來而已,「我欲仁斯仁之也」,因而他倡導啟發式教育。「啟發」一詞,是源於孔子《論語·述而》中的經典性論斷:「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提出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強調了啟發教育的前提條件,學生「憤悱」的學習需求。
啟發教育體現了內在動機性原則。同時,反映了學生學習主體性原則,即學生主動在先,教師啟發誘導在後。啟發教育的目的內容,在於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培養探索的能力。
朱熹在闡釋啟發的具體內容時強調:「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開其意是思維,達其辭是語言。
思維和語言是互為表裡的,只有想得通,才能說得清。啟發學生思維成為啟發教育的實質內容。孔於也一再強調,只有學思結合,才能使知識增殖。
因為思不是停留在知識的接受、保持的學習水平,而是將發現新知識,使知識增殖。啟發式作為教師的一種教法在教育理論、實踐中廣為流傳、應用。
4. 死亡哲學對於命運問題,有學者認為孔子採取的是迴避態度:「未知生,焉知死?
」用今天的話說,生的道理,我們還不明白,怎麼可以懂得死呢?我國在殷商時就採取了崇拜天地的宗教。孔子信仰中國原始的天命現:
天是人世間的主宰和人格神。孔子認為「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獲罪於天,無所禱也」、「不知命,無以為君子」,所以他「畏天命」。但他並不迷信周時的卜卦。
他對神鬼也是敬而遠之。在孔子看來,生與死的問題是不可以分開討論的,解開了一個,就自然解開了另一個。若要明白死,就必須先明白生。
筆者認為,孔子提出的「未知生,焉知死」,強調由生來考究死,其用心根本不是要人迴避死亡,而是在於避免把「知死」變成少數儒者予以窮究的純粹理論問題,而使之成為常人都應當努力體認且切實履行的問題。這可以看作是孔子死亡思想的社會品格和實踐品格的又一個重要特徵。但無論如何不能構成孔子不重視死亡、根本否認反對人生的心性體認路線的理論依據。
而且,事實上,在這一方面,想來是對死亡本性甘心「無知」的蘇格拉底也有所不及的。蘇格拉底篤信靈魂不生、不死、不滅。但同樣認為自然是不可磨滅的,轉而強調對自身的思考,宿命思想即是蘇格拉底思考人自身的原因,也是他思考的一個結果。
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把哲學看成是預習死的一種活動。自古希臘開始,西方哲學具有悠久的形而上學的傳統,即致力於尋求和建構某種精神性的宇宙本體,潛在的動機是為了使靈魂達到某種意義上的不死,以後**教的死後得救也是受其影響。他們的不同也體現了東西方哲學思想的不同。
西方人的人生思考的核心問題是:人為什麼活?或者說,活著有什麼根據,什麼意義?
這是一個人面對宇宙時向自己提出的問題,它要追問的是生命的終極根據和意義。所以,西方的人生哲學本質上是靈魂哲學,是宗教。中國人思考的問題是:
怎麼活?這是一個人面對他人時向自己提出的問題,它要追求的是妥善處理人際關係的準則。所以,中國的人生哲學本質上是道德哲學,是倫理。
參考文獻:〔1〕王維雅,王維. 孔子與蘇格拉底啟發式教學法之比較〔j〕.
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 年4 月.〔2〕馮友蘭. 中國哲學簡史〔m〕.
第14 頁〔3〕第斯多惠. 德國教師指南. 教育名言錄〔m〕.
第67 頁〔4〕劉震. 學記釋義〔m〕. 山東教育出版社,第53 頁〔5〕趙敦華.
孔子的「仁」和蘇格拉底的「德性」〔j〕.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 年4 月〔6〕潘澤泉. 從思維的執守與超越層面管窺社會的發展———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對話.
探求〔j〕.2003 年3 月〔7〕袁徵. 美德是不是知識?
———蘇格拉底和孔子教學法的比較研究. 廣東社會科學.1999 年6 月〔8〕張一平.
蘇格拉底與孔子———中西古典哲學人物比較〔j〕.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 年1 月
作者陸紅霞
古希臘哲學家對於存在的認識,簡述古希臘哲學家關於世界本源的探討 哲學家學說
古希臘哲學中的所謂 存在 跟漢語裡的 存在 意義不同,希臘語裡的 存在 onto 相當於英語裡的系詞的名詞形式being,現在很多學者認為應該將哲學概念 存在 重新翻譯成 是者 關於存在於非存在的學說被稱為本體論或存在論 ontology 也就是onto 是者 的logy 邏輯 古希臘的存在論始於巴...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提出「知識即美德」,談一談你堆這一命題的
小帥帥弟弟 這是典型的理性主義!把知識等同於美德。基於 他 對理性的推崇。在他那裡,肉體一文不值。靈魂,真理,彼岸世界,美德這類 虛 的東西被推崇為價值最高者。其實對於這句話 很好理解。關鍵在於我們應該怎麼看,尼采首先對這種 理性主義 提出反對。對這種既成式的道德觀提出強烈反對!他讓我們忠於這個世界...
哲學家的代表作,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代表作是
煙中列岫 修正一下樓上的答案,早期維特根斯坦的著作名是 邏輯哲學論 另外晚期維特根斯坦主要著作是 哲學研究 西方沒什麼哲學家 想研究哲學還是找中國的吧 比如 老子 還有許多中國的古語 西方哲學的研究方向是歧途 我斷言 中國的古代哲學在不遠的將來要統領哲學世界 垂死的尼采 柏拉圖,代表作 對話錄 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