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詩中間兩聯講究對仗,誰能幫我細細的講一下如何工對,如何寬對

時間 2021-10-23 10:13:30

1樓:匿名使用者

近體詩對仗的種類有很多,歷來也眾說紛紜,無一定之標準。只《文鏡祕府論》就列出了二十九種之多。但歸結起來,比較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1)工對:凡同類的詞相對,叫做工對。名詞可以分為若干小類,同一小類的詞相對,更是工對。

有些名詞雖不同小類,但是在語言中經常平列,如天地、詩酒、花鳥等,也算工對。反義詞相對算工對。句中自對而又兩句相對,也是工對。

一聯之中,只要多數字對得工整,就應該看作是工對。鄰對雖然比純工對略遜一籌,但也可以看作是比較工整的對仗了。工對與鄰對又包含很多的門類,如天文門、時令門、器物門、人事門、方位對、數目對、連綿對、天文與時令、文具與文學等。

2)寬對:寬對是相對於工對而言,是一種不完全工整的對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詞的詞性相同,即可構成對仗。

3)借對:一個詞有兩個或多個意義,詩中用的是甲義,但是同時借用它的乙義來與另一詞相為對仗,這叫借對。如杜甫《曲江》「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就是借古代「尋常」為尺度單位與數目字「七十」相對。

借對,不僅可以借義,也可以借音。借音多見於顏色對,如借「皇」為「黃」、「滄」為「蒼」、「清」為「青」、「珠」為「朱」等。

4)流水對:有一種對仗是一句話分成兩句話,其實上下兩句是一個整體,單獨拿出出句沒什么意義,至少是意義不全,這種對仗叫流水對。如杜甫的「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即是。

5)當句對:也稱句中自對,即句中有字或詞形成本句內對。如白居易「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雲起北山雲。

」中的「東澗水」與「西澗水」、「南山雲」與「北山雲」分別形成句中自對。句中自對是允許重字的。

6)扇面對:又叫隔句對,即上下兩聯互為對仗,聯內不再自對。如白居易《夜聞箏中彈〈瀟湘送神曲〉感舊》「縹緲巫山女,歸來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絃。」

7)錯綜對:又稱蹉對、交股對,即對應詞位置不同,參差為對。如李群玉「裙拖六幅湘江水,鬢聳巫山一段雲。」

8)互動對:即將一組重字於兩句中互動使用,互易其位形成對仗。如「青衫憔悴卿憐我,紅粉飄零我憶卿。」

其它還有很多,若「雙聲對」、「疊韻對」、「虛實對」、「逆挽對」、「連珠對」、「聯綿對」、「截句對」等不復贅述。

2樓:匿名使用者

律詩對仗:

1、對仗的特點與要求:律詩每兩句為一聯,依次叫首聯、頷聯、頸聯、尾聯。

(1)對應位置上的詞語詞性相同,詞義或相同、相近、相關或相反相對。(故有正對與反對之分)(名對名,動對動,數量對數量,聯綿對聯綿)

(2)對應位置上的詞語讀音平仄對立。(形成抑揚頓挫的**美感)

(3)對應位置上的片語結構式相同或相近。(相同謂工對,相近謂寬對)

2、對仗的幾個概念

(1)正對與反對:近義詞對仗叫正對,反義詞對仗叫反對。

(2)工對與寬對:嚴格遵照對仗要求的工穩對仗叫工對,放寬格律要求的對仗叫寬對(如介賓片語對動賓片語)。

(3)句內自對

(4)流水對

3、對仗的規則

律詩的中間兩聯務必對仗,首尾兩聯可對可不對。絕句可視為截律詩一半而成,所以一般(首或尾)有一聯對仗。

工對就是片語結構要一致,平仄要相反,詞義要相對或相反(不可完全相同),詞性一定要相同,動對動名對名.下面是舉例: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常恐思歸先剪翅,每因餵食暫開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寬對在片語結構要求上沒那麼嚴格,但是音律平仄還是要對立的,詞性只允許有個別不同,例如: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律詩的各聯的稱呼是什麼?其中哪兩聯需要對仗?

3樓:哇哎西西

分別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

律詩是近體詩的基本形式之一(唐人曾以律詩為近體詩的總稱,近體絕句也包括在內,後來才劃分出去)。它萌芽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定型於初盛唐間,成熟於中晚唐時期。

齊梁體的格律詩構成了對式律 (指全詩各聯之間均不粘的格律形式)、粘式律(指全詩各聯之間均粘的格律形式)和粘對混合律(指全詩各聯之間既有粘又有不粘的格律形式)三種型別,但以對式律為主,距離完善的近體詩尚有很大距離。

其中從樑代中後期到陳代,陰鏗、張正見、庾信、徐陵等人的一些作品,已經十分接近唐人律詩。在隋代楊素、盧思道、薛道衡等人,結合南朝靡麗詞彩和北地清新剛健之氣,創作出一些清健秀拔的詩歌,為過渡期詩歌的發展指出向上一路。

4樓:蘇堤舊事

律詩的四聯,

各有一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第三聯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按照規定,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絕句的兩聯也是可對可不對。

排律的首聯可對可不對,中間各聯都必須對仗,最後一聯不對,以便結束。

一首律詩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第一聯(第1,2句)稱「首聯」(或起聯),第二聯(第3,4句)稱「頷(hàn)聯」,第三聯(第5,6句)稱「頸聯」,第四聯(第7,8句)稱「尾聯」(或結聯)。律詩的容量比絕句增加了一倍,所以可寫更多的事或景,可抒發更多更細緻的情感。「它散中有整,常中有變,對仗工整,內容充實」;「五律顯得簡短,樸直,有力,七律顯得暢達,悠揚,紆徐。

律詩既講平仄,押韻,又講對仗,故寫作較難。

5樓:匿名使用者

律詩的各聯的稱呼分別是 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律詩在對仗問題上要求很嚴格,除首聯和尾聯外,其餘各聯的上下句都要求對仗

也就是需要對仗的是頷聯和頸聯

希望能幫到你

6樓:silence_en援

首聯、頷聯、頸聯、尾聯

需要對仗的是頷聯和頸聯

律詩第幾聯需要對仗工整?

7樓:匿名使用者

律詩八句分四聯:bai首聯、頜聯du、頸聯、尾zhi聯。中間兩聯須用對仗。dao

長律除首尾兩內

聯外,容均須對仗。

(一)對仗的規則是:

⑴ 出句和對句的平仄相對立;

⑵ 出句的字和對句的字不能重複;(實際上每首律、絕詩內均不可重字)⑶ 語法結構要相同:即句型、片語相同。如主謂、動賓、聯合、偏正及用虛字要相同;

⑷ 詞性相同: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特別講究數字對數字,方位對方位,專名對專名,疊字對疊字等;

⑸ 避免「合掌」。這就是上、下聯意義不可重複。如:

「夏荷千支麗,蓮花萬朵妍」。這就是犯了「合掌」之弊。湖南黃奕有一對仗歌:

「律詩中間兩對聯,上句下句成對仗,平仄聲調要相反,句型詞性要一樣。一聯避免意思同,兩聯也莫太相象。首尾可對可不對,絕句一般不對仗。」

8樓:老實話好聽

一般的律詩是八句 。

律詩一般八句,分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其中中間兩聯要()另外偶數句要()

9樓:永遠醒著

律詩一般八句,分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其中中間兩聯要(對仗),另外偶數句要(押韻)。

律詩發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就開始出現廣義五律,武週年代沈佺期、宋之問定型狹義七律,其成熟於中晚唐時期。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七言句,簡稱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8句。

超過8句 ,即10句以上的 ,則稱排律或長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詩,每2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破題(首聯),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結句(尾聯)。每首的

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習慣是對仗句。排律除首尾兩聯不對外,中間各聯必須上下句對仗。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律詩通常押平聲韻;第

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廣義律詩允許失粘,狹義律詩不允許失粘。有「仄起」與「平起」兩式。另外,律詩的格律要求也適用於絕句。

律詩中,哪兩聯必須對仗

10樓:永遠醒著

律詩中,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可對可不對,尾聯最好不要對仗

對仗是律詩中有別於絕句的重要標誌,它要求頷聯(三、四句)、頸聯(五、六句)對仗,要使相應詞語的詞性相同或相近,要平仄相反。

11樓:匿名使用者

百禮崇容,千官肅事。靈降舞兆,神凝有粹。

奠享鹹周,威儀畢備。奏夏登列,歌雍撤肆。

律詩分四聯,一二句叫什麼,三四句叫什麼,五六句叫什麼,七八句叫什麼。中間兩聯要求什麼。

12樓:kl白王vs黑王

一二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

13樓:靜聽桐葉舞

習慣上稱第一聯為破題(首聯),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結句(尾聯)。每首的

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習慣是對仗句。排律除首尾兩聯不對外,中間各聯必須上下句對仗。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律詩通常押平聲韻;第

二、四、

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

14樓:匿名使用者

一二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

律詩有什麼規則呢?

15樓:蘭墨真建德

律詩對仗:

1、對仗的特點與要求:律詩每兩句為一聯,依次叫首聯、頷聯、頸聯、尾聯。

(1)對應位置上的詞語詞性相同,詞義或相同、相近、相關或相反相對。(故有正對與反對之分)(名對名,動對動,數量對數量,聯綿對聯綿)

(2)對應位置上的詞語讀音平仄對立。(形成抑揚頓挫的**美感)

(3)對應位置上的片語結構式相同或相近。(相同謂工對,相近謂寬對)

如:萬里悲秋長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又如:五嶺逶迤滕細浪,烏蒙磅礴起泥丸。

2、對仗的幾個概念

(1)正對與反對:近義詞對仗叫正對,反義詞對仗叫反對。

(2)工對與寬對:嚴格遵照對仗要求的工穩對仗叫工對,放寬格律要求的對仗叫寬對(如介賓片語對動賓片語)。

(3)句內自對

(4)流水對

3、對仗的規則

律詩的中間兩聯務必對仗,首尾兩聯可對可不對。(可以課文三首律詩為例。)絕句可視為截律詩一半而成,所以一般(首或尾)有一聯對仗(可以課文兩首絕句為例)。

如: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此詩四聯全用對仗,而且全是工穩的對仗,這是古詩中少見的。其中尾聯提及四個地名,敘述了作者順流而下穿過長江三峽的歷程,這種由先至後地敘事的對仗,又叫流水對。頷聯對句第

三、四字「詩書」是並列片語,依對仗特點,可推知出句中的第

三、四字「妻子」應該也是並列片語,應釋為「妻子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