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十五分鐘稱為「一刻」

時間 2021-10-26 20:01:03

1樓:摯愛慧瑩w嘄

吹交蛺�秸庋�幕埃骸澳愕任乙豢討印!繃懟逗菏椋��匕�趿�?(bó)傳》上載:

「夜漏未盡一刻。」以上出現的「一刻」都是指時間十五分鐘。那麼,為什麼古代十五分鐘稱為「一刻」呢?

談這個典故之前,我們先了解古代的計時器具。古人對於時間的重視始於農耕時代,因此在不同時期,就會發明和製造各種適應於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及生活需求的計時器。這些計時器主要有圭表、日晷、漏刻等,以下先簡單的介紹這幾項計時器。

圭是平臥的尺,表是直立的標竿。圭表,早在商、周時期即被使用,是中國最古老而又簡單、重要的測量日影的器具,由垂直的表和水平的圭所組成。它是利用立竿見影的原理來測量日影長度,進而推算時辰。

圭表有測定冬至日所在,而確定迴歸年長度的功能。另經由圭表觀測日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如《宋史.卷七十六.律曆志九》上載:

「觀天地陰陽之體,以正位辨方、定時考閏,莫近乎圭表。」 日晷(網路**)日晷儀,又稱為「日規」,簡稱「日晷」。日晷是由圭表演變而來,在西漢以前是人們普遍使用的計時工具。

它是一種利用日影測量時間的儀器,如《說文解字》中載:「晷,日景也。」日景即為日影。

日晷通常由石制的晷盤和銅製的晷針組成,並在晷盤的兩面刻劃出十二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使用時,只要觀察日影投射在晷盤上的位置,就能推算時間。 圭表、日晷都是利用日影來推算時間,但到了晚上或陰雨天便失去作用。

如清朝錢泳《履園叢話.藝能.銅匠》曰:「測十二時者,古來惟有漏壺,而後世又作日晷、月晷,日晷用於日中,用晷用於夜中,然是日有風雨,則不可用矣。」 因此,適用於日夜、陰晴的漏刻計時器便應運而生。

漏,指漏壺。刻,指箭刻,箭上有刻度,是放置在漏壺內以標記時刻的元件。 清朝漏刻(網路**)漏刻又稱為漏壺,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水鍾,古人以水量來推算時間。

早在春秋時期,漏壺計時的發展已有很高水準。而歷代也設有專職機構負責管理,民間應用相當普及,是古代重要的計時刻漏器。如《隋書?

天文志》:「昔黃帝創觀漏水,制器取則,以分晝夜。其後因以命官,周禮挈壺氏則其職也。

」挈壺氏,即為掌漏刻之官。 漏壺,通常使用銅壺盛水,滴漏以計時刻,故又稱為「銅壺滴漏」。銅壺滴漏使用原理,是利用滴水多寡來計量時間。

漏壺有洩水型的沉箭漏、受水型的浮箭漏兩種。 沉箭漏古老而簡單,只有單壺,壺的底部有小孔,壺中有箭刻。使用時,壺中的水由小孔流至壺外,箭刻隨之逐漸下沉,以顯示時間。

浮箭漏的發明晚於沉箭漏,但功能優於前者。它分供水的播水壺、及置放箭刻的受水壺兩部分。使用時,播水壺的水經小孔不斷注入受水壺,箭刻便逐漸隨之上浮,以顯示時間。

浮箭漏是史上記載使用最多、流傳最廣的計時器,另也有以沙代水的沙漏計時器。後來,為了提高水流速度的穩定度,及計時的準確性,逐漸再加上一隻或幾隻漏水壺,形成多級漏壺。 現存最古老漏刻(網路**)據載,傳世的漏壺為銅製,分為播水壺、受水壺兩部分。

播水壺一般有三個,放置在臺階或架上,壺下有小孔滴水,最下層流入受水壺。受水壺內建有箭刻,箭上劃分一百刻,箭刻隨播水壺下流的水量逐漸上升,並露出刻度,以表示時間。如《說文解字》:

「漏,以銅受水刻節,晝夜百節。」 銅壺滴漏計時儀器,主要是觀察水位上升或下降時,箭刻上所顯示的刻度來推算時間。如果壺內裝滿水,水刻從底部小孔滴出,一天一夜剛好滴完。

將一晝夜二十四小時,均分在箭刻的一百個刻度上,一個刻度就等於十四分四十秒。 自東漢以來,歷代都曾改革漏刻制,改百刻為十二倍數,如九十

六、一百零

八、一百二十。如《漢書.哀帝紀》中載:「漏刻以百二十為度。

」顏師古.注:「舊漏晝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到清初《時憲書》施行後,正式將一晝夜百刻改為九十六刻,一個時辰(兩個小時)分八刻,一小時為四刻,而一刻就是十五分鐘,一直沿用至今。

古人利用「圭表」辨別南北方位、確定節氣和時刻;使用「日晷」觀察日影方位變化來推算一天的時間;改良圭表、日晷的缺點,運用漏壺中水位高低變動來計量時間。

2樓:匿名使用者

古以漏壺計時,一晝夜分為一百刻,至 清 初定為九十六刻。約等於十五分鐘。今用鐘錶計時,一刻為十五分鐘。

每天有十二個時辰,時以下的計量單位為「刻」,一個時辰分作八刻,每刻等於現在時間的十五分鐘。但古時候各地計算時間的方法並不一致,有的地方則把一年定為十二個月,每月有五週,每週有六日,每日有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有四刻,每刻有三盞茶,每盞茶有兩柱香,每柱香有五分,每分有六彈指,每彈指有十剎那。一剎那就是現在的一秒鐘。

古時計時的香是有固定標準的,「一柱香」時間相當於現在的五分鐘,「一盞茶」的時間,大約是現在的10分鐘左右。

古時候的一刻鐘是應該是15分鐘還是30分鐘?

3樓:阿須卡交換機

時辰和刻是兩bai種平行的

du時間描述,一天分為十二zhi時辰,即是dao現在的二十四個回小時,答

按如今的分計算,一天就有24*60=1440分,在古代同時還用刻漏計時,一天分為一百刻,按一百刻算時一刻就有14.4分鐘,後來改為96刻適應時辰分鐘制,這樣正好一刻15分鐘,這是中國傳統曆法計時範疇。彈指、剎那之類是泊來品,來自於另一套系統,可以融合在一起,但是請把他本身搞通了再來融合。

4樓:匿名使用者

古時候的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2個小時,又因為「一日有十二時辰,一時辰有四刻」,所以一刻是30分鐘.

5樓:冰封de伊利雅

當然是 15分鐘啦 因為1時辰==2小時 以分鐘計算就是120分鐘 120分鐘按版現在計算1刻鐘=15分鐘 既120除以15=8 古時候斬首

權吉時是午時三刻就是現在的中午12點45分 45分鐘==3刻鐘 一刻鐘等於15分鐘唄

6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把一

bai晝夜均分為一百du刻,一晝夜24*60分鐘zhidao=1440分鐘,所以一刻為14.4分鐘,也就專是14分鐘24秒.

引用 冰封de伊利

屬雅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當然是 15分鐘啦 因為1時辰==2小時 以分鐘計算就是120分鐘 120分鐘按現在計算1刻鐘=15分鐘 既120除以15=8 古時候斬首吉時是午時三刻就是現在的中午12點45分 45分鐘==3刻鐘 一刻鐘等於15分鐘唄」

11點到1點之間為午時,不懂別在這裡誤導人.

7樓:匿名使用者

一刻應該是15分鐘。

「一日有十二時辰,一時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盞茶,一盞茶有兩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彈指,一彈指有十剎那,一剎那為一念」這是佛家為闡述「一念」而講的,它與中國傳統曆法時間無關。

8樓:燕翎刀

我國bai古代制定、沿用自成體系du的計時法zhi

。百刻計時法最古dao老,使用的時間也最專長。大約屬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晝夜均分為一百刻(一刻等於14.

4分)。漢代除使用百刻制外,還應用以太陽方位計時的方法。到隋唐時,為十二時辰計時,百刻制與十二時辰計時法並用,夜間還使用獨特的計時方法,這就是「更」。

「更」是計時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時間長短依夜的長短而定。直到明末清初,西方機械鐘錶傳入後,我國才改用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計時法,但十二時辰仍沿用,每個時辰兩小時。為和二十四小時計時法相一致,我國古老的百剋制演變為九十六刻制,一個時辰內分為八刻、一小時內分為四刻,一刻15分鐘,這樣一晝夜就為九十六刻,與世界通用的計時法相一致。

9樓:匿名使用者

15分鐘!!!!!!!!!!!!!!!!!!!!!!!!!!

10樓:匿名使用者

隋麗娟講錯了啥!你聽說的是對的!

11樓:幻穎迷欣

我永遠支援隋麗娟教授,15分鐘!!!!!!!!!!!!!!!!!

12樓:玄川錦

30,之前問過老師的,學這個的,很確定的說,呵呵

古代每個月的十五又稱為什麼,古代每個月的十六又稱為什麼?

小櫻愛小宇兒 釋義詞目 望日 拼音 w ng r 基本解釋 the 15th day of a lunar month 農曆每月十五或十六日 望日前後。清 林覺民 與妻書 七月望日。清 袁枚 祭妹文 詳細解釋 月亮圓的那一天。通常指舊曆每月之十五日。舊唐書 文苑傳上 楊炯 如意 元年七月望日,宮 盂...

我為什麼突然一刻覺得自己的臉變了變得很陌生

半入出甲 看了你的問題,覺得可能你的身體健康有異常了。建議你去醫院做個體檢,肝功能血液檢查一下。因為如果肝臟受損會反映在臉上的。但願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望採納。 以木魚聲 人不能照鏡子,一直照一直照,否則你會感覺鏡子裡的自己變得很陌生。因為這屬於一種心理現象。 司慕青綰 我覺得是不是你平時喜歡化妝?你...

為什麼我每天起床掀開被子那一刻就會覺得很冷就開始打噴嚏,接著

十指邂逅六絃 是不是溫差太大了?晚上睡覺時儘量不要開電熱毯 猛的出被窩很容易感冒的 我沒經歷過,不好亂說,以下是看到別人回答的,希望對你有幫助!許多人將一大早起床就開始的停不了的噴嚏歸咎於 過敏!事實上過敏反應必須至少數分鐘,而早上起床碰到冷空氣不過幾秒鐘的時間,反應速度不對,且亦不可能天天都吸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