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手指導 格律詩平仄就以下幾種格式嗎表示平仄都可以是嗎?拗救是怎麼回事?寫詩還有什麼規則

時間 2021-10-28 01:20:28

1樓:匿名使用者

格律不是這麼學的

先不管孤平拗救

強迫自己按平仄寫

等熟悉了再搞拗救孤平

以前回覆過的,複製過來給你叄考

平仄相反叫對 相同叫粘

初期記住這兩個名詞就行

往後寫詩可做圖上兩句一行(聯)排列

平行兩句二四六平仄相對,交叉則二四六相粘

絕句就取四句,律詩就如圖取八句

排律就按圖往下繼續增加

這樣從早上寫到晚上都不用擔心出律

不要去死背啥平仄譜

也不用管啥平起仄起

左邊任何一句都可以當起句

取哪一句當起句,就把上面的兩句兩句按順序搬到下面如此迴圈

等這些熟練了,其它變化就不是問題了

2樓:

以前我也像你這麼認為,詩歌是有韻律的,

但是讀完唐詩三百首以後~!,...

詩歌哪有什麼韻律啊,那都是以前青樓女子唱的,什麼曲調只有那時候的人知道,現在人讀起來那有什麼韻律啊

3樓:

漂亮,雪兒 793+95.336 聽話,今年十九歲,女人的事情,最好晚上辦,

?「你要從綿羊身上得到羊毛,首先要保證它們不被狼群吃掉!」馬克抽著雪茄,兩根手指夾著雪茄指著屋子外面的**說道。

唐詩格律有「拗救」,有規律可循嗎? 格律基本式有多少種.是不是除基本式後都要拗救?

4樓:唐姿字鴻哲

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

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所以唐詩的 基本形式 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

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

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

唐詩的形式和風格是豐富多彩、推陳出新的。它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的傳統,並且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

五、七言古詩,並且發展為敘事言情的長篇鉅製;不僅擴充套件了五言、七言形式的運用,還創造了風格特別優美整齊的近體詩。近體詩是當時的新體詩,它的創造和成熟,是唐代詩歌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古代抒情詩找到一個最典型的形式,至今還特別為人民所喜聞樂見。

至於你說的拗救問題,我不知道你具體想知道什麼就幫你找了一些資料——在格律詩中,不論是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

也不論是上句還是下句,凡是句子中的平仄安排不合格律的,這個句子就稱為拗句,句中不合格律的字稱為拗字。拗句有時可以採取補救的辦法,就是在本句或鄰句中,改變其他字的平仄安排,這種方法稱為拗救。凡經過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

拗救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 當句救

當句救是指在出現拗句的本句的適當地方,選一個字,把這個字的平仄作相應的改變,使全句讀起來聲調仍有高低,不會由於出現拗句

而影響聲律的和諧。但必須注意這個補救的字,不能用在句末。例如

李白的五律《宿五松下荀嫗家》,其頸聯為「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其格律安排應該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出句完全合律,而對句第一字應平聲,現在用了仄聲「月」字,如果不救,就成了「仄平仄仄平」犯了孤平,因此第三字必須改為平聲,現在用了平聲字「明」,對句變成了「仄平平仄平」,就合律了。

又如杜甫的《後至》中:「遠在劍南思洛陽」本句應該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應平而用了仄聲,如果不救,就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

」犯了孤平。現在補救,第五字應仄,改為平聲字「思」,就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不拗了。

另一種在出句中自救的方法,被成為特定的平仄格式。如七言中的

「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種格式即「仄仄平平仄平仄」。其特點是將五六兩字的平仄互換位置。如張籍的七絕《涼州曲》

的第二首中後兩句「邊將皆承主恩澤,無人解道取涼州」。其出句本來應該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其第六字應仄,現在用了平聲字「恩」

為了補救,將應平的第五字改為仄聲「主」字,成了「仄仄平平仄平仄」。又如五言詩的「平平平仄仄」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種格式即「平平仄平仄」,如杜甫的《月夜》,尾聯是「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出句應該是「平平平仄仄」現在第四字用了平聲字「虛」,那麼應平的第三字改為仄聲字「倚」,成了「平平仄平仄」,但這裡必須注意,七言的第三字和五言的第一字必須是平聲,不再是可平可仄了。

這種格式在唐宋的律詩中是很常見的。是一種特定的平仄格式。

(二) 對句救

所謂對句救,就是當句**現拗字,而在本句中沒有條件補救時,便

在下一句的適當位置進行補救。例如唐代溫庭筠的五律《商山早行》

中的頸聯,「榭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此聯的平仄應該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現在上聯第三字應該平聲處,卻用了仄聲字「落」,

成了拗句,對句第一字本來可平可仄,現在用了仄聲字「枳」,如果

不救,就犯孤平。所以必須改為平聲字,一個「明」字,既救了本句也救了上句。這種情況在唐詩中是累見不鮮的,我們不再舉例了。

(三) 半拗句可救可不救

杜甫的《寄杜位》中「逐客雖皆萬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其平仄

應該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下句平仄對,而上句第五字應平,卻用了仄聲「萬」,而上下句都沒有救,以至造成仄聲三字尾。又如韋應物的五律《淮上喜逢故人》中的頸聯,「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按格律應該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出句第三字應平,卻用了仄聲「一」,造成三連仄,同樣上下句都沒有救。由此可見,凡詩句由於內容需要,而出現拗句時,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固然可以在本句或下句採取補救,但如果受字面限制,也不必勉強去救。

參考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七言律詩的平仄格式有幾種

5樓:毗沙王

七律有四個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兩字是平仄,稱之為平仄腳;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兩字是仄平,稱之為仄平腳;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兩字是仄仄,稱之為仄仄腳;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兩字是平平,稱之為平平腳。

這四種句式是律詩平仄格式變化的基礎,由此構成七言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說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第一種格式: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韻⊙●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第二種格式:首句平起仄收式,為第一種格式後半首的重疊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第三種格式: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〇韻◎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第四種格式:首句仄起仄收式,為第三種格式後半首的重疊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詩詞平仄規律

6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是平仄?我們都學過漢語拼音,這個貌似小學一年級就學的。漢語拼音有四聲:

第一聲陰平、第二聲陽平、第三聲上聲、第四聲去聲。那麼,粗略地說,「平」就是第一聲(陰平)和第二聲(陽平),「仄」就是第三聲(上聲)和第四聲(去聲)。也就是說,將四聲簡化為平仄兩聲。

為什麼說這只是個粗略地劃分呢,後面我們會說到,實際上詩詞裡每個字的平仄,不是按現代漢語的陰陽上去四聲來劃分平仄的,而是按一種特殊的韻書叫平水韻的來劃分四聲,劃分的方法與現代漢語有一些區別。這個我們可以先不管它,我們現在先按現代的四聲來吧。

現在我們先來看成語。曾經在某大學的一次講座中,要求在場的學生隨口說出一個四個字的成語,也就是最先想到哪個成語就說哪個。學生說了很多,比如虎背熊腰、赤膽忠心、一馬平川、疾風勁草、井井有條、峰迴路轉等等。

這些成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麼呢?

我們來看它的第二個字和第四個字,就會發現,第二個字和第四個字的平仄是相反的:虎背(仄)熊腰(平)、赤膽(仄)忠心(平)、一馬(仄)平川(平)、疾風(平)勁草(仄)、井井(仄)有條(平)、峰迴(平)路轉(仄)。當時學生報上來20多個成語,除了兩個不符合這個規律之外,其他的都符合。

這說明什麼問題呢?

說明大多數成語符合這麼一條規律:二四分明,也就是第二和第四字的平仄是相反的。我們如果翻開一本成語詞典,就會發現,大多數成語符合「二四分明」這一規律,比例有多高我未做過統計,但憑感覺來說,應該有70%到80%,而那天學生報出來的比例要更高些,當時有20多個學生報了成語,只有兩個人的不符合這一規律,符合的比例在90%以上。

這說明了如下幾個問題:

一、說明漢語存在一種平仄交替的聲律。因為如果不存在這種聲律,純粹按概率的話,這種「二四分明」的現象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比例。

二、說明有這種平仄交替規律的成語更容易被人記憶。因為如果純粹按概率的話,學生報出的成語,符合「二四分明」的應該與成語詞典裡的一致,就是70%到80%,而現在達到了90%以上。說明有這種規律的成語更抑揚頓挫、琅琅上口,容易讓大家脫口而出。

我們知道,成語大都產生於唐以前,早至商周時期,這說明,漢語的聲律是一個客觀的存在,不是人為硬性規定或編造出這麼一個東西。這種平仄交替的聲律,就如舞步的鼓點,既有規律,又抑揚頓挫的富於變化,能達到悅耳美聽的效果。因此說漢語是形與音諧美的文字,漢語格律詩是形、音、意三者一體的完美結晶。

雖然四聲和平仄是早已潛伏於漢語中的規律,但直到南朝,周顒、沈約等人才明確提出四聲的概念,沈約並把這一概念應用到做詩中,提出了「四聲八病」說。「四聲八病說」可以說是近體詩格律的前身。近體詩的格律,是在唐代成熟的。

或者換句話說,近體詩(也叫格律詩)是在唐代形成的。

我們會聽到,格律詩有幾個名稱:近體詩、今體詩、舊體詩。近體詩、今體詩這兩個名稱,是唐朝人命名的,因為格律詩產生於唐朝,相對於更早的古體詩而言,唐朝人就把格律詩叫近體詩,也有叫今體詩的。

舊體詩這個名稱,是五四運動以後,搞新文化運動的那幫人命名的,因為這時候又產生了一種新的詩歌體裁,就是白話詩,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新詩」。因為有了「新詩」,所以原來的詩就被稱為「舊詩」、「舊體詩」。但也有一些人對「舊體詩」這個名稱很不滿,認為隱含著「過時」的貶意。

再順便說一句,一些寫新詩的人,對中國的傳統詩歌一概稱之為古體,這是不對的。古體和近體是兩種不同的詩歌體裁。

二格律詩的格律

我們今天寫格律詩,不必再考慮「四聲八病」,只要符合格律就行了。下面就來講講格律詩的格律。

既然四個字有平仄交替、「二四分明」的規律,那麼六個字呢?八個字呢?我們自然會想到,這種規律是不是可以延伸呢?

事實上確實是可以延伸的。我們知道,常見的格律詩有兩種,一種是五字一句的,四句的叫五絕(五言絕句的簡稱),八句的叫五律(五言律詩的簡稱);一種是七字一句的,四句的叫七絕(七言絕句的簡稱),八句的叫七律(七言律詩的簡稱)。那麼,有沒有六字一句的,或八字的一句的,或更多字一句的格律詩呢?

理論上是可以有的,但極少見。六字一句的前人作品有少量,八字一句的則幾乎沒有,或者只見於某些遊戲詩中。

DIY電腦求高手指導,DIY電腦 求高手指導

cpu intel酷睿i5 3470 盒裝 1050 散熱器 超頻三紅海mini靜音版 39 主機板 華擎b75 pro3 480 記憶體 威剛萬紫千紅ddr3 1600 4g 179 機械硬碟 西部資料500g 16m sata3藍盤 309 顯示卡 七彩虹 colorful igame650ti...

求戀愛高手指導

對於這種女孩,你不能太著急,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可以跟你說的是,這種女生要麼就不答應你,答應後就會死心塌地對你好。我上學的時候班裡就有這麼一對,開始的時候我們都認為宿舍那哥們會徒勞,因為那個女生根本就不和我們男生說話,後來用迂迴的手法,先找機會能說上話先,不管是學習上的,還是學校裡的什麼事情,他都想...

組裝電腦求高手指導

i3的處理器 p55主機板 250 的顯示卡 1t的硬碟21液晶配下來也就5000左右 保證3年之內主流遊戲流暢執行 顯示卡 七彩虹gt240 gd3 cf 版 1g m12 600左右主機板 華碩p5p43td 700左右 記憶體 金士頓4gb ddr3 1333 700左右硬碟 希捷500g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