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的介紹,關於古詩的資料

時間 2021-11-01 07:08:28

1樓:褪去一身桀驁

古體詩是詩歌體裁。

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和雜言詩等形式。四言是四個字一句,五言是五個字一句,七言是七個字一句。唐代以後,稱為近體詩,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兩類。

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古體詩 [1] 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各種漢族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有「歌」、「行」、「吟」三種載體。

四言詩,在近體詩中已經不存在了,雖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體詩。《詩經》中收集的上古詩歌以四言詩為主。兩漢、魏、晉仍有人寫四言詩,曹操的《觀滄海》、陶淵明的《停雲》都是四言詩的典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七古。

五古最早產生於漢代。《古詩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詩。漢代以後,寫五言古詩的人很多。

南北朝時的詩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後的古體詩中五言的也較多。而七古的產生可能早於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見。

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現,唐人又稱七古為長句。

雜言詩也是古體詩所獨有的。詩句長短不齊,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

三、四、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詩經》和漢樂府民歌中雜言詩較多。

漢魏以來樂府詩配合**,有歌、行、曲、辭等。唐人樂府詩多不合樂。唐宋時代的雜言詩形式多種多樣:有七言中雜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難》;有七言中雜三言的,如張耒的《牧牛兒》;有七言中雜

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將進酒》;有七言中雜

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有以

四、六、八言為主雜以

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難》。

此外,古絕句在唐時也有作者;都屬古體詩範圍。古體詩在發展過程中與近體詩有互動關係,南北朝後期出現了講求聲律、對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體、近體之間的新體詩。唐代一部分古詩有律化傾向,乃至古體作品中常融入近體句式。

但也有些古詩作者有意識與近體相區別,多用拗句,間或散文來避律。

分類編輯

概述古體詩格律自由,不要求對仗、平仄,押韻較自由,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也說古風、古詩。

2樓:閒雲

我國的古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指唐代以前已經產生了的詩體,包括四言詩(以詩經為代表),五言詩(以漢樂府詩為代表),七言詩和雜言詩(以楚辭為代表)。古體詩對格律的要求比較寬鬆,要求押韻但中間可以換韻。

句子可多可少,不要求平仄對仗。近體詩指隋唐才出現的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都有五言和七言的。律詩每首八句,共四聯,分別為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其中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

絕句又叫截句,擷取律詩的一半,每首四句。近體詩對格律要求嚴謹,要求平仄相對,每聯的上句是平聲的,下句相對的字就是仄聲。雙句必須押韻,每首詩都一韻到底,中間不能換韻。

近體詩讀起來**感強,朗朗上口,易記好背。近體詩的產生,使唐詩大放異彩,成為我國詩歌史上至今無法跨越的高峰。

3樓:廉憶楓

古體詩,又稱古風。《詩經》中有十五國風,後人引申把詩歌也稱為「風」。樑、陳以後,「古詩」已形成一個具有特定涵義的專類名稱。

它與兩漢樂府歌辭並稱,專指漢代無名氏所作的五言詩,並且發展為泛指具有「古詩」藝術特點的一種詩體。而《古詩十九首》便在文學史上佔有「古詩」代表作的地位,這一標題也就成為了一個專題名稱。

古體詩的字數和詩行:

古體詩沒有固定的詩行,也不會有固定的體式。所有古體詩都是按照詩句的字數分類。四字一句的稱四言古詩,簡稱四古;五字一句的稱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字一句的稱七言古詩,簡稱七古。

四言詩,遠在《詩經》時代就已被人們採用了。但至唐代卻逐漸衰微,寫它的人很少了。所以古體詩仍以五言、七言為代表。

4樓:還有好聽的名嗎

詩詞,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和格律詞為代表的中國漢族傳統詩歌。

古體詩 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有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和雜言詩等形式。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

近體詩包括絕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詩(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種,以律詩的格律為基準。(絕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詩。排律則是律詩的延長)。

律詩,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漢族詩歌體裁,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 常見的型別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幾個字說幾言。

......

關於古詩的資料

5樓:喻陌落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2023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

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詩經》到南北朝的 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

6樓:牙牙的弟弟

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指的是產生於唐代以前並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其特點是格律限制不太嚴格。

它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後仍按古式創作的詩。以唐朝為界限,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唐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

所有古體詩都是按照詩句的字數分類。四字一句的稱四言古詩,簡稱四古;五字一句的稱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字一句的稱七言古詩,簡稱七古。四言詩,遠在《詩經》時代就已被人們採用了。

但至唐代卻逐漸衰微,寫它的人很少了。

五言古詩,是古體詩的正統,寫的人很多。七言古詩,不是古體詩的主流,這是它起源較晚的緣故。所以,七言古風頗受七言近體詩的影響。

擴充套件資料:

古詩典範作品:

一、《將進酒》

《將進酒》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沿用樂府古題創作的一首詩。此詩為李白長安放還以後所作,思想內容非常深沉,藝術表現非常成熟,在同題作品中影響最大。

1、全文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2、譯文

你可見黃河水從天上流下來,波濤滾滾直奔向東海不回還。

你可見高堂明鏡中蒼蒼白髮,早上滿頭青絲晚上就如白雪。

人生得意時要盡情享受歡樂,不要讓金盃空對皎潔的明月。

天造就了我成材必定會有用,即使散盡**也還會再得到,

煮羊宰牛姑且盡情享受歡樂,一氣喝他三百杯也不要嫌多。

岑夫子啊、丹丘生啊,快喝酒啊,不要停啊。

我為在坐各位朋友高歌一曲,請你們一定要側耳細細傾聽。

鐘樂美食這樣的富貴不稀罕,我願永遠沉醉酒中不願清醒。

聖者仁人自古就寂然悄無聲,只有那善飲的人才留下美名。

當年陳王曹植平樂觀擺酒宴,一斗美酒值萬錢他們開懷飲。

主人你為什麼說錢已經不多,你儘管端酒來讓我陪朋友喝。

管它名貴五花馬還是狐皮裘,快叫侍兒拿去統統來換美酒,與你同飲來消融這萬古常愁。

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間創作的一首歌行體古詩。此詩敘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風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經歷,抒發了自己內心的感慨,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詩中的典範之作。

1、全文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脣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2、譯文

八月裡秋深,狂風怒號,狂風捲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池塘和窪地裡。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嘴脣乾燥也喝止不住,回來後拄著柺杖,獨自嘆息。

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雲像墨一樣黑,深秋天空陰沉迷濛漸漸黑下來了。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覺姿勢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一下雨屋頂漏水,屋內沒有一點兒乾燥的地方,房頂的雨水像麻線一樣不停地往下漏。自從安史之亂之後,我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溼,怎能捱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房子在風雨中也不為所動,安穩得像是山一樣?唉!什麼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願!

7樓:匿名使用者

古詩在時間上說指2023年鴉片戰爭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

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

詩的簡介

8樓:⒈呀¨⒈呀呦

古典詩詞的發展簡況

為了便於大家瞭解詩詞的藝術特點極其體裁的分類,首先介紹一下古典詩詞的發展歷史。

在中國文學史上,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詩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詩經》,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稱《詩》或《詩三百篇》。其內容有「風,雅,頌」三個部分,這是從**角度上分的。在表現手法上有「賦,比,興」三種。

因此前人把「風,雅,頌」和「賦,比,興」稱作《詩》的六義。在語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個字一句。

繼《詩經》之後,公元前四世紀,在楚國出現了一種新的詩體,叫「楚辭」,它的創始人是屈原。後來,漢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寫的作品編成一書,叫《楚辭》。《楚辭》突破了《詩經》的四字句,發展為五言句,七言句,即把偶字句(四個字一句)變為奇字句(五個字以及七個字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達思想感情,而且韻律和節奏也更富於**性。

到了漢代,出現了為配合**而歌唱的詩即「樂府詩」。在語言上有四言,五言,雜言,但多數是五言的。這以後曹操父子以及陶淵明為首的文人們發展了五言詩。同時,七言詩也有了很大的發展。

在魏晉南北朝以前,詩的格律和聲韻還沒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規律,只是由作者按照個人的內容需要和聲韻感覺來進行寫作。到了魏晉,由於受到了印度(古稱天竺)的梵音學的影響,我國的聲韻學得到了發展。齊樑的周喁和沈約總結了漢字的發音規律,提出了「四聲」「八病」之說,使詩歌創作由自然的聲律發展到講究追求聲律,出現了作詩要注意平仄和韻律的性質,形成了格律詩的主要內容。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是古典詩歌的**時代。在繼承前代詩歌的基礎上,唐代的詩歌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並且形成了固定的分類。其分類有兩種,一是古體詩,也叫古風;所謂古體詩,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傳統詩體,沒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長可短,用韻平仄都比較自由,句子的字數有整齊的,也有不整齊的;其中主要分五言古體和七言古體兩種。

二是近體詩,也叫今體詩(這個「今」指的是唐朝),就是我們所說的格律詩;近體詩不象古體詩那樣自由,在篇幅,用韻,平仄,對仗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它基本上可分為兩種:律詩和絕句。

律詩和絕句都分五言和七言,超過八句的律詩稱作排律。

在唐代中期,由詩派生出新的體裁,這種體裁到了宋代最為發達,這就是詞。由於詞是由詩派生出來的,所以詞又被稱為「詩餘」;另外,由於詞的句子字數長短不一,古人也稱為「長短句」。

到了元明兩代,又出現了一種新的體裁,叫曲,也稱散曲。曲可以說是詞的另一體。那麼它跟詞有什麼不同呢?

除了詠唱時的伴奏樂器不同以外,在語言上更加接近口語。最突出的特點是可以加襯字。如張養浩的《閒居三首之一》「昨朝楊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燕秋鴻(忒)疾苦。

(不是)濁醪有味,(怎)消磨(這)日月東西。」其中括號內的字就叫襯字。

上面簡略地介紹了中國古典詩詞的發展歷史

關於關羽的古詩,關於環保的古詩,是古詩

1 宋代 陳普 詠史下 關羽四首 原文選段 寢席羹杯幾載同,不知玄德訪隆中。呂蒙陸遜誠奸賊,消為孫登作婦翁。釋義 睡覺的地方喝酒的杯子幾年都是相同的,不知道張飛來隆重拜訪。呂蒙陸遜真的是奸賊,消滅他們認孫登作為妻父。2 明 唐胄 關羽瀨 原文選段 破虜忠名萬古秋,三分割據百年休。釋義 關羽消滅強敵留...

關於恆山的古詩,關於環保的古詩,是古詩

一直愛那個少年 1 恐是恆山禽 唐 李群玉 相和歌辭 烏夜啼 2 惻愴恆山羽 唐 駱賓王 丹陽刺史輓詞三首 3 恆山秀色元王惲 望海潮 乙卯歲端午,賦北郊騎鞠,呈節使史 4 恆山八命列封侯 黃庭堅 長短星歌 5 恆山鎮朔野 陳深 隴西太夫人八十壽 6 如恆山蛇救首尾 釋寶曇 病寓靈芝寺夜聞講律有作 ...

關於荷花的古詩,關於荷花古詩

小池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關於荷花的古詩 小池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子夜吳歌 李白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五月西施採,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奉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