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蜀吳既是同盟,為何東吳沒有舉兵伐魏

時間 2022-01-17 06:00:03

1樓:小雪琪琪的故事

東吳有舉兵伐魏!

我們來看看這次東吳伐魏的經過(一般稱合肥之戰)。《三國志》中《明帝紀》記載:(青龍二年)六月,徵東將軍滿寵進軍拒之。

寵欲拔新城守,致賊壽春,帝不聽,(明帝)曰:「昔漢光武遣兵縣據略陽,終以破隗囂,先帝東置合肥,南守襄陽,西固祁山,賊來輒破於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爭也。縱權攻新城,必不能拔。

敕諸將堅守,吾將自往徵之,比至,恐權走也。」秋七月壬寅,帝親御龍舟東征,權攻新城,將軍張穎等拒守力戰,帝軍未至數百里,權遁走,議、韶等亦退...」很有意思,說的是魏徵東將軍滿寵率部在新城抗擊吳軍。

滿寵嚮明帝建議,準備棄守新城,把吳軍引誘到壽春。明帝不從,傳令滿寵說:「...

我朝先帝東置合肥新城,南守襄陽,西邊固守祁山,敵軍來犯每每在這三座城下吃敗仗,可知這都是兵家必爭之地。這次縱然是孫權親率大軍圍攻合肥新城,合肥新城也絕不會陷於敵手。希望守城諸位將軍協力作戰,我也將親自督師前往與吳軍會戰。

說不準等我到達新城時,吳軍早已敗走了呢!」。七月十九日,明帝曹睿親乘龍舟率師出征。

孫權軍隊圍攻合肥新城多日,魏將張穎等拒守力戰,吳軍難以破城。聞知明帝親率大軍督師作戰,銳氣大減的吳軍趕緊撤走了。孫權一退,陸議(陸遜本名議)和孫韶兩路兵馬也不敢戀戰,吳軍的攻勢於是全部瓦解。

可知東吳的這次伐魏是被魏明帝曹睿嚇退的。這樣看,東吳敗的也確實太快、太簡單了,缺少精彩畫面,不太合適在電視劇中演出來。

2樓:匿名使用者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利益,有沒有永恆的朋友。

當利益相符時,自然合作愉快,所以魏國攻打吳蜀兩國時,才會齊心聯盟,防止魏國滅掉一國,形成統一之局。當利益關係不大時,自然不會太過於出力,坐看蜀魏相互征戰不休才是最佳的選擇。

然後就吳國整體情況而言,他們以水軍為主,陸軍相對來說較弱,而曹魏的陸軍實力強勁,吳國攻擊曹魏討不得好處,最有名的是張遼威震逍遙津一役,可見東吳的軍力強弱。

3樓:清靜的暖冬

東吳君臣主要都是偏安一隅,缺乏進取心

僅有的幾次和蜀國一起發兵,也都被輕易擊敗

三國演義吳國孫權和蜀國劉備本來就是同盟,為什麼吳國孫權還要騙關羽功打荊州

4樓:孤帆釣雪

你想想什麼叫三足鼎立?

曹魏強大,蜀吳皆弱,才會有孫劉聯盟。

當初劉備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惶惶如漏網之魚,茫茫如喪家之犬,上無片瓦容身,下無立錐之地,這時的劉備主動和孫權聯手,美其名曰「共拒曹操」。

現在劉備既得荊州,有的兩川之地,天下大半在手,誰還會跟孫權聯合?劉備完全可以征服曹魏、掃平東吳,席捲天下!

孫權不偷襲荊州,就只能坐等劉備統一天下,坐等劉備發來勸降書,然後俯首稱臣了。

這也是曹操在赤壁敗戰後所預見的,所以他故意以荊州為餌,誘孫劉兩家自相殘殺。孫權欲北上,原本有兩條路,其一為荊州,其二為合肥,但是合肥有名將張遼鎮守,孫權無論如何也不能踏進合肥半步。所以,如果孫權想生存、想強大、想稱霸,就只能襲取荊州,這只是早晚的事。

5樓:杜丶澤灬華

曹魏一家獨大。

誰不願意壯大自己的勢力。

在諸侯眼裡沒有永遠的同盟,只有永遠的利益。

6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永遠的朋友 。

劉備投靠劉表,屯兵於新野。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下,劉備南逃,另遣關羽乘數百艘船駛向江陵會合,但劉備於途中被曹操軍追至,幸而關羽駛至漢津,一同乘船至夏口。劉備聯合孫權擊敗曹操後,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荊州,於是劉備又與孫權大將周瑜夾攻曹仁,命關羽絕北道斷曹仁後路。

待劉備取得荊南四郡(長沙、零陵、武陵、桂陽),關羽被推為元勳,受封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這其間襄陽實為曹操勢力範圍,由樂進駐守,所以關羽駐於江北。劉備平定蜀地後,以關羽董督荊州事,授權掌管荊州地區劉備控制的部分,包括荊州南部四郡和從東吳借來的南郡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關羽事實上鎮守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武陵、桂陽)。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知道劉備已奪得益州,希望取回荊州。劉備卻說:「當得到涼州時,便會把荊州交還。

」孫權對此十分怨恨,便派魯肅索要荊州。孫劉兩方的將領在陣前「單刀會」,據理相爭但最終不歡而散。孫權命呂蒙準備進攻荊州南部,魯肅將萬餘人馬於益陽牽制關羽,劉備從益州帶兵回援。

時關羽號稱有三萬人馬,自選五千精銳準備從上游渡河,吳將甘寧率領一千人前往駐守,關羽得知後就沒有過河,在河對岸紮營,這個地方後來稱為「關羽瀨」。此時,曹操進取漢中的張魯,劉備便迅速和孫權修和,協議平分荊州,但雙方關係已趨惡化。孫權方仇視劉備、關羽君臣。

7樓:文武判官

同盟是逼不得已 孫吳沒有騙關羽打荊州 荊州本來在關羽手上 關羽打的是曹操 北上進攻的時候 被曹操和孫權聯合夾擊了

8樓:

只是簡單的利用關係!再說,我感覺劉備太虛偽了!肯定當不了皇帝。人言,臥龍鳳雛得一者,得天下!這貨倆都有了,還是不行!就算莫有關羽丟荊州,他還是個坑,只能躺贏!

9樓:狂風怒雨吟離別

同盟只是一總利益上的合作而已!當吳國覺得與蜀國沒有合作價值且有悖於他的利益時,便成了仇人!這便是政治!

10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演義中孫權和劉備聯合起來抵抗曹操為什麼能成功? 1,周瑜反間計,殺掉蔡瑁,張允,使曹操水軍失去統帥。 2,曹操的軍隊擅長陸戰,在江南水土

11樓:匿名使用者

雖然是聯盟,但是他們各自的目的都是統一天下,當劉備一天天做大,孫權必然不能任其發展

三國演義裡決定魏蜀吳命運的三大戰爭是什麼

12樓:匠欣獨運

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官渡之戰簡略內容:袁紹與曹操,以曹操獲勝告終,曹操統一了北方。

赤壁之戰簡略內容:孫劉聯軍與曹操,以曹操大敗告終,揭開了三國鼎立的序幕。

夷陵之戰簡略內容:蜀漢與孫吳,以劉備失敗告終,劉備病死白帝城,三足鼎立局面確定

13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不只三個吧.

官渡之戰:曹操以少勝多,奠定北方基礎。收穫大量降將。

赤壁之戰:劉備孫權聯合火攻破曹操水軍。鼎立之勢形成。劉備坐佔荊州漢中之戰: 劉備破劉璋獲得西川,又擊敗來犯曹軍。至此3國達到各自最佳狀態.

荊州之戰:關羽小覷陸遜,北走麥城,蜀國實力大減。

夷陵之戰:劉備傾全國之兵來打東吳,被陸遜火燒連營700裡。

後來孫劉2國聯合再次抗魏。五丈原諸葛亮死後,蜀國頹勢已定,被魏國鄧艾鍾會所滅,脣亡齒寒,東吳也難逃滅亡。此時魏國大權早已落入司馬氏手中,三國歸晉

14樓:未月央

為三國鼎立奠定基礎的無疑是赤壁大戰

15樓:匿名使用者

官渡之戰,曹統一北方

赤壁之戰,奠定三國鼎立基礎

夷陵之戰,蜀國衰落

以上是三國三大戰役(記住了!!!)

16樓:夢魘琴帝

官渡一戰,曹操一統北方。魏初次成型。

赤壁一戰,曹操大敗。

漢中一戰,蜀漢成型。

17樓:匿名使用者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

18樓:臨風望江流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彝陵之戰

19樓:匿名使用者

這三次戰役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

老版《三國演義》第42集劉備東吳迎親剛下船時吹得那段嗩吶是什麼曲

您好,這樣的情況建議您可以升級到最新版本試一下,或是聯絡一下官網客服比較好。中國 的歷史 中國 文獻一般追溯到黃帝時代,據考古發現,中國 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豐富的 文化。中國 曾經對中國周邊地區的 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從孔子傳六藝到唐代的胡琴再到近代的西方...

三國演義中有沒有關羽刮骨療傷的片段

有華佗為關羽刮骨療傷 有,你谷歌搜一下不就行了嗎?有,可以去看看,挺好的 有那段不過不記得是多少集了。但是肯定有 有的,演的還不錯的呢 有的。具體哪回我忘記了 三國演義裡面的關羽刮骨療傷在哪一集?三國演義 裡面的關羽刮骨療傷在第七十五回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 第七十五回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

在《三國演義》中,為何許褚在曹操死後就銷聲匿跡了

許褚也沒有說在曹操死了以後就離開了曹營,他還是為曹操的江山在做努力的,不過可能後起之秀比較多吧 其實並沒有銷聲匿跡,曹操的兒子曹丕繼位後,許褚被提拔為掌控宮中安全的將軍,麾下就是禁軍,職在保護皇帝及維護皇宮穩定,曹家恩寵更甚。許褚在曹操死之後,幾乎沒有參加過對外戰爭,所以他就銷聲匿跡了。其實,他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