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姬覓晴
1、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簷楹。——《雨後池上》劉攽
比喻分析:水面如同輕輕磨過的明鏡一樣,倒映出池塘邊的房簷和楹柱,以此表現了雨後池塘水面的平靜。
2、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風波去又來。——《三江小渡》楊萬里
比喻分析:詩人採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山溪渡」比作 「交情」、「水上風波」比 作「人生波折」,賦予」山溪渡」、「風波」象徵意義,從而表達了友情恆久不變,能經得起風浪考驗的主旨。
3、雲邊孤雁,水上浮萍。塵隨馬去,月逐舟行。——《柳梢青送盧梅坡》劉過
比喻分析:上片用「雲邊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來表現離別之苦,下片用「塵隨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來表現思念之切。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蘇軾
比喻分析:把西湖比作西施,有明顯是比喻詞「比」。蘇軾用這個比喻來表明西湖的美麗。
5、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孔雀東南飛》佚名
比喻分析:此句中本體是君和妾,喻體是磐石和蒲葦,喻詞是作。這裡用磐石來比喻男子的敦厚,用蒲葦來比喻女子的堅貞。作者用這個比喻來表明焦仲卿和劉蘭芝二人之間感情的深厚和篤定。
2樓:提分一百
在古詩詞中比喻的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3樓:匿名使用者
⑴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⑵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
⑶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⑷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⑸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帶有比喻修辭手法的詩句
4樓:匿名使用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出自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出自蘇軾的《中秋月》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出自李賀的《馬詩》
卷地朔風沙似雪,家家行帳下氈簾。出自薩都刺的《上進即事五首》之三東門沽酒飲我曹,心情萬事如鴻毛。出自李頎的《送陳章甫》
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出自岑參的《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出自李煜的《望江南》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 出自蘇軾的《永遇樂》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墜。高捲簾櫳看佳瑞,皓色遠迷庭砌。盛氣光引爐煙,素草寒生玉佩。
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 出自李白的《清平樂》(這個之所以給全文,是因為本喻體不在同一句裡,而是一頭一尾,呵呵)
樓主先看吧,想到什麼我再補充~
5樓:冬戀雪菲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2.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3.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杜甫)
4.秦山數點似青黛,渭上一條如白練。(岑參)5.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查慎行)6.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蘇軾)7.東門沽酒飲我曹,心情萬事如鴻毛。
(李頎)8.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李煜)
9.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岑參)1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李賀)
6樓:鹹路閭丘夏柳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比喻)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比喻)
7樓:擺渡bai度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8樓:手機使用者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點清如澱,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晚雲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運用比喻修辭手法的詩句
9樓:大漠孤煙直在哪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柳樹像碧玉裝扮成的美女一樣,千萬枝柳條像她那綠色的絲帶。知道這細嫩的柳葉是誰剪裁的嗎?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風啊!
這是一首詠物詩,通過讚美柳樹,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詩的前三句都是描寫柳樹的。首句「碧玉妝成一樹高」是寫整體,說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用「碧玉」形容柳樹的翠綠晶瑩,突出它的顏色美。
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絛」是寫柳枝,說下垂披拂的柳枝猶如絲帶萬千條,突出它的輕柔美。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是寫柳葉,突出柳葉精巧細緻的形態美。三句詩分寫柳樹的各部位,句句有特點。
而第三句又與第四句構成一個設問句。「不知細葉誰裁出?」——自問;「二月春風似剪刀。
」——自答。這樣一問一答,就由柳樹巧妙地過渡到春風。說裁出這些細巧的柳葉,當然也能裁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的創造力的象徵。這首詩就是通過讚美柳樹,進而讚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造力。
10樓:答儉晁琬
塞鴻秋.潯陽即累
周德清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點清如澱,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晚雲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
這是一首元曲,幾乎一句一個比喻,出了第五句外,其餘都壓韻.我剛讀完它就被它的奇給迷住了,希望你也是哦.
運用修辭手法的詩句
11樓:匿名使用者
1、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唐代:王昌齡《採蓮曲》
譯文:採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彷彿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前來。
2、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唐代李白 《夜宿山寺》
譯文:山上寺院的高樓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樣子,人在樓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這裡,我不敢大聲說話,唯恐(害怕)驚動天上的神仙
3、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代賀知章《詠柳》
譯文: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4、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簷楹。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宋代:劉攽《雨後池上》
譯文:一場大雨過後池塘裡漲滿了水,非常平靜,好像蘸水輕輕磨光的鏡子照映著岸邊房屋的倒影。東風忽然吹起,下垂的柳條嫋娜起舞,柳枝上的水珠撇向荷葉中間,不斷髮出聲響。
5、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唐代: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譯文:登上岳陽樓覽盡四周風光,江水遼遠通向開闊的洞庭。看見大雁南飛引起我憂愁之心,遠處的山峰又銜來一輪好月。
在高入雲間的樓上下榻設席,在天上傳杯飲酒。醉酒之後興起了涼風,吹得衣袖隨風舞動我們隨之而回。
12樓:那個閃電
1、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作者】李白 【朝代】唐
釋義:山上寺院的高樓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樣子,人在樓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這裡,我不敢大聲說話,唯恐(害怕)驚動天上的神仙
2、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詠柳》【作者】賀知章 【朝代】唐
3、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釋義:九月初三這個夜晚多麼可愛啊,岸邊草莖樹葉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樣,而升起的一彎新月像一張精巧的彎弓。
4、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絕句》【作者】杜甫 【朝代】唐
釋義: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衝向蔚藍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
5、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二首·其一》【作者】王之渙 【朝代】唐
釋義:將士何須哀怨那柳樹不發芽,春風根本吹不到玉門關外。
13樓:匿名使用者
1、詩句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鄭燮《竹石》 )2、簡介
擬人修辭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就像童話裡的動物、植物能說話,能大笑)。
3、表達效果
賦予事物以人類的行為特點,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作者的情感,讓讀者感到所描寫的物體顯得更活潑、親近,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
有哪些詩句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有哪些詩
14樓:匿名使用者
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名句: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此句把 白雪 比作 梨花。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龜雖壽》曹操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李煜
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青玉案》賀鑄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馬詩》李賀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出處:賀知章《詠柳》)
日岀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 《憶江南》)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5樓:匿名使用者
地上草如茵,兩岸柳如眉。
16樓:韋驪媛道羽
1、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螺
《望洞庭》詩人用輕快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優美的秋月洞庭圖,表達了作者對洞庭美景的喜愛和讚美的感情。「**盤」指的是洞庭湖,「青螺」指的是君山。這裡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描寫洞庭山水秀美的詩句是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2、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17樓:鏡靈慧鄺飛
比喻: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比喻修辭手法的詩句
18樓:安小姐的夏天
欲把西湖比西copy
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出自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出自蘇軾的《中秋月》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出自李賀的《馬詩》
卷地朔風沙似雪,家家行帳下氈簾.出自薩都刺的《上進即事五首》之三東門沽酒飲我曹,心情萬事如鴻毛.出自李頎的《送陳章甫》
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出自岑參的《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出自李煜的《望江南》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 出自蘇軾的《永遇樂》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墜.高捲簾櫳看佳瑞,皓色遠迷庭砌.盛氣光引爐煙,素草寒生玉佩.
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 出自李白的《清平樂》(這個之所以給全文,是因為本喻體不在同一句裡,而是一頭一尾,呵呵)
有比喻的修辭手法的詩有哪一些?
19樓:夏芷若晨
誇張: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比喻:什麼借喻、明喻、暗喻都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二月春風似剪刀……
對偶、對仗之類的修辭不必細說,你學過律詩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雙關: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反問: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設問: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典故: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
帶有比喻手法的描寫秋天的句子,帶有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描寫「秋天景色」的段句有哪些
曼珠沙華,粉紅的花,盛開在秋天象燦爛的雲霞.眼睛望著你,心兒已到天涯.曼珠沙華,粉紅的花,凋謝在秋天象被撕毀的畫,眼睛望著你,淚兒已經灑下.我把這揪心的牽掛,寄給那滿天的風沙,我為你天天在等待,可是我並不期待著會有回答 秋天象一個遙遠的孩子,站在在遠處,盛放著紅蘋果般的笑容 秋天象一個朋友 如約而來...
帶有比喻詞的成語,含有比喻詞的成語
如花似玉 如夢似真 仿如隔世 如虎添翼 如飢如渴 前程似錦 如魚似水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如渴如飢 如數家珍 如箭在弦 如膠如漆 如履薄冰 如履平地 如飢似渴 如臨大敵 如狼似虎 柔情似水 恩重如山 健壯如牛 膽小如鼠 大巧若拙 大智若愚如花似玉 如花似錦 如獲至寶 如隔三秋 如出一轍 如膠似漆如喪...
什麼是比喻的修辭手法,什麼是比喻修辭手法
什麼是比喻的修辭手法,比喻就是說把一些事物比喻成另一種事物,比如說它像笑起來像一朵花,路邊的花朵像燦爛的太陽 阿喬的娛樂中心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據聯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處,用淺顯 具體 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 難理解的事物。即所謂 舉也 他 物而以明之也 比喻的構成,必須有兩個成分 兩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