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而無所,必有悖心」這句話的翻譯

時間 2022-02-14 20:45:07

1樓:秋秋秋興興

「勤而無所,必有悖心。」意思是:「軍隊辛勤勞苦而一無所得,一定會產生叛逆念頭。」

原文:《蹇叔哭師》

先秦:左丘明

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於曲沃。出絳,柩有聲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

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

師之所為,鄭必知之。 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公辭焉。召孟明、 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

「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

「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御師必於崤,有二陵焉。 其南陵,夏後皋之墓地;其北陵,文王之所闢風雨也,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秦師遂東。

背景:公元前627年,秦穆公發兵攻打鄭國,他打算和安插在鄭國的奸細裡應外合,奪取鄭國都城。秦伯向蹇叔諮詢,蹇叔認為秦國離鄭國路途遙遠,興師動眾長途跋涉,鄭國肯定會作好迎戰準備。

他憑著自己漫長的閱歷和豐富的政治經驗,根據秦、晉、鄭三方情況,分析全面,陳詞剴切,將潛在的危險無不一一道出,對「勞師以襲遠」的違反常識的愚蠢行徑作了徹底的否定,指出襲鄭必敗無疑。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華夏人,生於前502年,死於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後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後為魯國太史 。

左氏世為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時著名史家、學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於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

左氏家族世為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於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並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且行千里,其誰不知"中且和其是什麼意思

2樓:張得帥

"且行千里,其誰不知"的意思是「況且奔行千里去殺敵,有誰不知道呢?」

1、「且」的意思是「而且;況且;並且,表示遞進關係。」

2、「其」賓語前置可還原為「誰不知其」,「其」代詞代之軍隊。

拓展資料:

"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出自《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譯文:蹇叔說:「興師動眾去襲擊遠方(的國家),從來沒有聽說過。

軍隊勞累不堪,力量消耗盡了,遠方的君主有所防備。恐怕不可以吧?(我們)軍隊的行動,鄭國一定會知道,勞師動眾而無所得,士兵們必然產生怨恨之心。

況且行軍千里,誰會不知道呢?」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也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

3樓:可能因為是暖藍

「且」的意思是「而且;況且;並且,表示遞進關係。「其」賓語前置可還原為「誰不知其」,「其」代詞代之軍隊。

4樓:光環國際

"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出自《左傳》。

「且」表示況且、何況。「其」在這句話中作副詞,表反問語氣,可以譯為「難道」。

《蹇叔哭師》

原文: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於曲沃。出絳,柩有聲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

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

師之所為,鄭必知之。 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公辭焉。召孟明、 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

「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

「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御師必於崤,有二陵焉。 其南陵,夏後皋之墓地;其北陵,文王之所闢風雨也,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秦師遂東。

求文言文《**崤之戰》 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