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蓮曲是什麼?作者什麼代,採蓮曲的作者王昌齡

時間 2022-03-23 20:33:27

1樓:精神佈道者

採蓮曲唐代: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譯文及註釋

譯文采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彷彿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

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前來。

註釋羅裙:用細軟而有疏孔的絲織品製成的裙子。

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顏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亂入:雜入、混入。

看不見: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綠葉紅花,哪是少女的綠裙紅顏。

聞歌:聽到歌聲。

始覺:才知道。

2樓:讓愛傳遞

一群採蓮的姑娘,身穿荷葉一樣顏色的羅裙,粉紅的荷花映照著姑娘們鴻瑞的臉龐,他們混雜在十中難以發現,聽到姑娘們的歌聲才知道池中有人。作者是唐代詩人。

3樓:三黃玉帝

《採蓮曲》- 王昌齡 - 唐代

• 《採蓮曲》- 白居易 - 唐代

• 《採蓮曲二首》- 王昌齡 - 唐代

• 《採蓮曲》- 李白 - 唐代

• 《採蓮曲》- 賀知章 - 唐代

• 《採蓮曲》- 劉方平 - 唐代

• 《採蓮曲》- 蕭綱 - 南北朝

• 《採蓮曲·秋江岸邊蓮子多》- 張籍 - 唐代• 《採蓮曲·金槳木蘭船》- 劉孝威 - 南北朝• 《採蓮曲》- 徐彥伯 - 唐代

採蓮曲的作者王昌齡

採蓮曲這首詩的 作者是什麼代的什麼,字什麼,我還知道他的詩有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採蓮曲》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字少伯,我還知道他的詩有《出塞》。

5樓:北靜秋梵

採蓮曲這首詩有李白的,李白是唐代的詩人,字太白,我還知道他的許多詩如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廣陵等等。

《採蓮曲》這首詩的作者是哪個朝代的

6樓:匿名使用者

《採蓮曲》- 王昌齡 - 唐代

• 《採蓮曲》- 白居易 - 唐代• 《採蓮曲二首》- 王昌齡 - 唐代• 《採蓮曲》- 李白 - 唐代

• 《採蓮曲》- 賀知章 - 唐代• 《採蓮曲》- 劉方平 - 唐代• 《採蓮曲》- 蕭綱 - 南北朝• 《採蓮曲·秋江岸邊蓮子多》- 張籍 - 唐代• 《採蓮曲·金槳木蘭船》- 劉孝威 - 南北朝• 《採蓮曲》- 徐彥伯 - 唐代

採蓮曲的作者 李亞如是哪個朝代的人?

7樓:喬天蓉賈雙

你好!採蓮曲。最早是漢代的樂府。不知道作者。

另外的李亞如。不清楚,不好意思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問:唐詩《採蓮曲》作者是誰

採蓮曲 王昌齡抒發了作者什麼感情?

8樓:奇妙咩

應該不是抒發王昌齡的情感。

而是描寫了江南採蓮少女的勞動生活和青春的快樂!

9樓:匿名使用者

採蓮曲[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這首詩像一幅美妙的採蓮圖畫。一群採蓮的少女,她們的裙子綠得像荷葉一樣,紅潤的臉頰與盛開的荷花交相輝映,人荷相襯,使人難以分清。歌聲由池中傳出,才知道她們穿行在荷叢中採蓮呢!

詩中並不正面描寫採蓮少女,而是用荷葉與羅裙一樣綠、荷花與臉龐一樣紅,不見人影聞歌聲等加以襯托描寫。古人評道:葉與裙同色,花與臉同色,故棹入花間不能辨,及聞歌聲,方知有人來也。

用意之妙,讀者皆草草看過了。」

那麼如何才算不「草草看過」?

請看,「荷葉羅裙一色裁」,這裡寫的是採蓮少女,置身蓮池,荷葉與羅裙一色,少女的羅裙綠得像荷葉一樣,比喻信手拈來,看似隨意,其實把採蓮女的日常勞作寫得如此優美浪漫,非大手筆不能為也。「芙蓉向臉兩邊開」,說少女的臉龐紅潤豔麗如同出水的芙蓉,掩映在盛開的荷花中間,看上去好像鮮豔的荷花正朝著少女的臉龐開放。藉助想象,讀者彷彿看到,在那一片綠荷紅蓮叢中,採蓮少女的綠羅裙已經融入荷葉之中,幾乎分不清孰為荷葉,孰為羅裙;而少女的臉龐則與鮮豔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難辨,讓人感到,這些採蓮女子簡直就是美麗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就是荷花的精靈。

這樣描寫既是真切的生活實錄,又帶有濃郁的想象色彩。詩人巧妙地把採蓮少女和周圍的自然環境整合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

「江南可採蓮」,這不就是一個勞動場面的真實寫照嗎?青春少女勞動的場景本身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第三句「亂入池中看不見」,緊承前兩句而來。亂入,即雜入、混入之意。荷葉羅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體,難以分辨,只有定睛細察時方能分辨得出;稍一錯神,採蓮少女又與荷葉蓮花渾然為一,都成綠荷紅蓮了。

這一句所寫的正是佇立凝望者在剎那間所產生的一種不知何者為花、何者為人的感覺。正當望而不見、求之不得之際,蓮塘中歌聲響起,詩人恍然大悟,原來「看不見」的採蓮女子仍在這田田荷葉、豔豔荷花之中。詩「從『聞』、『看』、『覺』三字,耳、目、心三處參錯說出情來」。

本已「不見」,忽而「聞歌」,方知「有人」;但人卻仍然掩映於荷葉荷花之中,故雖聞歌而不見她們的柔姿倩影。真是「菱歌唱不徹,知在此塘中」(崔國輔《小長干曲》),「荷中不知處」了。這一描寫,更增加了畫面的生動意趣和詩境的含蓄蘊藉,令人想象得出觀望者佇立凝望聞歌神馳,被採蓮少女們充滿青春活力的歡樂情緒而深深感動的情景。

全詩生動活潑,親切自然,富於詩情畫意,耐品耐嚼。 這首詩像一幅美妙的採蓮圖畫,描寫了江南採蓮少女的勞動生活和青春的歡樂。

這首詩寫的是採蓮少女,但詩中並不正面描寫,而是用荷葉與羅裙一樣綠、荷花與臉龐一樣紅、不見人影聞歌聲等手法加以襯托描寫,巧妙地將採蓮少女的美麗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全詩生動活潑,富於詩情畫意,饒有生活情趣。

詩的前兩句的描寫,讓人感覺到這些採蓮少女簡直就是美麗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後兩句寫的是佇立凝望者在剎那間所產生的一種人花難辨的感覺。前兩句側重於客觀描寫,後兩句側重於寫主觀感受,客觀描寫與主觀感受相結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現了人花難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

10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對大自然的 隱逸情懷,與對荷的讚賞

11樓:劉倩185班

這首詩像一幅美妙的採蓮圖畫,描寫了江南採蓮少女的勞動生活和青春的歡樂。

這首詩寫的是採蓮少女,但詩中並不正面描寫,而是用荷葉與羅裙一樣綠、荷花與臉龐一樣紅、不見人影聞歌聲等手法加以襯托描寫,巧妙地將採蓮少女的美麗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全詩生動活潑,富於詩情畫意,饒有生活情趣。

詩的前兩句的描寫,讓人感覺到這些採蓮少女簡直就是美麗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後兩句寫的是佇立凝望者在剎那間所產生的一種人花難辨的感覺。前兩句側重於客觀描寫,後兩句側重於寫主觀感受,客觀描寫與主觀感受相結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現了人花難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

12樓:公主死神

江南採蓮少女的勞動生活和青春的歡樂。

採蓮曲是什麼意思 大概呢

13樓:忻燁華

意思:採蓮女的羅裙綠得像荷葉一樣,出水的荷花正朝著採蓮女的臉龐開放。碧羅裙芙蓉面混雜在荷花池中難以辨認,聽到歌聲才發覺池中有人來採蓮。

原文: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採蓮曲》。

賞析:以寫意法,表現採蓮女子的整體印象,詩人將採蓮少女置於荷花叢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使少女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使全詩別具一種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

14樓:匿名使用者

開會開啟技術古巴仙女思想不下滿無將象就大還枯是上誰誰上上大上地的是過誰國乏反話少當法

15樓:柏君豪

請問你是要哪一位作者的採蓮曲?

蕭綱?劉孝威?殷英童?王勃?李白?王昌齡?崔國輔?劉方平?張籍?白居易?陸游?朱湘?

16樓:匿名使用者

採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彷彿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人花難辨。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

17樓:花落閒池

2分,採蓮曲有好幾首,你說的是誰寫的?

《採蓮曲》 5

18樓:匿名使用者

荷葉羅裙一色裁,英蓉何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王昌齡

菱葉縈波荷貼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白居易

玉漵花爭發,金塘水亂流,相逢畏相失,並著木蘭舟。

——崔國輔

落日清江裡,荊歌豔楚腰,採蓮從小慣,十五昂乘潮。

——劉方平

《採蓮曲》是寧府詩舊題,又稱《採蓮女》《湖邊採蓮婦》等,為《江南弄》七曲之一,內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水國風光,採蓮女娃勞動生活情態,以及她們對純潔愛情的追求等。歷代以來寫《採蓮曲》的詩篇很多,但各有情趣,今選唐代詩人做的幾首《採蓮曲》和大家一同賞讀。

王昌齡本有兩首《採蓮曲》,今選其第二首。此詩描繪了一幅江南採連圖景,十里蓮塘,荷花盛開,菱歌四起。而採蓮的少女們卻沒有出現在畫面上,而是平雜在田田荷葉,豔豔荷花叢中,若隱若現,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讓觀望者聞歌神馳,佇立凝望,陷入遐思之中久久不能釋懷。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首句就巧妙地把採蓮少女和周圍的自然環境組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了。少女的羅裙與荷葉一色,顯得生動喜人,兼有素樸和美豔的風致。

採蓮少女的臉龐正掩映在盛開的荷花中間,相互映照,人花難辨。這些採蓮女子簡直就是荷花的精靈芙蓉仙子,就是美麗大自然的一部分。「亂入池中看不見」,寫出了觀望在剎那間產生了一種人花莫辨,是邪非耶的感覺。

荷葉羅裙,芙蓉人面,恍若一體,難以分辨,眨眼之間,變幻莫測。正踟躕悵惘,望而不見之際,蓮塘中歌聲四起,忽又恍然大悟,採蓮好仍在這田田荷葉、豔豔荷花之中,只是「可望而不可及。」

崔國輔的《採蓮曲》善於捕捉富有詩情畫意的景物,寫得神態逼真,生活氣息濃郁,懈味淳樸,是一首活潑清新的抒情小詩。前兩句寫由於採蓮輕舟此往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迴旋攪動起來,在五光閃閃的水塘邊上,絢麗芬芳的鮮花競相開放。「爭」字寫活了百花吐芳爭豔的繁茂之態,「亂」字寫盡了青年男女們輕舟竟採、繁忙不息的勞動情景。

後兩句寫出了情侶們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又而擔心水波再分開他們,於是兩隻船兒緊緊相造,並駕齊驅。「畏相失」,活現出青年男女兩相愛悅的心理狀態,寫盡了情侶間的相互愛慕之情。

劉方平的《採蓮曲》只用了二十個字就維妙維肖地塑造了一個可愛的採蓮少女形象,和一幅充滿濃郁水鄉生活氣息的採蓮圖。首兩句寫日落時分,江水清澈,餘暉掩映,金波粼粼,盪漾著苗條美麗女子的宛轉歌聲。「荊歌」二字渲染了江南氣氛,「楚腰」更用最具特徵的細腰來勾勒了江南女子的輕盈體態,「豔」字優越傳神地展現了採蓮女子的美麗外貌。

第三句交代了人物的活動行為,原來她在採蓮。傍晚時分,她一邊採蓮一邊歌唱,不僅表現了她的勤勞,而且勾畫出了她開朗的性格和愉快的心情。最後一句使意境更深一層,原來小小年紀就能駕馭風浪,多麼勇敢多勤勞啊!

後兩句不僅寫出採蓮女的能幹和勞動本色,而且使人享受到一種健康純樸的美。

白居易的《採蓮曲》描寫了一位採蓮姑娘的靦腆活潑情態和羞怯的心理活動。前兩句描寫了採蓮的環境,菱葉在綠波盪漾的湖面上飄飄蕩蕩,荷花在風中搖曳生姿,幽曲的荷花深處採蓮小船在此來被經。後兩句描寫細緻,生動逼真。

一個欲語還休、含羞帶笑的姑娘宛然出現在讀者眼前。末句「碧玉搔頭落水中」更增加畫面的動態真實感,讀之使人如聞玉簪落水之聲。全詩語言清新活潑,情景交融。

舊題新作,是唐代詩人繼承的一個傳統。橫觀這四首採蓮曲,五詩描繪採蓮圖景,聞歌而不見人,別具匠心;崔詩描繪了採蓮的場景,極富生活氣息;劉詩則塑造了一個可愛的採蓮少女形象,體現了勞動本色的純樸之美;白詩則描繪了採蓮的嬌羞之態,生動逼真。

採蓮曲,意思是什麼,《採蓮曲》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採蓮曲的一古詩意思是像吳國美女越國嬌娘楚王妃嬪一樣美麗的採蓮女們,競相划動採蓮船,湖水打溼了衣衫。來的時候蓮花把她們迎進河口,採完之後明月把她們送回江邊。原文欣賞 吳姬越豔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溼衣。來時浦口花迎入,採罷江頭月送歸。作品分析 寫水鄉姑娘的採蓮活動。吳姬 越豔 楚王妃三個詞連用,鋪寫出蓮娃...

《採蓮曲》與詩中描繪了採蓮姑娘什麼的形象

我家有無花果 少女的臉龐紅潤豔麗如同出水的荷花。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說女子的羅裙綠得象荷葉一樣,不過是個普通的比喻 而這裡寫的是採蓮少女,置身蓮池,說荷葉與羅裙一色,那便是 本地風光 是 賦 而不是 比 了,顯得生動喜人,兼有素樸和美豔的風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說少女的臉龐紅潤豔麗如同出...

採蓮曲其二中「亂」的妙處,古詩 採蓮曲中的聞是什麼意思

伊芙琳 採蓮曲二首 其二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第三句中 亂 的解釋,決定了這首 採蓮曲 的主旨。全詩描寫的是採蓮女的美麗 純真和嬌羞,抒發的是作者一種歡快和閒適的心情。理由如下 從 亂 字來入手。詩中的 亂 為 慌亂 之意。這一個 慌亂 既可理解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