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愛生活
什麼時候才走到啊?後來轉念又一想,突然有轉念一想:「為何不在這裡休息一下呢?
出處:宋代蘇軾的《記遊松風亭》
原文:餘嘗寓居惠州嘉祐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
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間有甚麼歇不得處?
」由是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恁麼時也不妨熟歇。
釋意:我曾經住在惠州的嘉祐寺,信步走到松風亭下,感到腿痠疲乏,很想找個能躺下的地方休息一下。抬頭望向松風亭,還在高處,心想這麼高,我可如何爬上去休息呢?
就這樣想了一會兒,忽然對自己說:「這裡為什麼就不能休息呢?為何要到亭子裡才能休息。
」於是心情一下子放鬆了,好像已經掛在漁鉤上的魚兒忽然得到了解脫。如果人們都能領悟隨遇而安的道理,即便是馬上就要上陣殺敵,耳邊聽得戰鼓聲聲,想到前進殺敵也是死,逃跑受到軍法處置也是死,到那時,一樣能放下顧慮,很好地休息一番。
文章題目標明「記遊」,本可記述遊歷經過和松風亭的由來及四周的景物。但蘇軾非為敘事,而是明理。從「意謂如何得到」,悟出世間「有甚麼歇不得處」的道理。
這種即時放下,隨遇而安,「當甚麼時,也不妨熟歇」的曠達態度,正是蘇軾從自己豐富的人生磨礪中,觸動外物,偶然得之的。
一件本來令人沮喪的遭遇,換個角度想,豁然開朗,「由是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這種思考方式,在後來貶謫過程中不斷從蘇軾筆下表現出來,這既是蘇軾對自己生活困境的一種積極反抗——以樂處哀,又是蘇軾在具體現實中始終不墮其精神品格、自我提升到一種曠遠開闊境地的呈示。
2樓:舒辰
卻看見松風亭的屋簷還在樹林的遠處,心想:怎樣才能到得了。
3樓:匿名使用者
我(蘇軾)曾經借住在惠州嘉佑寺。一天,在松風亭附近散步,感覺腳力不堪疲乏,想到樹林裡休息。卻看見松風亭的屋簷還在樹林的遠處,心裡想:
什麼時候才走到啊?後來轉念又一想,突然有轉念一想:「為何不在這裡休息一下呢?
」一下子有了頓悟,就好比上鉤的魚兒,忽然得到解脫。如果能悟解到這一點,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戰場上,戰鼓如雷霆,衝上去就要死於敵人之手,退回來就要死於軍法,這時,不妨好好先歇息一下。
4樓:看看新鮮付
卻看見松風亭的屋簷還在樹林的遠處,心裡想什麼時候才能走到啊?
東坡志林·記遊松風亭的文章和翻譯
5樓:教育知識問題解答
原文如下:
餘嘗寓居惠州嘉佑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
良久,忽曰:「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由是如掛勾之魚,忽得解脫。
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恁麼時也不妨熟歇。
白話譯文:
我曾經住在惠州的嘉祐寺,信步走到松風亭下,感到腿痠疲乏,很想找個能躺下的地方休息一下。抬頭望向松風亭,還在高處,心想這麼高,我可如何爬上去休息呢?就這樣想了一會兒,忽然對自己說:
「這裡為什麼就不能休息呢?
為何要到亭子裡才能休息。」於是心情一下子放鬆了,好像已經掛在漁鉤上的魚兒忽然得到了解脫。如果人們都能領悟隨遇而安的道理,即便是馬上就要上陣殺敵,耳邊聽得戰鼓聲聲,想到前進殺敵也是死,逃跑受到軍法處置也是死,到那時,一樣能放下顧慮,很好地休息一番。
《記遊松風亭》出自北宋文學家蘇軾的《東坡志林》
6樓:
原文:餘嘗寓居惠州嘉祐寺,縱步松風亭下,足下疲乏,思欲就林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
由是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甚麼時也不妨熟歇。
譯文:我曾經住在惠州的嘉祐寺,信步走到松風亭下,感到腿痠疲乏,很想找個能躺下的地方休息一下。抬頭望向松風亭,還在高處,心想這麼高,我可如何爬上去休息呢?
就這樣想了一會兒,忽然對自己說:「這裡為什麼就不能休息呢?為何要到亭子裡才能休息。
」於是心情一下子放鬆了,好像已經掛在漁鉤上的魚兒忽然得到了解脫。如果人們都能領悟隨遇而安的道理,即便是馬上就要上陣殺敵,耳邊聽得戰鼓聲聲,想到前進殺敵也是死,逃跑受到軍法處置也是死,到那時,一樣能放下顧慮,很好地休息一番。
出自北宋文學家蘇軾的《記遊松風亭》,這是一篇小品文,選自《東坡志林》,記敘了作者遊松風亭路途中的小事及感想。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經「烏臺詩案」後,蘇東坡連連遭到政治打擊,流放一次次接踵而來,在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十月間,他再次遭到貶謫,被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前往更為偏遠的廣東惠州,寄居於嘉佑寺中,此文就寫於這期間遊覽松風亭時。
據《輿地紀勝》記載,松風亭上植鬆二十餘種,清風徐來,鬆聲如濤,是當時的遊覽勝地。
名家點評
當代文學教授李玫:蘇軾在一再被貶官的境遇中,表達了一種豁達、但也比較消沉的生死觀。
詩詞賞析
遊記簡潔的記敘了一次爬山登亭的遊歷過程,起初作者目標明確,志向高遠,一心想「攀上山巔,縱覽美景」。但山高路陡,作者本身年邁體衰,禁不住想:「思欲就林止息」,想到樹林裡休息。
「 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遠遠的望去松風亭的屋簷還在樹林的遠處,心想:怎樣才能到得了?是堅持還是放棄,是進還是退,令作者難於取捨。
思謀良久,方頓悟,發出「此間有甚麼歇不得處」的感慨。
於是身心俱得以解脫,感到無比的輕鬆愉快,就如同脫鉤的游魚一般自由自在。
當時的蘇東坡恰如「掛鉤之魚」,王安石變法時他反對其勞民傷財、嚴刑峻法的部分,遭排擠;司馬光將「改革派」一網打盡後欲拉攏蘇東坡,他卻又「不識時務」地提出應該保留新法中合理的部分,因此被舊黨程頤一派攻擊;新黨復起之後,他也同樣不能見容;老之將至的他因此屢屢被遷謫。
諸種打擊接踵而來,蘇東坡依然如故,在明月清風裡找到人生的自在閒適。在進退唯谷之時,依然能安之若素,顯示出對待貶謫的曠達態度。
7樓:顧憶冉的橙色星河
《記遊松風亭》
餘嘗寓居惠州嘉佑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
良久,忽曰:「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由是如掛勾之魚,忽得解脫。
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恁麼時也不妨熟歇。
譯文:我曾經借住惠州嘉佑寺。一日,在松風亭附近散步,感覺腳力不堪疲乏,想到樹林裡休息。
卻看見松風亭的屋簷還在樹林的遠處,心裡想什麼時候才能走到啊?後來轉念又一想,突然有了體會:「這裡為什麼就不能休息呢?
」一下子有了頓悟,就好比上鉤的魚兒,忽然得到解脫。如果能悟解到這一點,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戰場上,戰鼓如雷霆,衝上去就要死於敵人之手,退回來就要死於軍法,這時,不妨好好先歇息一下
8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餘嘗寓居惠州嘉佑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
良久,忽曰:「此間有甚麼歇不得處?」由是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
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恁麼時也不妨熟歇。 編輯本段譯文 我曾經借住惠州嘉佑寺。一日,在松風亭附近散步,感覺腳力不堪疲乏,想到樹林裡休息。
卻看見松風亭的屋簷還在樹林的遠處,心裡想什麼時候才能走到啊?後來轉念又一想,突然有了體會:「這裡為什麼就不能休息呢?
」一下子有了頓悟,就好比上鉤的魚兒,忽然得到解脫。如果能悟解到這一點,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戰場上,戰鼓如雷霆,衝上去就要死於敵人之手,退回來就要死於軍法,這時,不妨好好先歇息一下。 編輯本段註釋 ①縱步:
放開腳步。 ②就:到。
③木末:樹梢 。 ④死敵:
死於敵手。 ⑤死法:死於軍法。
⑥意謂:心裡說。 ⑦死敵:
死於敵手。 ⑧雖:即使。
⑨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 。 ⑩恁麼:
如此,這樣。
足力疲乏,思欲就停止息萬亭宇尚在木末,意謂士如何得到?意思
9樓:匿名使用者
蘇軾《記遊松風亭》:「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
感覺腳力不堪疲乏,想到亭子裡休息。卻看見松風亭的屋簷還在樹林的遠處,心裡想什麼時候才能走到啊?
《記遊松風亭》 蘇軾 翻譯及賞析
10樓:
釋義:我曾經寄居在惠州的嘉佑寺。在這裡的松風亭下面散步。
走得腿腳感到疲憊了,就想到亭子裡休息。可是眺望著山上的亭子還掩映在高高的樹捎上面,心想這可怎麼能夠到上面體息呢?思索很久很久,一下子茅塞頓開,忽然說:
「這裡的山間有什麼地方不能歇息呢?」於是就像掛上鉤的魚。忽然間得以解脫。
如果人能夠感悟這種境界,即使在戰場上短兵相接,戰鼓聲猶如雷霆震響,前進就會死在敵人手中,後退就會死於軍法制裁,在這個時候也就不妨足足地歇息一下。
鑑賞:作者說他一次本欲縱步松風亭頂,因足力疲乏,不由產生畏難情緒。正在躊躇之際,突然悟到:
「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如電光,如火花,這個妙悟令他豁然開朗,頓時獲得了「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般的輕鬆。
並由此及彼,進而覺悟到,即使在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的戰場,人當「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的生死關頭,亦不妨好好歇息一番!此間之頓悟,是禪宗「當下即是」、「看穿憂患」思想的發明,是他在嚴重的政治打擊之下,依舊能處處坦然、無往而不樂的精神支柱,在這裡,佛家思想給了他積極的影響。
然而這種思想的表述,作者在文中並未空對空、由抽象到抽象地加以詮釋,而是於娓娓敘來、隨筆點染中,寓理於象,又夾以解頤的妙語,精彩的比喻,在輕鬆怡然的情調中,表現出對自然景物的賞會及對生活哲理的領悟;且文章著墨不繁,卻既富理趣,又饒情趣,令人玩味不盡。
原文:《記遊松風亭》 宋代:蘇軾
餘嘗寓居惠州嘉佑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
良久,忽曰:「此間有甚麼歇不得處?」由是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
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恁麼時也不妨熟歇。
註釋:1、嘗:曾經。
2、寓居:暫居。
3、縱步:放開腳步走。
4、就:靠近。
5、木末:樹梢 。
6、死敵:死於敵手。
7、死法:死於軍法。
8、意謂:心裡說,文中有「心想」之意。
9、由是:因此。
10、死敵:死於敵手。
11、雖:即使。
12、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 。
13、恁麼:如此,這樣。
作者簡介:
蘇軾(2023年1月8日—2023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號,1056~1063)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