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北
梁氏大宗祠位於廣東·羅定·素龍·潭井,其整體結構由三座九進(三座並排,每座三進)組成,「梁氏大宗祠」居中,右為「三達祖廟」,左為「敬業學堂」。上世紀八十年代因潭井小學擴建的需要,遂將後排三進拆除,改建為教學樓,故現存的主體建築只有三座六進。 梁氏大宗祠即「崇高紀念堂」,是崇高公後裔所建。
據族譜記載:樑崇高,是樑康公第七十世裔孫,原居廣東南雄府保昌縣沙水村珠璣巷,南宋鹹淳九年(公元1273)逃遷廣東羅定潭井村,當地其後裔遂尊稱他為一世祖。 梁氏大宗祠雖始建年代不詳,但迄今為止有資料可稽的,對它曾進行過四次的重修或大修。
第一次是2023年(道光7年);第二次是2023年(光緒31年);第三次是2023年;第四次是2023年。 梁氏是羅定名門望族之一,其大宗祠坐北向南,莊嚴巨集偉,氣派非凡,歷史悠久,地靈人傑,英才輩出。大宗祠正門楹聯:
「簮纓世胄,鐘鼎家聲」;大宗祠主廳楹聯:「興懷前代入聖門登鼎甲繼繼繩繩更有宰輔力持國政,福庇後人輝武庫耀文魁蹌蹌濟濟不獨大夫隆祀鄉賢」。三達祖廟正門聯:
「三才挺秀,達德創新」。敬業學堂正門聯:「敬敷五教,業廣三才」。
大宗祠正門「梁氏大宗祠」石刻,是陳樹勳(廣西岑溪人,清·光緒癸卯科進士)書;大宗祠廳內「崇高紀念堂」牌匾,是樑傑興(素龍潭井村人,崇高公後裔,教師、書法家)書;大宗祠廳內「國術重光」牌匾,是為了紀念「一代佛拳宗師」、「一代武王」樑方伍(又名樑天桂、樑天柱,崇高公後裔),甲申年春,由時任中共云城區委常委、公安局長樑之永(又名樑缺、樑詠,素龍格木橋村人,崇高公後裔,著名書法家、哲學家、作家)題寫。(因當時原懸掛於大宗祠廳內的「我武維揚」匾將擬移置樑方伍出生地)。
2樓:匿名使用者
羅定梁氏大宗祠
羅定梁氏大宗祠位於廣東·羅定·素龍·潭井,原整體結構由三座九進(三座並排,每座三進)組成,「梁氏大宗祠」居中,右為「三達祖廟」,左為「敬業學堂」。上世紀八十年代因潭井小學擴建的需要,遂將後排三進拆除,改建為教學樓,故現存的主體建築只有三座六進。
梁氏大宗祠是崇高公後裔所建。據族譜記載:樑崇高是樑康公第七十世裔孫,原居廣東南雄府保昌縣沙水村珠璣巷,南宋鹹淳九年(公元1273)逃遷廣東羅定潭井村,當地其後裔遂尊稱他為一世祖。
梁氏大宗祠始建年代不詳,迄今為止有資料可稽的,對它曾進行過多次的重修或大修。第一次是2023年(道光7年);第二次是2023年(光緒31年);第三次是2023年;第四次是2023年;……
梁氏大宗祠坐北向南,莊嚴巨集偉,氣派非凡,地靈人傑,英才輩出。大宗祠正門楹聯:「簮纓世胄,鐘鼎家聲」;大宗祠主廳楹聯:
「興懷前代入聖門登鼎甲繼繼繩繩更有宰輔力持國政,福庇後人輝武庫耀文魁蹌蹌濟濟不獨大夫隆祀鄉賢」。三達祖廟正門聯:「三才挺秀,達德創新」。
敬業學堂正門聯:「敬敷五教,業廣三才」。
大宗祠正門「梁氏大宗祠」石刻,是陳樹勳(廣西岑溪人,清·光緒癸卯科進士)書;大宗祠廳內「崇高紀念堂」牌匾,是樑傑興(素龍潭井村人,崇高公後裔,教師、書法家)書;大宗祠廳內「國術重光」牌匾,是為了紀念「一代佛拳宗師」、「一代武王」樑方伍(又名樑天桂、樑天柱,崇高公後裔),甲申年春,由時任中共云城區委常委、公安局長樑之永(又名樑缺、樑詠,素龍格木橋村人,崇高公第24傳裔孫,著名書法家、哲學家、作家)題寫。(因當時原懸掛於大宗祠廳內的「我武維揚」匾將擬移置樑方伍出生地)。
歷史與文學的區別與聯絡
3樓:天天天藍
(一)、聯絡
1、 文學真實儲存了歷史的肉身
文學真實是對歷史真實的一種有益補充,為乾巴巴的時間、地點、事件補上鮮活的人物和生動的內心,為「人事」補上「人生」。只有人事沒有人生的歷史太單調了。好的歷史著作,也多采用文學的手法來增添歷史敘事的魅力。
2、文學書寫成了歷史教益的一部分
**和歷史是兩個世界,不能重合,但有時**也起著歷史教化的作用。
魯迅曾說過,「我們國民的學問,大多數卻實在靠著**,甚至於還靠著從**編出來的戲文。」這是對中國社會的一種深切觀察。
3、文學不同於歷史,文學源於歷史,經過文學的加工,歷史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同時歷史又給了文學創作更多的源泉的靈感。
(二)、區別
1、定義不同:
歷史:廣義的「歷史學」是對「史」進行同時合訓而產生的「史有二義」的統一體。包括:
完全獨立於人們的意識之外的人類過往社會的客觀存在及其發展過程;歷史學家對這種客觀存在和過程及其規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出來的產品。
狹義上的史學專指後者。歷史狹義上的史學是一種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的屬於觀念形態的東西的統一體。
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是話語蘊藉中的審美意識形態。詩歌、散文、**、劇本、寓言、童話等不同體裁,是文學的重要表現形式。
文學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
2、**不同:
歷史:歷史隨時產生,是人們在過去自由活動的如實記錄。它存在的意義是,讓人們總結過去,充實未來的生活,以史為鑑,借古論今。
文學:文學是意識的產物,生活的反映,文學是客觀的東西到了人的頭腦中後,人重新組織編出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東西。
3、性質不同:
歷史:歷史完全獨立於人們的意識之外的人類過往社會的客觀存在及其發展過程;歷史學家對這種客觀存在和過程及其規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出來的產品。
就其性質而言,因歷史學家們考察的角度和出發點的不同,而有「活動」說、「學問」或「學術」說、「知識體系」說、「科學」說、「藝術」說和「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說、「整合」說等等不同的界定。
文學: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屬社會意識形態範疇。
4樓:告別安琪
歷史是文學的一個側面面,文學記錄歷史。
就像魚兒和水的關係,歷史就是水,文學就是魚。沒有文學歷史照樣存在,但缺少思考;沒有歷史文學根本無從談起。
文學: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文學是由語言文字組構而成的,開拓無言之境),往往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和再現一定時期,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由於出版和教育的進步以及社會的全面發展,已經失去其壟斷地位成為大眾文化的一支。產生了所謂的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或大眾文學之分。
歷史: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正因為如此,當年胡適才說:「歷史就像一個小姑娘,你愛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這裡的「歷史」一詞,嚴格說來,應該是狹義歷史學的含義。
也因此,我國古代優秀的史學家們特別重視「史德」——「善惡必書」、「析理居正」,通俗地說,就是實事求是地記錄、公正客觀地分析論斷。
談談文學與歷史的關係
5樓:其翼若垂天之雲
歷史與文學的關係
——周振鶴教授在上海師範大學的演講
我曾經作過歷史與科學關係的演講,認為歷史學處在人文與科學之間,大旨是闡發歷史學研究方法上的科學性與研究物件的人文性,這是歷史的中庸之道(歷史與科學的共通處還有一點是求真)。另一方面,學科性質屬於人文領域的歷史,在傳統的文史哲學科之中,也處於中庸的狀態,前進一步是哲學,後退一步是文學。比如,黑格爾的歷史哲學是哲學而不是歷史,只是以歷史說事。
湯因比的歷史研究也近似哲學,以文明形態的變遷來說明其哲學觀點。這就是「前進一步是哲學」。後退一步呢?
《三國志》是歷史,《三國演義》就是文學了。關雲長走麥城是歷史,華佗為其刮骨療毒則是文學。岳飛抗金是歷史,岳母刺字就是文學了。
狹義的歷史學其實就是歷史編纂學,信奉歷史事實至高無上的原則,既不理會歷史發展的規律,也不**歷史發展的趨向,更不談論什麼歷史經驗與教訓,而只以復原歷史面貌為己任,其極端的表現就是以史料學代替史學。但我這裡卻不是要批判歷史編纂學,而是說歷史學本來的意義僅在於追求歷史事實,而對這些事實作哲學的思考或者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進行文學創作,實際上都進入了其他領域。當然學術之間沒有絕對的界線,歷史學也可以總結歷史規律為自己的目的,也可以科學地預見歷史的發展,但這一切都必須以史實為基礎。
脫離了歷史事實,再好的理論也只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同樣,以歷史事實為基礎的文學創作再如何戲說,也必須合情合理,才有感人的力量,否則就是瞎說胡扯,沒有人願意看了。大家知道京劇《失空斬》十分有名,但失街亭是真事,斬馬謖是真事,中間那一段空城計可就是虛構了。
只不過虛構得好,十分在理,雖然歷史學家不接受,但觀眾卻很愛看,而且在《失空斬》裡頭,就數空城計戲劇性最強。如果有歷史學家因為其違背史實而硬要將它抽掉,那豈不是成了傻瓜?所以一般而言,我不反對戲說,只要不太出格就行,否則只剩下乾巴巴的歷史事實,那就只有歷史學家自己才愛看。
那麼除了文學創作以外,歷史學著作是不是都是純粹的歷史事實,而沒有一點文學成份呢?也不盡然。歷史學裡頭有文學因素存在,同樣文學中也有歷史事實。
歷史中的文學
行刺趙盾一事未成而刺客自盡是歷史事件。但為何刺殺未遂,卻是歷史故事了。從事件而變為故事,文學成份是不可少的。這就是歷史中的文學。
歷史中的文學是指歷史中有文學的成份。文學可以虛構,歷史必須真實,也就是要可信,這是最基本的差異。但歷史中就沒有虛構的成份嗎?
司馬遷的《史記》自然是典型的歷史作品,它是廿四部正史的第一部。所謂紀傳體的史書就是由它所開創的,所以大概不會有人說《史記》是**故事。但是我們看看其中的一段史事。
《史記·晉世家》載:因趙盾屢諫,「靈公患之,使?
6樓:啄b木w鳥
文學來自生活,來自與過去未來的連線
歷史與文學的關係
7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的發展有兩條主線:一是生產力發展,一是智慧發展,智慧發展就是文化的發展.
8樓:誰明浪子心
歷史推動文學的發展 文學記述歷史的發展
中國近代歷史文學名人有哪些??、
9樓:你好嘛
1、魯迅
魯迅(2023年9月25日-2023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壽,後改名為周樹人,曾字豫山,後改豫才,曾留學日本仙台醫科專門校(現東北大學)。
「魯迅」是他2023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2、郁達夫
郁達夫(2023年12月7日-2023年9月17日),男,原名鬱文,字達夫,幼名阿鳳,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學日本,畢業於名古屋第八高等學校(現名古屋大學)和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
3、沈從文
沈從文(2023年12月28日—2023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嶽煥,乳名茂林,字崇文,筆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鳳凰人,中國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
4、郭沫若
郭沫若(1892一2023年),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2023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
5、茅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