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一、讀音:qǐ
二、基本字義:
1、古代用木頭做的一種通行證,略似戟形:棨信。
2、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種儀仗,木製,形狀似戟:棨戟。
三、組詞:棨信、棨戶、棨钁、旌棨、麾棨、幢棨、銀棨、棨钁、符棨、銀字棨、棨戟遙臨
一、筆畫順序:點、橫折、橫、撇、撇、橫、撇 、點、橫、豎、撇、捺二、筆順**:
三、詞語解釋:
1、棨信
讀音:[ qǐ xìn ]
釋義:傳信的符證。
2、棨戶
讀音:[ qǐ hù ]
釋義:設有棨戟的門戶。
3、棨钁
讀音:[ qǐ jué ]
釋義:古代一種大鋤。
4、麾棨
讀音:[ huī qǐ ]
釋義:指旗戟之類的儀仗。
5、旌棨
讀音:[ jīng qǐ ]
釋義:旌旗與棨戟。借指貴官。
2樓:什麼叫像自己呢
棨[qǐ]
《名》(古代官吏出行時用來證明身分的東西)古代用木頭做的一種通行證,略似戟形:~信。
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種儀仗,木製,形狀似戟:~戟。
3樓:傾天丿雪心冥
棨 [qǐ]
古代用木頭做的一種通行證,略似戟形:~信。
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種儀仗,木製,形狀似戟:~戟。
4樓:匿名使用者
綮,這個字念qing,你寫的這個字我找不到
5樓:匿名使用者
粯 拼音 xiàn
部首筆畫
部首:米 部外筆畫:7 總筆畫:13
五筆86:ohqn 五筆98:ohqn 倉頡:fdbuu筆順編號:4312342511135 四角號碼:9691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caf
基本字義
1. 米屑。
詳細字義
〈名〉1. 米屑 [rice bits]
粯,粉頭粯子。——《廣韻》
粯,米屑。——《集韻》
棨汯這兩個字怎麼讀
6樓:只剩腦袋
「棨」字的【字海】釋義
拼音:qi3
①古代用木頭做的一種通行證,略似戟形:~信。
②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種儀仗,木製,形狀似戟:~戟。
「汯」字的【字海】釋義
拼音:hong2
「泓~」(水流)迴旋的樣子。
「棨」讀什麼?只有一個音嗎?
7樓:姬覓晴
「棨」只有一個讀音,讀作「qǐ」。
釋義:用木頭做成,像戟的樣子。
1、木製的信符,在古代官吏出行時用來證明身份。
2、古代官吏出行時所用的一種前導的木質儀仗,其形狀如戟。
筆畫:點、橫折、橫、撇、撇、橫、撇、點、橫、豎、撇、捺、
8樓:紫色沙漠彩色天
棨 qǐ
古代用木頭做的一種通行證,略似戟形:棨信。
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種儀仗,木製,形狀似戟:棨戟。
筆畫數:12;
部首:木;
筆順編號:451331341234
詳細解釋:
棨 qǐ
【名】(形聲。從木,啟省聲。本義:古代用木製的一種符信,通過津關的憑證)同本義〖tally〗
棨,傳信也。——《說文》
除關無用棨傳。——《漢書·文帝紀》。注:「棨者,刻木為合符也。」
又如:棨傳(古代作通行憑證用的一種木製符信);棨信(傳信的符證)有繒衣的戟。為古代官吏出行時用作前導的一種儀仗建幢棨。——《漢書·韓延壽傳》。注:「有衣之戟也。」
棨戟十。——《漢書·匈奴傳》
又如:棨戟(有繒衣或油漆的木戟);棨戶(設有棨戟的門戶)相關詞語:
9樓:常儀
基本解釋:
棨 qǐ
古代用木頭做的一種通行證,略似戟形:棨信。
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種儀仗,木製,形狀似戟:棨戟。
筆畫數:12;
部首:木;
筆順編號:451331341234
詳細解釋:
棨 qǐ
【名】(形聲。從木,啟省聲。本義:古代用木製的一種符信,通過津關的憑證)
同本義〖tally〗
棨,傳信也。——《說文》
除關無用棨傳。——《漢書·文帝紀》。注:「棨者,刻木為合符也。」
又如:棨傳(古代作通行憑證用的一種木製符信);棨信(傳信的符證)
有繒衣的戟。為古代官吏出行時用作前導的一種儀仗〖flags carried by a guard of honour〗
建幢棨。——《漢書·韓延壽傳》。注:「有衣之戟也。」
棨戟十。——《漢書·匈奴傳》
又如:棨戟(有繒衣或油漆的木戟);棨戶(設有棨戟的門戶)
相關詞語:棨信
10樓:12345愛幫
棨讀音:[qǐ],只有這個讀音
部首:木五筆:ynts
釋義:1.古代用木頭做的一種通行證,略似戟形:~信。
2.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種儀仗,木製,形狀似戟:~戟。
11樓:
棨讀[qǐ],只有一個音。
棨,古代用木頭做的一種通行證(棨傳),和古代用木頭做的一種儀仗(棨戟)。
12樓:小章魚之奮鬥
qi 念第三聲。棨,古代用木頭做的一種通行證(棨傳),和古代用木頭做的一種儀仗(棨戟)。謝謝
13樓:聲銳逸
讀"qǐ "
只有一個音
棨字讀音字義
14樓:善玉蘭柯珍
棨[qǐ]
基本解釋:古代用木頭做的一種通行證,略似戟形:~信。
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種儀仗,木製,形狀似戟:~戟。
15樓:強夕勤燕
棨拼音qǐ基本釋義
1.古代用木頭做的一種通行證,略似戟形:~信。
2.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種儀仗,木製,形狀似戟:~戟。
綮這個字怎麼讀
16樓:我是大角度
綮有兩個讀音,拼音分別是 qìng和qǐ。
基本釋義:
一、綮 [qìng]
1、筋肉結節處。
2、喻事物的關鍵。
二、綮 [qǐ]
1、細密的繒帛。
綮,致繒也。——《說文》。段玉裁注:「凡細膩曰致。」
2、戟衣。綮戟,古代官吏出行時前導的儀仗。也作「棨」。
如今百腳旗用以前導者,即有衣之戟謂之棨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相關組詞 肯綮 綮要 牙綮 綮窾
一、肯綮 [ kěn qìng ]
解釋:筋骨結合的地方。
《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陸德明 釋文:「肯,著骨肉。綮,猶結處也。」
二、綮要 [ qǐ yào ]
解釋:要領。
清 王鳴盛 《蛾術編·說錄十·改修宋史》:「﹝《宋紀》﹞讀盡一通,漫無綮要,所謂斷爛朝報,良可浩嘆。」
三、牙綮 [ yá qǐ ]
解釋:牙,外緣突出部分;綮,肯綮。骨骼的凹凸和關節處。
宋 蘇軾 《仇池筆記·眾狗不悅》:「﹝ 東坡 ﹞買羊脊骨,間亦有微肉……鹽炙微焦食之,終日摘剔,得微肉於牙綮間,如食蟹螯。」
四、綮窾 [ qǐ kuǎn ]
解釋:猶綮肯。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三》:「 唐 人精書學者,無逾 孫過庭 所著《書譜》,揚扢蘊奧,悉中綮窾。」
17樓:雨過天晴太陽紅
綮拼 音 qìng qǐ
釋義 [ qìng ]
1.〔肯~〕見「肯」。
2.筋骨結合處;比喻事物的關鍵。
[ qǐ ]
1.古同「棨」,古代官吏出行用作符信的戟衣。
2.細緻的繒帛。
這兩個字怎麼讀?如圖,這兩個字怎麼讀?
以貌取人 的意思,成語只說了一半,下面就是 失之子羽 語出 史記 仲尼 列傳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原文是 澹臺滅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歲。狀貌甚惡。欲事孔子,孔子以為材薄。既已受業,退而修行,行不由徑,非公事不見卿大夫。南遊至江,從 三百人,設取予去就,名施乎諸侯。孔子聞之,曰 吾以言取人...
周這兩個字怎麼讀,周濆這兩個字怎麼讀
一個人的林夕 周濆這兩個字讀 zh u p n 拼音介紹 漢語拼音 h ny p ny n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 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 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註,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
蒟蒻兩個字怎麼讀,這兩個字怎麼讀?
名稱 蒟蒻 j ru 別稱 魔芋 雷公槍 蒻頭 蛇芋 鬼芋 學名 amorphophallus konjac 分佈 原產印度 錫蘭 越南 中國大陸,臺灣也有野生分佈 分類 天南星科 品種 大球莖種 小球莖種 型態 株高約40 70公分,地下有球莖,一株只長一葉,羽狀複葉,葉柄粗長似莖,開花紫紅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