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民俗習慣 要短的,漢族的風俗習慣

時間 2023-03-23 16:55:04

1樓:匿名使用者

★ 稱呼習俗。

在中國,漢族傳統的輩分觀念長期存在,以本身為中心,上有四代長輩,下有四代晚輩,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孫、曾孫、玄孫」的「九族」血親關係,這就是九個層次。如果把旁系的血親關係和姻親關係聯絡起來,便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親屬系統。這裡僅選其中的一部分,以顯示其層次關係。

第一層: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長二輩)

第二層:父親、母親、伯父、伯母、叔父、嬸母、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岳父、岳母(長一輩)

第三層:(本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嫂、表兄、表嫂、內兄、妻妹、襟兄(同輩)

第四層:兒子、女兒、侄兒、外甥、內侄、侄婿(晚一輩)

第五層: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侄孫、侄孫女、孫媳、外孫媳(晚二輩)

親屬稱謂是以輩分劃分的,不受年齡限制,哥哥比弟弟大幾歲,哥哥的孩子又比弟弟的孩子大幾歲,幾代之後,大門的後代與小門的後代相比,同輩人可能差上幾十歲,並不因此而影響輩分關係,常常會有長鬍子的孫子或懷抱著的爺爺。所以,漢族常「大門轉小輩」之說。

親屬稱呼也用於社會上鄰里之間或素不相識的人之間,以表示親切和尊敬。例如:鄰里間同齡人常以兄、弟、姐、妹相稱,年輕人稱父輩同齡人為大伯(大爺)、叔叔、大媽(大娘)、嬸嬸、姑姑、姨等,稱祖父輩的同齡人為爺爺、奶奶、姥姥、老爺等。

一般地說,注意層次,掌握角度,在稱謂的運用中十分重要,年齡層次不同,稱謂也不同,特別是信封上的稱謂。如兒子給爸爸、媽媽寫信,信內應稱「父母親」或「爸爸媽媽」,而在信封上的稱謂則有角度問題了。稱某先生或職務為宜。

生活中,為了表示對人的尊敬,也有不注意層次的特殊現象。如:某家有一位受尊敬的長者,家裡晚輩稱之為爺爺、奶奶、老爺、姥姥等,街坊鄰里不分男女老幼,可能都稱其為爺爺、奶奶、姥爺、姥姥,不過稱謂前常常冠以姓名。

如《紅樓夢》裡的劉老老,《駱駝祥子》中的劉四爺。有時在稱謂前加上「他(她)」字,如:他大伯、她二嬸、她李二哥等。

類似的稱呼,在今天還廣泛使用。

2樓:漢元帝

參閱《西京雜記》,不過一般都是古文版本的。

現在摘錄一段民俗資料如下:

許博昌。安陵人也。善陸博。

竇嬰好之。常與居處。其術曰「方畔揭道張。

張畔揭道方。張究屈元高。高元屈究張」。

又曰「張道揭畔方。方畔揭道張。張究屈元高。

高元屈究張。」三輔兒童皆誦之。法用六箸或謂之究。

以竹為之。長六分。或用二箸。

博昌又作太博經一篇。今世傳。

雙引號裡裡面的內容即賭博的時候所念的口訣。陸博就是賭博的意思。

3樓:大卒有名

漢族嘛,多的去了,你要哪類的。

漢族的風俗習慣

漢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漢族的風土人情、民俗習慣(要求簡潔的說)

4樓:江寒南渡

漢族是開放的,好客的民族。雖然天下有14億漢人,但是我們的團結是毋庸置疑的。因為我們是炎黃的子孫,我們敬畏自己的祖先。

過我們祖先留傳的節日。春節,端午,清明,元宵,重陽,中秋,臘八。每個節日,都是祖先文化與傳統,希望與寄託的傳延。

當我們漢人背景離鄉之時,在我們身處異國之時。一碗餃子,一塊月餅,一顆粽子。就立刻顯露了我們炎黃子孫的根基,我們的靈魂,我們的傳統。

不是寫在律條上,而是寫在我們的基因中,寫在我們的習慣上。

清明掃墓,過年祭祖,中秋團圓,重陽敬老。而除去節日,漢族的傳統還包括了我們的婚嫁,喪葬,添丁,喬遷這些人生大事,我們漢族是禮儀的民族。所有的禮儀都是出自我們民族。

其他的民族只能望我們的相背而學習。

若樓主是漢族,請尊重自己的文化。因為,日本文化只是唐朝漢文化的變種,韓國只是明朝漢文化的變種而已。我們的漢文化,雖然逐漸平淡,但是祖先的遺傳,卻永遠不曾淡漠。

炎黃的種子,串流在14億漢人的血液與靈魂中。

5樓:網友

主要是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等。過「春節」又稱為過年,是漢族人千百年來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漢族人口眾多,習俗各異。

如今男女婚嫁大都已移風易俗,採用簡單而又熱鬧的婚禮。但在有些漢族地區的農村,傳統的民俗至今仍然儲存著。

漢族的聚居地區、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要簡短一點的)

介紹漢族民俗習慣

漢族的民風民俗的資料

6樓:小小小白

育俗:婦女有身,漢族俗稱為「有喜」。小孩出生第二天要做「三朝」。小孩出生後,大都緊閉雙眼,總要到三朝(即三天)或三朝以後才睜開。

按舊俗,孩子睜開眼後要先看父親,後看母親,然後再看其他親友,以示永遠孝順父母。這時來探望的親戚朋友往往饋贈雞蛋、紅糖、小孩衣物等禮物祝賀。其中雞蛋染成紅色,稱為「紅蛋」,因是賀喜,故也稱「喜蛋」。

飲食習慣:漢族主食以稻米、小麥為主,輔以蔬菜、肉食和豆製品,茶和酒是漢族的傳統飲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飯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湯圓、粽子、年糕等各種不同的食品;小麥則有饅頭、麵條、花捲、包子、餃子、餛飩、油條、春捲、炸糕、煎餅等吃法。

漢族講究並善於烹任,不同地區的漢族以炒、燒、煎、煮、蒸、烤和涼拌等烹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漢族菜一般被分為的川、粵、閩、皖、魯、湘、浙、蘇等八大菜系。

7樓:泜水布衣

宗教習俗。

漢族多在正月初。

一、二、三日忌生,即年節食物多於舊曆年前煮熟,過節三天只需回鍋。以為熟則順,生則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將一切準備齊備,過節三天間有不動刀剪之。

再如,河南某些地區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天忌食米飯,否則會導致穀子減產;過去在婦女生育期間的各種飲食禁忌較多。如漢族不少地區婦女懷孕期間忌食兔肉,認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會生兔唇;還有的地方禁食鮮姜,因為鮮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腳長出六指。過去漢族未生育的婦女,多忌食狗肉,認為狗肉不潔,而且食後容易招致難產等。

飲食習慣。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

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民族服飾。漢族的服飾在式樣上主要有上衣下裳連屬兩種基本的形制,大襟右衽是其服裝始終保留的鮮明特點。不同朝代、不同歷史階段,又各有不同的特點。秦代男子穿袍式三重衣,腰束。

革帶,帶端綴有帶鉤,下穿褲或腿裹"行膝"。婦女穿袍式三重衣,衣前下襬為圍裙式大衫。唐朝的男服綜合以往歷代及西北、南方少數民族服裝的特點,袍衫多為圓領、窄袖,下襬長至膝或足。

女子服裝上小下大,上穿窄半袖短襦,下穿長裙,裙頭帶高至乳上,肩上加披帛。

漢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5

漢族有沒有習俗,漢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和風小嗚 你所有的假期都是沾了漢族習俗的光 漢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天問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炎黃子孫。漢 原指天河 宇宙銀河,詩經 雲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 華夏 或 諸夏 無論是在政治 軍事 哲學 文學 史學 藝術等...

漢族的歷史,漢族的由來?

漢族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民族,而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在各民族的相互融合中發展形成的。在5000多年前的原始社會裡,國家還沒有出現,人們都是按部落來劃分的。那時,在中國的黃河流域,居住著許多部落。後來這些部落被一個叫黃帝的領袖,統一成了一個大部落。這個部落開始紮根在黃河流域,並以農業為基礎,逐步發展畜...

漢族有什麼節日,漢族的節日有什麼

媽的,春節不是嗎!元宵清明端午節八月十五冬至。不知道 我不清楚 我是土家族的 漢族的節日有什麼 漢族的節日有春節 臘八節 元宵節 清明節 端午節 七夕 中元節 中秋節 重陽節等。具體介紹以下幾個節日 1 臘八節 臘八節,俗稱 臘八 日期在農曆十二月初八。古時我國一些地方有在臘月祭祀祖先和神靈 包括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