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幼稚的眼神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 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
俄傾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2樓:我愛戈壁
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其餘還有,《潼關吏》《新安吏》
結合詩歌,杜甫是如何在詩中表現其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的?
3樓:阿沾
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兩句,一縱一收。一縱,從眼前的處境擴充套件到安史之亂以來的種種痛苦經歷,從風雨飄搖中的茅屋擴充套件到戰亂頻繁、殘破不堪的國家;一收,又回到「長夜沾溼」的現實。
憂國憂民,加上「長夜沾溼」,詩人自然不能入睡。「長夜」是作者由於自己屋漏因而更覺夜長,還因自己和國家都在風雨飄搖中掙扎而覺得夜長。「何由徹」和前面的「未斷絕」照應,表現了詩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而這種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鐵的艱苦處境激發出來的。
4樓:匿名使用者
這情懷在杜甫的詩歌中表現很明顯,只要你找到他的詩就能找出來。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天下寒士俱歡顏!
**杜甫詩歌的憂國憂民思想
5樓:匿名使用者
杜甫詩歌的憂國憂民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從數量上看,杜甫詩「有集六十卷」 ,北宋寶元二年王洙輯有1405篇,其中多數是憂國憂民的作品。特別是「三吏」(《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等詩歌,對後世影響深遠。其詩歌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是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楊倫評價說:「子美出而獨就當時所感觸,上憫國難,下痛民窮,隨意立題,盡脫去前人窠臼。
2、從風格上看,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其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歌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較好地表現了憂國憂民的思想。
3、從環境上看,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鉅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
吾喜杜甫詩,憂國憂民淚。
求一首表現失落心情的好詩,找一首表達失落心情的詩句
長樂坡送人賦得愁字 唐 白居易 行人南北分徵路,流水東西接御溝。終日坡前恨離別,謾名長樂是長愁。其一愁 唐 曹鄴 遠夢如水急,白髮如草新。歸期待春至,春至還送人。其二愁 唐 曹鄴 澗草短短青,山月朗朗明。此夜目不掩,屋頭烏啼聲。其三愁 唐 曹鄴 別家鬢未生,到城鬢似發。朝朝臨川望,灞水不入越。江上愁...
有一首歌詞是 可是我並不憂傷只流下談談的憂傷
憂傷情歌 演唱 李克 作詞 李克 作曲 曲黎明 編曲 袁洋 錄混 周曉明 和聲 李文奎 發行 鳳凰涅盤 列車撕開了空氣 暴露出我的壓抑 身旁的人們 看不懂的眼神 嘲笑著我的逃離 我不得不去流浪 終點是相反方向 告別了心愛的姑娘 太陽用殘留的光芒 安慰著我的離殤 我的心 分明在彷徨 因為你不在身旁 可...
用一首什么歌才能表現調皮反叛的學生
潘裕文 的 沒有人是傻瓜 我的客氣是因為想要學習 不是因為我在怕你 你推給我的事情 都在訓練我的功力 我不還擊是因為喜歡和平 不是因為不夠聰明 你丟給我的情緒 都在培養我的耐性 你怎麼笨到不懂沒有人會是傻瓜 拿出本事 閉上嘴巴 別裝好心 又亂放話 眼睛很瞎 但頭很大 我已經受夠了你自以為是老大 受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