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盯緢
采薇有兩種含義。
一、采薇指的是隱居!
而且不是一般的隱居,而是高傲的,寧可餓死也不肯從谷的隱居。典故的主角叫做伯夷和叔齊,他們聽說周王發兵滅了商朝之後,便憤怒地隱居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一直到餓死。
曾經傳詩曰「登彼西山兮,採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兮」。
比如辛棄疾詞《鷓鴣天》有一句「誰知孤竹夷齊子,正向空山賦采薇」,這個采薇指的就是有骨氣地隱居。
比如王維詩《送綦毋潛落第還鄉》開頭四句「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這個「采薇」是指隱居而不願當官。
比如黃庭堅詩《放言》裡面第一句「弄水清江曲,采薇南山隅。」把采薇直接和陶淵明聯絡在一起,更是隱居之意。
比如杜甫詩《解悶》第三首有一句「今日南湖采薇蕨,何人為覓鄭瓜州」,這裡的采薇指的是辭官後的閒居生活,而且好像還有飢餓之意。
二、采薇的是想家。
不可否認,《詩經》裡也有采薇,但是詩經裡的「采薇」指的思念家鄉,或者是苦悶之情。
比如王績《野望》中有「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這裡的采薇指的是《詩經》裡的《采薇》一篇,借指將士或行人的苦悶或思鄉之情。
比如謝靈運《苦寒行》裡面的「悲矣采薇唱。苦哉有餘酸」,這裡的采薇指的也是遠行的苦悶,即思鄉之情。
那麼,如果我們在古詩詞中遇到「采薇」二字,應當選哪乙個解釋呢。很簡單,若是前後句有隱居的意象,比如首陽(隱居地),采薇人(伯夷叔齊)、西山、南山,巖阜,林泉,山阿,青山,野老,歌,那麼采薇就是隱居。
若是前後有遠行,征戍,歸戍,關山,娩娩,兵戈,那麼必須然僅僅是指《采薇》這首詩。
2樓:祖半蘭老新
薇,野豌豆苗,可食。採集薇菜的意思吧!
又借指隱居生活。《史記•伯夷列傳》記載:"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陷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
說的是伯夷、叔齊隱居山野,義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懷》(之五):"舉才天道信,首陽誰采薇。
去去荒澤遠,落日當西歸。"後來也表現堅守節操。文天祥《南安軍》: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飢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
3樓:優畢苫怯參疤
小雅·采薇》是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一首戍卒返鄉詩,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
為什麼古人稱隱居山林為"采薇
4樓:匿名使用者
《小雅·采薇》是出自《詩經·小雅·鹿鳴之什》,為先秦時代的華夏族詩歌。全詩六章,每章八句。是一首戎卒返鄉詩。
詩歌表現了將徵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並將這種感情放在對景物的描寫及對軍旅生活的述說中表現。
一般小學的話只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全詩六節(每八句為一節),模仿乙個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興,前五節著重寫戍邊征戰生活的艱苦、強烈的思鄉情緒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從中透露出士兵既有禦敵勝利的喜悅,也深感征戰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緒;第六節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結束全詩,感人至深。
此詩運用了重疊的句式與比興的手法,集中體現了《詩經》的藝術特色。末章頭四句,抒寫當年出征和此日生還這兩種特定時刻的景物和情懷,言淺意深,情景交融,歷來被認為是《詩經》中有名的詩句之一。[1] 《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
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
蜂雷為什麼叫蜂雷?有什麼含義嗎,蜂雷為什麼叫蜂雷?有什麼含義嗎
網頁連結 這個可以解釋的 蜂雷為什麼這麼火,身邊很多人都在討論?因為蜂雷可以賺錢啊,還不要啟動資金 我也一直聽身邊的朋友提起,同問!蜜蜂與排雷有哪些關係?有些bai動物天賦的生理du機制和特殊本領,可利用來造福人zhi 類。科學dao家發現,經過特專殊訓練的蜜蜂可以在屬汙染控制和環境監測上大顯身手。...
水母為什麼叫水母,水母有什麼特殊含義?
後足4趾。肩部和尾端黑毛較多棲息生境多樣,如苔草 冰原 草原 森林和荒漠等都有其足跡。北方的狼在冬季常叢集活動,並有社群結構 夏季則營小家庭生活。領域範圍達160 350平方公里。性情 主要捕食野兔 大型齧齒類 鹿類 各種野羊及鳥和魚等。2 3月交尾,妊娠60 63天,每胎平均7仔。世界性廣泛分佈,...
自覺為什麼讓生活更美好?什麼叫生活更美好
因為小時候總被父母教導要自覺,以至於對自覺這個詞抱有較深的負面印象,可隨著自己當了爸爸,學習了一些教育理念後,突然發現這是一個很 高階 的詞彙,那麼什麼是自覺?其實就是四個字 自我察覺,即通過內在意識瞭解自身當前狀態並改善之。打幾個比方 當你一直玩遊戲以致耽誤學習,是否能自我察覺並停止?當你一直在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