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唐代最後的詩人-韓偓。
韓偓出生在西元844年,卒於西元923年。他是成名於唐代的詩人中,去世最晚的一位詩人。在他之前,晚唐的著名詩人包括皮日休、陸龜蒙、杜荀鶴、韋莊、鄭谷等都已經相繼去世。
所以韓偓的去世,幾乎就標誌著唐代詩壇的終結。因此韓偓應該算是唐代最後的詩人。
2樓:網友
羅隱(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原名橫,字昭諫,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
富陽區新登鎮)人,唐代文學家。
羅隱自大中十三年(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開始的十二三年裡,總共參加了十多次進士試,全部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後,避亂隱居九華山。
光啟三年(887年),歸鄉依吳越王錢鏐。
歷任錢塘。令、司勳郎中、給事中等職。五代後梁開平三年十二月(910年1月)去世。
羅隱思想屬於道家。著有《讒書》及《兩同書》等。前者對當時社會進行的揭露和批判相當深刻,有很強的戰鬥性;後者提出"仁政",力圖提煉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濟術",是亂世中黃老思想復興發展的產物。
3樓:紅葉黃花醉
據現代學者考證,唐代的最後一位詩人是韓偓。
韓偓,出生於西元844年,逝於西元923年,是唐代的成名詩人中,去世最晚的。
4樓:網友
有人認為,唐朝最後一位詩人是鄭谷。
鄭谷(約851年~約910年),唐朝末期著名詩人。
唐代三大詩人是誰
5樓:好學者百科
李白、杜甫、白居易。
唐代三大詩人是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三位詩人的合稱,其中李白被稱為詩仙",杜甫被稱為"詩聖",白居易被稱為"詩魔"。
人物介紹: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代表作:《靜夜思》《蜀道難》《將進酒》。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代表作:《望嶽》《登高》《春望》《三吏》。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代表作:《白氏長慶集》、《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唐代三大詩人分別是誰?
6樓:仇德文剛裳
李白,字太白,別號青蓮居士,人稱"詩仙"。與杜甫齊名,人稱"李杜"。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主要作品為《夢遊天姥吟留別》《蜀道難》《子夜吳歌》《望天門山》《秋浦歌》
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拾遺、杜工部。與李白齊名,人稱"詩聖"。唐代三大詩人之一。
主要作品為《兵車行》《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結為《杜工部集》。
現實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被稱為"詩。
史"。首創即事名篇的樂府詩,直接推動了後來白居易為首的新樂府運動。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元稹合稱"元白"。
主要作品為《秦中吟》、《新樂府》(包括《賣炭翁》等)《長恨歌》《琵琶行》等,自編為《白氏長慶集》後人又編為《白香山詩集》。他是現實主義傳統的繼承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相傳老嫗可懂。
唐朝的代表詩人都有誰??
7樓:南鳶
唐朝作為封建時期乙個比較繁華的朝代,出現過不少流芳千古的古詩。唐詩作為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唐代以及宋代文人的智慧結晶,對世界上的很多國家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當時的文壇中人將這些文人中詩作最好的一群人分別稱為詩聖、詩仙、詩魔、詩神、詩狂、詩佛、詩鬼。
其中的詩聖是杜甫、詩仙是李白、詩魔是白居易、詩神是蘇軾、詩狂是賀知章、詩佛是王維、詩鬼是李賀。
杜甫作為唐代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多次參加科考都沒考上,後來得到貴人相助順利當上官,但是在官場一直不得志,後來親眼目睹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等到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先後輾轉多地躲避戰亂,依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
李白作為唐代浪漫主義詩人,他的一生見證了唐朝的輝煌和沒落。傳世的《李太白集》中很多的詩作中有描寫大唐繁榮場景的也有不少寫自己人生狀態的,在當時的文人界有很高的地位。
白居易作為唐代現實主義詩人,跟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曾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傳世的《白氏長慶集》中的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蘇軾作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治水名人,科舉考試時進士及第,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都任職過,擔任過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朝廷要職。他還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豪放派詩詞的代表人物。
賀知章作為唐代詩人、書法家,少年時期以詩文知名,曾是武則天時期未科狀元,被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還跟李白、李適之等謂「飲中八仙」。
王維作為唐朝詩人、畫家,精通詩、書、畫、**等,曾擔任過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等職務。他擅長詠山水田園,跟孟浩然合稱「王孟」,還被推崇為南宗山水畫之祖。
李賀作為唐朝中期浪漫主義詩人,跟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康處由於仕途不順,開始熱心於詩歌創作,來抒發生不逢時的苦悶心情。
8樓:綱雋
唐朝時期的著名詩人有李白,杜甫,李賀,白居易,杜牧。
1、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
2、杜甫。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3、李賀。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
4、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
5、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
唐朝的詩人都有誰?
9樓:網友
詩仙 李白 詩鬼 李賀 詩聖 杜甫 詩豪 劉禹錫 詩魔 白居易 詩佛 王維 詩囚 孟郊 詩瓢(詩奴) 賈島 詩骨 陳子昂 詩狂 賀知章 詩傑 王勃 詩家天子\七絕聖手 王昌齡 1詩仙唐代詩人李白詩風雄奇豪放,人稱「詩仙」。 2詩聖明清文人把杜甫稱為「詩聖」。葉燮的《原詩》中有詩名「詩聖推杜甫」。
3詩豪指詩人中的英豪。《新唐書·劉禹錫傳》曰:「素善詩,晚節尤精,與白居易酬復頗多。
居易以詩自名者,嘗推為詩豪。 4詩魔指酷愛做詩的人好像著了魔一般;也指做詩的癖好、興致。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曾說:
知我者以為詩仙,不知我者以為詩魔。」 5詩囚指苦吟的詩人。元好問在《放言》詩中寫道:
長沙一湘累,郊島兩詩囚」。郊,指孟郊;島,指賈島。 6詩人李賀因避家諱,不得應進士舉,終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歲就英年早逝,人稱「詩鬼」 7王維(701——761)字摩詰,原籍祁(今山西祁縣),開元進士,後官至尚書右丞。
前期寫邊塞詩,其後主要寫山水詩,詩與孟浩然齊名,被稱為「王孟」。兼通**、工書畫,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故有「詩佛」稱號。
唐朝的詩人有誰
10樓:夔童
1、[唐] 李白---詩仙。
2、[唐] 王維---詩佛。
3、[唐] 白居易---詩魔。
4、[宋] 蘇軾---詩神。
5、[唐] 杜甫---詩聖。
6、[唐] 李賀---詩鬼。
7、[唐] 杜牧---杜紫薇。
8、[唐] 王勃---詩傑。
9、[唐] 溫庭筠---溫八叉。
10、[唐] 孟郊---詩囚。
11、[唐] 賀知章---詩狂。
12、[唐] 劉禹錫---詩豪。
13、[唐] 王昌齡---詩家天子 七絕聖手。
14、[唐] 劉長卿---五言長城。
15、[唐] 賈島---詩奴。
16、[唐] 陳子昂---詩骨。
17、[唐] 鄭谷---鄭鷓鴣。
18、[唐] 崔珏---崔鴛鴦。
唐代有多少位詩人?
11樓:無敵霸絕天下
初唐:虞世南、上官儀、王績、王梵志、寒山、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沈佺期、宋之問、李嶠、蘇味道、崔融、杜審言、張若虛、劉希夷、陳子昂。
盛唐:張九齡、張說、賀知章、王灣、孟浩然、儲旅頃光羲、常建、祖詠、王維、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劉灣、張渭、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結、顧況、戴叔倫、張籍、王建、元稹、賀圓李紳、
中唐:韋應物、劉長卿、李益、李端、盧綸、吉中孚、錢拆拍陸起、司空曙、苗發、夏侯審、劉禹錫、柳宗元、韓愈、孟郊、賈島、姚合、李賀、
晚唐:杜牧、李商隱、溫庭筠、韋莊、李群玉、韓偓、司空圖、皮日休、聶夷中、杜荀鶴。
唐代三李分別是誰,唐代詩人「三李」指那三位詩人?
q王小年 唐代三李 李白 李賀 李商隱。李白 701年 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 謫仙人 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 詩仙 與杜甫並稱為 李杜 有 李太白集 傳世,代表作有 望廬山瀑布 行路難 蜀道難 將進酒 明堂賦 早發白帝城 等多首。李賀 790 816 字長吉,唐朝中期浪漫主...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唐代詩人是誰,被蘇軾稱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唐代詩人是誰
l清淺 王維。解釋 形容長於描寫景物的詩,使讀者如置身圖畫當中。也形容詩的意境非常優美。出處 宋 蘇軾 東坡題跋 書摩詰 藍關煙雨圖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 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望採納,謝謝。 冷侃娛文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唐代詩人是誰 王維 王維。被蘇軾稱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唐代詩人是誰 燦燦 王維...
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是誰
愛新覺羅 溥儀 1906年2月7日 1967年10月17日 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字耀之,號浩然。也稱清廢帝或宣統帝。醇賢親王奕譞之孫,載灃長子,母親蘇完瓜爾佳 幼蘭。愛新覺羅 溥儀 1906年2月7日 1967年10月17日 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其為清朝皇帝在位時年號 宣統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