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考拉
三星堆提取出完整的圓口方尊是經科學考古發掘出土的完整首件圓口方尊,對於考古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其背後的原因除了器物精美別緻,更因為是它是三星堆文明在中華大地交流延續的實證。三星堆文化在神權古國衰減,直到巴蜀兩國在戰國時為秦所滅,才得以延續歷史。
而這些實物資料將打破學界三星堆文明研究的遲滯,有力反駁三星堆文明來自西亞的論調,為中華文明多起源研究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2樓:注意防滑
我覺得這個很明顯的可以看出跟我們中原文化的千絲萬縷的聯絡,而且對於研究當時器物的一些型別有幫助。
3樓:愛小樹苗
這種古文物裡都是有比較完整的東西存在的,只不過是需要我們更深層次的研究和發現的,比較辛苦。
4樓:愛小樹苗
對此我覺得這樣的舉措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於歷史的研究,而且也能夠對三星對文化以及古文物進行乙個非常詳細的研究和了解。
三星堆提取出完整圓口方尊,這圓口方尊長什麼樣子?
5樓:職場小能手啊
三星堆也是最近挖掘,傳來了很多好訊息,據報道也是在三號坑出土了乙個完整的圓口方尊,這也是讓考古人員有的研究了。這件方尊器身為方形,器口為圓形,腹部飾以獸面紋,肩部有立鳥裝飾,是經科學考古發掘的首件完整圓口方尊。 也對文物史有著重大的意義。
文物是人類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遺物和遺蹟。各類文物從不一樣的側面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人類的社會活動、社會關係、意識形態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當時生態環境的狀況,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保護文物呢?
原封不動的儲存(凍結儲存):原封不動的儲存,保持歷史文化的原真性。這是聯合國提倡的標準。
一般對文物古蹟應原封不動的儲存; 慎重重建:一些十分重要的歷史建築物因故被毀。由於它們是地方重要的特徵、象徵,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有必要重建。
重建有紀念意義。但是,重建必須慎重,必須經專家論證,因為重建必然失去了歷史的真實性,又耗資巨大,還破壞了遺蹟。在更多情況下儲存殘跡更有價值; 保護特色建築風格:
保護特色建築風格,包括建築的式樣、高度、體量、材料、顏色、平面佈局、與周圍建築的關係等。控制適當的建築尺度——高度、體量非常重要,切記今古不同,不要求高、要求大;
保護歷史環境:事物與其存在環境是密不可分的,不可以脫離環境而存在。歷史文化遺產環境的意義更重要,重要的、特色的、與重要歷史有關的地形、地貌、原野、水體、花木及其特徵都要保護;拿不準的古鎮、古村、古街、古建築應暫不拆除。
許多偏遠的地方,尤其是山區農村,古鎮、古村、古街、古建築,雖然不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是卻也是歷史文化遺產,有相當高的價值。當地人不知道,有沒有財力和機會請專家鑑定。在這種情況下,最好暫不拆除,以免造成遺憾,待專家論證後在根據情況處理。
6樓:愛小樹苗
這件器物比較獨特,它是以風口為原型,腹部飾獸面紋,方腹四個角分別有不同的圖案和花紋,長相是特別獨具魅力的。
7樓:你還好嗎
兩口方尊形狀非常的大,而且也是非常的重,主要是在當的年代,可以說有很多這樣的東西,但是在我們現在發現了這樣的東西,也是感覺到非常的稀奇。
8樓:你到底敢不敢
其實這個長相和一些古文物的長相也比較類似,並沒有覺得有特別不一樣的地方。
9樓:擁抱貝殼的金魚
三星堆提取出的完整圓口方尊造型獨特,器身為方形,器口為圓形,腹部飾以獸面紋,方腹四個角的部分飾以對稱的帶冠大鳥紋飾,肩部有立鳥裝飾。三星堆遺址3號坑是目前為止發現器物最多的乙個坑,在我身後,考古工作者們正在對圓口方尊進行提取,大家可以看到,這口方尊,它的器形儲存得相對完好,而且圖案也是非常精美。<>
10樓:糖瓜崩豆勵志說
圓口方尊,造型獨特,器身為方形,器口為圓形,腹部飾以獸面紋,方腹四個角的部分飾以對稱的帶冠大鳥紋飾,肩部有立鳥裝飾。據專家介紹,此前在全國範圍內出土的方尊口部和腹部一般都為方形,像這種圓口方腹的極為罕見。與先前已經被提取出來的,高70多釐公尺的那件青銅尊相比,圓口方尊的重量更輕,體積更小,所以提取的難度也相對較小。
三星堆提取出完整圓口方尊,你知道三星堆的哪些發現成果?
11樓:開燈觀社會
三星堆是本世紀最牛的出土,為什麼呢?因為開啟了乙個據今幾千年的時代生活,我們可以通過這些東西一點點的把那個時代的人推測出來。
說真的,我們對歷史的探索其實很有限,第一是史記,但青史幾行名姓,不過歷代的重要人物,還有很多更有價值的東西並沒有彙整合冊,所以後人不可知。
那麼現在不同了,科技發達,我們對歷史的探索完全來自己於考古發掘,通過這種窺一斑而知全豹的行為,一點點的讓古人展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一點點去了解,並且探尋中華傳統裡更多的價值。<>
一,古人的科技不輸現代。
從三星堆發掘的青銅器中我們可以發現,據今三千年前的人就已經掌握了提煉技術,所有的天然銅裡都會有一種物質,那就是「錫」,但是三星堆裡的銅卻沒有這種物質,這是不正常的,那只有乙個可能,就是古人將這種叫作「錫」的物質從銅中提煉出去了,這正是不可思議的一點,因為現代人都不可能將銅裡的錫完全剔除掉,而三千年前的古人卻已經掌握了這門技術,是不是挺可怕的。<>
而且不僅僅將錫無素提取出去了,為了方便銅水的流動,為了讓其與模具更好的貼合,還往裡加入了一種叫作「鋅」的金屬元素,那麼這種元素從何而來呢?古人是怎麼發現,並且怎麼運用的呢,這都是謎。
二,華夏文明的漫展式程序。<>
最開始,我們在黃河上游發現了華夏文明的起源,並且認定這裡就是起源了,但是不久後,我們在長江中下游也發現了同時期的華夏文明,而現在的三星堆是另乙個華夏文明的支脈,只不過並沒有傳承下來,可見當時華夏文明並不是發生在某個點,然後慢慢漫來的,而是多地同時發起的,這是一次重要的發現。
12樓:愛小樹苗
據我瞭解因為現在已經發掘了乙個非常精美的金色面具,還有青銅樹,還有很多形狀各異的面具,器皿等,還有很多奇珍異寶。
13樓:夏見冬
三星堆的發現成果,有大型的銅神樹,圓口方尊,金色的面具,銅大立人像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偉大的發現。
14樓:億百天
銅大立人像,1號大型銅神樹,金杖,玉璋,青銅縱目面具,銅太陽形器,金面罩,銅戴冠縱目面具,金面銅人頭像,陶三足炊器。
三星堆提取出完整圓口方尊是什麼樣的?
15樓:生活常識百事通
4月12日,三星堆「聚寶盆」3號坑在再次傳來好訊息,一件完整的圓口方尊被成功提取,這也是經科學考古發掘出土的完整首件圓口方尊。三星堆提取出的完整圓口方尊造型獨特,器身為方形,器口為圓形,腹部飾以獸面紋,方腹四個角的部分飾以對稱的帶冠大鳥紋飾,肩部有立鳥裝飾
專家透露,此前在全國範圍內出土的方尊口部和腹部一般都為方形,像這種圓口方腹的極為罕見。目前,這件圓口方尊正在發掘現場的應急保護實驗室內做初步處理,隨後會被送到修復中心做進一步修復,未來將向社會公眾展出。
三星堆3號坑科學提取國內首件完整圓口方尊,這方尊有什麼特點?
16樓:快樂答手
三星堆三號坑科學提取國內首件完整圓口方尊,他有以下特點,它的開口處是圓的,但是到了他的下面就是方的了,然後它是一件青銅器,完全以青銅為主的方針。
17樓:北山一師
這個方針其實最大的特點就是圓圓的口子,而且看上去周圍特別的有個性,很有型,看上去特別的有那種神秘感,所以就非常的招人喜歡。
18樓:抄從霜
方尊造型比較獨特,實屬罕見,方尊器口是圓形的,但是它的正身卻是方的,腹部還有動物紋身,這是從來都沒有過的方尊。
19樓:柒個與十一
這方尊的特點它其實就是和秦朝的時候的一些鼎的樣子有點相似,而且也是屬於一些獨特的青銅來製作的,所以也是屬於歷史。
20樓:你還好嗎
首先就是重量非常的重,還有就是外表上的一些刻畫也是非常的精緻,而且在當時這樣的東西也是非常的珍貴,所以說對這一進行了研究,也是希望能夠了解裡面的一些歷史。
三星堆提取出的完整圓口方尊竟有個「孿生兄弟」?
21樓:生活常識百事通
是的,4月12日,在三星堆祭祀坑3號坑,一件完整的青銅圓口方尊被成功提取。而讓考古專家和愛好者們驚歎的是,臺北故宮博物院居然藏有這件圓口方尊「孿生兄弟」,仔細比較下來,這兩件圓口方尊的體量、形制、紋飾特徵,幾乎完全一樣。
而有乙個地方,是可以區分兩位「孿生兄弟」的竅門。先來看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這件館藏文物,它名為「犧首獸面紋圓口方尊」,是商代晚期酒器,基本儲存完好。
再來觀察從3號坑提取出的這件圓口方尊。圓口、方腹、方足,腹部飾以獸面紋,方腹四個角的部分飾以對稱的帶冠大鳥紋飾,肩部有立鳥裝飾。
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隊執行領隊冉巨集林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院這件圓口方尊是傳世品,它原本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我們仔細將它與三星堆新出土的圓口方尊進行比較,3號坑出土的這件圓口方尊,它的肩部有立鳥,臺北故宮博物院那一件沒有,這是它們之間唯一的區別。兩者相結合起來,我們可以大致判斷出來,這種器物主要使用的區域應該都是在長江流域。
三星堆文化是怎樣形成的,三星堆文明形成原因
時至今日,我們對於三星堆文化和中原的夏商文化之間的關係,依然處於一種猜測的階段。三星堆文化和二里頭文化究竟有沒有關聯性和交流,依然沒有定論。三星堆位於四川廣漢南興鎮。考古學界把三星堆遺址第二期起連續幾期文化遺存稱為三星堆文化,其年代下限存在爭議。基於1933年至1980 1981年的若干次考古調查和...
關於到成都三星堆的問題!亂侃成都之三星堆
如果你選擇從熊貓基地開始玩兒的話,那我建議你分兩天時間玩兒,熊貓基地很大,一般要轉4 5個小時,再加上你來回坐車的時間,基本上一天也就過去了,想再去三星堆是不太可能的。坐汽車去廣漢好像是20元左右的車費,而且到達那邊也就40分鐘左右,在你下車的地方就可以坐公交車到達三星堆,時間約30分鐘,車費是2元...
舉世聞名的三星堆文化,發掘於,三星堆遺址的發掘發現的歷史文化意義是什麼?
舉世聞名的三星堆文化,發掘於1934年。從1934年以來,三星堆遺址共進行了16次 面積近10000平方米的考古發掘工作。由於種種原因,迄今為止,只有不到3000平方米的發掘資料正式對外公佈,且多為發掘簡報或發掘追記。今日是我國第5個文化遺產日。昨天,三星堆研究院院長肖先進 省博物館協會會長徐榮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