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詩詞是附和張養浩的潼關懷古的?

時間 2025-02-04 04:55:31

1樓:塵心之素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元代〕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躊躇 一作:踟躕)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關懷古》是元曲作家張養浩的散曲作品。

這是他赴陝西救災途經潼關所作的。此曲撫今追昔,從歷代王朝的興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難,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封建統治與人民的對立,表現了作者對歷史的思索和對人民的同情。這種同情與關懷的出發點是儒家經世濟民的思想,在傳統的五七言詩歌中本為常見,但在元代散曲中卻是少有。

全曲採用的是層層深入的方式,由寫景而懷古,再引發議論,將蒼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辭的議論三者完美結合,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字裡行間中充滿著歷史的滄桑感和時代感,既有懷古詩的特色,又有與眾不同的沉鬱風格。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題的開拓和深化。如果這首曲子的曲意僅僅停留在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上,那麼它僅僅宣揚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與其它懷古詩(與《洛陽懷古》「功,也不久長!

名,也不久長!」 陳草菴《山坡羊嘆世》「興,也任他;亡,也任他。」 驪山懷古》「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趙慶善《長安懷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楊慎《臨江仙》「是非成敗轉頭空」)的主題並無多大區別。在否定歷史的同時,也否定了積極有為的人生態度。

正因為最後兩句就使得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題材的其它作品。這首曲可貴之處在於它有深切的人文關懷,有對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與關懷。

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滅亡之際戰亂頻仍,民不聊生。「興,百姓苦」的原因則是:

王朝之「興」必大興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興起時,築長城,開馳道,造官室,勞役繁重,百姓受盡了苦。「興,百姓苦」一句,發人所未發,深刻而警策。

興則大興土木,亡則兵禍連結,不論「興」、「亡」受苦的都是百姓。歸納總結:這首小令語言精練,形象鮮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個元散曲中的優秀作品。

張養浩在潼關懷古中用哪一句話描寫了宮殿的荒蕪?

2樓:積跬軒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山坡羊潼關懷古。

元·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是一首懷古小令,抒發了作者的歷史興亡之感。起筆一「聚」一「怒」兩字,不但寫盡了潼關地勢的險峻,而且在「聚」和「怒」的動態意象中,暗含著一幅千軍聚集、萬馬怒吼的朝代爭鬥的歷史畫卷。因此開頭三句可視為一種歷史「空間」的製造和歷史「意象」的再現。

於是「望西都」,引起懷古之興;「意躊躇」,陷入歷史的沉湎之中。群雄逐鹿,朝代迭替,霸秦強漢,轉眼焦土。接下來筆峰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給全文定下了基調,說出了作者要說的話。結句斬截有力 張養浩的《山坡羊 潼關懷古》把潼關的地形與歷史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寓情於景,觸景生情,以潼關作為歷史的見證者,發出一聲沉甸甸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奇嘆。

3樓:樂觀寬容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張養浩《潼關懷古》中作者的心情0急

元的統治者對讀書人實行民族歧視政策,直到元仁宗延佑二年 公元1315年 才正式實行科舉取士制度,況且這種制度也是不公平的,這就造成下層讀書人在很大程度上對元統治者失去信心,對社會缺少責任感,所以同時期其他作家懷古作品都深刻地打上時代地烙印 他們或感傷古王朝之覆,發一通思古之幽情 或感嘆古今之鉅變,流...

歷史上的張養浩是個什麼樣的人

青妍知識屋 張養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 文化人物,其個人品行 政事文章皆為當代及後世稱揚,是元代名臣之一。與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並稱為 三俊 代表作品有 三事忠告 散曲 山坡羊 潼關懷古 等。張養浩 1270年 1329年 漢族,字希孟,號雲莊,又稱齊東野人,濟南 今山東省濟南市 人,元代著名政治家,...

有哪些詩詞是描寫江蘇的

ii錢的的 江蘇可以說是一個文化大省,文化底蘊及其深厚,江蘇出現過的詩人也不計其數,而且歷代描述的江蘇的詩詞層出不窮。江蘇的南京 蘇州 揚州更是詩人們最偏愛描述的地方。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 將揚州的美用一句詩詞就概括,讓人有無限的想象。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