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首先看是哪國的古文字。
中國的話又分漢族和另外的55個民族。
其中的古漢字從圖畫、符號到創造、定型,即甲骨文、金文。
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隸、楷、行、草等,各種形體逐漸形成。
其中的甲骨文再分契文、 甲骨刻辭、卜辭、龜版文、殷墟文字等。
金文也可以叫鐘鼎文。
大篆的代表是現存的石鼓文 小篆也叫秦篆。
後面的太多就不說了 而且誰知道什麼時候有考古發掘出了新的 要真正瞭解太複雜。
一共多少個古文字 估計找個專業教授也沒辦法。
2樓:炫麗晚安
古文字一共有多少個目前爭論很大,給你個通用的說法作為參考。
古文字為先秦文字,分為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
甲骨文不重複的字約4500多個,目前認識的還不超過1000字。
東漢許慎著《說文解字》共收錄大篆252字,小篆9353字。
至於金文有多少個,實在沒辦法給你比較確切的資料。
3樓:網友
這個問題貌似無法,因為隨著考古資料的豐富,我們所見到的古文字也在逐漸增加,所以這個問題無法。
古文字有哪些
4樓:拋下思念
古文字有甲骨文、金文、大篆、石鼓文、小篆、埃及象形文字、兩河流域楔形文字、美洲瑪雅文字、印度印章文字、愛琴文明的線形文字等等。
1、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從甲骨上的文字看,它們已具備了中國書法的用筆、結字、章法三要素。
2、金文:是指鑄造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
3、大篆:又稱籀文,是古漢字中一種書體的名稱。起於西周晚年,春秋戰國時期行於秦國,字型與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構形多重疊。
4、石鼓文:先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
小篆:是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
古漢字有多少個呢?
5樓:任意m工作室
奰(bi)、躄(bi)、罍(lei)、纇(lei)、薐(leng)、豳世首亮(bin)、懿(yi)、彝(yi)、翳(yi)、薹(tai)、虩(x90i)、舄(xi)、衚(hu)、芹大衕(tong)、觳(hu)、觫(su)、燹(xian)、盫(an)、媕(an)、娿(e)、寯(jun)、嬲(niao)、鰥(guan)、魑(chi)、魅(mei)、魍(wang)、魎(liang)搜寬、璺(wen)、齆(weng)、韛(bai)、櫼(jian)、讖(chen)、橐(tuo)、鼉(tuo)、聱(ao)
請教兩個古文字?
6樓:島上明月
這數頃沒是薯納乎羨繁角篆體的「平安」兩個字。
古文字有哪些?
7樓:網友
漢字 按照中國傳統文字學的觀點,古文字指先秦時代的漢字。現代的文字學者多數認為秦統一後的篆文,即所謂小篆,也應該劃入古文字的範圍。
--nb分割線---
東巴文字是最古老的象形文字。
漢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楔形文字是已知的世界是最古老的文字。它是由古代蘇美爾人發明,阿卡德人加以繼承和改造的一種獨特的文字型系。
埃及人在西元前3500年左右就使用的圖畫式的象形文字。
西元前1000多年腓尼基人發明的字母文字。
瑪雅文化形成期,年代約當西元前2500~西元250年。在尤卡坦半島**佩滕盆地及其周圍山谷已出現定居的農業生活,玉公尺和豆類是主要的作物;由土臺、祭壇等組成的早期祭祀中心也已建立,此後出現國家萌芽,並出現象形文字。
古代文字有哪些?
8樓:網友
古代文字有甲骨文,小篆,隸書,金文,大篆等,介紹如下:
1、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
2、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
3、隸書,有秦隸,漢隸等,一般認為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根據出土簡牘,隸書始創於秦朝。
4、金文是指鑄造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
5、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採用的字型。相傳為夏朝伯益所創。廣義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稱「鐘鼎文」)與籀文(金文之繁化)。
9樓:盛天熙園
古代文字,簡稱古文字,指秦漢以前的文字。按載體(即書寫材料)分,有:甲骨文、金文、石鼓文、錢幣文、陶文、簡帛書等。
按字型分有:甲骨文、金文、籀文、大篆、小篆、古文(特指戰國時秦以外的諸國文字)等。
上述兩種分法,有交叉,有些是古人的稱法,有些是今人的稱法。比如「金文」,主要指周朝青銅器上的銘文,但商朝也有青銅銘文。這樣所指不明,故現在學者們又以朝代來劃分,即:
商朝文字、西周文字、東周文字、戰國文字(又分秦系文字、六國文字二類。或按國別進一步分類,如楚國文字,三晉文字)。
採用哪種名稱,往往根據研究需要,並不嚴格統一。漢朝使用隸書,魏晉以後使用繁體楷書,時間雖然是古代,但在文字學上已經不稱為古文字了。
10樓:告天子
古代文字有很多,最典型的是:之乎者也矣焉哉。
11樓:功夫王
古代文字主要是以篆體為主。還有繁體。
12樓:可愛的皮師傅
臺灣使用的繁體字,隸書,小篆,大篆,象形文字,甲骨文等。還有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文字。
古代的文字有哪些
13樓:新左右
漢字歷經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而古文字指的是古代的文字。在中國則特指秦以前留傳下來的篆文體系的文字,如甲骨文和金文還有蝌蚪文。
古文字在歷史中經歷了長時間的演變,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漢書· 藝文志》尚書類後序:「古文《尚書》者,出於孔子壁中。武帝末,魯恭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
以其出於孔子壁中,故稱「壁中書」。因漆寫的筆畫,頭粗尾細,形似蝌蚪,故又稱「蝌蚪文」。
這些古文,包括了庖羲氏所作的「龍書」,神農氏所作的「八穗書」,黃帝所作的「雲書",少昊氏所作的」鸞鳳書「,帝嚳所作的「仙人形書」,倉沮時代刻石(二十八字),唐虞時代的字形(六字),夏代的《琱戈銘》、《鉤帶銘》、禹篆二十字、《岣嶁碑》等不同的古文。除此之外,尚有所謂「奇字」一種。奇字,就是古文中比較奇異的字,或謂就是壁中古文的異體。
以上所說各種古代文字,僅是史書上的記載,且久己失傳,實無從稽考。縱有跡象,都為六國詭文,篆勢奇譎,殊難辨認。
骨刻文是指在獸骨上刻畫的符號——象形文字或圖形文字,在山東集中發現(赤峰、關中等地也有發現),是我國最早的以記事為主的可識文字。
甲骨文是目前見到的最早而且較系統、成熟的文字。其形成於殷商時期。較更早期的陶文及刻在甲骨上而得名。因最早發現於河南安陽小屯的殷墟里,故又稱「殷墟文字。」
籀文又稱石鼓文,以周宣王時的太史籀所書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革,因刻於石鼓上而得名,是流傳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為石刻之祖。
詛楚文為戰國前期秦國刻石。是秦王詛咒楚文之文。詳細年代及書刻、人物尚無定論。
傳詛楚文共三石,其一為「巫咸文」,初得於鳳翔,326字。其二為「大沈厥湫文」,初得於甘肅平涼,318字。其三為「亞駝文」,為洛陽劉氏所藏。
金文,隨著社會的發展,字型也不斷地在演變。從殷商到秦統一之前的金文,就是在甲骨文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金文是銅器銘文的通稱,古代的銅器多為鐘鼎,所以也叫鐘鼎文。
金文筆畫也比甲骨文豐富多了,大小勻稱,也有了行款,並有了一定的裝飾性。
大小篆我們學過歷史,都知道春秋戰國時,諸侯爭戰,你爭我奪,也造成了語言異聲,文字異形,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才將文字統一為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呢,就稱為大篆,傳世的《琅邪臺刻石》《泰山刻石》都是小篆的代表作。
問杞縣有多少個鎮,杞縣一共多少村
杞縣有8個鎮.截至2019年9月15日,杞縣轄8個鎮 13個鄉,分別是城關鎮 五里河鎮 傅集鎮 於鎮鎮 高陽鎮 葛崗鎮 陽堌鎮 邢口鎮 和裴村店鄉 宗店鄉 板木鄉 竹林鄉 官莊鄉 湖崗鄉 蘇木鄉 沙沃鄉 平城鄉 泥溝鄉 柿園鄉 西寨鄉 城郊鄉。杞縣一共多少村 小高清呀 截止2019年12月15日,杞...
中國經歷了多少個朝代?都有哪些,中國至今一共經歷了幾個朝代?
冷少書生 中國的主要朝代都有哪幾個朝代? 隨便 夏朝 約公元前2029年 公元前1559年,共計 471年 商朝 公元前1559年 公元前1122年,共計 438年 周朝 公元前1122年 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 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 戰國,共計 867年 秦朝 公元前221 公元前206年,前2...
電白具體有哪些高中,電白一共多少箇中學
壹夏 以我在電白生活多年的經驗來說,在電白一中讀書是最好的,因為這是在電白唯一的一所公辦學校 其次在電海中學和實驗中學讀書的話是不分伯仲,都是私辦學校,而且這兩所學校的距離也挺近的,有兩三百米左右的距離就到了。實驗中學的地理偏內近山區。在電海中學的交通就方便些,國道下車就是校門口了,校后街也挺多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