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1.《裴注三國志》、《三國志全譯》、《三國志》今注今譯(上、中、下冊)
2.《後漢書》
3.《晉書》
4.《資治通鑑》
5.《華陽國志》
6.《三國志集解》
7.《三國會要》
8.《通典》
9.《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後漢書三國志補表三十種》
10.《中國歷史紀年表》
11.《三國史》(三本,分別為「何茲全著本」、「馬植傑著本」、「張大可著本」)
12.《將苑》
13.《三國食貨志》
14.《三國雜事》
15.《東吳傳》
16.《太平青領書》
以下是實物書籍}
1.《漢魏制度從考》
2.《東漢三國時期的談論》
3.《魏晉南北朝禁衛武官制度研究》
2樓:網友
我也經常在網上搜集一些研究三國的書籍,本人有一些,不知道你是否需要:
以下書籍為電子版}
1.《裴注三國志》、《三國志全譯》、《三國志》今注今譯(上、中、下冊)
2.《後漢書》
3.《晉書》
4.《資治通鑑》
5.《華陽國志》
6.《三國志集解》
7.《三國會要》
8.《通典》
9.《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後漢書三國志補表三十種》
10.《中國歷史紀年表》
11.《三國史》(三本,分別為「何茲全著本」、「馬植傑著本」、「張大可著本」)
12.《將苑》
13.《三國食貨志》
14.《三國雜事》
15.《東吳傳》
16.《太平青領書》
以下是實物書籍}
1.《漢魏制度從考》
2.《東漢三國時期的談論》
3.《魏晉南北朝禁衛武官制度研究》
還有電子檔案不計其數,基本上沒有那種「普及版」的資料,都是研究型的,例如相關**(均來自中國期刊網),同時還有一些網摘!}
急求!!!三國演義的研究書怎麼寫!!!
3樓:網友
把陳壽的三國志,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看完,易中天的評三國看完,再寫。
4樓:網友
你要研究什麼啊,是人物還是時間,還原歷史,還是研究戰役?
5樓:酒窩公尺粒
你要研究什麼方面先……以及是否是正式研究……
外國人研究三國的書籍
6樓:網友
應該給這個外國人發張 三好學生 的獎狀。
7樓:網友
你說的關於三國的不是很清楚,不過如果說對中國文學的 研究的話,我倒是知道乙個,他用了將近40年的時間將中國的四書五經翻譯成中文,書名不記得了,不過應該到處都有賣,網上應該能查的到。
求幾本能研究三國曆史的書
8樓:網友
水煮三國 曹操十講 諸葛亮十講 子金山系列的曹操【雖是寫曹操,但是其他人物都或多或少的寫了的,而且讀起來詼諧幽默,於輕鬆中見深度】
9樓:跟著滑鼠走
其實一些三國類的**也是可以借鑑的,裡面有很多正史裡面沒有的野史。而且作者的一些觀念還是很獨特的,如:《三國烽煙起》,《全球三國》《無奈三國》等等。
10樓:別飲鑲
看易中天 品三國吧 很不錯 前一段時間也很火!
關於研究三國曆史的書籍
11樓:昂綺晴巢達
我看過覺得不錯的:
三國志》裴松之注。
曹操大傳》諸葛亮傳》
走下聖壇的諸葛亮》(批評諸葛亮的)
關羽傳》(田福生著。
大多數書都是講曹操和諸葛亮的,武將的只有關羽多點。專門講趙雲的比較少了,據我所知,沒人給他寫一本完整的很長的傳記。
另外,如果有興趣的話,建議你看看毛批的三國演義,毛宗崗批註的。雖然三國演義是假的,但是裡面的一些東西很有價值的。
12樓:網友
陳壽的(三國志 ),呂思勉的(秦漢史), 范曄的(後漢書), 當然還有時下很流行的易中天的「易式三國」可以作為引子。
13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演藝。最好看,只要你看得懂,三國志,去看吧。
14樓:麻辣小
易中天品三國?
算了,算我沒說。
求助《三國演義》的成書過程!急
15樓:神槍手的槍法
諸葛亮是三國時間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字孔明,人稱臥龍,東[漢末]年徐州琅邪郡陽都縣(在今山東沂南縣)人。諸葛亮生於漢靈帝光和四年。
他出生的第四年,即漢靈帝中平元年(西元184)就爆發了黃巾大起義。軍閥割據,戰亂不休,諸葛亮又失去了雙親,依隨叔父諸葛玄生活。諸葛亮十五歲跟隨叔父到荊州襄陽去依附劉表。
他看到劉表昏庸無能,不是命世之主,於是結廬襄陽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山中,隱居待時,這是西元197年的事。諸葛亮在隆中已隱居了十年,他廣交江南名士,「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愛唱《梁父吟》,結交龐德公、龐統、司馬徽、黃承彥、石廣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謀為大家所公認,有匡天下之志。
他密切注意時局的發展,所以對天下形勢瞭如指掌。人稱「臥龍」。娶黃承彥之女為妻。
西元207年在徐庶的舉薦下,劉備三顧草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的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孫抗曹的道路。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策」。
西元208年,曹操大舉南下,敗劉備於長阪。諸葛亮「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出使江東,聯結孫權。諸葛亮以隆中路線的堅定原則與孫權談判,訂立雙邊同盟,而不是附庸順從。
孫權認識到「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不得不作出讓步,同意鼎足三分,發兵拒操。赤壁戰後,孫權履行諾言,將荊州借給劉備。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
曹丕代漢為帝后,劉備也稱帝,諸葛亮出任丞相,總理國家大事,關羽鎮守荊州。
16樓:夢醒時
請問你這**完成了嗎 我也要進行三國演義成熟過程研究 能不能參考下你的 謝謝。
17樓:the弦
陳壽奉皇命根據江表傳 曹瞞傳等一系列書籍整理出比較符合史實的三國志。
羅貫中又根據三國志以及其他書籍 和他自己的個人想象寫成了三國演義。
18樓:我是黛玉
蜀國後代所寫,有明顯的傾劉貶曹趨勢。
三國演義全集書本
19樓:狗狗的日子
書店有的是 按照你的年齡賣適合你的三國演義灶漏 如果你還小的我不怎麼贊同買文言文的還是買白話文的號 如察辯姿敗絕果你覺得自己不小了 就去買文言文的。
20樓:熱切還俏麗的小繁花
自己去書電裡買有很多。
有關三國的所有書
21樓:君問
《三國志》《三國演義》《易中天品三國》《草根品三國》《夢迴三國》《笑傲三國》《黎東方品三國》《周思源品鑑三國人物》《三國大傳》《柏楊品三國》《三國之一十六計》《三國十八次大權謀》
22樓:
三國演義是文藝作品,不能作為歷史參考,如果要了解三國,三國志為先,三國志編寫的年代離三國最近,沒有比他更詳盡的資料,也可以從《資質通鑑》瞭解一些。
23樓:仇亞羅
看三國演義要好一點,因為三國志敘述的並不完整。三國演義裡面的知識要多一點。
24樓:網友
個人建議是先看《三國演義》,然後去看三國志。《三國志》主要是些人物傳記,你光看《三國志》的話對三國的大時代背景很難瞭解到。先看《三國演義》能夠對三國時代的背景有所瞭解,這時候你去看《三國志》就能更好的對每個人物進行對號入座。
純屬個人想法,不好勿噴。
25樓:熊熊瀅渟
你是想在書中學到什麼了,學義氣膽略,看《三國演義》關羽,學智慧忠誠,看《三國演義》諸葛亮,學奸詐看《三國演義》曹操。
26樓:鍾晨
英雄記,三國志,後漢書,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在研究歷史的地位中如何
三國志 與 史記 漢書 後漢書 並稱 前四史 作者陳壽,晉朝人。毋庸贅言,三國志在歷史研究中的地位高於 三國演義。作者撰事不作曲筆直可以與司馬遷,班固媲美。三國志 作為較完整地記敘我國古代一個異彩紛呈的唯一存留至今的歷史上著作,在諸多的古史書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尤其是比較詳細的人物傳記更吸引讀者...
老版三國演義書估價,哪個出版社的《三國演義》比較好
你好,請問是典藏版還是那種老版紙質?他們兩個的收藏價值各不相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 三國演義 吸引了全場的目光,整套 三國演義 以10萬元成交。1929年出版24冊一套的 三國志 則從兩年前的6000元升到萬元,江蘇人民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 大鬧天宮 也以1.6萬元成交 業...
有什麼關於三國的笑話,關於三國的笑話
關羽 正在酒吧裡喝著小酒,突然發現有人偷了他的手機,他立刻飛身追出去,把小偷痛扁一頓,最後把小偷的手機也一塊兒搶了回來。然後回去繼續喝酒,旁邊的曹操直誇他 雲長果然厲害,此酒尚溫!就一個字 快!張飛 在公交車上手機被偷,小偷尚未下車,於是他大喊一聲 給我把手機放下!嚇得車上多人暈倒,十幾人將手機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