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禰騫聞人華婉
1、「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青海湖。
上空,長雲彌溫;湖的 北面,橫亙著綿廷千里的隱隱的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
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集中了東西數千 裡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生活、戰鬥的典型環境。它是對整個西北邊陲的乙個鳥瞰,乙個概括。
2、「花間一壺酒。
相酌無相親。」孤獨之情躍然紙上。
3、「崢嶸赤雲西,日腳下平地。」
4、「徧:通「遍」,普遍。」
從軍行其一描寫的情景
2樓:泡泡的可可
《從軍行七首·其一》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深秋時節,一位守衛邊疆的戰士獨自一人在烽火城吹羌笛,在悲傷悠揚的羌笛聲中思念自己的妻子的場景。
從軍行七·首其一》王昌齡: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譯文:在烽火臺的西邊高高地聳著一座戍樓,黃昏時分,獨坐在戍樓上任憑從湖面吹來的秋風撩起自己的戰袍。
此時又傳來一陣幽怨的羌笛聲,吹奏的是《關山月》調子,無奈這笛聲更增添了對萬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這一首詩主要寫戍邊將士濃郁的思鄉懷親之情。前兩句敘事兼寫景,但情含其中。「百尺樓」突兀於沙漠戈壁中,四顧無垠,再兼秋日「黃昏獨上」,「海風」凜冽,已有空寂孤獨,悲風襲人之感。
第三句再以聞「羌笛」吹奏述征戍之苦的《關山月》名曲,以聲寫情,句首冠一「更」字,使主人公的思鄉之情倍增不堪,故逼出最後一句:「無那金閨萬里愁。」此結語之妙,不僅不著痕跡地由景入情,而且宕開一筆,反以妻子思「萬里」外親人之語,襯出自己之愁情,兩面俱到,更顯二人心心相印之深情。
此詩雖寫愁緒,但融景於情,境界壯闊。在詩人筆下,「百尺」高樓、迢迢「海風」、「萬里」「關山」,無不盡染愁緒,充分體現了主人公悲塞天地的巨大張力和強烈的感染力。
從軍行描寫了乙個什麼場景?
3樓:小青清愛生活
描寫乙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鬥的全過程。
從軍行》是唐代詩人楊炯的詩作。此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乙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鬥的全過程。前兩句寫邊報傳來,激起了志士的愛國熱情;第三四句描寫了軍隊辭京後的出戰;第五六句通過景物描寫烘托激烈的戰鬥場面;
最後兩句直接抒發從戎書生保邊衛國的壯志豪情。全詩雖僅四十字,但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同時對仗工整,使詩更有節奏和氣勢。
從軍行其一的場景描寫
4樓:蘇寄蕾桓舒
王昌齡《從軍行》賞析【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①,無那金閨萬里愁②。
賞析王昌齡是乙個創作邊塞詩的能手。其邊塞詩既多且好,尤其善於多方面表現征戍者的生活和內心世界,創造出一種獨特的豪邁與悲壯、昂奮與悽愴相交融的深沉風格。
這組《從軍行》共七首,每首描寫乙個場面。「烽火城西百尺樓」這首寫的是一位處於戰鬥空隙之中的唐軍戰士和他對遠方妻子的懷念。
開頭兩句,詩人故意創造出一種鬆弛寧靜的氣氛:沒有戰事,戍樓獨坐,夕陽西下,晚風輕拂。但這是邊境上特有的暫時的平靜,靜謐中潛伏著肅殺和緊張。
在這樣的情景下,戰士想家是極自然的。於是接下去寫他吹起笛子,吹的是寄託著「傷離別」之情的《關山月》曲調。通過笛聲,我們已體察到這位戰士思念家鄉親人的感情。
末句卻從對面寫來:不直說戰士對妻子的思念有多苦多切,而說他想到妻子在萬里之外因為掛念自己而憂愁傷心,夫妻兩人對長久的別離、無望的等待都同樣地無可奈何。這就把廣大守邊戰士的苦悶心情典型地表達出來,並取得了令人感動和同情的藝術效果。
5樓:噠喀爾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深秋時節,一位守衛邊疆的戰士獨自一人在烽火城吹羌笛,在悲傷悠揚的羌笛聲中思念自己的妻子。
其一」側重環境的淒涼孤獨,通過寫羌笛的聲音,從聽覺上抒寫思鄉之情,心理描寫採用虛寫方式,以想象寫情。
從軍行》(其一)愁中帶有苦的意味,因為戍守邊疆的環境淒涼,帶給主人公內心的淒涼。情感更深一層。
《從軍行》前兩句描寫了哪三個地方?
6樓:天涯芳草菩提樹
從軍行作者復: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制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青海:指青海湖。 雪山:這裡指甘肅省的祁連山。
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於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六朝時關址東移至今安西雙塔堡附近。
從軍行前兩句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
7樓:網友
從軍行前兩句「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詩人在開篇描繪了版一幅壯闊蒼涼的邊塞風景權,概括了西北邊陲邊疆惡劣環境的狀態。為將士們「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作了很好的鋪墊。
從軍行七首·其四。
作者】王昌齡 【朝代】唐。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從軍行》前兩句描寫了一幅什麼畫面?
8樓:暮靜雨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詩人在開篇描繪了一幅壯闊蒼涼的邊塞風景,概括了西北邊陲的狀貌。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青海湖上的天空,長雲遮蔽,湖北面綿延著的雪山隱約可見,翻過雪山,就是河西走廊荒漠中的孤城,再往西,就可以看到玉門關。
從軍行其四王昌齡加入描寫成作文,從軍行(王昌齡其四)寫作背景。
包括各 從軍行 1 王昌齡 2 青海長雲暗雪山 3 孤城遙望玉門關 4 黃沙百戰穿金甲 5 不破樓蘭終不還 6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7 前軍夜戰洮河北 8 已報生擒吐谷渾 9 中華書局1960年排印本 全唐詩 註釋 1 從軍行 樂府古題,多用來描寫軍旅生活。王昌齡的這組 從軍行 一共七首...
從軍行是一首邊塞詩前三句的景物描寫給最後的抒情起到了什麼的作用
流浪詩人之海角 作用 烽火城西 一下子就點明瞭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臺上。荒寂的原野,四顧蒼茫,只有這座百尺高樓,這種環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時令正值秋季,涼氣侵人,正是遊子思親 思婦念遠的季節。從軍行二首 其一 王昌齡 唐代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譯...
江南春描寫了哪些景物,江南春描寫了哪些景物
曉駣馸 鶯,綠樹,紅花 水村 山 酒旗 寺 樓臺 煙雨 郭 城市 江南春寫了江南哪些景物 白羊褪色的記憶 江南春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譯詩遼闊的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紅花相映,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都有酒旗迎風飄動。南朝統治者篤信佛教足足建有四百八十座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