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史上有哪些用動物做的有趣實驗

時間 2021-06-17 06:16:43

1樓:小月哈哈

桑代克的貓。愛德華·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2023年——2023年),美國心理學家,心理學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從研究動物的實驗中,領會到它們的學習過程,從而提出他的聯結主義理論:

刺激(s)——反應(r)公式,被認為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桑代克用木條釘成的箱子裡,有一能開啟門的腳踏板。當門開啟後,貓即可逃出箱子,並能得到箱子外的獎賞——魚。

試驗開始了。一開始,餓貓進入箱子中時,只是無目的地亂咬、亂撞,後來偶然碰上腳踏板,餓貓開啟箱門,逃出箱子,得到了食物。接著第二次,桑代克再把餓貓關在箱子中,如此多次重複,最後,貓一進入箱中即能開啟箱門。

桑代克據此認為,學習的實質就是有機體形成「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他明確地指出「學習即聯結,心即是一個人的聯結系統。」同時,他還認為學習的過程是一種漸進的嘗試錯誤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無關的錯誤的反應逐漸減少,而正確的反應最終形成。根據他的這一理論,人們稱他的關於學習的論述為「試誤說」。

2樓:任性的公貓

給阿爾伯特一個小白兔,原本是開心的,當他快要碰到兔子時,大人拿大棒槌給出一種尖銳的聲音,讓阿爾伯特感到害怕……幾次後,只要看到小白兔就會害怕(兔兔這麼可愛哇…),到後來,甚至只是白色的東西他都會害怕。

3樓:辰星

實驗大意是將新出生的小猴子與母親分離,然後用棉布和鐵絲給猴子造兩個假媽媽。其中「鐵媽媽」是掛著奶瓶的,可以喝到奶,而「棉媽媽」身上除了軟軟的,什麼都沒有。結果是,剛開始小猴子還會圍著鐵媽媽轉,但不久之後小猴子除了肚子餓的時候會爬到鐵媽媽身上吃奶,其他時候一直都盤繞在棉媽媽的懷裡。

在遇到蜘蛛等危險時,也會立即跑到棉媽媽懷抱中。而且由棉媽媽餵養大的猴子非常孤僻,只有交給正常猴子撫養一段時間後才能恢復活力。

4樓:寶寶56784沮沉

哈羅的恆河猴實驗。亨利·哈羅認為幼猴除了基本的飢餓、乾渴等生理需求外,它們一定還有一種要接觸柔軟物質的需求。為驗證這個理論,哈羅和其合作者決定製作用於實驗的不同型別的「代母」。

於是,該實驗也被稱之為恆河猴代母實驗。哈利·哈洛將剛出生的小恆河猴和猴媽媽隔離開,他為它做了兩個代母:一個是胸前有提供奶水裝置的鐵絲「母猴」,另一個是柔軟的絨布「母猴 」。

出乎意料的是,有奶並不是娘,小猴只在飢餓時才去鐵絲「母猴」那裡喝奶,而大多數時候都在絨布「母猴」周圍玩耍,困了還會在它懷裡睡覺;當一隻發條玩具熊在旁邊「咚咚」地打鼓時,害怕的小猴會選擇緊緊抱住絨布「母猴」。哈洛後來將絨布「母猴」轉移到另一間房間,並繼續讓發條玩具熊打鼓,小猴即使害怕也不選擇鐵絲「母猴」,而是隔著門縫眼巴巴地望著另一邊的絨布「母猴」。

5樓:回憶

勞倫茨的鴨子。奧地利有位動物學家叫勞倫茨,他長期觀察研究動物的行為。勞倫茨的動物實驗場所裡飼養了許多動物,其中有灰天鵝,一次,他在觀察小天鵝破殼出生時,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它們從蛋殼裡爬出來,首先看見什麼動物就把什麼動物當媽媽,如果出生時老天鵝在眼前,它就喜歡老天鵝;如果是老母雞孵化它們出殼,它就跟著老母雞走;假如出生時只有勞倫茨在看它們玩,那麼小天鵝就把勞倫茨當媽媽了。

勞倫茨走到**,他的身後就跟著一群搖搖擺擺的小天鵝,勞倫茨去游泳,小天鵝也跳進水裡,並且親親熱熱地啄他的頭髮、鬍子。所以,人們給勞倫茨取了個綽號,叫「長鬍子的鵝媽媽」。這件事使勞倫茨發現了「新大陸」。

他又做試驗,禁止小鵝出生時別的動物去接近它們,小鵝再也不要媽媽了,即使老天鵝去它也不理睬了,經過反覆試驗,都是如此。於是勞倫茨把動物出生後最初的日子裡能學會「認母」的這種現象稱為「母親印刻期」,錯過這個時期再也不能印刻了,也是不可彌補的。以後人們做了大量的類似實驗,證明印刻期是存在的,如小雞的認母期是6天,小狗學會挖洞期是7天等等。

人們又把這類現象稱為「敏感期」。

6樓:猴19248詿孛

斯金納的鴿子。伯爾赫斯·弗雷德裡克·斯金納(b. f.

skinner,2023年——2023年),美國心理學家、行為學家、作家、發明家、社會學者及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的奠基者。斯金納創制了研究動物學習活動的儀器——斯金納箱。箱內放進一隻鴿子,並設一槓杆或鍵,箱子的構造儘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

動物在箱內可自由活動,當它壓槓桿或啄鍵時,就會有一團食物掉進箱子下方的盤中,動物就能吃到食物。箱外有一裝置記錄動物的動作。與巴甫洛夫的狗的實驗不同,狗聽到搖鈴後分泌唾液是應答性行為,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應;鴿子壓槓桿或啄鍵是操作性行為,是有機體自身發出的反應,與任何已知刺激物無關。

斯金納通過實驗發現,動物的學習行為是隨著一個起強化作用的刺激而發生的。

7樓:百變小卷卷

托爾曼的老鼠。愛德華·托爾曼(edwardchace tolman,2023年——2023年),美國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的代表,目的行為主義的創始人。托爾曼以白鼠學習方位的迷宮實驗證明了他的符號學習理論理論。

迷宮有一個出發點、一個食物箱和三條長度不等的從出發點到達食物箱的通道。實驗開始時,將白鼠置於出發點,然後讓它們自由地在迷宮內探索。一段時間後,檢驗它們的學習結果。

檢驗時,再將它們置於出發點,並對各通道做一些處理,觀察它們的行為。結果是,若三條通道暢通,白鼠選擇第一條通道到達食物箱;若a處堵塞,白鼠選擇第二條通道;若b處堵塞,白鼠選擇第三條通道。托爾曼認為:

學習是有目的的行為,而不是盲目的。學習是對「符號—完形」的認知。白鼠在學習方位迷宮圖時,並非學習一連串的刺激與反應,而是在頭腦中形成一幅「認知地圖」,即「目標——物件——手段」三者聯絡在一起的認知結構。

學習不是簡單的機械的運動反應,而是學習「達到目的的符號」及其所代表的意義。在外部刺激(s)和行為反應(r)之間存在中介變數(o)。主張將行為主義s—r公式改為s—o—r公式,o代表機體的內部變化。

有哪些關於心理學動物實驗的案例?急!!

8樓:

動物實驗多出現

覆在行為主義心理制學家方面。

例如:bai

巴甫洛夫關於du狗流口

水反射性的實驗。zhi

餵食的同時搖鈴dao,一段時間之後,只要搖鈴狗就會有唾液分泌。具體不細講了。

斯金納的斯金納箱實驗。

獎勵可以強化動物的某項行為。

還有,一些研究記憶和腦分割槽的關係的實驗,會把腦的部分結構損壞,之後觀察記憶損壞情況,例如破壞海馬。

這些都可以從倫理的角度來說,例如限制動物人身自由,人為破壞動物的器官等。

這是我自己想到的一些,希望能幫到樓主

9樓:幸運小東東

好專業,愛莫能助。你自己查查相關的資料哪!

歷史上有哪些很有意思的心理學實驗

10樓:艾德教育全國總校

你能快速地識別出這些漢字的顏色嗎?

那你能快速地識別出這些漢字的顏色嗎?

這一現象最早於 1935 年被美國心理學家 j. ridley stroop 發現,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為 stroop 效應。

在 stroop 的一個實驗中,被試分為干擾組和非干擾組。非干擾組的被試需要判斷方塊的顏色;而干擾組的被試需要單詞的顏色,並且單詞的詞義資訊和顏色資訊是不一致的,如綠色的「red」。資料顯示(橫軸代表顏色判斷所需要的時間),被試在判斷方塊的顏色時,平均 100 個任務需要 63.

3 秒;而在判斷諸如綠色的「red」這種詞義資訊和顏色資訊不一致的單詞時,平均每個需要 110.3 秒,增加了 74%。

這是為什麼呢?關於 stroop 效應的機制,目前仍存在很大的爭議,其中一個常見的解釋是自動化理論。

每個詞包含有顏色和詞義兩方面的資訊,比如

或者自動化理論認為,我們的大腦識別語義資訊的過程屬於自動加工,不需要有意注意的參與;而識別顏色資訊的過程屬於控制加工,需要有意控制才能完成。當二者發生衝突時,因為語義資訊屬於自動化加工,即使在識別顏色資訊的過程中,我們也會自動認出這個詞的意思來,進而對識別顏色造成干擾。此時我們判斷顏色就會更慢。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經典的 stroop 正規化已演變為各種各樣的變式,應用在各項研究和實踐中。

比如針對兒童的「白天黑夜」測試,可用來測試兒童的抑制控制能力。任務要求兒童在看到太陽的**時說「黑夜」,而看到月亮的**時說「白天」。在這個測試中,兒童需要抑制任務目標和視覺資訊之間的衝突。

對於 3-4 歲的兒童來說,反應的正確率比較低,當看到太陽的**時,總是控制不住寄幾說出與太陽對應的「白天」。

在冷戰時期,stroop 正規化也被用來識破蘇聯間諜。

請快速說出以下詞語的顏色:

對你來說是不是很容易?但是蘇聯間諜不是這麼想的。他們會受到詞義的干擾,從而降低認知速度,露出馬腳。嘴上說不懂俄語,反應時卻很老實嘛。

stroop 效應還可以被用來診斷某些心理疾病。比如對於有抑鬱傾向的人而言,他們判斷負面情緒詞的顏色花費的時間要比判斷中性情緒詞彙的顏色更長。這種正規化被稱為情緒 stroop 正規化,其機制與傳統的詞彙顏色 stroop 正規化不同。

之所以抑鬱傾向的人判斷負性情緒詞彙的顏色耗時更久,可能是因為由於負性情緒詞彙與他們本身相關性更強,因此他們在判斷顏色時,詞彙本身的含義佔用了更多的注意資源,導致反應速度下降。

心理學有趣案例

11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11月,霍桑工廠內的研究者在本廠的繼電器車間

12樓:匿名使用者

www.verycd.com搜尋 怪誕行為學 一本關於人們消費行為的書,大部分都是實驗案例,而且很有趣

13樓:肖練武

網上一搜尋不就全知道了?

14樓:匿名使用者

你可以參考一下這個案例圖,我是從 學個案 裡截下來的,裡面是完整的案例報告,姐夫特——幻嗅。

15樓:匿名使用者

學個案裡面有好多心理學案例,有一些還挺離奇的。

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心理學原理?

16樓:紅彼得

我覺得第六感就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心理學原理。明明我們沒有接觸到一些事實,但是內心會有一種感覺。

17樓:追劇喵喵喵

逃避性依賴人格。我總覺得這種人格就是心理學上很有趣的現象,一方面想依賴,一方面又想逃離,矛盾又有趣。

18樓:喵嗚的鏟屎官

首因效應說的是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的效應。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說第一印象很重要。

19樓:和藹的浮零

就是第六感。第六感這個事情是非常神奇也有趣的。我們往往依據第六感能夠對很多事情作出判斷和**。

有哪些有趣的心理學書籍,有哪些有趣的心理學書籍推薦

稻殼 其實心理學的書,都很有趣的,一些以心理學原理為根據的圖書 比如日本的 每天懂一點 那一系列為代表的書,就挺有趣的。但是實際上對於心理學原理,還是隻觸及了表面,用處不太大我個人認為 北師大出版社出版的 普通心理學 這本書的主編是彭聃齡 及那一系列的心理學的教科書 教育心理學 行為心理學 社會心理...

有哪些簡單的心理學技巧?簡單的心理學技巧有哪些?

如果你問一個人問題,他遲疑的時間超過了三秒,那給出的這個答案大概率不是他心裡真正想說的。想知道誰跟誰關係好?那就在人群中笑 當一群人一起笑時,每個人都會跟他們覺得最親近的人進行眼神交流。基礎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 認知 情緒 人格 行為 人際關係 社會關係 家庭 教育 健康 社會等。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

心理學書籍可以分為哪些類別,心理學的書籍有哪些?

泡泡豬和轉轉豬 認知心理學 應用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實驗心理學 心理病理學 發展心理學 臨床心理學 人格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 醫學心理學 工業心理學 管理心理學 法制心理學 心理諮詢與 網路心理學 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生理心理學 心理學理論和史研究 心理學教學改革 性心理學 心理學 心理學的書籍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