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書的簡介

時間 2021-09-04 01:15:41

1樓:璩紅鑲

《定性書》原稱《答橫渠張子厚先生書》(清呂留良刻本題目作《答橫渠先生定性書》),所謂《定性書》之名,乃後人所加,原於橫渠問「定性未能不動,猶累於外物」而來。v 朱子稱「定性字說得也詫異,此性字,是個心字義。」(《朱子語類》卷九五)在朱子看來,一方面性為不動的本體,不存在性之動或不動的問題;另一方面性又不能不動,即通過心之動而表現為情,vi 因而只能說定心而不能說定性。

vii 然而,從文字上看,明道本人並沒有刻意用「定性」一詞,提出「定性」之要求者乃橫渠,viii 明道在回信時只是順橫渠之用語而說。ix 明道在此說性、說心、說情,其實一也,故對明道而言,定性即是定心,並沒有什麼差別。x

橫渠之困惑,在於如何擺脫物慾之干擾以最後達到性之定。橫渠的這一問題,最早可追溯到《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

感於物而動,性之慾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這裡所說的「天之性」,若用宋明儒的術語來說,只是未發時的本然狀態,在《樂記》看來,這種狀態必然要感於物而動,使它可能使人受外物牽引、隨物漂逐而流於一物,即「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如此則喪失人之本然而天理滅矣。要解決這一問題,一種最簡單且最基本的思路就是,採取與萬物相隔絕的手段來恢復此「天之性」之定,這也就是橫渠的看法。但是,如果完全追求與物隔絕,則已不自覺地成為了佛教的虛寂出世之學。

xi 同時,人既生存在這世界中,又如何能完全與萬物相隔絕呢?在明道看來,「生之謂性」、「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遺書》卷一)已點破了一個基本的本體論事實:人生存在世界中,道體現在世界中,我們只能在世界之中來領會此性與道,人與世界並不是相互對待的內外關係,而是仁者與天地萬物渾然一體。

xii 既曰渾然一體,則物就不是外,那麼己也無所謂內,因此,道不能有內外之分,性亦不能有內外之分。那種純然杜絕外物的作法,其實是事先預設了性有內外之別,即以本來之性為靜為內,以感物而動為外,這樣所謂的「定性」,只是要強制心在感物時的動,以恢復內在的靜。在明道看來,這樣一種內外之分即是二本,一旦以物為外,以己為內,由於外之感內者無窮,內就不可能真正得以定靜,不但動時不能定,就是靜時亦未必能定得下來,如伊川說司馬光「嘗患思慮紛亂,有時中夜而作,達旦不寐」。

(《遺書》卷二上)xiii 由此可見,認為性有內外之對待,就必然要使人象橫渠那樣產生困惑,一方面防檢窮索不已,另一方面又覺得防不勝防。這是關學一派的通病,如呂與叔患思慮紛擾,不能驅除,伊川很形象地以破屋禦寇來形容這一問題:「東面一人來未逐得,西面又有一個至矣,左右前後,驅逐不暇。

蓋其四面空疏,盜固易入,無緣作得主定。」(《遺書》卷一)xiv 這也正是明道在《定性書》中所說的,「苟規規於外誘之除,將見滅於東而生於西也。非惟日之不足,顧其端無窮,不可得而除也。

」因此,在明道看來,橫渠對問題的提法本身就有問題,象橫渠那樣求定,要麼入於虛靜一途,要麼根本不可能真正地定得下來,這就意味著必須另闢蹊徑。

對於明道來說,既然性無內外,則那種以內為靜為定、以外為動為惡的看法就不能成立,所謂「定性」工夫的內涵也就必須重新加以審視。在明道看來,「定」不僅僅是指有內外動靜之分的那種「靜」,真正的「定」,必須是「動亦定,靜亦定」。(《定性書》)這也就是說,不但心之未發時(靜)為定靜,已發時(動)也必須是定靜的,xv 我們不需要在已發時把「動」強制住,去人為地求得一個定,而是要在動中、即人情事變中體會此本心性體原來並不曾動,這也就是孟子所說的「不動心」。

那麼,這種已發之際的不動心又是如何可能的呢?在明道看來,無論是未發之靜或是已發之動,都是本心天理的如如體現,人只要識得此理,順理而行,則動靜皆合於理,從而動靜皆定。xvi 明道說,「『介於石』,理素定也。

理素定,故見幾而作,何俟終日哉?」(《遺書》卷十一)知此當定之理,則雖「見幾而作」,亦不礙其定,這也就是「知止則自定,萬物撓不動」之意。(《遺書》卷二上)xvii 一旦明徹此本心之貞定,就無須終日營營,以外物為累,從而「規規於外誘之除」。

(《定性書》)這樣,雖然酬酢萬變,應物無窮,而心實未嘗有動,只是「心普萬物而無心」,「情順萬物而無情」。(《定性書》)在明道看來,儘管這是天地、聖人的境界,但亦非凡人所不可及。天地之為天地,聖人之為聖人,就在於能以大公之心隨順天理,從而能得大貞定,因此,學者定性之工夫,並不象橫渠那樣,試圖**外誘以強定,而只在於「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

(《定性書》)

為了明此廓然大公之意,明道在《定性書》中引用了《易傳》之《鹹》卦:「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此語見於《鹹》卦之九四。虞翻注曰:「失位,悔也。

應初動得正,故『貞吉而悔亡』矣。憧憧,懷思慮也。」(李道平:

《周易集解篡疏》引)「憧憧」,《說文》釋之曰:「意不定也。」伊川分析說:

感之道貞正則吉而悔亡,感不以正則有悔也。又四說體居陰而應初,故戒於貞。感之道無所不通,有所私系則害於感通,乃有悔也。

聖人感天下之心,如寒暑雨陽無不通、無不應者,亦貞而已矣。貞者,虛中無我之謂也。『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夫貞一則所感無不通,若往來憧憧,然用其私心以感物,則思之所及者有能感而動,所不及者不能感也,是其朋類則從其思也。

以有系之私心,既主於一隅一事,豈能廓然無所不通乎。 伊川的這一註釋頗能得明道之意。人心之不能貞定,就在於人有一己之私。

伊川釋「貞」為「虛中無我」,此解甚好,xviii 即明道「廓然而大公」之意,心能廓然大公,則無感不通,亦無時不定;反之,心有所繫,則以私心感物,「是其朋類而從其思也」。由此可見,明道以《鹹》卦之九四爻辭來說明定性之理,其意味甚深。首先,他把「定」和「感」聯絡了起來,則意味著不能離「感」而言「定」,不能離「事」而言「靜」,在感中自有貞定之理,在事之中可求不動之心;其次,要杜絕「憧憧往來,朋從爾思」之蔽,不在於**外誘,而在於本心自身的貞定,而本心之貞定,不在於強制治心,只在於無私,也就是廓然而大公。

不受私己之累,則心是本然之心,情是本然之情,故能「普萬物而無心」,「順萬物而無情」。這裡所說的「無心」、「無情」並非真的「無」,只是無「私心」、「私情」而已。

常人之情往往有所蔽而不能適道,其主要的原因就在於「自私而用智」。(《定性書》)「自私」則不能明人與天地萬物一體之理,是有內外之別,從而如朱子說,「然有一般人,其中空疏不能應物;又有一般人,溺於空虛不肯應物,皆是自私。」(《朱子語類》卷九五)這也就是「不能以有為為應跡」。

(《定性書》)要對治此自私之蔽,在明道看來,與其是內而非外,不如徹底消除內外之畛域,以至於內外之兩忘。明道引《易傳》之《艮》卦的卦辭為證說的:「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

單純從字面上看,此語頗為難解。《艮》之彖辭釋此曰:

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

「艮」之義為止,止之為止,是在動中方有所謂的止。《艮》卦由《震》卦演變而來,「震」為動,在此動中以求得一個當止之所,是為艮。《易傳》之《小畜》、《大畜》二卦亦言止義,根據伊川的說法,「畜止」之義與「艮止」不同:

「畜止者,制畜之義,力止之也;艮止者,安止之義,止其所也」。(《伊川易傳·艮》)制畜力止,非其本能止,而只是強行止之,此猶橫渠所說之「定」;安止之義,從本卦彖辭來看,是理所當止,故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即當動則動,當靜則靜,動靜不失其理,則動靜皆可以定,此明道「動亦定,靜亦定」之義也。伊川對安止、畜止之辯本甚好,但對如何才能得安止之道,伊川之理解則頗與卦義不倫:

人之所以不能安其止者,動於欲也。欲牽於前而求其止,不可得也。故艮之道當艮其背。

所見者在前,而背乃背之,是所不見也。止於所不見,則無慾以亂其心,而止乃安。不獲其身,不見其身也。

謂忘我也。無我則止矣。不能無我,無可止之道。

行其庭,不見其人。庭除之間,至近也。在背,則雖至近不見。

謂不交於物也。外物不接,內欲不萌,如是而止,乃得止之道。(《伊川易傳·艮》)

伊川以「艮其背」為不接於物,從而以「外物不接,內欲不萌」為得止之道,此恐怕不合《易傳》之本義,既曰不接於外物,又如何才稱得上「時行則行」呢?以不接外物為工夫,此正是「規規於外誘之除」,猶有內外之別也,與橫渠亦沒有什麼不同。陸象山批評《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慾也」一語是「不識艮背行庭之旨。

」(《語錄上》,《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四)以此批評伊川、橫渠,亦無不可。就是連朱子也認為,「伊川此處說,恐有可疑處。」xix(《朱子語類》卷七三)《外書》卷三載:

「艮其背」,止欲於無見。若欲見於彼而止之,所施各異。若「艮其止,止其所也」,止各當其所也。

聖人所以應萬變而不窮者,事各當止其所也。若鑑在此,而物之妍媸自見於彼也。聖人不與焉,時止則止,時行則行。

時行對時止而言,亦止其所也。

以「艮其背」為止欲於無見,這顯然是伊川的說法。前半句雖不諦當,但「聖人」以下半句所解則甚好。知定者自定,止者自止,聖人雖應變無窮,卻雖應而無應也。

就像是明鏡在此,任物所照,物雖永珍紛紜,此鏡如如不動。xx 這即是廓然大公之義。xxi 能廓然大公,即無物我之分。

所謂「艮其背,不獲其身」,是不見有我;「行其庭,不見其人」,是不見有物。「無我」並非指「內欲不萌」,只是不執我而忘我;「無物」非「外不接物」,只是物各付物而忘物。如是則內外兩忘矣。

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內外兩忘,廓然大公,那麼他在應事之際就不可能「用智」。這裡所說的「智」乃一「私智」,故「用智」實是「自私」的結果。明道引孟子的話說:

「所惡於智者,為其鑿也」。此語見於《離婁下》,其下文曰:「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則無惡於智矣。

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無事,則智亦大矣。」朱子注曰:

「天下之理,本皆順利。小智之人,務為穿鑿,所以失之。禹之行水,因其自然之勢而導之,未嘗以私智穿鑿而有所事。

」(《孟子章句集註·離婁下》)由此可見,明道所批評之智,實乃穿鑿附會之「小智」、「私智」,而非順理而行之大智。人因為自私,故只是從自身之軀殼起意,而不知天理之本然即是自然,如是則「不能以明覺為自然」。所謂「明覺」,只是覺此心即是天地大公之心,覺此理是天地大公之理,「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

(《遺書》卷十一)此即「物來而順應」之意,如聖人喜則當喜,怒則當怒,既無需杜絕一切情感與慾望(棄物),又不會成為情感與慾望的奴隸(逐物),只是任一本心之明覺,從而在自然的日用之中,體現本然天理之流行。

總之,《定性書》所**的,是如何定性即如何定心的問題。在明道看來,「定」之所以能定,不在於強制本心,也不在驅逐外誘,只要隨順天理,則「時行則行,時止則止」,無分於內外動靜而無所不定。而要達到這一境界,關鍵在於能否實下「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之工夫。

朱子認為,《定性書》之大綱,只在此兩句,(《朱子語類》卷九五)此說大體上不錯。但是,朱子認為,這只是「工夫之已成處」而不是學者之下工夫處,(同上)則非是。明道明明說,廓然大公則無事,無事則定,定則明,這分明是把「廓然大公」作為工夫而不是作為效驗看。

其實,這種「廓然大公」之工夫,就是明道後來所說的「識仁」之工夫,xxii 即是在應事之際,來體會此心體之大公,從而達到「不動心」的境界,如明道在《定性書》最後部分舉例說,人情易發而難制者,惟怒為甚,而學者之工夫,正是要在此怒中,體會本心之廓然大公以觀理之是非,如此則可以忘其怒而不遷怒矣。故有學者指出,能識仁則可以定性,xxiii 此說甚是。

據黃百家稱:「明嘉靖中,胡柏泉鬆為太宰,疏解《定性書》,會講於京師,分作四層:一者,天地之常,心普物而無心,此是天地之定;二者,聖人之常,情順物而無情,此是聖人之定;三者,君子之學,廓然大公,物來順應,此是君子之定;四者,吾人第於怒時遽忘其怒,觀理是非,此是吾人之定。

吾人希君子,君子希聖人,聖人希天地。」(《明道學案上》,《宋元學案》卷十三)此說貌似辨析精微,實則渾不解義。對明道來說,定者只是一個定,何有天地、聖人、君子、吾人之區別?

說天地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情順萬物而無情者,只是為了說明「廓然大公、物來順應」之義,借用佛家的話來說,這只是類似於以人表法而已。至於說在怒時遽忘其怒為吾人之定,此尤其背謬。吾人之定,又何止於忘怒之一端?

明道這裡只是舉其一例而已,以示在日用之間,無不可以下廓然大公之工夫,以體會吾人本心之貞定。

5本書的簡介,求五本書的書名 作者 簡介 50 100字

一頭大肥豬哼哼又悄悄地來,又悄悄地走咯 哦放長假 不知道 想問你呢麻煩你了謝謝謝你了哈哈哈哈笑死我了嗎麻煩你了謝謝謝你了啊!求五本書的書名 作者 簡介 50 100字 水與夢 論物質的想象 這是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俄語 是蘇聯作家尼古拉 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 於1933年寫成。通過保爾.柯察...

《王禎農書》作者簡介,蠅王的作者簡介

forever幸福呦 王禎 1271年 1368年 字伯善,元代東平人。中國古代農學 農業機械學家。元成宗時曾任宣州旌德縣尹 信州永豐縣尹。他在為官期間,生活儉樸,捐俸給地方上興辦學校 修建橋樑 道路 施捨醫藥,確實給兩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時人頗有好評,稱讚他 惠民有為 冰茵水晶 內容簡介 王禎農書...

周瑜 蔣幹盜書 的簡介,謝謝,急用!!

當初曹操軍勢極盛親率83萬大軍沿江而下,意圖一舉平定江東。東吳大都督周瑜受命迎戰魏軍,無奈地手下的人馬還不足曹操的十分之一。硬拼不行,只能智取。酌斟再三,直用火攻。但要想將魏軍一把火燒盡,必得先 獻上 連環計,讓曹操下令把大小戰船套在一起,才好行事。魏軍雖多,都是北方 旱鴨子 不足為慮,但只怕被蔡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