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北京天壇解說詞

時間 2021-10-29 04:37:46

1樓:匿名使用者

題簽八 天壇概況及祈谷壇建築群

開場白:

各位老師好,我們今天要參觀的是明清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壇。

天壇概況:

首先我們介紹一下天壇的概況。天壇始建於明朝初期,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原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祈谷的場所,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形制最完備的古代祭壇建築群。每年孟春祈谷大典在內壇北部祈谷壇舉行,冬至祭天在內壇南部圜丘建築群進行。

明清共有22位皇帝在這裡舉行過祭祀大典654次。

歷史沿革:

在歷史上有三位皇帝對天壇的建造起了重要的作用。第一位皇帝是明朝的永樂皇帝。明成祖朱棣在營建北京城的同時,在北京正陽門外南面5裡偏東丙位建天地壇。

於明永樂18年竣工,佔地面積達到273公頃。初建時這組建築為天地合祀,稱「天地壇」,明朝有9位皇帝在天地壇舉行過合祀天地的典禮;第二位皇帝是明朝的嘉靖皇帝。嘉靖年間,世宗朱厚熜在天地壇的南郊新增了圜丘壇,用於孟冬祭天,把原來的大祀殿改為大享殿,專門用於孟春祈谷。

並且在北京城的北郊修建了地壇,專門祭地。至此,天地才分開祭祀;第三位皇帝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乾隆年間,高宗弘曆對天壇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改建了齋宮,改造了天壇的內外壇牆,擴建了圜丘壇,改祈谷壇大享殿為祈年殿,增闢了圜丘壇門,改建皇穹宇。

2023年清帝溥儀遜位,祭天制度廢止。2023年袁世凱有在天壇舉行過祭天大典。2023年,新年元旦天壇正式對外開放。

2023年天壇稱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3年天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今日的天壇已經成為了北京著名的旅遊景區。

建築特點:

今日的天壇是統稱,它實際上是由兩座壇組成,南部為圜丘壇,北部為祈谷壇。天壇有內壇外壇之分,內外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蒼璧禮天。天壇的建築特點可以用一組數字「一、三、五、七、九」來概括。

其中「一」是指一條中軸線,這條中軸線上分佈著天壇最主要的建築。自南至北分別是昭亨門、圜丘壇、皇穹宇、成貞門、丹陛橋、祈年門、祈年殿、皇乾殿、北天門。「三」是指三道壇牆。

分別是外壇牆、內壇牆和分隔圜丘壇與祈谷壇之間的東西向壇牆。「五」是指五組主要建築,分別是圜丘壇建築群、祈谷壇建築群、齋宮建築群、神樂署建築群和犧牲所建築群。「七」是指祈谷壇東側的七星石。

「九」是指原天壇的九座壇門。分別是圜丘壇的四個門:泰元門、昭亨門、廣利門、成貞門;祈谷壇的三個門:

東天門、西天門、北天門。以及皇帝祈谷時所走的祈谷壇門和皇帝祭天時所走的圜丘壇門。

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祈谷壇建築群。

祈谷壇概況:

祈谷壇建築區位於圜丘壇建築群北面。從南到北依次是成貞門、丹陛橋、三座磚門、祈年門、祈谷壇、皇乾殿,祈谷壇東側是長廊、北神廚庫、北宰牲亭、七星石。成貞門是圜丘壇建築群的北門。

恰巧這座門又是圜丘壇建築群進入祈谷壇建築群的重要通道。從建築學的角度來看,成貞門也可以視為進入祈谷壇建築群的南門。

海墁大道:

進入成貞門就是連線兩個祭壇的一條大道稱丹陛橋,也叫做海墁大道。其北端高出南端2米,由低漸高將兩組建築有機的連線起來,使天壇的總體顯得更加完美。橋長108丈,橋面中間的是「神道」,東邊是「御道」,西邊是「王道」。

而它作為通道為什麼又要稱為橋呢?這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路面南低北高,步步高昇,意為與天相接;另一種就是說路面下邊建有進牲通道,所以稱之為橋。丹陛橋北端,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券洞,叫走牲道。

祭祀用的牲畜從犧牲所趕到宰牲亭,必經走牲道。牲畜一旦經過此通道,再無生還的可能,所以俗稱「鬼門關「。沿丹陛橋再往北走東側就是祈谷壇具服臺。

面積約300平方米,祈谷大典前在臺上搭設方形幄次,內設龍椅,取暖和盥洗器具。皇帝在此處盥洗和更換祭祀禮服,祈谷典禮結束後,再次來此更衣後返回紫禁城。

配套設施:

祈谷壇是明清兩代皇帝孟春祈谷的場所。在祈年門和南磚門之間東側有燔柴爐、鐵燎爐和瘞坎,它們是專供皇帝祈谷時使用的。

燔柴爐用綠色琉璃瓦砌築,三面闢臺階。祈谷大典開始時,先將一隻刳淨牛犢置於燔柴爐上,掌爐官點燃燔柴爐,以通達天神,稱「燔柴迎帝神」。祭典告成,將正位幄次撤下的牲牢、祝版、祝帛等祭品投放進燔柴爐內焚燒。

燔柴爐西側設望燎位,皇帝在此行望燎禮,稱為「望燎」。

瘞坎位於燔柴爐東側,由綠色琉璃磚砌成,像個巨大的盤子埋在地下,直徑約1米,深約0.3米。它是用於瘞埋牛尾、牛毛、牛血的以示不忘祭地之意。燔柴爐東側有燎爐8座,為焚化供品之用。

祈年殿:

進入祈年門呈現在您面前的就是祈谷壇。它是三層石臺組成,南北三出陛(三組臺階)。東西各一出陛,圍以漢白玉欄板,每層108塊,共324塊,祈年殿位於祈谷壇上面,是一個三層圓形攢尖頂的大殿,頂部為鎏金寶頂。

大殿為仿明堂大木架構建築。殿高九丈九尺九寸九分,祈年殿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初名「大祀殿」,是一個矩形大殿,用於合祀天地。嘉靖二十四年改為三重簷圓殿,殿頂覆蓋有上青、中黃、下綠三色琉璃瓦,寓意天、地、萬物,並更名為「大享殿」。

清乾隆十六年改三色琉璃瓦為統一藍瓦金頂,象徵著「天」,並將大殿名稱更名為「祈年殿」。它是孟春祈谷的專用建築。「祈」是祈禱,「年」是穀子成熟,意思是祈禱有個好年景,能五穀豐收。

近體所說的年是個時間的概念,而它原為物候概念,指農作物從播種到收割的生長週期。後來祈年殿失火被毀,光緒十六年重建,光緒二十二年竣工,建築儲存至今。

祈年殿用28根落地柱環繞支撐,形成內中外三環柱網。內圈為4根龍井柱,其四個柱間代表四季,東為春,南為夏,西為秋,北為冬。中圈12跟金柱分隔的12個位置,代表一年的12個月。

12根金柱的柱位加上柱間隔成的12個空間,代表一年的24個節氣。外圈12根簷柱分隔的12個空間,代表一天的12個時辰。祈年殿內中間北側有一圓形的高石臺,是安放皇天上帝神版的地方,東西兩側較低的方形石臺,是安放清代列祖列宗神牌的地方。

祈谷壇的北側為當時天地壇的天庫,是用於存放祭祀天地神牌的,明嘉靖年間改名為皇乾殿,天地分祀后皇乾殿專門存放祈谷大典所需的神牌。

在祈谷壇前東西兩側有兩個配殿,東配殿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原為前九後七兩排共十六間,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以「參差不齊」為由,拆除後殿,僅存前殿九間,用於供奉從祀神位。東配殿現在闢為祭天樂舞館,展出古代祭天時的樂器。西配殿現在闢為祭天禮儀館,展出古代祭天儀式。

長廊:在祈年殿院落的東磚門外是長廊。長廊共有72間,又稱七十二連房。它使祈年殿與神廚、神庫相連,是祭祀時往上運祭品的通道,以防祭品被雨雪風沙所汙染。

七星石:

在長廊的東南方,有八塊巨大的青石,石上有人工雕鑿的山形圖案,稱七星石。在此放置七星石的原因,說法有兩個。一個是明嘉靖時說這七石代表北斗七星,有道士說大祀殿東南方空曠,不利於皇權的鞏固和皇帝的壽數於是設定了象徵北斗七星的七塊青石。

另一個說法是七星石代表東嶽泰山的七座山峰,至於七星石東北方位的小青石,是清朝康熙皇帝派人考察泰山的發脈地絡,認定泰山發脈於東北長白山,後乾隆年間增置。

天壇的概況和祈谷壇建築群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今天的遊覽就要結束了,在天壇的這段時光希望能成為您北京之遊的永恆記憶,同時也請您把天壇的祝福帶給您的家人朋友。

2樓:匿名使用者

天壇的主要建築均位於內壇,從南到北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全部宮殿、壇基都朝南成圓形,以象徵天。整個佈局和建築結構,都具有獨特的風格。

祈年殿是皇帝祈禱五穀豐登的場所,是一座三重簷的圓形大殿,高38米,直徑32.72米,藍色琉璃瓦頂,全磚木結構,沒有大梁 長檁,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撐,在建築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

天壇被兩重壇牆分隔成內壇和外壇,形似「回」字。兩重壇牆的南側轉角皆為直角,北側轉角皆為圓弧形,象徵著「天圓地方」。外壇牆周長6553米,原本只在西牆上開闢祈谷壇門和圜丘壇門,2023年後又陸續新建了東門和北門,並把內壇南面的昭亨門改為南門。

天壇的內壇牆周長4152米,闢有六門:祈谷壇有東、北、西三座天門,圜丘壇的南面有泰元、昭亨和廣利門。主要建築都集中在內壇,南有圜丘壇和皇穹宇,北有祈年殿和皇幹殿,兩部分之間有隔牆相隔,並用一座長360米、寬28米、高2.

5米的「丹陛橋」(磚砌甬道)連線圜丘壇和祈谷壇,構成了內壇的南北軸線。 圜丘壇 是皇帝舉行祭天大禮的地方,始建於嘉靖九年(2023年)。壇平面呈圓形,共分三層,皆設漢白玉欄板。

壇面原來使用藍琉璃磚,乾隆十四年(2023年)重建後,改用堅硬耐久的艾葉青石鋪設。每層的欄杆頭上都刻有云龍紋,在每一欄杆下又向外伸出一石螭頭,用於壇面排水。圜丘壇有外方內圓兩重矮牆,象徵著天圓地方。

圜丘壇的附屬建築有皇穹宇及其配廡、神庫、宰牲亭、三庫(祭器庫、樂器庫、棕薦庫)等。 站在圜丘壇最上層**的圓石上面雖小聲說話,卻顯得十分洪亮。因此每當皇帝在這裡祭天,其洪亮聲音,就如同上天神諭一般,加上祭禮時那莊嚴的氣氛,更具神祕效果。

這是因為壇面光滑,聲波得以快速地向四面八方傳播,碰到周圍的石欄,反射回來,與原聲匯合,則音量加倍。 皇穹宇

皇穹宇位於圜丘壇以北,是供奉圜丘壇祭祀神位的場所,存放祭祀神牌的處所。始建於明嘉靖九年(2023年),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2023年)改稱皇穹宇。為重簷圓攢尖頂建築。

清乾隆十七年(2023年)重建,改為鎏金寶頂單簷藍瓦圓攢尖頂。有東西配廡各5間。其正殿及東西廡共圍於一平整光滑的圓牆之內,人們在牆的不同位置面牆說話,站在遠處牆邊的人,能十分清晰地聽到,此為迴音壁。

皇穹宇臺階下,有三塊石板,即迴音石:在靠臺階的第一塊石板上站立,擊掌,可以聽到一聲回聲,站在第二塊石板上擊一掌,可以聽到兩聲回聲,站在第三塊石板上擊一掌,可以聽到三聲回聲。 皇穹宇的正殿和配殿都被一堵圓形圍牆環繞,牆高3.

72米,直徑61.5米,周長193米。內側牆面平整光潔,能夠有規則地傳遞聲波,而且迴音悠長,故稱「迴音壁」。

祈谷壇

祈谷壇是舉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場所,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東西配殿、祈年門、神廚、宰牲亭、長廊,祈谷壇的祭壇為壇殿結合的圓形建築,是根據古代「屋下祭帝」的說法建立的。壇為三層,高5.6米,下層直徑91米,中層直徑80米,上層68米;祈年殿為圓形,高38米,直徑32.

7米,三重藍琉璃瓦,圓形屋簷,攢尖頂,寶頂鎏金。祈年殿由28根楠木大柱支撐,柱子環轉排列,中間4根龍井柱,高19.2米,直徑1.

2米,支撐上層屋簷;中間12根金柱支撐第二層屋簷;外圍12根簷柱支撐第三層屋簷;相應設定三層天花,中間設定龍鳳藻井;殿內樑枋施龍鳳和璽彩畫。 祈谷壇的另一座重要建築是皇乾殿,它坐落在祈年牆環繞的矩形院落裡,其間有琉璃門相通。這是一座廡殿式大殿,覆蓋藍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漢白玉石欄杆的臺基座。

它是專為平時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神版均供奉在形狀像屋宇的神龕裡,每逢農曆初

一、十五,管理祀祭的衙署定時派**掃塵、上香。祭祀前一天,皇帝到此上香行禮後,由禮部尚書上香,行三跪九叩禮再由太常寺卿率**將神牌恭請至龍亭內安放,由鑾儀衛的樣鉺抬至祈年殿內各相應神位安放,受祭。 圜丘壇、皇穹宇、祈谷壇是中軸線上三個主要建築,連線這三座主建築的是一長長的貫通南北的臺基,叫丹陛橋,又叫神道或海墁大道。

它長360米,寬29.4米,南端高1米,由南向北逐漸升至3米,象徵著此道與天宮相接,皇帝由南至北步步**。丹陛橋中間是神道,左邊是御道,右邊是王道。

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神走神道。橋下有東西向隧道,是祭祀前將牲畜送去屠宰的洞口。 齋宮位於天壇西天門南,坐西朝東,是皇帝來天壇祈谷、祈天前齋戒沐浴的地方。

所以,也可以說是一座小皇宮。它建有宮城,宮牆有兩層:外層叫磚牆,內城稱紫牆。

外城主要是防衛設施,在外城四角建有值守房。外城東北角有一座鐘樓,每逢皇帝進出齋宮,都要鳴鐘迎送。齋宮內城分前、中、後三部分。

前部以正殿為中心;後部是皇帝的內宅寢宮;中部是一個狹長的院子,院內兩端各有廊瓦房五間,是主管太監和首領太監的值守房。齋宮面積4萬平方米,有建築房屋200餘間,雖不及紫禁城金碧輝煌,但規模也很巨集大,而且典雅清幽。明、清兩朝皇帝均在祀前來此「致齋」三日,只有雍正皇帝以後「致齋」的前兩日改在紫禁城內齋宮「致齋」,最後一天才遷居天壇齋宮。

外圍有兩重御溝,外溝內岸四周有迴廊163間。宮面東,正殿5間,為無樑殿式供券磚石結構。正殿月臺上有齋戒銅人亭和時辰牌位亭,殿後有寢殿5間,東北隅有一座鐘樓,內懸永樂年制太和鍾一口。

神樂署在圜丘壇西天門外西北,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2023年)。神樂署是管理祭天時演奏古樂的機關。明代叫神樂觀,當時神樂觀的樂舞官、舞生都由道士擔任。

明朝永樂十八年遷都北京時,有300名樂舞生隨駕進北京,以後明代神樂觀常保持有樂舞生600名左右。到嘉靖時樂舞生總人數達2200名。

護理禮儀解說詞

禮儀作為一種專業文化,是 綜合素質的體現。禮儀,在我們嚴禁的操作裡,禮儀,在我們有理有度的生活中。看,美麗的天使微笑著向我們走來。青春靚麗的白衣天使,步履款款,優雅的行走姿態給人以動態的美感。行走時頭正肩平,雙目平視,挺胸收腹,步伐正直,步幅30cm左右 走姿 白色的 服讓你們顯現的那樣的聖潔與安詳...

解說詞是什麼意思啊,解說詞是什麼意思

解說詞是對人物 畫面 展品或旅遊景觀進行講解 說明 介紹的一種應用性文體,採用口頭或書面解釋的形式,或介紹人物的經歷 身份 所做出的貢獻 成績 社會對他 她 的評價等,或就事物的性質 特徵 形狀 成因 關係 功用等進行說明。其作用有二 一是發揮對視覺的補充作用,讓觀眾在 實物和形象的同時,從聽覺上得...

急求解說詞高中校運會解說詞入場式要

各位老師 同學們,現在朝主席臺走來的,是由xx班健兒們組成的方陣。造化鍾神秀,大地青未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看!xx班這個團結向上,激揚個性的集體邁著整齊化一的步伐,昂首闊步地向我們走過來了,這是一個充滿愛心和魅力的集體,同心協力 事故他們彼此的默契,頑強拼搏 是他們永恆的信念,永爭第一 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