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交公糧鮮有耳聞, 三提五統 又有是什麼意思呢?

時間 2025-02-09 14:30:07

1樓:蘇璇兒體壇

說起當年交公糧,現在的年輕人基本都不瞭解,這也不奇怪,當年農民靠地為生,種地交稅理所當然,而交公糧的那代人如今至少六十歲往上,他們的兒輩也已四十有幾了,部分趕在交公糧末尾,孫輩更是生在新時代,長在蜜窩裡,至多閒暇時聽到長輩談起此事,但至於『三提五統』,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熟悉!

什麼是『三提五統』呢?所謂「三提」,是指農戶上交給村級行政單位的三種提留雜資,包括公積金、公益金及行管費;而「五統」是指農民上交給鄉鎮一級**的五項統籌,具體為教育附加費、計劃生育費、民兵訓練費、鄉村道路建設費和優撫費,可想當年農民為了祖國的建設立下多少功勞,之所以收取這麼多費用是因為當年國家下達了《農民承擔費用和勞務管理條例》,依照條例農民必須支付相應的稅收,不交稅就是偷稅漏稅,甚至不交稅小孩都不能上學。

這『三提五統』收入都幹啥用了呢?村提留的公積金主要用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購置生產性固定資產和興辦集體經濟企業;而公益金主要用於五保戶供養、特困戶補助、合作醫療保健以及其它集體福利事業;管理費則用於村幹部的報酬與日常管理開支,這可都是錢啊,在1998年,有的人家裡4畝地,三提五統要交200元,公糧還要交500多斤,可以說不是一筆小數目了,當時一畝地小麥才能產五六百斤,要是災年,農民就更可憐了,但是『三提五統』絕對一分不少,這就是民族擔當精神。

那『三提五統』啥時候不需要繳納的呢?這是在2006年的時候,由於農民種地受到自然災害及土地好壞影響,收成極不穩定,於是就取消了交公糧,也就是農業稅,伴之的『三提五統』也就跟著一起取消了,所以現在年輕人不瞭解也就很正常了,可是那個年代農民的付出卻永遠牢記在歷史的史冊上,永不磨滅。

如今,那些年愈花甲的老農,偶爾還會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坐在院門石頭上,各自點燃一支菸,聊著年輕勞作時的情景,回憶著曾經走過的歲月!

2樓:裙子

三提五統:就是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按規定從農民生產收入中提取用於村一級維持或擴大再生產、興辦公益事業和日常管理開支費用的總稱。

3樓:教育知識之家

三提五統是指村級三項提留和五項鄉統籌。而村提留是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按規定從農民生產收入中提取的用於村一級維持或擴大再生產、興辦公益事業和日常管理開支費用的總稱。包括三項,即公積金、公益金和管理費。

而鄉統籌費,是指鄉(鎮)合作經濟組織依法向所屬單位和農戶收取的,用於鄉村兩級辦學、計劃生育、優撫、民兵訓練、修建鄉村道路等民辦公助事業的款項。

國外的大概六七十年代的喜劇電影,講的是電影公司拍電影的故事,很搞笑的,我找了很久

先祝你爸爸能早日 吧 除了喜劇電影還可以找些相聲小品的段子呀 特別是你爸爸喜歡的明星的 我爺爺病的時候 我爸爸媽媽就找了很多給他放 老人看了可樂了 比較有名的一些國產喜劇 瘋狂的石頭 三毛從軍記 應該是你爸爸那個年代的 了 三毛流浪記 到 三毛從軍記 三毛 這個苦孩子的形象更形象也更豐富了,讓人在輕...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幹部下農村怎么吃住

年輕幹部上山下鄉是 的一項政策,所以,對於年輕幹部來說,這也是一項政治任務。他們從城市裡還算不錯的生活,過度到普遍貧困的農村生活,這中間肯定經歷了不少心理煎熬。按照政策,村裡一般都會給他們安排集體宿舍,在吃的方面一般是大鍋菜。集體宿舍一般是村裡的集體用房,平時只有過來出差的幹部住,本村的人是不住在集...

六七十年代的壽山石小擺件有收藏價值嗎

看個人喜好吧。自己喜歡收藏就收藏。價值肯定有 六七十年代出口創匯的壽山石擺件有收藏價值嗎? 有一眼 應該不是出口創匯時作品,那時期做工比較講究,這件東西達不到那時的水平。請問這件壽山石擺件市場大概價值多少?5 成哥你好 壽山石芙蓉山子擺件,質地一流,雕工一流,塊頭也大,在15萬上下。可惜 太少了。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