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革蘭氏染色法是細菌學中廣泛使用的一種鑑別染色法,1884年由丹麥醫師gram創立。未經染色之細菌,由於其與周圍環境折光率差別甚小,故在顯微鏡下極難觀察。染色後細菌與環境形成鮮明對比,可以清楚地觀察到細菌的形態、排列及某些結構特徵,而用以分類鑑定。
革蘭氏染色屬復染法,即將標本固定後,先用結晶紫染色1分鐘後水洗,然後加革蘭碘液媒染一分鐘後用酒精脫色,再用稀釋石炭酸復紅復染。染色後除可以看到細菌形態外,還可將細菌分為兩大類,即不被酒精脫色而保留紫色者為革蘭氏陽性菌(g+)。被酒精脫色復染成紅色者為革蘭氏陰性菌(gˉ)。
革蘭氏染色原理尚不肯定,可能與細菌所帶核糖核酸、細菌壁結構通透性、等電點等因素有關。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色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等屬革蘭氏染色陽性菌。百日咳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霍亂弧菌、流行性腦膜炎雙球菌、淋病雙球菌等均屬革蘭氏陰性。
所以根據細菌的革蘭氏染色性質,可以縮小鑑定範圍,有利於進一步分離鑑定,以對疾病做出診斷。又由於各種抗生素的抗菌譜不同,革蘭氏染色尚可做為選用抗生素的參考。
革蘭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脫色、復染等四個步驟,具體操作方法是:
1)塗片固定。
2)草酸銨結晶紫染1分鐘。
3)自來水沖洗。
4)加碘液覆蓋塗面染1分鐘。
5)水洗,用吸水紙吸去水分。
6)加95%酒精數滴,並輕輕搖動進行脫色,30秒後水洗,吸去水分。
7)蕃紅梁色液(稀)染10秒鐘後,自來水沖洗。乾燥,鏡檢。
染色的結果,革蘭氏正反應菌體都呈紫色,負反應菌體都呈紅色。
2樓:蜜長青
到生物學中問這個問題吧。
簡述革蘭氏染色的原理
3樓:潮孤陽
革蘭氏染色法,是將所有細菌區分為革蘭氏陰性菌(g-)和革蘭氏陽性菌(g+)兩大類,是細菌學中最為常用的鑑別染色法。這種染色的方法能夠將細菌分為陰性和陽性,主要認為革蘭氏顏色染色是基於細菌細胞壁特殊化學組分進行染色的。
染色原理,主要是通過結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後,在細菌細胞壁內形了不溶於水的結晶紫與碘的複合物,隨後再用95%的乙醇進行脫色即可。
革蘭氏染色法,是指細菌學中廣泛使用的一種重要的鑑別染色法,這種染色法是由丹麥的醫生革蘭氏於1884年所發明的,最初其是用來鑑別肺炎球菌與克雷伯肺炎菌。革蘭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脫色及復染等四個步驟。未經過染色的細菌,由於其周圍的環境折光率差別較小,故在顯微鏡下難以進行區分。
但是,只要經過染色後,陽性菌會呈現出紫色,陰性菌呈現的則是紅色,並且還能夠清楚的看到細菌的形態,排列及其某些結構的特徵,從而可以輕鬆地進行分類鑑定。
簡述革蘭氏染色的步驟和結果
4樓:清寧時光
步驟革蘭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脫色、復染等四個步驟,具體操作方法是: 1)塗片固定。 2)草酸銨結晶紫染1分鐘。
3)自來水沖洗。 4)加碘液覆蓋塗面染約1分鐘。 5)水洗,用吸水紙吸去水分。
6)加95%酒精數滴,並輕輕搖動進行脫色,20秒後水洗,吸去水分。 7)蕃紅染色液(稀)染2分鐘後,自來水沖洗。乾燥,鏡檢。
結果染色結果。
革蘭氏陽性菌都呈紫色,革蘭氏陰性菌都呈紅色。
如何確定革蘭氏染色法結果的正確性
米一生 一般採用先染色好兩種已知陰陽性的菌種做比較。一般採用大腸桿菌 陰性,染色後應該是紅色 和金黃色葡萄球菌 陽性,染色後為紫色 再對未知菌革蘭氏染色後顏色與之前染的兩菌作比較顏色紅即為陰性菌,偏藍紫色即為陽性菌。想要比較更明顯可以在同一載玻片上三種菌同時染色,左邊放大腸桿菌,中間放未知菌,右側放...
植物嫁接的主要步驟是什麼,植物嫁接有幾種簡單的方法
夷義從午 喬灌木花卉進行無性繁育時,使用扦插 整條的方法不易生根成活,播種繁殖出實生苗又常發生性狀上的變異,不能保持原品種的特徵。因此,喬灌木花卉多用嫁接進行繁殖。嫁接是指剪截植物體的一部分枝或葉,嫁接到另外一株植物體上,使二者成為一新的植株。被剪截植物上的枝或芽叫接穗,被嫁接的植物叫砧木。1.嫁接...
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寫出必要的簡算過程19 6 20 0 5 2 65 1 7 1 7 1
龍神 1 19.6 20 0.5,19.6 20 0.5 19.6 10,1.96 2 2.65 1.7 1.7 1.35,2.65 1.35 1.7,4 1.7,6.8 3 0.145 500 2,0.145 500 2 0.145 1000,145 4 102 0.45,100 2 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