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有哪些習俗,美國人有那些習俗

時間 2021-08-11 18:08:03

1樓:暢秋梵安

週末基本上都有派對

感恩節 聖誕節 吃火雞

在聖誕節的前一個星期和後的一天都有瘋狂的減價在感恩節後的一天也有減價

有很多吧..

關鍵是有神經質的熱情= =

2樓:掌昭邶韻

國慶在公園派小國旗。萬聖節前家門口擺些恐怖髒東西,萬聖夜小孩挨家挨戶去拿糖果,感恩節要吃火雞。感恩節翌日是黑色星期五,那天很多東西都大降價。

還有那個愛爾蘭美國人過的聖帕特里克節,那天所有人都要穿綠衣服,這個沒法律規定的。

美國人有那些習俗?

美國有什麼習俗?

3樓:王王王小六

1、新年習俗

美國人過新年,最熱鬧的是新年前天晚上。是平安夜,人們聚集在教堂、街頭或廣場,唱詩、祈禱、祝福、懺悔,並一同迎候那除舊更新的一瞬。午夜12點,全國教堂鐘聲齊鳴,樂隊高奏著名的懷舊歌曲《一路平安》。

在**聲中,激動的人們擁抱在一起,懷著惜別的感傷和對新生活的嚮往共同迎來新的一年。

美國人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習慣,就是在新年許願立志,他們稱之為「新年決心」。這決心通常不是什麼巨集圖大志,而是一些樸實而實際的打算,例如「我一定戒菸」、「我要好好對待鄰居」等等。他們總是坦率地講給大家聽,以期得到監督和鼓勵。

據說美國的印第安人也有獨特的新年習俗。每到除夕之夜,他們就舉行富有特色的篝火晚會,一家人圍在篝火旁邊,載歌載舞。待至晨曦微露,他們就把破舊衣物付之一炬,作為除舊迎新的象徵。

2、情人節習俗

2月14日,是西方傳統的聖瓦倫丁節,又稱「情人節」,它具有悠久的歷史。古羅馬時代的牧神節,就是一個情侶們的節日。是日男女青年歡聚一堂,姑娘們把表達愛情的祝詞放在籤筒裡,小夥子依次抽籤,抽到哪位姑娘的祝詞,那位姑娘就成為他的戀人。

在美國,聖瓦倫丁節已不僅僅是青年人的節日,親人朋友之間都可以互送小禮品以表達感情增進友誼。不少商店專門**這類禮品,如裝飾成心形的巧克力糖、或者繫著緞帶的紅玫瑰和鬱金香花束。至於各式各樣的情人卡,更是比比皆是。

3、愚人節習俗

愚人節,人們常常組織家庭聚會,用水仙花和雛菊把房間裝飾一新。典型的傳統做法是佈置假環境,如把房間佈置得像過新年一樣,等客人到來時則祝他們「新年快樂」,令人感到別致有趣。

不過愚人節最典型的活動還是大家相互開玩笑,捉弄對方,比如,小孩子會告訴父母說自己的書包破了個洞,或者臉上有個黑點,等大人俯身來看時,他們就一邊喊著「四月傻瓜」,一邊笑著跑開去。

如今的愚人節在美國已主要是淘氣的男孩子們的節日。

4、復活節習俗

復活節是**教紀念耶穌復活的一個宗教節日。每年,春分過去,第一次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就是復活節。日期年年不同,一般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

復活節有不少傳統習慣,最典型的要數復活節彩蛋。古人常把蛋視為多子多孫和復活的象徵。後來**教徒又賦予蛋新的涵義,認為它是耶穌墓的象徵,未來的生命就是從其中掙脫而出世的。

復活節時人們把雞蛋染成紅色,代表耶穌受難時流出的鮮血,同時也象徵復活後的快樂。還有一種古老的習俗,是把煮熟的雞蛋送給街頭的孩子們做遊戲,他們把蛋往前滾,誰的蛋最後破,誰就獲得勝利,蛋全歸他所有。

兔子也是復活節的象徵。因為兔子繁殖力很強,所以人們把它視為新生命的表現者。大人常繪聲繪色地告訴孩子復活節彩蛋是兔子下的,並把彩蛋放在花園裡,讓孩子們玩找蛋遊戲。

現在每逢復活節,美國大小糖果店總要**用巧克力製成的復活節小兔和彩蛋。這些彩蛋小的和雞蛋差不多,大的竟有甜瓜那麼大,孩子們自然喜歡,送給親戚朋友,也不失為上佳禮品。

5、萬聖節習俗

11月1日萬聖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萬聖節前夜,即10月31日夜晚,是兒童們縱情玩樂的好時候。它在孩子們眼中,是一個充滿神祕色彩的節日。

夜幕降臨,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盞「傑克燈」(南瓜燈)跑出去玩。

「傑克燈」的樣子十分可愛,做法是將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後在瓜中插上一支蠟燭,把它點燃,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便能看到這張憨態可掬的笑臉。

收拾停當後,一群群裝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傑克燈」,跑到鄰居家門前,威嚇般地喊著:「要惡作劇還是給款待」、「給錢還是給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錢款待他們,那些調皮的孩子就說到做到:

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

他們有時把人家的門把手塗上肥皂,有時把別人的貓塗上顏色。這些小惡作劇常令大人啼笑皆非。當然,大多數人家都非常樂於款待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客人。

所以萬聖節前夜的孩子們總是肚子塞得飽飽的,口袋裝得滿滿的。

美國人有哪些特點?美國有哪些文化風俗? 10

4樓:迷你張豔

大咧咧二個為別人考慮一下我的力量是有限的?????????

美國人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5樓:匿名使用者

(1)、美國人的家庭

傳統的美國家庭被稱為「核心家庭」。核心家庭包含了先生、太太和小孩子,今日美國的一般家庭有二個或三個小孩(或者再加上幾隻寵物)。在一些文化裡,大家庭住在一起,甚至好幾代的人同住。

在美國,只有極少的情況下才會有超過一個家庭同住一個屋簷下。

(2)、美國人的婚姻

美國人在婚姻問題上,講求感情第一:交往自由,擇偶自由,愛情自由。男女戀愛,一般不需要媒人介紹,父母也很少干涉。

講求**自由是許多美國人的愛情觀。他們認為,男女雙方不必做過多的瞭解,美麗的外表、強壯的體魄、**的**,足以構成感情的基礎。他們重視婚姻合同:

結婚前,男女雙方到律師事務所簽定一份「婚姻合同」,主要內容是婚後的錢財歸屬、家務分擔、離婚的前提條件等。他們還講求離婚自由,把離婚當做喜事予以宴慶,整個社會的離婚率很高。

2、重要節日的慶祝

a、感恩節。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是感恩節。感恩節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節日,也是美國人全家歡聚的節日。

每逢感恩節這一天,美國舉國上下熱鬧非常。城鄉市鎮到處舉行化裝遊行、戲劇表演和體育比賽等,學校和商店也都按規定放假休息。孩子們還模仿當年印第安人模樣穿上離奇古怪的服裝,畫上臉譜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

當天教堂裡的人也格外多,按習俗人們在這裡都要做感恩祈禱。

b、聖誕節。是美國人最大最熱鬧的節日。每年12月25日,全國便沉浸在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中。

從感恩節過後的第二天,美國人就開始為聖誕節大忙特忙起來。每家商店都是**滾滾,商人們要鼓起如簧之舌,推銷他們的各種貨物,普通人也願意趁此機會棄舊更新。聖誕夜是一個狂歡的夜晚。

美國人常常通宵達旦地舉行慶祝活動。

三、美國人的社交

(1)、送禮

一般說,美國人不隨便送禮。有的在接到禮物時常常顯得有些難為情。如果他們湊巧沒有東西回禮,就更是如此。

但是逢到節日、生日、婚禮或探視病人時,送禮還是免不了的。美國人最盛行在聖誕節互贈禮品。聖誕節時,天真爛漫的孩子們為收到各種新奇玩具而興高采烈,以為這是聖誕老人送給他們的禮物。

大人們之間常送些書籍、文具、巧克力糖或盆景等。禮物多用花紙包好,再繫上絲帶。按照美國傳統,聖誕節的前幾天還有個「白聖誕節」,屆時,人們用白紙包好禮物送給附近的窮人。

(2)、約會

美國人辦事講求效率,重視有計劃地安排自己每天的時間。什麼時間做什麼,一般已預先安排妥當。因此他們絕對不希望有人突然來訪,打亂他們的計劃,只有至親好友才可以例外。

不僅平時這樣,星期天也如此。美國社會是一個競爭的戰場,美國人在緊張工作之餘,節假日照例要同妻子、孩子們一起享受一下天倫之樂。如果外人不打招呼,貿然前去,必定不受歡迎。

因此要拜訪一個美國家庭,事前約會是必不可少的,否則就會被當成不速之客,甚至吃閉門羹。

(3)、赴宴

美國人會常說"隨時來找我",有些邀約是相當誠懇的,但拜訪前仍應事先**聯絡,確定時間,以免自己的"隨時"而造成別人的不便。若接到正式的邀約,請柬上倘印有"r.s.

v.p.",去與不去必需**通知。

大型活動請柬通常印有regrets only,此時只有不參加時才須通知。若沒有赴約把握,不要輕意應允;若臨時不能赴約,務請**通知。

6樓:上海膚康診療所

1.小費

小費就是一個

美國人有哪些生活習俗??

7樓:

姜子牙、諸葛亮、劉伯溫

easier said than done.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8樓:匿名使用者

美國,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歐洲的延伸,因為美國人的語言、她的人口構成,以及她的立國精神都源於歐洲。另一方面,美國又與歐洲不同,因為歐洲移民在北美大陸上驅趕走印第安人後,在一片荒蕪曠野之地創造了令人讚歎不已的燦爛文明。所以,在談論美國習俗與社交禮義時,既要顧及歐美的相同性,又要注意兩者的相異性。

習俗是個範圍廣泛、內容複雜的題目,涉及人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的方方面面。筆者擬定以雜談的形式,就美國人的習俗作一粗淺概述。

寬容性美國是個移民之國,它的祖先來自於全球各地。人們移居美國時,不僅僅在地理位置上挪動一下,而且還把他們所在國的評議和風俗習慣帶到了新的居住地。因為雜,人們各自的差異十分突出;因為差異十分普遍,人們就不特別注重統一性。

久而久之,美國人的習俗中形成了較高程度的寬容性(tolerance),對異質和不同評議持容忍、可接受的態度。在這一點上,美國社會裡可行的習俗要比世界上其他國家來得寬泛。

從政治上講,這種寬容性表現在對自由的追求和對自由權利的維護。從宗教上說,它體現在不同信仰的和諧共存。從生活範圍上看,它顯現在不同和族、不同族裔社群的平安相處。

一言以蔽之,在美國,每個人基本上可以任意選擇不同的觀念、信仰、生活方式和傳統習慣;人們也可以在相當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習俗和儀。譬如,猶太人可以慶祝他們的宗教節日,而**教徒則能夠他們的聖誕節和復活節。再譬如,美國華人可以在唐人街用華語生活和工作;同樣的道理,越南移民能夠在他們的「小西貢」按越南的方式經營業務,從事各種活動。

美國人的容忍性,除了上面的美國是個移**這個因素以外,還與美國人的頻繁遷徙有關。眾所周知,美國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她的西部開發史。那時,美國拓荒者或徒步跋涉,或騎馬坐車,從東到西,從南到北,**有機遇,就往那裡移居。

頻繁的遷移和不斷地更換居處使人們始終處於「流動」狀態,對暫面臨的種種不同現象更易於寬容和接受。此外,經常遷移還能夠幫助人們擴大眼界,知多識廣,對不同的習俗持同情、理解的,並逐漸形成多樣性勝於單一性的開放性觀念。

由於美國人的寬容性較強,所以美國人很少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其他人身上,它與中國孔夫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古訓十分酷似。譬如說,丈夫可能是個共和黨人,但他決不能逼迫他那擁護民主黨的妻子改變政治立場。同理,母親也許是個天主教徒,但她決不能強迫她那已皈依成穆斯林教徒的兒子改變宗教信仰。

在日常生活習慣和平時事務處理中,這種寬容精神更是屢見不鮮,司空見慣。

不拘禮節

美國人以不拘禮節著稱於世。在寫字樓裡,人們常常發現「白領工人」不穿外套、不繫領帶地坐在自己的室裡工作。有交談時,他們會朝椅背一靠,把雙足往桌子上擱,悠哉悠哉地在裡「侃」上個半天。

在大學校園裡,美國教授身穿牛仔褲、足蹬耐克鞋進教育上課的例子數不勝數。更有甚者,美國教授講到來勁之處,會一屁股往講臺上一坐,神采飛揚地滔滔不絕一番,不分年齡,不分性別。更常見的情形,是美國父子之間、母女之間的隨和、輕鬆關係。

無論是在裡,還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以常看見美國長輩與幼輩互拍肩膀、無拘無束的鏡頭。所有這一切都源於美國人不拘禮節(informality)的習性。

從角度上講,美國人不拘禮節的習性與他們的民主平等觀念相關。我們知道,美國發展程序中,投有封建社會這一階段。貴族、賤民、等級、王室等歐洲大陸盛行的一套東西,在美國沒有或者有實際意義。

人們對家庭、地位、身份不十分看重:更主要的是當事人本身的實際成就。這種產生於美國早期開發階段的觀念很大程度上已成了美國傳統中的「沉澱物」。

因為大家珍視平等的權利,人們互相交往中就沒有必要過份講究各種各樣的繁縟禮節了。上級與下級之間,家長與子女之間,老闆與工人之間,教授與學生之間,都是如此。

關於這一點,人們只要注意一下美國人與人見面時的打招方式即可一清二楚了。不管是下屬見到上司,還是學生見到師長,美國人一般只需笑一笑,說聲「嗨」(hi)或者「哈羅」(hello)即可,而不必加上各種頭街。還有,美國人在社交場合散席或者業務散會時,較少與人一個個地道別,而是向大家揮手說一聲「好啦,我們再見吧這樣做並不表示人們相互間缺少敬意,而是人們長年累月的習慣使然。

不拘禮節是為了使人們在交往中更輕鬆、自在一些,從而更快地縮短人們之間的距離。這也許是美國人性格開朗的一個原因。

我是美國人,我不是美國人,卻對美國超有好感,甚至有些偏執怎麼辦

頹廢de皇帝 被欺負未必是壞事啊 可以鍛鍊人嘛 彌留的少女 第一 美國這個國家犯罪率比中國高!出門在外,總要為自己的安全考慮,為家人考慮,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第二 中國人天生中庸,不像美國人富有侵略性!第三 你所說的欺負,只是極個別的中國人的個體表現,試看看大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有那個民族有這麼...

美國人工作有多辛苦,美國人到底有多勤奮

呵呵,一般不會很辛苦,8小時工作制,4個小時休息15分鐘喝咖啡,每週40個小時工作,且工資很高,而其他族裔的人,特別是生活在最底層的人,那就辛苦點兒了,比如餐飲業,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6天上班,每月才兩千多塊錢 有工作的美國人,每天的時間是如何分配的?也是有些羨慕。在西方發達國家裡,美國算是工作時...

美國人一般都有哪些姓氏,美國人的姓氏?

美國人的姓氏是在後面的。如 麥克爾.喬丹 麥克爾是名,而喬丹才是他的姓。美國人的性氏很多。比中國人的性氏還要多。但相對的名很少 比如叫麥克爾的在美國好多好多 一 以職業為姓 美國人多以職業為姓,這點與我們很是不同。如 blacksmith 鐵匠,carpenter 木匠,taylor 裁縫,m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