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醫高手請教個藥方 制天麻10g生黨蔘15g菊花10g山茱萸10g牡蠣30g白芍10g柏子仁

時間 2021-06-11 15:17:59

1樓:流浪中醫生

這個藥方總體偏於寒性,偏於**陰虛生熱,睡眠不安,腰痛乏力等症狀。但是,嚴格說來,不是一個好的處方,看不出明確的君臣佐使。出自平庸者之手。

2樓:匿名使用者

此方溫中補氣補脾補髓、強筋建骨、通脈!以溫性為主!

中醫的起源

3樓:蒯讓漫媼

中醫起源很早。在成書於戰國到泰漢時期的《黃帝內經》中,中醫的理論體系已基本形成。東漢末年,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總結了中醫辯證論治原則。以後,中醫的理論和實踐不斷有所發展。

4樓:齊恕圭胭

本來人跟動物一樣沒有醫生這職業的

只是有經驗的人就專門做這類事了,收集這些經驗,整理成書

?中醫起源?跟問人是哂時候吃東西,廚師是乍來的一樣

5樓:訾可欣迮詞

中藥是在西方醫藥學傳入我國以後,人們對我國傳統藥物的稱呼,起源於原始社會時期

6樓:愛她爸而強射她

從幾萬年前的原始社會,就有了原始的中醫。

7樓:裘初資思恩

可以說有了人類也就有了醫學.

殷商時代就有疾醫,瘍醫,食醫,獸醫的分類,可見當時也是有一些規模的.只是當時連年戰亂,留下的只是零星的記載.

故可推知它的起源還要早.

中醫和西醫有什麼區別?

8樓:老巫婆你送後

1、看病方式不同

中醫主要是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

西醫主要是通過醫療儀器裝置和實驗室得出**。

2、開的藥不同

中醫主要是開草藥,煎水服用,或者是通過鍼灸**。

西醫開藥都是開藥片或者口服劑等,西藥即為有機化學藥品,無機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

3、起源不同

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之後歷代均有總結髮展。除此之外對漢字文化圈國家影響深遠,如日本漢方醫學,韓國韓醫學,朝鮮高麗醫學、越南東醫學等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西醫起源於近代時期的西方國家,它是近代時期的西方國家的學者在否定並摒棄了古希臘醫學之後,所發展出來的一門以解剖生理學、組織胚胎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作為基礎學科的全新的醫學體系。

9樓:乾金水茂

中醫和西醫有什麼區別?陰陽系統論作者張睿曾經說過,就是相互的層次不一樣;

中醫和西醫有什麼區別?簡單的說就是,西醫研究的是人體,而中醫研究的不僅僅是人體,而是把人體置於其必將面臨的生存環境進行綜合的思考,此即天人一體。所以,中醫理論其實比西醫更勝一籌。

遺憾的是,現在的中醫包括十三五規劃教材《中醫基礎理論》根本就沒有體現出中醫理論的優勢。

中醫和西醫有什麼區別?中醫生理病理系統論作者張睿關於中醫和西醫有什麼區別一語中的;

中醫和西醫有什麼區別?屬於既有聯絡又有區別的東西;中醫可以融合西醫,但絕不是矮化自己無原則向西醫看齊,而是在自己理論體系的空間內,完善自我;

中醫和西醫有什麼區別?現在你是不是明白了呢

10樓:睦蕾鄭雁

病毒性細菌性的疾病最好選擇西醫。各類性疾病最好選擇真正的中醫。凡是要你用機器檢查病情的都是西醫。

真正的中醫可以通過望面相,望氣色,觀色舌苔色澤,等確診病情,並根據具體的症狀給出最佳的調治方案。那種打著中醫的名稱,讓你去用機器檢查診斷的是假中醫。

11樓:烏雅樂蕊丘漠

中醫和西醫的區別主要在於。中醫主要講究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中醫認為,任何疾病不是自然而是必然的,看待任何問題和**任何疾病都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

中醫是廣大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的總結與積累,從臨床中實踐而得出的結果,所以在老百姓中得到廣泛的認識。而西醫是以解剖病理學為基礎,從微觀上來認識疾病,必須根據檢驗結果為依據,採取的是對病**。所以,西醫思維方式相對範圍較小。

醫療上不容易做到整體**。

12樓:裡裡天天

中醫和西醫有什麼區別?應該同籠統的來說,中醫治本西醫治標。

13樓:匿名使用者

根本區別是科學根基不同。西醫是建立在現代科學基礎之上,中醫就是憑個人感覺和經驗。

14樓:王晗雨

中醫是從人的體制出發讓自己去戰勝疾病,是從根本著手的,**週期比較長。西醫是藉助別的藥物對抗疾病,病的症狀沒了,但隱患還在,不過在短時間內可見療效。

15樓:阿瑟

中醫與西醫的區別最重要一點便是理念不同。 中醫的理論是陰陽平衡、順應自然之道,講究氣。而西醫的理論則否定人體有氣,更沒有什麼陰陽。

中醫看問題是巨集觀的,把人體看做一個迴圈著的整體。而西醫則是微觀的,**疼治**,把人體分解開了。 中醫不叫**病症,叫做調理。

西醫不然。 以上三點的原因,導致了中醫調理病症是從本質下手的,所以被人稱為治本。西醫**病症是片面的,所以被人稱為治表。

這是理念的不同。 還有,中醫與西醫的第二大不同便是藥物的不同,西醫的藥物稱為西藥,是由化學成分組成的,傷肝傷腎。而中醫的藥物是純天然的,被稱作中藥材。

這些中藥材中有的有毒性,有的沒有毒性。分陰陽、寒熱、歸經、性味等元素。可因人而異,搭配施為。

這兩大要素便是西醫與中醫的區別。 以上便是我對您所提出的問題作出的回答,謝謝。

中醫入門哪本書好

16樓:祕籍

推薦《周易》,《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思考中醫》,《傷寒論講義》,《傷寒論》,《金匱要略》,《道德經》,《千金方》。

自學中醫,最開始是百一定要讀《周易》的,一定要通讀,一時不理解可以先背下,可能你要問了醫學院的中醫學生為什麼不要學《周度易》,因為醫學院的學生他們的中醫不是傳統中醫,是中西結合的中醫。

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學、中醫兒科學、傷寒論。能看懂文言文可以看黃帝內經,傷寒論,本草綱目,湯頭歌,葉天士祕方大全、傅青主女科、溫熱經緯、藥性賦等

然後《醫學知三字經》誦讀,看一看診斷學的《脈訣》與《醫宗金道鑑·四診心法要訣》。最後開始看內科的《傷寒論》。

先由淺入深看回比較好,剛開始可以看簡單易懂的,比如《藥性賦》、《湯頭歌》等,慢慢的在讀有難度的答,中醫博大精深,自學還是很有難度的。

其實實踐是一直伴隨在學習中的,學了脈學,就多去把脈,看到家人有不舒容服,就試著用中醫去分析下,這樣很有助於加深理解和記憶。學終究是要用來使用,多去醫院和著老師傅多看看,多學學。

17樓:匿名使用者

我就是自學中醫的,現在正好學到你的下一層次,我的經歷可能值得你參考下。

我就是先看了《中醫基礎理論》,這個一定要先看。主要有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和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的兩套。內容都差不多,少有差異。

看完了以後覺得意猶未盡,就繼續看了《中醫診斷學》,很多都不懂,才知道看早了,於是回過頭去看《黃帝內經》,看完了基本就算是看到中醫的門了。

讀完《中醫基礎理論》和《黃帝內經》入門以後,我就找了《中醫診斷學》和《鍼灸學》來看,再看就能看懂了,而且相當實用。因為我只是作為愛好,所以沒有去看《中藥學》,後面都是雜七雜八的看點「藥膳」、「中醫氣功推拿」之類的東西。還兼看了一些例如「道家思想」、「易經」之類的東西,都互有幫助。

一直沒有學看病、抓藥。但是作為愛好來處理,沒有走的太深。

18樓:勤奮的青草

就自學而言,我建議首先肯定是要看 中醫基礎理論的,不然很難理解中醫,然後多背,《 黃帝內經》是必看必背的,太深的書先不要看,把基礎打好在去看,不然就像學長說的看也是白看,因為根本看不懂。師傳的一般都是先背書,幾大經典著作都背了再上臨床跟著學 如果是自學, 首先你要買一套教材,我把基本的教材列出來, 中醫基礎學,中藥學, 方劑學, 中醫診斷學,中醫內科學。這只是基本的,我覺得對於自學比較容易入門。

比較快的能認識 中醫學的理論以及思路。

第一門課程你需要學習中醫基礎學,這是中醫的基本理論必修的,會有很多看不明白,沒關係,一直看到第五章節你就會比較容易接受中醫的理論了,中醫的學科是抽象的,很多知識需要總結,可以參考《中醫自學》江天成版,裡面的總結比較精煉。第二門課程你要學習中藥學,沒什麼訣竅,死記硬背,當然條件允許最好能賣點帶影象的中藥書籍來加深印象,第三門課程, 方劑學,沒什麼訣竅,死記硬背,書裡面附有方歌,最好能把常用的方子記下來,比如麻黃湯, 桂枝湯,六味地黃湯, 四物湯, 八珍湯等,大概有幾百個方子,把重點的方子記下。這三門課程歸納為理論課程,就好比打仗你現在已經掌握如何用槍了。

有機會再學學西醫的一些知識,互相應證。比如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 等等。

19樓:琴偉博裘豪

學中醫就要學經典的書籍,強烈推薦《脈經》,《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傷寒論》一定要按順序讀,這樣一定有收穫。有些書很難買可以去新華書店看看,但是我轉了好多地方都沒脈經

20樓:撒了和入了

我是先看的論中醫幾度秋涼這本書 比較簡單易懂,找好興趣。

進階的話那就是四大經典了,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21樓:匿名使用者

目前學術界一般將《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選為中醫四大經典。也有部分中醫教材把《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當作四大經典。目前採用前者說法的較多。

22樓:傳域傳承

《傷寒論》《黃帝內經》

23樓:匿名使用者

學一下中醫基礎學和中藥學,中醫的精髓靠自學是學不來的,特別是把脈,一定要靠老師帶並多實踐才行,

中國古代有名的中醫

24樓:匿名使用者

鍼灸之祖———黃帝 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領袖。現存《內經》即系託名黃帝與歧伯、雷公等討論醫學的著作。此書對針刺的記載和論述特別詳細。

脈學倡導者———扁鵲 姓秦,名越人,戰國渤海郡鄭(今河北任丘)人。太子屍厥已死,而治之復生;齊桓侯未病,而知其後五日不起,名聞天下。《史記·戰國策》推崇其為脈學倡導者。

外科之祖———華佗 華佗又名敷,字無化,後漢末沛國(今安徽亳州)人。尤擅外科,對「腸胃積聚」等病,飲麻沸散,須臾便知醉,腸洗浣,縫腹摩膏,施行腹部手術。

醫聖———張仲景 名機,漢末南陽郡(今河南南陽)人。相傳曾任長沙太守,當時傷寒流行,病死者甚多。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對祖國醫學的發展有重大貢獻。

預防醫學的倡導者———葛洪 字稚川,自號抱朴子,晉朝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著有《肘後備急方》,書中最早記載一些傳染病如天花、***症候及診治。「天行發斑瘡」是世界上最早有關天花的記載。

藥王———孫思邈 唐朝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曾**唐太宗皇太后頭痛病,宮廷要留他做御醫,他謊稱採「長生不老藥」獻給皇上,偷跑了。監視他的人謊報採藥時摔死,太宗封他為藥王。

兒科之祖———錢乙 字仲陽,北宋鄆州(今山東東平)人。著《小兒藥證直訣》,以臟腑病理學說立論,根據其虛實寒熱而立法處方,比較系統地作出了辨證論治的範例。

法醫之祖———宋慈 宋朝福建人。所著《洗冤集錄》,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文著。

藥聖———李時珍 字東壁,號頻湖,明朝蘄州(今湖北蘄春)人。長期上山採藥,深入民間,參考歷代醫書800餘種,經27年艱苦勞動,著成《本草綱目》,所載藥物共1758種。

《醫宗金鑑》總修官———吳謙 字文吉,清朝安徽歙縣人。乾隆時為太醫院院判。《醫宗金鑑》是清代御製欽定的一部綜合性醫書,全書90卷,是我國綜合性中醫醫書最完善簡要的一種。

新手向高手請教問題,作為新手請教各位高手一個問題!

首先我要說,你要是玩pg的話 搶板的事就交給你的隊友吧!要是玩pg,伱要玩矮一點的,因為那樣跑動快,有優勢。防手的時候儘量卡位卡掉其他g,多防著點背2就行。過人就用背2和超級運球。pg沒有機會就傳,有機會就投,別硬過人,儘量靠自己過人,pg過人很有優勢的。多練練體會體會就好了。作為新手請教各位高手一...

向電腦硬體高手請教

價效比最好的推薦5750 其次是450這個是250的升級版 250和86都不建議購買了淘汰產品了 電腦效能這東西,以顯示卡為例,並不是單一就能體現出來的,它需要與主機板,記憶體等其它原件相容,它有一個整體相容性。你買了一個低端的主機板,你顯示卡在好,可能也達不到顯示卡本身的效果。它不能充分利用顯示卡...

這個電腦配置如何啊!向各位高手請教請教

整機配置尚可,具備一定娛樂能力。不過相對於4800 cpu效能依然夠用而言,顯示卡效能現在是整機的瓶頸。8500gt流處理器過少,效能弱於9500gt,怎麼可能和gt220差不多,ls搞笑了。不過如果lz不介意,在低畫質下執行一些市面的遊戲還是沒有什麼問題。如果想獲得比較好的體驗,就要升級顯示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