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百聽安仍璟
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種正常的情志活動
六淫:即風、寒、暑、溼、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還需要詳細的嗎?
2樓:刑皓不秋柳
內傷七情簡述
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是機體的精神狀態。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
清靜無為。
[編輯本段]成因
七情是人體對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況下,一般不會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過了人體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動範圍,使人體氣機紊亂、臟腑陰陽氣血失調,才會導致疾病的發生,由於它是造成內傷病的主要致**素之一,故又稱「內傷七情」。
在正常情況下,七情是人對外界環境各種刺激的生理反應。如果精神刺激過度,常可引起體內陰陽、氣血以及臟腑功能活動失調而產生疾病。
(1)由於七情的變化不同,對臟腑的影響也不一樣。中醫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悲傷肺,驚恐傷腎」的說法,但並非那樣絕對,它只能說明不同的情志變化,對臟腑的功能活動確有一定影響。
(2)其所影響的臟腑,多表現為該臟腑的功能紊亂。如「怒則氣上」,大怒傷肝,則肝氣上逆,血隨氣上,出現**或昏厥等證。「思則氣結」,思慮傷脾,則脾氣鬱結,健運失常,出現納少、腹脹、腹瀉等消化不良的證候。
(3)精神活動異常可引起臟腑功能紊亂,反之臟腑陰陽、氣血失調,亦可導致精神活動障礙。如肝陰(血)不足則易怒,心火亢盛則發狂等。
[編輯本段]七情詳解
七情中的「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現。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有高興的事可使人精神煥發。但是高興過度就會傷「心」,中醫認為「心主神明」,心是情志思維活動的中樞,超乎常態的「喜」,會促使心神不安,甚至語無倫次,舉止失常。
如《儒林外史》中的「范進中舉」故事,就是講他數十年寒窗不得志,一旦中舉,高興得舉止發狂,瘋癲而目不識人。這就是中醫所謂「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的原因。另外,過度喜悅能引起心跳加快,頭目眩暈而不能自控,某些冠心病人亦可因過度興奮而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因此,喜樂當適度。喜則意和氣暢,營衛舒調,但過度會走向反面。
「怒」,指人一旦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或因事未遂,而出現的氣憤不平、怒氣勃發的現象。中醫講,肝氣宜條達舒暢,肝柔則血和,肝鬱則氣逆。當人犯怒時,破壞了正常舒暢的心理環境,肝失條達,肝氣就會橫逆。
故當生氣後,人們常感到脅痛或兩肋下發悶而不舒服;或不想吃飯、腹痛;甚至出現**等危症。中醫術語稱其為「肝氣橫逆,克犯脾土」。現代醫學也認為:
人處在極度精神緊張的情況下,可引起胃腸功能紊亂或形成消化性潰瘍;亦有因血壓升高而誘發冠心病導致猝死的。三國時代的周瑜因生氣**而亡,這樣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偶然發生。因此,從健康的角度出發,最好的辦法是儘量戒怒,因為這對人對己有益。
「憂」,指憂愁而沉鬱。表現為憂心忡忡,愁眉苦臉而整日長吁短嘆,垂頭喪氣。《靈樞.
本神》說:「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若過度憂愁,則不僅損傷肺氣,也要波及脾氣而影響食慾。
諺語說:「愁一愁,少白頭」。傳說伍子胥過文昭關,一夜之間鬚髮全白,就是因為心中有事,過分憂愁所致的。
「思」,就是集中精力考慮問題。思慮完全是依靠人的主觀意志來加以支配的。如果思慮過度,精神受到一定影響,思維也就更加紊亂了。
諸如失眠多夢、神經衰弱等病,大多與過分思慮有關。中醫認為:過思則傷脾,脾傷則吃飯不香,睡眠不佳,日久則氣結不暢,百病隨之而起。
因此,對待社會上或生活中的某些事情,倘若「百思不得其解」的話,最好就不要去「解」它,因為越「解」越不順,心中不順則有可能導致「氣結」。
「悲」,是由於哀傷、痛苦而產生的一種情態。表現為面色慘淡,神氣不足,偶有所觸及,即淚湧欲哭或悲痛欲絕。中醫認為悲是憂的進一步發展,兩者損害的均是肺臟(指肺氣),故有「過悲則傷肺,肺傷則氣消」之說。
這說明悲哀太過是會傷及內臟的。因此,家庭中一旦發生不幸的事情,一定要節哀,以保重身體為要。
「恐」,是懼怕的意思,因精神極度緊張而造成的膽怯。「驚」,是突然遇到非常事變,導致精神上的卒然緊張。諸如驟遇險惡,突臨危難,目擊異物,耳聽巨響等,都可發生驚嚇。
驚與恐不同,驚是自己不知道而驚嚇;恐是自己知道而恐懼。無故恐懼害怕的人,大都腎氣虛,氣血不足;突受驚嚇而當場目瞪口呆,手足無措的人,大都因心氣逆亂,心血受損,導致心無所倚、神無所歸的緣故。因此,治恐當補腎,治驚應安神。
總之,人的情志活動若要保持相對的平靜,平時就要重視思想修養及精神調攝,客觀對待周圍事情的變化,使自己的精神面貌經常處在樂觀、愉快、安靜、平和之中,這對於養生有益。
[編輯本段]七情致病
(l)直接傷及內臟
七情過激過久,可以直接損傷內臟。情志傷髒,既可表現為反傷\本髒\,呈現出相應臟腑氣機紊亂的病變規律;亦可\發無常分,觸遇則發\。
①反傷本髒:情志活動必須以五臟精氣作為物質基礎,外界的刺激作用於相應的內臟,才能表現出特定的情志變化,故說七情分屬於五臟。其基本規律是:
怒為肝之志,喜為心之志,悲(憂)為肺之志,思為脾之志,恐(驚)為腎之志。七情過激過久,可以損傷相應的內臟。其反傷\本髒\的基本規律是:
\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這種傷規律又稱為\自傷\。
②發無常分,觸遇則發:情志致病可以\不以次入\,即可以不完全按照上述七情反傷本髒,導致臟腑氣機紊亂的規律、次序致病。它可發無常分,觸遇則發。
其一,一種情志可以傷及多髒:如暴怒傷肝,亦可橫逆,乘脾犯胃,出現臌脹、飧洩、呃逆、嘔吐等症;思慮太過,不但損傷脾胃,亦能耗傷心血,神失所養,出現心悸、失眠多夢等症;過恐傷腎,精傷不能上奉,則水火失濟,可出現心中煩、不得臥,或心神不安、心虛膽怯等症。其二,多種情志可以同傷一髒:
七情過激過久,雖可分別傷及五臟,但與心之關係尤為密切,因為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主宰精神情志活動,因而七情傷髒,均先影響心神,心神受損必涉及其他臟腑產生種種病變。此外,由於肝的疏洩功能能夠調暢情志,關係到機體全身氣機的運轉,因而,七情致病導致臟腑氣機紊亂,必然影響到肝的疏洩功能發生太過或不及,所以肝失疏洩也是情志致病發病機制的關鍵。又由於脾胃為人體臟腑氣機升降運動的樞紐,為氣血生化之源,故各種情志傷髒,常可損傷脾胃,導致脾胃納運升降失常。
所以說,情志所傷為害,又以心、肝、脾(胃)和氣血的功能失調為多見。
(2)影響臟腑氣機
七情致病傷及內臟,主要是影響臟腑的氣機,使臟腑氣機升降失常,氣血執行紊亂。不同的情態刺激,對氣機的影響也有所不同。七情影響臟腑氣機的病變規律,《素問》概括為:
\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怒則氣上,是指過度憤怒可使肝氣橫逆上衝,血隨氣逆,並走於上。臨床可見氣逆,面紅目赤,或嘔血,甚則昏厥卒倒。
喜則氣緩,包括緩解緊張情緒和心氣渙散兩個方面。在正常情況下,喜能緩和緊張,使營衛通利,心情舒暢。《素問》說:
\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故氣緩矣。\但暴喜過度,又可使心氣渙散,神不守舍,出現精神不能集中,甚則失神狂亂等症。
悲則氣消,是指過度悲憂,可使肺氣抑鬱,意志消沉,肺氣耗傷。
恐則氣下,是指恐懼過度,可使腎氣不固,氣洩於下,臨床可見二便失禁;或恐懼不解則傷精,發生骨酸痿厥,遺精等症。
驚則氣亂,是指突然受驚,以致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驚慌失措。
思則氣結,是指思慮勞神過度,傷神損脾,可導致氣機鬱結。古人認為\思\發於脾,而成於心,故思慮過度不但耗傷心神,也會影響脾氣。思慮過度,則傷心脾,暗耗陰血,心神失養則心悸,健忘,失眠,多夢;氣機鬱結阻滯,脾的運化無力,胃的受納腐熟失職,便會出現納呆,脘腹脹滿,便溏等症。
(3)情志異常波動,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惡化
根據臨床觀察,在許多疾病的過程中,若患者有較劇烈的情志波動,往往會使病情加重,或急劇惡化。如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若遇事惱怒,肝陽暴張,血壓可以迅速升高,發生眩暈,甚至突然昏厥,或昏僕不語,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心臟病患者,亦常因情志波動而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惡化。
外感六淫
外感六淫
中醫把導致疾病的因素分四類,外因、內因、病理產物和其他**。外因,即中醫中的外感六淫就是風、寒、暑、溼、燥、火;內因就是我們的各種情緒:喜、怒、憂、思、悲、恐、驚;病理產物就是痰飲、淤血、結石等;其他**包括外傷、蟲獸咬傷以及燒燙傷等。
外感六淫致病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外感性、季節性、地區性、相兼性、和轉化性。
外感性是指外界的邪氣通過人的體表、口鼻來侵入人體從而致病。
季節性是指常常在一定時間段發病。
地區性是指與人居住的地區和環境關係密切。
相兼性是指外感六淫在侵入人們時還會強強聯手,幾種同時侵入。
轉化性是指六淫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中醫難學嗎?
3樓:雜談趣事
如果僅僅是普通的中藥的話,那只是能看到的好一些,普通的疾病而且望聞問切,這4個過程還不是一年兩年能學得明白的,就算是你學中醫也讀到了研究生呢,就讀到了博士,你也不敢說自己看病,一定就比那些西醫用儀器去看的精準,因為人家是用現代裝置,你完全是憑自己的感覺,憑自己的知識結構,所以現在中醫是越來越不好學。
4樓:匿名使用者
要看你怎麼去理解抄中襲醫了,學習中醫重在一個悟字,
也要找對方向,要是去看中醫醫學院的教科書,這輩子估計也難學好它。
其實不用把中醫想得太難,中醫就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我們日常吃的食物,是我們的日常作息,是天與地的規律,規則。
中醫不單單是中藥,處方,也可以是鍼灸,是拔罐,還可以是按摩,是飲食,是人體的精氣神。
中醫是化繁為簡的一門學科,只需要望聞問切就可以知道病理,通過病理再去採取一系列的措施。有時候它簡單到你只要手指頭在病人的穴位上掐個幾分鐘,一場大病就化於無形,有時候只要一碗薑湯,就能湯到病去。只是越簡單的東西越是易學難精,越是簡單的東西越是難用對地方。
所以中醫重在一個悟字。
最後,個人認為,要學中醫,最好從瞭解日常飲食的性,味開始,然後再瞭解人體經絡,這些都是自己有的,比較好學,最後學中藥的性味,學傷寒論一類的經方,可以加強對一些中成藥的瞭解,這樣去藥店就不會迷茫了。
如何正確的對待七情六慾,你是如何看待七情六慾的??
情與欲是不能分開的,沒有情哪來的欲?沒有欲又哪來的情?沒有情,沒有欲,六根清淨,四大皆空,不食人間煙火,沒有兒女情長,沒有悲歡離合,這樣的人不是尼姑 和尚,就是神仙 鬼怪了。由此觀之,七情六慾是人類基本的生理要求和心理動態,是人性基礎的基礎,是人人皆有的本性,也是人間生活的最基本色調。人的慾望是無窮...
人生八苦和七情六慾是什麼,人生五毒與七情六慾什麼關係
粟映秋戢賢 人生八苦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陰熾盛。七情是喜,怒,憂,懼,愛,憎,欲。六慾是生,死,耳,木,口,鼻。字面意思差不多就可以理解,字太多不方便打那麼多。 宋泰初宮景 人生有八苦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七情,即喜 怒 憂 思 悲 恐 驚 六慾...
人生八苦和七情六慾是什麼,人生中七情六慾是什麼意思?
墨曼彤 人生八苦即是佛說的八苦,乃眾生輪迴六道所受之八種苦果,即是 生 老 病 死 愛別離 怨憎會 求不得 五陰熾盛。七情六慾是指醫家的七情 喜 怒 哀 樂 愛 惡 欲。六慾 眼 耳 鼻 舌 身 意。佛說六識眼 耳 鼻 舌 身 意 產生六塵色 聲 香 味 觸 法 故有七情喜 怒 哀 樂 愛 惡 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