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勺之戰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時間 2021-08-30 21:03:59

1樓:匿名使用者

長勺之戰

長勺之戰是春秋初年齊魯兩個諸侯國之間進行的一場車陣會戰,也是中國歷史上後發制人、以弱勝強的一個著名戰例。戰爭的起因在於魯國插手了齊國君位爭奪戰,招致後來繼位的齊桓公怨恨。

公元前684年春,齊桓公在鞏固了君位之後,自恃實力強大,不顧管仲的諫阻,決定興師伐魯,以報復魯國一年以前支援公子糾復國的宿怨,企圖一舉征服魯國,向外擴張齊國的勢力。當時魯國執政的是魯莊公聞報齊軍大舉來攻,決定動員全國的力量以圖一決勝負。結果好勝心切的齊桓公率軍「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被魯莊公打得大敗而歸。

長勺之戰使齊桓公在爭霸鬥爭史上經歷了一次少有的挫折,而後不得不在調整完善自己的爭霸戰略方針上重新審度。此役雖然規模不大,但魯莊公聽從謀士曹劌的建議,在作戰中遵循後發制人、敵疲我打、持重相敵的積極防禦政策,正確選擇戰場,適時反擊,一直為歷代兵家所稱道。

2樓:匿名使用者

長勺之戰發生於周莊王十三年,齊桓公二年,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齊魯兩個諸侯國交戰於長勺,最後以齊國的失敗、魯國的勝利而告終。公元前684年,齊桓公派兵攻魯。

當時齊強魯弱。兩軍在長勺(今山東萊蕪東北)相遇。魯軍按兵不動,齊軍三次擊鼓發動進攻,均未奏效,士氣低落。

魯軍一鼓作氣,大敗齊軍。 長勺之戰 - 戰爭概述編輯本段  中國春秋初期,即位不久的齊桓公,不聽主政大夫管仲內修政治、外結與國、待機而動的意見,於周莊王十三年(公元前684)春發兵攻魯,企圖一舉征服魯國。魯莊公注意整修內政,取信於民,決心抵抗。

深具謀略的魯國士人曹劌自告奮勇,請隨莊公出戰。魯軍根據齊強魯弱的形勢, 在長勺(今山東萊蕪東北,一說曲阜北)迎擊齊軍。兩軍列陣畢,魯莊公欲先發制人,被曹劌勸止。

齊軍見魯軍按兵不動,便一而再、再而三地發起衝擊,均未奏效。齊軍疲憊, 士氣沮喪。魯軍陣勢穩固,鬥志高昂。

曹劌見戰場形勢已呈現「彼竭我盈」的有利變化,建議莊公實施反擊。魯軍將士一鼓作氣,擊潰齊軍。 莊公急於追擊,曹劌恐齊軍佯敗設伏,即下車察看齊軍車轍痕跡,又登車眺望齊軍旌旗,發現轍亂旗靡,判明齊軍確敗,方建議乘勝追擊,終將齊軍逐出魯境。

此戰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中,以後發制人、敵疲再打的防禦原則取勝而著稱。

3樓:匿名使用者

長勺之戰曹劌利用士氣,以逸待勞,一戰擊潰齊軍。

4樓:匿名使用者

長勺之戰是發生在中國春秋時代齊國與魯國之間的一場戰役,發生於前684年的長勺 (今山東省萊蕪) 。是次戰役是繼前685年乾時之戰後齊、魯另一次重要戰役。魯國在此次戰役取得勝利,間接促成數年後齊魯息兵言和。

原因:齊襄公於前686年年底被公孫無知暗殺,月餘後 (前685年春季) 公孫無知亦被國人所殺。公子糾及公子小白各自從魯國及莒國返國。

小白先至即位,是為齊桓公。魯莊公為護送公子糾回國,與齊軍戰於乾時而大敗,僅以身免。齊國隨後計劃再進攻魯國。

5樓:若風追逐你

是老實人玩陰謀,僥倖得逞!

6樓:1314故事小站

中國民間歷史故事:《齊魯長勺之戰》

代溝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東方名家教育頻道 本課程中家庭教育專家陸士楨從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塑造健全樂觀性格,提供了許多策略,方法切實有效,針對性強,易於操作。 欽琪玄雪冰 代溝的產生,因為年齡或時代的較大差異而形成的,孩子的世界和大人截然不同,同一件事情,你一個想法,他一個想法,最終無非是選擇你的或者他的思路做,而另外...

細胞癌變根本原因,細胞癌變根本原因是基因選擇性表達對不對?

江西南昌 癌細胞的本質是細胞 失控。而正常細胞 的控制可以有正調控 原癌基因的作用,促進細胞 和負控制 抑制細胞 促使細胞凋亡,抑癌基因的作用 因此,抑癌基因突變失活 兩個等位的抑癌基因一起失活 可導致細胞癌變,抑癌基因也叫隱性癌基因 沒有活性則癌變 癌基因其實是細胞必須的基因,適量表達對細胞來說沒...

楊修被殺的根本原因是,楊修被殺的根本原因是

乘務員 楊修在曹操心煩意亂時還去打擾他,曹操以搗亂軍心之罪,將他處死.希望對你學習有幫助。祝你 芝麻節節高!三國演義中的楊修及其被殺的原因 三國演義 裡描述了楊修因為 擾亂軍心 的罪名被曹操誅殺,具體經過是 曹操與諸葛亮在斜谷對峙日久,正進退兩難時,一日,部將夏侯惇問夜間口號,曹操以 雞肋 應之。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