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禾鳥
(1)間隙固溶體在微觀角度溶質原子是不均勻分佈的,溶質原子往往傾向於短程有序排列或形成同類原子的團簇。異類原子可以部分有序或完全有序分佈。
完全有序的固溶體或稱為超結構。因為完全有序時各類原子處在各自的亞點陣位置,與化合物相似,所以也有人把這類固溶體看做是化合物。溶質原子溶入後引起基體的彈性畸變,從而也改變固溶體的點陣常數。
(2)間隙化合物中金屬原子大多位於面心立方或密排六方結構(少數情況下為體心立方或簡單六方結構)的位置,小的非金屬原子位於結構的間隙。通常這類間隙化合物對應於簡單的分子式mx、m2x、m4x、mx2,但實際成分常常有一定的範圍,與間隙的填充程度有關。
2、間隙固溶體和間隙化合物在效能上的區別:
(1)間隙固溶體:
①穩定晶格,阻止某些晶型轉變的發生 zro2是一種高溫耐火材料,熔點2680℃,但從單斜轉變到四方時,伴隨很大的體積收縮,這對高溫結構材料是致命的。若加入cao,則它和zro2形成固溶體,無晶型轉變,使體積效應減少,使zro2成為一種很好的高溫結構材料。
②活化晶格 形成固溶體後,晶格結構有一定畸變,處於高能量的活化狀態,有利於進行化學反應。
例如:ai2o3熔點高(2050℃),不利於燒結,若加入tio2,可使燒結溫度下降到1600℃,這是因為ai2o3與tio2形成固溶體,ti4+置換al3+後, 帶正電,為平衡電價,產生正離子空位,加快擴散,有利於燒結進行。
③固溶強化 固溶體的強度與硬度往往高於各組元,而塑性則較低,這種現象稱為固溶強化。強化的程度(或效果)不僅取決於它的成分,還取決於固溶體的型別、結構特點、固溶度、組元原子半徑差等一系列因素。
固溶強化在實驗中經常見到,如鉑、銠單獨做熱電偶材料使用,熔點為1450℃,而將鉑銠合金做其中的一根熱電偶,鉑做另一根熱電偶,熔點為1700℃,若兩根熱電偶都用鉑銠合金而只是鉑銠比例不同,熔點達2000℃以上。
④形成固溶體後對材料物理性質的影響 固溶體的電學、熱學、磁學等物理性質也隨成分而連續變化,但一般都不是線性關係。固溶體的強度與硬度往往高於各組元,而塑性則較低
(2)間隙化合物:
①間隙化合物中準金屬元素的含量很高,但它仍具有明顯的金屬性質。例如有金屬光澤,較好的導電性、正的電阻溫度係數等。
②間隙化合物一般具有很高的熔點、極高的硬度和脆性。這種化合物彌散在鋼中就使鋼硬化,耐磨。高速切削工具鋼的耐磨性就**於多種間隙化合物的共同作用。
③間隙化合物中的結合鍵是混合型的:金屬原子之間是通過d電子形成金屬鍵,而金屬與準金屬原子之間則通過金屬的d電子和準金屬的p電子形成很強的定向(八面體)共價鍵。金屬鍵決定了間隙化合物的明顯金屬性質,共價鍵則決定了它的高熔點、高硬度和脆性。
④某些間隙化合物具有超導性,如nbc0.3n0.7。
非超導材料pd,pd-ag和pd-cu在加入間隙元素h後也變成超導材料。過渡族金屬的硼化物和磷化物可通過快冷而成為非晶態材料,其力學和電學效能類似於鋼。
擴充套件資料
影響形成間隙固溶體的因素:
間隙固溶體的固溶度仍然取決於離子尺寸、離子價、電負性、結構等因素。
(1)雜質質點大小 新增的原子愈小,愈易形成間隙固溶體,反之亦然。
(2)晶體(基質)結構 離子尺寸是與晶體結構的關係密切相關的,在一定程度上來說,結構中間隙的大小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基質晶體中空隙愈大,結構愈疏鬆,愈易形成間隙固溶體。
(3)電價因素外來雜質原子進人問隙時,必然引起晶體結構中電價的不平衡,和置換型固溶體一樣,也必須保持電價的平衡。這可以通過生成空位、產生部分取代或離子的價態變化來達到。
2樓:匿名使用者
間隙固溶體是溶質原子進入溶劑晶格的間隙中而形成的固溶體,間隙固溶體的晶體 結構與溶劑組元的結構相同,形成間隙固溶體可以提高金屬的強度和硬度,起到固溶強 化的作用。如:鐵素體 f 是碳在α -fe 中的間隙固溶體,晶體結構與α -fe 相同,為體心 立方,碳的溶入使鐵素體 f 強度高於純鐵。
間隙化合物的晶體結構與組元的結構不同,間隙化合物是由 h、b、c、n 等原子半徑較 小的非金屬元素(以 x 表示)與過渡族金屬元素(以 m 表示)結合,且半徑比 rx/rm> 0.59 時形成的晶體結構很複雜的化合物,如 fe3c 間隙化合物硬而脆,塑性差。
間隙固溶體,間隙相,間隙化合物的定義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3樓:駒毅
間隙固溶體又稱插入固溶體、嵌入固溶體。溶質原子佔據溶劑晶格中的間隙位置而形成的固溶體。若干溶質質點嵌入固相溶劑質點的間隙中而構成的固溶體。
通常,插入溶質的半徑與溶劑質點的半徑相位元別小時易於形成。在金屬鍵的物質中這類固溶體很普遍,添入的氬、碳、硼都容易處在這些晶格的間隙位置中。如碳溶入v-鐵中形成的間隙固溶體稱為奧氏體。
間隙固溶體的形成常有助於晶體的硬度、熔點和強度的提高。
間隙相。當非金屬原子半徑與金屬原子半徑的比值小於0.59時,形成的筒單晶體結構的間隙化合物,稱為間隙相。
間隙化合物指由過渡族金屬元素與碳、氮、氫、硼等原子半徑較小的非金屬元素形成的金屬化合物。根據組成元素原子半徑比值及結構特徵的不同,可將間隙化合物分為間隙相和具有複雜結構的間隙化合物。 當非金屬與金屬的原子半徑比是小於0.
59時,形成具有單晶格的間隙化合物,稱為間隙相。當比值大於0.59時,形成具有複雜結構的間隙化合物。
不同點如下:
若小原子溶入後,大小原子數量成比例,在選取點陣時,大小原子點陣可以合併,這實際上改變了大原子的點陣結構,因此認為形成新相,稱為間隙相(間隙化合物)。
若小原子溶入後,分佈隨機,大小原子點陣不能合併,仍然保留大原子點陣,稱為間隙固溶體。
什麼化合物和氨氣生成1種化合物和單質
主要和氮的氧化物或者過氧化物生成n2單質或者和一些鹼金屬的氫化物生成h2單質,具體方程式如下 3n2o 2nh3 4n2 3h2o6no 4nh3 5n2 6h2on2o3 2nh3 2n2 3h2o6no2 8nh3 7n2 12h2o3n2o4 8nh3 7n2 12h2o3n2o5 10nh3...
內軌型化合物和外軌型化合物的區別
1 內軌型配合物和外軌型配位中心內層軌道數目不同 當配位中心內層軌道滿了,必然是外軌型配位化合物。如果d軌道上的電子為0 3,肯定都是內軌型,不需要根據磁性 如果d軌道上的電子為9 10,肯定都是外軌型,不需要根據磁性。2 內軌型配合物和外軌型配體能量不同 當配位中心內層軌道未滿時,再看配體,通常配...
用什麼儀器可以區分固溶體和低共熔混合物
擲載剛易 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混合後,出現潤溼或液化現象叫做低共熔現象。例如 將熔點為179 的樟腦45g與熔點為42 的水楊酸苯酯55g混合後,測其熔點僅為6 這種使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混合後,出現潤溼或液化現象就叫做低共熔現象,混合物稱之為低共熔混合物。低共熔混合物並不限於二組分。例如伍德合金是由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