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按照現有的政策:乙個街道或是地區在14天之內如果無新增新冠確診病例(含無症狀感染者),則下調乙個疫情等級。
附:高中低風險區域劃分標準。
1、高風險地區:一般是指該地區新冠病例超過50例,同時14天內有聚集性疫情發生。
2、中風險區域:14天以內有新增新冠確診病例,總計新冠確診病例未超過50例;總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50例,14天以內並無未發生聚集性疫情。
3、低風險地區:無確診新冠病例,或持續14天都無新增加確診新冠病例。
2樓:喙慙
這個具體還真不太清楚 你可以關注一下當天的具體新聞應該就清楚了 。
3樓:布山柳
那現在中國也面臨著很艱鉅的任務,只要大家對身體要好好的,才會有更好的使每個地區的人員不要太過走動,這樣的話,他們就會有更好的明天,更好的未來只要大家。
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還在上公升,何時才會出現下滑的拐點?
4樓:日青每日看社會
總結下來其實有兩個下滑拐點:一是元宵節左右的時候新確診病例預計會比前期有所減少,但是累計確診病例依然增加;二是沒有出現新確診病例,累計確診病例慢慢**,所以不斷減少。所以大家還是儘量不要出門,如果元宵節左右是乙個拐點,那麼等待兩週之後,疫情也就基本被控制住了,我們也就「勝利」了。
5樓:金豆
專家說在武漢封城後新型冠狀病毒有兩個14天潛伏期,第乙個潛伏期是到2月6號,第二個是到2月20號,在20號之後會出現拐點,確診人數會慢慢下降。
6樓:不夢竹
正月十五過後就會出現轉折下滑點,因為現在已經兩個週期了,病毒已經基本抑制住,不會再有大面積的擴散。
7樓:過冬
新型肺炎下滑的拐點 出現的時間還不能確定,現在還處於乙個上公升的趨勢。
8樓:記得可樂加冰喲
目前醫療專家還沒給出準確的時間,但是大家還是儘量呆在家裡,不要出去亂逛,就算要出門也要記得戴口罩。
什麼樣的情況下疫情才能降級?
9樓:在淘金山航海的太陽
什麼樣的情況下,疫情能夠降低。因為這個疫情以前沒有出現過,可能國家對這個也沒有太詳細的規定。應該是多長時間沒有發現感染者也沒有外來感染者,沒有病歷的時候。就應該降級了。
10樓:網友
應該在在核酸技術應該都是陰性逆行下才能降級,全民都帶口罩,才能防止疫情的發展,要注意衛生。
11樓:生活幫扛把子
現在國內控制的不錯,國外顯得比較手忙腳亂,具體到什麼時候降級也很難說,現在畢竟沒有什麼特效藥。
12樓:亓湛霞
人數小於等於一定數值,具體看當地定性選擇提高以及降低等級,比如當地小爆發然後全部治好了並且幾天內無增長就可以下降。
各地區確診人數都在下降,為何武漢確診人數仍在頻頻上公升?
13樓:小飛居
當然還有乙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武漢現在更換了確診的評判標準。特別是當我們看到它一天增加了15000確診人數時,每個人的心裡都應該是比較震驚的。但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它更換了評判標準,像最開始一定是要通過試劑檢測才會判別乙個人是否確證。
但現在只要現象高度相似於新型肺炎的就會被列為確診人數。所以這樣的評判標準其實是不嚴謹的,但卻在最大限度內防範了疫情的進一步擴大。
所以總的來說,因為武漢疫情本身的嚴重,會使他們處理的時間相比於其他地區更長久一些。而確診人數的上公升其實反而說明現在的清查越來越到位了,所以也不能盲目悲觀。
14樓:馳名雙標酷露露
因為武漢的感染基數太大了,一方面有很多之前沒有確診的人後期又確診了,一方面還在不斷傳染。
15樓:寧寧天下
因為冠狀肺炎病毒最先是在武漢爆發的,在武漢這種病毒非常的多,所以說它的確診人數一直在上公升。
16樓:只是一朵雲
因為武漢的傳染源是最多的,而且這個病毒有潛伏期,再加上有一些人可能存在隱瞞的情況。
31省區市新增確診連公升7天后首次下降,對生活有影響嗎?
17樓:七六五四
其實影響不大,才剛下降並不能代表問題已經解決。
新冠肺炎是很狡猾地,之前我們控制地那麼好,到最後還是在北京、大連頻發,現在大家還是不應該掉以輕心。我看現在街上地人戴口罩地已經不多了,特別是現在進入高溫天氣,戴口罩也越發悶熱,戴的人很少,我所在的城市商場裡也幾乎沒有人戴口罩了,除了上班的工作人員佩戴口罩外,基本上來消費的客戶都不戴,包括孩子也是,總覺得病毒離我們很遠,防範意識都強。
你想一想之前北京和大連也控制的很好,最後不還是發現了新冠肺炎嗎?現在國際疫情和不明朗,除中國以外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危險的地方,而我們又是乙個開放國家,用進口物品、吃進口食物、買國際快遞,這些都會增加新冠肺炎入侵的風險,本身病毒在低溫環境下就能長期生存,而進口過來的東西大部分都是低溫儲存的,病毒完全可以長時間存活,所以只要國際上的疫情沒有結束,我們就都有風險,儘量不要去吃進口的食品,即使吃也要高溫加熱,買的國際快遞到家後要進行消毒,出入公共人多的場合還是要佩戴口罩,也儘量避免聚餐,我家附近的小吃街幾個月前就開始熱鬧了,吃燒烤的聚餐的都很多,北京和大連出現疫情後因為管控的及時,大家也覺得只要不去這兩個地方就沒有關係,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總之現在大街上不戴口罩的有很多,飯店聚餐的也不少,估計只要疫情沒出現在自己的城市都不會有太大的擔心。
總的來說,疫情並沒有結束,除非哪天疫苗出來了,而且我們也都接種了,才可以真正放下心來,但這至少也要等一年以上,所以還是注意些吧。
18樓:觀察家
31省區市,新冠性肺炎確診病例首次下降,對居民的生活有非常大的影響,因為繼續有新增確診病例的話,出去旅遊有可能是在景點的賓館中度過。
19樓:小短腿的快樂
由於無法進行正常的生活與工作,31省新增數量7天后首次下降,這也意味著不久以後我們又可以出遊踏青、戶外運動、聚餐,為生活帶來歡樂。
20樓:非常學姐
對當地的生活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還是要隔離在家儘量避免去人員密集的地方,同時也要注意衛生問題,但是會讓社會居民放鬆一點,不再擔心疫情的嚴重。
21樓:歷史分析解讀
對生活的影響是很大的,畢竟這個就意味著感染人數的下降,居民可以外出的時間又多了。
22樓:陽光的
對生活影響很少,因為現在疫情畢竟基本控制住了,每天只有少數的新增病例,所以這樣。
23樓:刺癢
下降是件好事,對在高風險地區的人們可能會進行封閉管理,進出小區會很嚴,其他低風險地區的生活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昨日確診人數為什麼增加這麼多
24樓:網友
那些病例本來就是客觀存在的,本來就是有那麼多,之前都沒進入確認流程而已,你看看網上反映的那麼多患者排隊看病,每天排隊就要排五六個小時,就知道了。只不過原來一定要核酸檢測陽性才算確診,而核酸檢測能力是有飽和上限的,就算試劑盒夠,檢驗科工作能力也有飽和上限,本身核酸檢測不可避免的也存在假陰性率,所以不是病人少,而是沒有診療力量。近期診療規範為湖北新增「臨床診斷病例」的概念,把那些核酸檢測陰性但是符合其他臨床診斷標準的人,算到確診範圍內了,當然把很多前期積壓沒有確診的病例顯性化了,而且後來的很多病例不再需要核酸陽性剛性標準,加上救治力量全國不斷去補強湖北,看病的醫生多了,病人的分流速度加快了,自然資料很快就上去了。
所以單純看資料是沒有意義的,要了解現在的湖北真正在發生什麼。之前,一旦患者出現「發熱+白細胞異常+ct影像特徵」,只能納入疑似病例當中,需等到病理樣本經過核酸檢測才能確診。
再加上,一時間發熱患者數量的激增,醫院出現大量排隊的現象。而湖北本地醫療資源、人力畢竟有限,很多患者不能第一時間確診,會耽誤寶貴的**時間。
而現如今,醫生可依據患者的狀況,結合ct影像即可進行判斷確診。這樣一來就可早發現、早隔離、早**,而通過集中診斷的方式,也可達到有效控制疫情進一步發展的目的。
另外,這一段時間,武漢兩座「小湯山」醫院的建成,各地支援物質和人員逐步到位。再加上「應盡應收」政策力度的加大,才使得一時間確診人數大大增加,已經接近了6萬人。
不過,這種情況,個人覺得反而是一件好事。通過臨床診斷,能及早確診、讓患者第一時間獲得有效的**,這不管是對於患者、還是控制疫情來說,都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25樓:濮珈藍石
昨日確診人數為什麼增加這麼快,這個我也說不太好啊,這個冬季毛衣冷一熱嘛,感冒嘛。這個意思嗎冬天你特別的冷北方下雪了多賺衣物。
31省份新增七例,航班何時才能恢復正常起飛次數?
26樓:時事社會你我
2020年,著實是乙個不平凡的一年,不論是新冠疫情對於全球的影響,還是多位知名人士的離世,都是十分悲痛的事情。近期,我國的新冠病毒疫情情況相對其他國家來說,情況還是十分良好的了,但近期由於境外輸入的問題,造成了有部分省市增加了確診病例,這些病例基本都屬於國際航班的入境人員,因此,若境外疫情還是無法平緩的話,航班正常的時間也是難以保證了。
一、我國疫情情況相對良好就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國目前的新冠病毒疫情情況還是比較良好的,人們的生活基本趨於正常了,各行各業受到的影響也日漸減少。因此,我國的新冠病毒疫情的防控措施還是十分有效的,甚至於**周,我國的居民已經開始前往各地旅遊了,旅遊業也基本已經恢復常態了。
二、境外疫情形勢嚴峻相比我國的新冠病毒疫情來看,國外的疫情情況就要嚴峻很多了。美國的疫情情況更為嚴重,有資料表示,現在美國疫情的確診人數已經高達700多萬了,這個數字是相當驚人的,這相當於確診人數佔了美國人口的絕大部分了。除卻美國,印度的新冠病毒確診人數也是在不斷增加的,由此來看,新冠在國外還是處於發展狀態。
三、航班恢復正常時間還無法確定雖然我國的新冠病毒疫情的控制良好,但由於國外的疫情嚴峻,因此,通過國際航班的境外輸入就是個問題了。基本境外疫情還沒有得到緩解,那麼國際航班恢復正常的時間就不太能夠確定了。航班恢復正常的前提肯定是疫情得到緩解。
不過,目前國內的航班已經在有序恢復正常,但還是不能放鬆警惕,還是需要做好防護措施的。
27樓:kw微子
需要等全世界的疫情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疫情沒有進一步傳染的可能性,正常的航班不會擴大疫情的蔓延。
28樓:惠華小知識
要看新冠肺炎的防控情況,如果全世界的新冠肺炎病毒得到控制,航班就能夠正常恢復。如果得不到控制,還會再繼續限制。
29樓:吃翔也可愛
雖然我國疫情已經得到控制,但是國際上的疫情還是十分嚴重的,航班恢復正,起飛次數還是遙遙無期,讓我們慢慢等待吧!
南韓確診人數連續多日降低,是否可以認為他們是第二個控制住疫情的國家?
30樓:涼涼看社會
不可以。確診人數的多日降低,並不意味著疫情得到控制:新冠肺炎潛伏期長達14天甚至更長,單純多日降低並不意味著就控制住了疫情
其次,南韓並沒有扼制住疫情感染者的出現,截至2020年3月25日已經確診9137例,新增確診也有100例,所以疫情感染傳播仍然不可以認為被控制住,甚至只要再來一次大邱事件,估計確診人數也會噌噌噌往上冒……最後,他們對於人口流動的管控力度不如我國,仍然存在大規模感染傳播的風險
經過現實檢驗,我們都知道新冠肺炎感染有潛伏期,所以短期的消停並不意味著疫情就得到了控制。像我國,要得到疫情得到控制的結論,也是在持續多日,甚至是連續乙個月沒有新增疫情病例之後,才能這樣說,才能解除部分地區的限制封鎖。所以南韓多日降低,也就僅僅是降低而已,並不意味著沒有存在被感染未發作的可能。
南韓本身對於疫情控制的力度也非常有限,比如大邱療養院的群體感染事件,乙個療養院裡面,聚集的人群感染的就有幾十人。而蔓延開來的疫情擴散,也讓大邱成為南韓的「重災區」:確診6442例,死亡88例(資料截至2020年3月24日)。
全南韓的疫情確診資料,大邱就佔了大半。
但是,儘管這樣,南韓還是乙個「非常民主」的國家,沒有實施封城,民眾還是可以自由出入大邱……
另外,南韓雖然「建議宗教、娛樂等室內場所暫停營業」,但是並不像我們國家一樣,令行禁止,有比較強的約束力。
我們不僅僅是建議,而是確實地落實執行,所以大過年,很多非生活用品銷售的娛樂場所就都關閉了。而南韓則不一樣,大財團的力量遠超**控制力,停工、停產、停業,這在南韓是不可能的。所以也導致了南韓現在還是有大規模的人群聚集,這些人就像是乙個個的定時炸彈,只是不知道何時引爆。
人幾天不吃飯會死,人幾天不吃飯會死亡,幾天不喝水會死亡?
曾有很健康的人做過這個實驗,不吃飯光喝水可以撐30 40天,但一點水也不喝,只能維持7天左右。世界吉尼斯記錄是四十九天,正常人兩三天就會出現乏力頭暈目眩的症狀。去 貼吧看看,那裡的女孩子很多就絕食28天不吃飯光喝水,不僅沒事還排毒,我也想試呢。男人不吃不喝三天左右會死 若光喝水能撐七天 女人則分別比...
人幾天不吃不喝會死,人幾天不吃不喝能死
四天,專家說的 今天是四川中醫陳建民挑戰絕食吉尼斯紀錄的第18天,如此高難度的挑戰也遭到了種種質疑,最近關於絕食的話題也逐漸增多。且不論陳建民的絕食行為真實與否,究竟一個正常人的身體能夠絕食的極限是多少,無數人熱衷的節食 對人的身體造成多大的傷害,這恐怕是大多數人所關心的問題。就此,記者分別採訪了中...
人10幾天不吃飯會餓死嗎,一個人10幾天不吃飯會餓死嗎?
化富貴喬酉 因人而異,正常人只要有水喝一般可以堅持7天以上。理論上人可以不進食堅持一個月左右。但是先崩潰的往往是精神。大多人無法堅持到分解構成蛋白。人餓的時候 先供能的順序是atp 之後血糖 糖原脂肪 最後是構成蛋白 也就是最後分解自己的肌肉供能。但是在此之前會因為血糖無法維持導致血管滲透壓失調,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