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星墜銀河
我認為:
一、作文要寫具體。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規定,作文一定要有內容。這就是說作文的內容要具體不能說空話。
長期以來,作文空洞無物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同學們,而「內容具體」又是小學作文教學的最基本的要求。如何做到言而有物呢?下面就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1、「多視角」觀察。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是蘇軾一句充滿哲理的名言。這句名言精闢地道出了客觀事物具有多側面多角度的固有特徵。
因此我們觀察必須採用與之相應的多角度方式。在觀察事物時必須要全面細緻。對靜止的事物構成它的各個部分都要看全,每一部分的各個方面要看細。
每一具體事物,總是由幾部分構成的。如果我們在觀察的時候遺漏了某個部分,那麼觀察到的事物就是不完整的。例如,我們觀察一盆茉莉花,我要注意到他是有根、莖、葉、花四部分組成的。
特別是可以看得見的莖、葉、花。在觀察時是不能遺漏的。如果遺漏了,我們觀察到的茉莉花就是不完整的,表達出來就不能使人清楚的知道它的整體。
如果我們不注意觀察它的莖的質、色和形,就很難搞清它的莖的特點,如果我們不仔細觀察它的花色、形、味,也很難弄清花的特點。反之,如果我們把這幾方面的情況都觀察得很細,那麼對茉莉花的認識就不是籠統的,而是具體的。當然不僅對靜止的事物,對變化的事物整個過程也要看全,每個發展階段也要看細。
2、「多方面」思考 我們在寫作文時要從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去認識,去思維。記事的作文,離不開事情的發生、發展、高潮、結果這一發展變化過程。寫人的作文也離不開具體的事。
因此我們在寫這一類的作文時,要注意寫好事情的發展變化。事件是伴隨著實踐的推移和地點的更替而變化的。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都有哪些不同的情況。
我們把這些情況有主次的記敘下來,寫出的作文就具體了。同時,記敘一件事總離不開人的活動。因此寫作文時,必須注意對有關的人物進行描寫。
通過對人物的神態、動態、語言和心理描寫,使作文充實。例如,《記一次乒乓球賽》為例,想一想:從比賽雙方看,他們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各怎麼樣?
從觀戰者的角度看,他們在比賽過程中有什麼議論、舉動? 我們這樣對事物進行思考和分析,就為文章寫具體作了準備。但是要求把文章寫具體,並非是要寫成一篇「流水賬」,寫文章最忌說空話,言之無物最要不得。
一些同學認為要把作文寫具體就是字寫得越多越好。常見一些同學時間、地點、人物都交待了,事情起因、經過、結果也都很清楚,可就是平平淡淡,給讀者的印象不深,也不感人。什麼原因呢?
就是因為內容不具體。怎樣才能把內容寫具體呢?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寫的主要人物在事情發展的重要階段的表現,要多想一想他在這件事中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怎樣想的。
不能滿足於對事情發展過程的陳述。
二、作文要有條理 文章的條理,是屬於文章的整體的問題,是指文章內部的組織結構。他就像一個人的骨架有力的支撐著文章的整體。文章的條理外部表現就是指文章的順序。
例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中的重點就是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順序描繪景色的美麗。就其組織結構來說,文章的條理內部表現則主要指作者行文的思路、線索。小興安嶺景色美麗、物產豐富,既是大花園, 又是寶庫。
這片寫景物的文章,作者寫作時,則是以小興安嶺的樹木和其他景物一年四季的生長順序進行描寫的,這既符合動植物的生長特點, 又符合人們認識景物的規律,更有利於表現文章的中心。 在動筆前,先將作文的材料在腦子裡象演電影一樣過一遍,理全所有材料過程。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條理清晰。
例如,一位同學寫「西紅柿炒雞蛋」的過程。只寫了買、洗、切、炸,卻丟掉了打雞蛋的過程, 使人讀了感到莫名其妙:什麼時候鍋裡出了雞蛋。
作文寫的有條理是同學們寫好作文的重要基本功。文章寫的有條理,可以使文章層次合理化,主題鮮明化。這樣的文章不僅讓人讀懂還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作文要有中心。 寫文章不僅是讓讀者知道了解一個人或一件事,主要是向人們表明自己的思想感情。具體說,就是向人們表明自己對某個問題的看法和意見,贊成什麼反對什麼。
也就是通過字面,使讀者看到作者的所思所想。這就是平時所說的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是文章的靈魂。
作文有個明確的中心,它對作文的選材、結構、表達都有直接的影響。古人說「意在筆先」是有道理的。所以要寫好一篇作文首先必須確定中心。
一篇作文裡面只能有一箇中心思想。敘事的作文,不管寫一件事,還是寫幾件事,都應該做到在一篇作文中,一箇中心思想貫穿全文,都應該緊緊圍繞一箇中心去寫,不能有幾個中心。深刻的的中心能給人以深刻的啟發和教育,而有些同學在記人敘事時,往往是羅列現象,對所寫的內容沒有動腦去分析、去理解,沒有注意所寫事情本身所包含的思想意義,這樣中心就不深刻,沒有新意。
例如,有個同學寫螞蟻「鋪路」他們沒有停留在對這件事情的表面認識上,而是從螞蟻鋪路,想到實現四化之路。從螞蟻反映出來的齊心合力不畏艱難,想到我們要早日實現四化也要發揚這種精神。這樣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比就事論事深刻多了。
四、作文要抒真情。 情,即情感,就是用文字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真實的表達出來。因此,我們必須熱愛生活,積極、熱情、主動地去感受周圍的一切,用自己的心去感觸人、事、物、景。
這樣,你就會從平平凡凡的生活中敏感的發現美,感受美,被沸騰的生活感染。激起自己感情的波瀾。產生「不吐不快」的作文慾望。
這樣寫出的文章內容才能真實,入情入理,自然就會有真實情感。但是很多同學在觀察寫作時,只注意事件的發生過程,人物的言行心理。如,人物的情感怎樣,自己又有了什麼感情?
這些感情有什麼變化?隨著事情的變化,情感又怎樣變化?因此,儘管人物在當時當地、動了情,也受到了感動。
但是沒有觀察到,捕捉到,只是記敘內容,而缺乏情感。作家劉白羽說過一句話:「如果作者不把血、感情注入到文章裡,文章又怎麼能有燃燒的熱情、有光彩呢?
」可見,有了情還要會抓住它,才有可能把這些真實豐富、變化的情感隨著所寫的內容注入到字裡行間之中。使文章產生燃燒的熱情和光彩。當然,抓住了情感,還要學會把這些情感真實的寫進文章裡,在敘述人、事、物、景的過程中流露出人物的情感變化,滲透進作者的感情。
五、作文必須要語句通順。 我們寫作文都是通過一個一個句子表情達意的。每一句話能不能清楚明白的表達一個意思,是直接影響作文質量的基礎。
句子通順,就是要做到句內沒毛病。無論是表達「誰」或「什麼」「幹什麼」「是什麼」或「怎麼樣」都能做到用詞準確,詞序排列合理。同學們寫作文時,常常會不自覺地表現出以下幾種語言表達的毛病。
1、寫病句。說和寫之間有一定距離。有的同學心裡想說的意思,一落到筆頭就走了板,變了樣。
可是自己並不覺察,因此經常寫出句子中用詞不當、詞序顛倒、詞語重複、矛盾、指代不明等毛病。我們經常做的修改病句的練習就是為了訓練大家少寫或不寫病句。很多同學在做這方面的練習時正確率很高。
可是一寫起作文來,病句卻照常出來。這主要是一些同學對句子通順的要求不夠重視。特別是高年級同學,常在審題、立意選材等方面動腦筋,忽視了作文表達的問題。
2、句間不連貫,句與句之間不連貫是同學們表達最突出,最嚴重的現象。例如,句間順序顛倒、句間關係不當、句間意思跳躍、句子意思重複羅嗦、句子表達缺少變化等。上面幾種表現,都是語句方面的問題。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語句通順呢?我認為除主觀因素外,學生應該學習掌握句間連貫的一些寫作技巧,以克服因此而造成的不同順的毛病。 總之,要寫一篇作文並不難,但是要寫一篇好作文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
只有在小學階段打好最重要的作文基本功,才能寫出一篇生動、具體、感人的好文章。]
2樓:七殿哥哥
一、培養興趣,提高自身修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做一件事,如果沒有興趣,就很難做好。對寫文章畏首畏尾,或漫不經心,馬馬虎虎,是寫不出好文章來的。
有了興趣,你就能熱情投入,開動腦筋,挖掘潛能,發揮想象,促使自己努力把文章寫好。因此,平時就應當把寫文章當作一種樂事,積極主動去面對,而不要把它當成一種負擔。
人的理想、信仰、世界觀、價值觀境界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一篇文章格調的高低、質量的優劣。一個心胸狹隘、自私自利,或凶橫霸道的人,其寫出的文章只能是格調低下、沒有眼光的作品,只有思想達到高深境界的人才會寫出健康向上、感人肺腑的文章來。而一篇死氣沉沉或譁眾取寵不務實的文章是沒有生命力的。
因此,每個人都要重視培養自身修養,樹立高尚的人格,陶冶情操,提高自身職業道德,這一點,對人們寫好文章是很關鍵的。
二、多讀作品,常梳理。
文章寫得好壞與人的知識多寡、閱厲深淺有關。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勞於讀書,逸於作文」。
這裡的「會吟」、「有神」、「逸於」是建立在「熟讀」、「破萬卷」、「勞於」的基礎上的。因此,平時要多讀書、讀好書,只有博覽群書,廣泛涉獵,堅持不懈,方能旁徵博引,得心應手。當然,書讀多了,有了材料,並不是任何材料都有用,這就要求平時經常疏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加以歸類。
使用材料時,要好中選優,選取準確、典型、有價值的材料,這樣才能使文章說服力強,血肉豐滿。
三、掌握文章的體式規範和寫作的基本要求。
寫作是一門科學,它有自己的理論、規律和豐富的知識,從採集、構思到表現、修改,每個環節都有理論知識和科學方法;從文章構成要素來講,主題、材料、結構、表達、語言等,都有規律可循;從文體來講,有記敘文、議**、說明文、應用文等,每種文體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要求,尤其必須正確體現體式規範。平時應認真掌握這些基礎理論知識,要常翻閱複習,摸索總結,熟練駕馭它們,在寫文章的時候,就能首先給文章定下一個正確框架或模式,通過創造性的思維,對所寫的內容進行分析,選用最佳的方式,準確地通過語言文字予以表達。
四、勤練苦練。
寫文章最好的辦法就是勤練筆。清人唐彪有一段論述:「學人只喜多讀文章,不喜多做文章;不知讀書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實求己功夫,其相去甚遠也。
人之不樂多做者,大抵因艱難費力之故……」這說明寫文章要「內」、「外」結合,要借鑑別人做法,藉人之功,更要不怕艱苦,勤練「內」功。凡有成就的作者在談到寫作時,都強調「做」,但許多人都害怕這個「做」,有的人寫文章剛開始興致很高,但一遇到困難就動搖信心了;有的人則一曝十寒,不能持之以恆,堅持到底。寫作本身是一種創造,是一種突破,一個懶惰的人,是不會有創造有突破的。
魯迅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這其中強調了一個「量」字,同樣的道理,一件東西,一句話,本來它是平常的,你要把它寫成一篇文章,就必須花費勞動,挖掘潛能,發揮才幹,努力去寫。也許,你能完成的是一篇高質量的文章,甚至不止一篇。
五、留心生活,想象生活。
生活無處不文章。我們要熱愛生活,深入生活,體驗生活,留心觀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細節,從平凡中發現奇特。有時候,一件事、一個人、一句話就可以激發我們的靈感,如果我們能夠發揮想象,也許一篇文章的模式很快就出現了,比如那麼一潭人們熟視無睹的臭水溝,聞一多先生卻能發現新意,寫出富有象徵意義的好詩來。
讓我們看看他《死水》一文中的句子: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鐵罐上鏽出幾瓣桃花;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黴菌給他蒸出些雲霞。這些句子十分優美生動,想象豐富獨特,不留心觀察、想象生活,是寫不出這樣的詩句來的。
電視劇《籬笆.****》主題歌歌詞寫道:生活是一根繩,生活是一團麻,生活是一條路,生活是一首歌…… 對生活的這種比喻,是深入體驗生活和想象生活的必然結果。
而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那優美的想象,引人入勝的意境,正是作者對生活充滿激情形成的一種創造,至今,這首詩依然充滿著生命力。如果不留心生活,想象生活,就會寫不出文章來,寫出文章也只是矯揉造作、枯燥無味。
六、重視錘鍊語言。
高爾基說:語言是文學的第一要素。詞句運用得好壞,直接影響到文章質量的高低,因此,推敲、錘鍊語言是寫文章必不可少的步驟。
王安石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其中的「綠」字,初稿為「到」字,後來改為「過」字,又改為「入」、「滿」等十幾個字,最後才定為「綠」字。這一「綠」字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早春的景色,而且用得很有氣勢,所以能流傳千古。大家熟知的「紅杏枝頭春意鬧」、「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其中的詞語「鬧」、「天上」,分別因意境奇特和氣勢雄偉給人以無窮的想象餘地,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因為其概括內容豐富,思想深刻,《岳陽樓記》才成為名篇。
語言的使用是千變化,沒有止境的,有的人不重視語言的錘鍊,用詞馬虎,寫出來的文章就不會生動。須知文章不厭千回改,古人云「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吟安一個字,捻斷數頸須」,「為求一字穩,耐得半霄寒」。不下功夫錘鍊語言,就寫不出生動多彩的文章來。
七、轉變角度,力求「新」、「特」。
文章要有新意,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而不要千篇一律,平平淡淡,給人一種乏味的感覺。我們要跳出常人的眼光,學會從多種角度看問題,反覆推理,認真比較,發揮想象,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比如一顆樹,有的人認為它可以用來燒火做飯,有的人認為它可以用來蓋房子,有的人認為它可以加工成木地板,有的人認為它可以做成精美的工藝品,有的人認為它有很重要的生態作用和對人身體的調養作用等。
由於人們看這顆樹的觀點、角度不同,這顆樹的使用價值就有大有小,寫文章也一樣,如果不能放出眼光,轉變角度,而是默守陳規,結果就會老調重彈,毫無新意,就象看待一顆樹一樣,只懂得它能用來燒火做飯。當然,要寫出集「新」、「特」、「奇」於一體的文章,並不是單純從轉變角度看問題就能做到的,它還需要個人知識、經歷、素養等各方面的積澱。
怎樣寫好文章,如何寫好文章
一 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當你準備動手寫一篇文章前,你首先要明白 我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知道 為什麼要這麼幹 的人,他的衝刺力將是無敵的,因為有動力才可能幹好這件事,所以這個問題你一定要。搞明白。二 一篇文章的思路。你寫了一篇文章,用了上千字的篇幅,其實就是為了證明一件事,那就是 你要讓讀者用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