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一灘新約
一、概念不同
1、正高:
正高是地面點沿該點的重力線到大地水準面的距離。
2、正常高:
正常高是指從一地面點沿過此點的正常重力線到似大地水準面的距離。
3、大地高:
大地高是指從一地面點沿過此點的地球橢球面的的距離。
二、用法不同
1、正高:
正高用於表示天文地理座標(ψ,λ,hg)的高程分量。
2、正常高:
高程異常(似大地水準面高)再加上由水準與重力測量得到的正常高,便可求得地面的大地高,再加上大地經緯度,則地面點三維座標即完全確定。
3、大地高:
大地高是高程位置的一部分。由三角高程測量所得到的兩點間的高差,如果消除了垂線偏差的影響就是大地高高差。
大地高的應用
實踐上,現在野外工作多采用gps測定高度。gps直接測定的是大地高,非海拔高。而一般的gps似乎不能很理想地轉化為海拔高,除非用控制點和已知引數做差分測量。
顯然,用「高度」比用「海拔」更合適。當然,從效用的角度看,區域性高度的變化,在大地高和海拔高的數值上,可能是相同的規律。
現代gps 定位技術,點位大地高與座標可直接求出,只要在一個區域內聯測國家水準點和三角點,精確確定高程異常ξ,就可以求出正常高h。具體的方法歸納為幾何法、重力法和重力與幾何聯合法。
2樓:lee羅亞輝
1、意義不同
正高是地面點沿該點的重力線到大地水準面的距離。正常高是指從一地面點沿過此點的正常重力線到似大地水準面的距離。大地高是指從一地面點沿過此點的地球橢球面的的距離。
2、用法不同
正高是天文地理座標(ψ,λ,hg)的高程分量。我國規定採用的高程系統是正常高系統。如果不是進行科學研究,只是一般使用,正常高系 統結果在國內也可以稱為海拔高度。
大地高是高程位置的一部分。由三角高程測量所得到的兩點間的高差,如果消除了垂線偏差的影響就是大地高高差。
擴充套件資料
gps大地高的應用
由gps相對定位獲得的三維基線向量,通過gps網平差,可求得以wgs-84橢球面為基準的高精度大地高。而我國採用的高程系統則是以似大地水準面為基準的正常高系統,傳統的幾何水準或三角高程測量方法是獲取以似大地水準面為基準的正常高的主要手段。
如果找出似大地水準面與橢球面這兩個基準面間差距的數學表示式(似大地水準面模型),就能將gps大地高換算成正常高,從而實現gps測高來代替高精度的幾何水準或三角高程測量。
3樓:匿名使用者
正高是地面點沿鉛垂線到大地水準面的距離。正常高是地面點沿鉛垂線到似大地水準面的距離稱為。大地高是從地面點沿法線到參考橢球面的距離。
大地高=正高+大地水準面差距;大地高=正常高+高程異常
4樓:匿名使用者
地面點沿重力線到大地水準面的距離稱正高。地面點沿重力線到似大地水準面的距離稱為正常高。大地高的定義是從地面點沿法線到我們採用的參考橢球面的距離。
5樓:匿名使用者
大地高是地面上某點沿參考橢球面的法線到參考橢球的距離。
正高是地面上某點沿重力線(鉛錘線)到大地水準面的距離。
大地水準面到參考橢球面的距離稱為大地水準面差距。
h大=h正+大地水準面差距
正常高是地面上某點沿重力線(鉛錘線)到似大地水準面的距離。
似大地水準面到參考橢球面的距離稱為高程異常。
h大=h正常+高程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