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靠名真tm難起
弗洛伊德認為完整的人格結構由3大部分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1、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處於潛意識之中。本我是一個混飩的世界,它容納一團雜亂無章、很不穩定的、本能性的被壓抑的慾望,隱匿著各種為現代人類社會倫理道德和法律規範所不容的、未開發的本能衝動。
2、自我是面對現實的我,它是通過後天的學習和環境的接觸發展起來的,是意識結構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環境的調節者,它奉行現實原則,它既要滿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違***規範、道德準則和法律的行為。
3、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也是從自我中分化和發展起來的,它是人在兒童時代對父母道德行為的認同,對社會典範的效仿,是接受文化傳統、價值觀念、社會理想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構成,是人格結構中專管道德的司法部門,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類生活較高尚行動的動力,它遵循理想原則,它通過自我典範確定道德行為的標準,通過良心懲罰違反道德標準的行為,使人產生內疚感。
弗洛伊德認為,本我、自我和超我3者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聯絡。本我不顧現實,只要求滿足慾望,尋求快樂;超我按照道德準則對人的慾望和行為多加限制,而自我則活動於本我和超我之間,它以現實條件實行本我的慾望,又要服從超我的強制規則,它不僅必須尋找滿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還必須考慮到所尋找的事物不能違反超我的價值觀。
因此,在人格的3方面中,自我扮演著難當的角色,一方面設法滿足本我對快樂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須使行為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須強大能夠協調它們之間的衝突和矛盾,否則,人格結構就處於失衡狀態,導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2樓:任意m工作室
弗洛伊德認為,組**格的各部分經常發生衝突。比如:生活中人們常常會發現,一部分的自己想做某件事,另一部分的自己想做另外一件事。
弗洛伊德因此創立了人格的結構模型,將人格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
一、本我
弗洛伊德認為,人剛出生的時候只有一個人格結構,即本我。
1.本我遵循快樂原則,只關心如何滿足個人需要,不受任何物質和社會的約束,屬於人格結構的生物成分。
比如:嬰兒看到想要的東西,就會去拿,無論這個東西屬於誰。
2.然而現實生活中,想要的東西並不會全部得到,因此本我會通過願望實現來滿足自身需要。
比如:嬰兒肚子餓了,周圍沒有食物,本我就會開始想象食物,以暫時滿足自己的需要。
3.弗洛伊德認為本我完全隱藏於無意識中,大部分的本我衝動與性和攻擊有關。事實上,人們常常無法察覺到本我。
二、自我
在生命的初期,隨著嬰兒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人格結構的第二部分---自我,開始發展起來。
1.自我遵循現實原則,通過考慮情境現實性,控制本我盲目的衝動,調節本能與環境的關係,負責本我、超我與外界世界的聯絡,屬於人格結構的心理成分。
2.現實中,由於本我的衝動並不為社會所接受,因此會對自我構成威脅。自我的任務是將本我的衝動控制在無意識當中。
3.自我不僅僅控制本我的衝動,還會以考慮後果的方式,嘗試著滿足本我的需要,以減輕本我需要沒有被滿足的緊張感。
比如:小的時候,嬰兒通過到父母的碗裡抓取食物來減輕緊張狀態。逐漸長大後,他們懂得了社會的規定和約束,雖然餓的時候本我的衝動會驅使他去獲取食物,然而自我明白這種行為是不當的。
4.自我在意識、前意識、無意識中自由活動。
自我和本我的關係:
弗洛伊德曾說過:自我好像是騎在馬背上的人,駕馭著這匹桀驁不馴的馬(本我),約束著它前進的方向。
三、超我
兒童5歲左右,人格結構的第三部分---超我,開始形成。
1.超我代表社會的理想、價值觀,尤其是父母的價值和標準,對個體行為的好壞與善惡有著道德規範的限制,通過抑制本我的衝動,說服自我以合乎道德方式來取代現實的目標,屬於人格結構的社會成分。
比如:你在朋友家的桌子上看到了五元錢,本我的衝動會想要佔為己有;自我會意識到這樣做可能產生的後果,但會試圖尋找拿走錢不被人發現的辦法;當你想到了不被人發現的辦法,超我將以偷錢違反道德原則的罪惡感,來禁止這一行為,如果拿走了錢,事後你可能會不安心,睡不好覺等等。
因此,也有人把超我直接稱為良心。
2.超我代表著獎懲。不僅對人的行為進行懲罰、使人形成內疚感和自卑感,也會對合乎道德的行為提供獎勵、使人形成自尊和驕傲感。
3.如果因為教養方式的錯誤,導致一個孩子沒有充分建立起超我,那麼成年以後他就會缺乏對偷竊和撒謊等行為的內控機制。
4.有些人的超我過於強大、過於遵循道德原則,將會面臨著難以實現的完美標準,進而不斷體驗到道德焦慮,如羞愧感和罪惡感。
四、本我、自我、超我三者關係
1.心理能量決定了個體的行為,心理能量在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間的分配,決定了人格的動態性。
2.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相互補充、相互對立。其中一個獲得了主要能量,另外兩個就要失去一定的能量。
3.健康人的心智中,強大的自我不允許本我或超我掌管人格,因此三者的鬥爭永不停止。我們每個人意識下的某個部分,永遠存在著放縱自我、考慮現實、遵循道德標準三者的緊張狀態。
3樓:匿名使用者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慾望、衝動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樂原則行事,它不理會社會道德、外在的行為規範,它唯一的要求是獲得快樂,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標乃是求得個體的舒適,生存及繁殖,它是無意識的,不被個體所覺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識到的執行思考、感覺、判斷或記憶的部分,自我的機能是尋求「本我」衝動得以滿足,而同時保護整個機體不受傷害,它遵循的是「現實原則」,為本我服務。
超我,是人格結構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通過內化道德規範,內化社會及文化環境的價值觀念而形成,其機能主要在監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為,超我的特點是追求完美,所以它與本我一樣是非現實的,超我大部分也是無意識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會可接受的方式去滿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則」。
4樓:爸媽之家
人格結構理論
人格結構的最基本的層次是本我(id),相當於他早期提出的潛意識。它處於心靈最底層,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動物性的本能衝動,特別是性衝動。它是混亂的、毫無理性的,只知按照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行事,盲目地追求滿足。
中間一層是自我(ego),它是從本我中分化出來是受現實陶冶而漸識時務的一部分。自我充當本我與外部世界的聯絡者與仲裁者,並且在超我的指導下監管本我的活動,它是一種能根據周圍環境的實際條件來調節本我和超我的矛盾、決定自己行為方式的意識,代表的就是通常所說的理性或正確的判斷。它按照「現實原則」行動,既要獲得滿足,又要避免痛苦。
最上面一層是超我(superego),即能進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自我,它是兒童在生長髮育過程中社會尤其是父母給他的賞罰活動中形成的,換言之,是父母作為愛的角色和紀律的角色的賞罰權威的內化。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平常人們所說的良心,代表著社會道德對個人的懲罰和規範作用,另一方面是理想自我,確定道德行為的標準。
超我的主要職責是指導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壓抑本我的本能衝動,而按至善原則活動。
5樓:
本題參***:
答:弗洛伊德把人格看作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心理結構組成的動力系統。(3分)
本我是唯一與生俱來的人格結構,由生物本能和慾望組成,本我遵循快樂原則。(2分)
自我遵循現實原則,自我的任務是衡量現實的情況下,滿足本我的衝動。(2分)
超我代表社會要求。(1分)超我的一部分稱為良心,是個人道德標準;超我的另一部分是自我理想。 (2分)
6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怎麼跟你說呢,你最好要準確的,你在網上查一下這方面的內容,我們在這裡給你回答呢,也不完全是準確的一步一定對的唉。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人格理論的主要觀點
7樓:春素小皙化妝品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層結構組成的。「本我」是一個無意識的結構,是同肉體相聯絡的本能和慾望,按「快樂原則」活動;
「自我」是一個意識結構,是認識過程,按「現實原則」活動,感受外界影響,滿足本能要求;「超我」是一個由社會灌輸的倫理觀所形成的結構,按「至善原則」活動,用來制約自我。
擴充套件資料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開創潛意識心理的研究,開創了人格心理學、動力心理學和**心理學的新領域,並促進自我心理學的發展,並且在心理**領域,影響了很多後來的**方法體系。
在精神分析心理學以前,傳統心理學除了行為主義外,都以意識為研究物件。雖然歷史上也有學者論述過潛意識問題,但是真正以潛意識為研究物件的心理學體系只有精神分析心理學。弗洛伊德打破了理性主義的傳統,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為中的作用,首創了潛意識心理學體系。
傳統心理學往往從外向內探索,而精神分析心理學則從內向外、從深層向表層研究。在弗洛伊德看來,人本生就是一個能量系統、動力系統,它決定著人的心理結構和人格模式。也就是說,本能、慾望是人的心理或者人格發展變化的推動力和起因。
由此,弗洛伊德建立了動力心理學。
他還開創了西方的人格心理學,並使之成為一個有影響的學派。人們對異常心理現象的觀察和記載有漫長的歷史,但是系統的**和科學的解釋卻是自精神分析新心理學而起。他把**心理學從簡單的描述轉變為精神動力的研究。
雖然精神分析理論體系有些不合理之處,但是弗洛伊德為**心理學的發拓了新道路。
傳統的精神分析屬於本我心理學的範疇,有些心理學家雖然對自我有獨到的見解但並沒有把自己的理論系統化,唯獨弗洛伊德是自我心理學的奠基者,哈特曼在此基礎上創立了自我心理學體系,艾裡克森則是當代自我心理學的最大理論權威,把自我心理學發展成為畢生發展心理學。
儘管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技術不是第一個把個體語言用於心理**的人,而且這種方法作為一種獨特的**方法已經逐漸消失,但是卻對很多20世紀的心理**體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些後來的**系統或許採取了不同的理論和技術,但是都在按照弗洛伊德的方法試圖通過讓病患談論自己的問題來改變其行為。
弗洛伊德的思想是什麼,弗洛伊德的主要哲學思想是什麼?
艾德教育全國總校 弗洛伊德的思想很多,下面介紹一下他的基本思想。人格基本構結 弗洛依德認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個基本部分,即本我 id 自我 ego 和超我 superego 弗洛依德把人的動機歸納為餓 渴 睡 性等,其中性慾占主導地位 本我 但本我往往受到道德 社會法規等現實條件的制約 超我 ...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結構」是什麼,各自遵循什麼原則
北極雪 弗洛伊德將人格結構分為三個層次 本我 自我和超我。一 本我,位於人格結構的最底層,是由先天的本能 慾望所組成的能量系統,包括各種生理需要。本我具有很強的原始衝動力量,弗洛伊德稱其為力必多。本我是無意識 非理性 非社會化和混亂無序的。它遵循快樂原則。二 自我,是從本我中逐漸分化出來的,位於人格...
弗洛伊德創立的學派
楊鵬愛知識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 s.弗洛伊德 freud,sigmund 1856 1939 猶太籍精神病醫生,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生於現屬捷克的摩拉維亞的弗賴堡,1873年入維也納大學學醫,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882年與精神病學家j.布洛伊爾合作,用催眠術醫治並研究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