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放手後,m2在彈簧彈力的作用下,向右加速運動,加速度越來越小,速度越來越大。當彈簧恢復到原長時,此時彈性勢能全部轉化為m2的動能,此時m2動能最大,速度最大。
12=(1/2)m2v^2
v=4m/s
2、彈簧恢復原長後,m2在慣性的做作用下,繼續向右運動,彈簧被拉長,帶動m1向右運動。
此時m2在彈力的作用下做減速運動,m1在彈力的作用下做加速運動。
但是隻要m2的速度大於m1,彈簧的長度就會繼續增長,彈性勢能就會增大。
當m1和m2的速度相等的瞬間,彈簧長度最長,此時的彈性勢能最大。
動量守恆:m2v=m1v1+m2v1
解得v1=3m/s
能量守恆:12=e1+e2+勢能。
勢能=3j
2樓:匿名使用者
m2能達到的最大速度v0
v0^2=2ep/m2=2*12*
m1v1+m2v2=m2v0
v1=(m2v0-m2v2)/m1=(
動能e=v=18/(2*3)=3m/s時,e最小值=3*3^2-18*3+36=9j
彈簧具有的最大勢能=ep-e最小值=12-9=3j
3樓:網友
(1)m2被推開到彈簧恢復到原長時,m2速度最大,因 再往後,彈簧將被拉長,產生拉力,m2要減速,且此時彈性勢能是0,12j=1/2m2v^2,v就是。
2)彈簧推動m2到原長後,彈簧將拉動m1,m1和m2繼續逐漸遠離(開始m2比m1跑得快),等到m1,m2速度相等時,彈簧被拉到最長,彈性勢能最大;
用動量守恆定律,m2v=(m1+m2)v共,機械能守恆定律,12j=1/2(m1+m2)v共^2+e勢能,e勢能就是所求。
求解一道物理題!!!
4樓:紅富貴夕衣
(1)運動員受重力、支援力、摩擦力。
重力做的功為:w1=mgh=30*10*50j=15000j
支援力做的功為:w2=0(因為運動員所受的支援力方向與他的位移垂直)
摩擦力做的功為:w3=-μmgcosθ*(h/sinθ)=2000j(2)合力做的功為:w=w1
w2w3=13000j(3)運動員的加速度為:a=f合/m=(mgsinθ-μmgcosθ)/m=
運動員的位移為:s=h/sinθ=50m
所以運動員到達坡底的速度為:v=根號(2as)=根號(2*
所以運動員到達坡底時摩擦力的功率為:p=-μmgcosθ*v≈
5樓:楚凝然良顏
因為之前為勻速直線運動,說明三個力合力為0,因為f1,f2始終未變,則可將其等效成合力f12,f12與之前的f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f3方向改變之後,f12與f3垂直,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得f12與f3合力為根號2倍f3,再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得加速度a=根號2倍f3除以m,這求得的只是大小,再根據加速度a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的夾角關係得到兩種情況,即選bc
6樓:本蘭肥冬
緩慢加入一些水時,由於鉛的質量較大(因為密度大),所以具有較大的慣性,會停留在水中原來的位置,但由於水面上升,所以氣球的深度會相應增加,使氣球受到的壓強增加,體積變小,受到的浮力減小,結果是鉛塊及氣球會下沉,即b。
7樓:營梅佘詩
只有當物體a被拉至左側定滑輪的正下方時,物體b的位置最低,此時系統有最小重力勢能,也就有最大動能,又此時物體b的瞬時速度為0,故物體a具有最大動能,則具有最大速度。
以物體a所在水平面為參考平面,在從物體a剛被釋放到物體a運動至左側定滑輪正下方的過程中,對系統應用機械能守恆定律,有1/2mv^2=mg(h/sinθ-h)
解得a所能獲得的最大速度為1m/s
8樓:邵元斐改釵
1)只要這個物體的沿著斜面向下的重力加上摩擦力和這個拉力相等就是勻速運動,分解物體的重力不用跟你說了吧?還是告訴你吧。也就是f=mgu*ctg37'+mg*tg37'=1*9.
8*ctg37'+1*'。
2)如果力反向作用,那就是除了抵消摩擦力之外,有2倍的沿斜面向下的力,所以加速度是2*g*tg37'=2*'。
9樓:喻玉蓉伏壬
當拉a的線與杆垂直時,a的速度最大,因為線垂直時,b下落最多,此時b速度為零,a速度最大,若不垂直,a繼續向右拉,b開始向上,故a速度開始減少,根據動能定理得:mgh/tan53=1/2mv^2解得v^2=8gh/3
10樓:老長征碩雪
分析小球:靜止狀態,f1=m球gsinθ;
運動狀態,沿斜面方向的合力為m球gsinθ-f2=f1-f2加速度a=(f1-f2)/m球。
分析整體:因為木板質量不計,m球gsinθ-f=am球,即f1-f=f1-f2,得f=f2
f為摩擦力,從而求出動摩擦因數=f2/(m球gcosθ)
11樓:鄺桂花戲乙
設每滑梯與豎直徑(圖中虛線)的夾角為a,則距離s=dcosa(d為直徑),忽略摩擦力時有:加速度a=gcosa,s=at^2/2,則t^2=2s/a=2dcosa/gcosa=2d/g,則三條滑梯時間相同。
12樓:斂素枝刀儀
注入一些水,氣球受到的壓強會增大,氣球的體積會減小,那麼它排開水的體積會減小(即受到的浮力會減小)。所以會下沉(即向下運動)
13樓:胥曉瑤白蓓
您可能看錯了。
看到您先前做的輔助圖,我想您一定知道物體做加速運動。
物體可能做直線運動,但一定是勻加速直線運動。
d選項說的是勻速直線運動,所以不選d。
答案:選bc.
14樓:及望亭鍾嬋
1.因為漂浮,所以浮力=重力=mg=22000kg×10n/kg=220000n
v排=v浸=f/ρg=220000n÷(1000kg/m*3×10n/kg)=22m*3
條件不足,如果勻速行駛則可由f=f
再有f=w/s
15樓:徐佳悅少姿
①分過程列式運用動能定理上升過程0-(1/2)m(v1)^2=mgh+wf=mgh+fh
f為空氣阻力。
下落過程則。
1/2)m(v2)^2-0=mgh-wf=mgh-fh可以解得。
全程運用動能定理。
1/2)m(v2)^2-(1/2)m(v1)^2=wf=f*2h
16樓:鎮盼晴丘銀
。。。梁興毅同學。。
您真好學昂。。
老師講過了你不聽書啊?!
撒鹽是為了降低雪的熔點,雪在低溫下也能熔化。
高手解答一下物理題。 急!!!
17樓:匿名使用者
設轎車行使的最大速度是v,則:
汽車從剎車到停下所用時間為:
t=v/8所以汽車的剎車距離為:
s1=vt-at^2/2=v^2/16
汽車的反應距離為:
s2=所以為了安全行使,必須有:
s1+s2=37
v^2/16+求解:
18樓:匿名使用者
反應時間內汽車做勻速運動,x1=v*
剎車時 x2=v^2/2a
x1+x2=37,算出速度v即為最大速度。
19樓:匿名使用者
設車速為v,由於人的反應時間為,所以車剩下的最大制動距離為。
制動後車速為0。制動距離為
物理題一道,跪求解!!!
20樓:康承志
取臨界狀態,下面兩個圓柱體之間無壓力。
分析最上面圓柱體的受力情況,結合對稱性和幾何知識得:左下方(右下方亦可)圓。
柱體對其力為水平向右(√3/6)g,豎直向上(1/2)g。因此左下方圓柱體受力為水。
平向左(√3/6)g,豎直向下(3/2)g,以及曲面給它的力(並且與上述兩個力的合。
力平衡),斜向上,角度為arctan3√3(與水平面夾角);接下來就是幾何求解過程。
了:rmax=r+r√[12+(3√3)2]=(1+2√7)r,因此r≤(1+2√7)r。
當然,如果認真的話,r
2r,要不然盛不下這三個小圓柱體。
r=2r的時候是個很有趣的情況,平衡不了,並且不能轉變到平衡狀態。
急求物理解題過程!!!
21樓:爛菜鳥
①對燈泡l,電阻不變,電壓比=電流比=2:1 l和r2串聯 電流相等。
所以ia:ib=2:1
ia^2·ra=2
ib^2·rb=
ra:rb=2:1
ia(rl+ra)=10
ib(rl+2rl+rb)=10
rl=3rb
2/ia+ia·rl=10
聯立ib=所以p=i^2·r 代入 rb=4ω
22樓:匿名使用者
我有個不成熟的小問題,解釋一下我再,滑變器接a處沒電阻,怎會有功率。
物理題,急急急!!!
23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問是水平方向勻速直線運動,豎直方向自由落體運動。第二問x,y軸單位是什麼?方法是對y軸上的幾個相臨數值相減,4.
75相差,用距離差=gt*2,求出時間,用x軸任一相鄰距離即6-5=1,用1/時間t,就是它的初速度了,記著單位要用國際單位哦~單位如果是釐米,那就是米每秒。
24樓:匿名使用者
水平是勻速直線運動,豎直是勻加速直線運動。
物理題求老哥解答,詳細過程!!!
25樓:木炭
碰撞問題用動量守恆定律來解答。這個是斜碰問題,因為動量是向量,動量守恆定律也是向量式,所以可以把題目中的問題轉換為x和y方向上的直線問題用動量守恆定律分別求解出x和y方向上的分速度,然後把最後的結果再用向量分量形式表示。我的答案是(-3x+3.
5y)m/s
求解一道物理題,求解一道高中物理題
由於0.6立方分米的水的重力是6n,大於4.9n,所以球是浮在水面上的,所以所受浮力是4.9n 由於浮力是4.9n,所以沒入水下的體積是0.49立方分米,也相當於水的體積增加了0.49立方分米,在100平方釐米的容器中會升高0.49分米,所以壓強增加490pa 1,浮力等於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等於0...
一道物理題求解
接一個電阻時。電路電流,由u ir,得電流是1a 再算出電源電動勢,根據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e ir ir,代入資料得3v。接兩個電阻並聯時。外電阻即並聯電阻1歐姆,電路電流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e ir ir得,電流1.5a,再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得電壓e u ir,u 1.5v 大體思路是將電路分為兩...
急 物理題求解,求解物理題。
問題 磁體是否有磁力極限。設想 有 a.磁鐵的吸引力大小和鐵塊 被吸引物體 距離的遠近有關 可以通過平衡力知識求。最傻的方法是 你只是想求出他們的最大吸引力 1,將一塊磁鐵用什麼東西 固定住 另外一塊掛在測力計上,並將兩塊磁鐵吸引在一起。2,將三者 垂直與地面 用力拉扯測力計,讀取兩塊磁鐵分開的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