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貳號
6月12日,在泰山東邊的山腰看太陽從西邊的山頂落下,這是太陽從正西落下。
北半球夏半年,假設地球表面是平坦無起伏的話,全球的太陽都是從東北公升起,西北落下。也就是說,太陽理論上從西北的地平面落下。
泰山在北迴歸線以北,正午太陽始終在正南方向,當太陽從正南向西北方逐漸下落時,此過程必經過正西方向,當太陽在正西方向時,人在東邊山腰看,太陽與西邊的山頂正好交匯(沒有觸地平面就落山了),這時看到的太陽就從正西落下了。
2樓:黃靂
我想你的問題記錯了,6月12日太陽直射點接近北迴歸線(北緯23度26分)而泰山的經緯度是(36°15′17〃n; 117°06′15〃e),泰山在北迴歸線以北,太陽只能從泰山的東南公升起西南落下。要太陽在正西落下只能是春分日或秋分日(當然著只是中學階段這樣說,事實上春分和秋分只是個很短的時間,而不是一天或更長時間,所以也就不準了,要準的話是天文學家的問題了,我幫不了你。)
地理題目:求9月23日北京的太陽高度,詳細過程!!!
3樓:網友
已知:太陽直射赤道,北京的緯度為北緯40度太陽高度角的計算公式為:90º-緯度差=90º-▏所求地緯度-太陽直射緯度▕
4樓:網友
北京的地理緯度大約是40°月23日是秋分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
有乙個公式,可以計算地球上任何緯度地區上的太陽高度角。
h=90°-│/-)β
式中:α是代表當地地理緯度。
是代表太陽直射點地理緯度。
/-)是所求地理緯度與太陽直射是否在同一半球:
如果在同一半球就是-;在南北兩個半球就是+按此公式計算,高度角是:
h=90°-│40°-0°│
則:9月23日,北京的太陽高度角是50°。
5樓:網友
9月23日太陽直射赤道0°緯線,北京40°n與太陽直射點緯度(赤道)間隔為40°,所以太陽高應為。
總結:某地正午太陽高度=90° —當地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距)
6樓:我就是
你要先了解北京大致位於北緯40°,9月23日是乙個特殊的日子,秋分日,這一天太陽直射在赤道,也就是0°經線,求乙個地方的正午太陽高度角就用90°-緯度差,也就是90°-(40°-0°)=50°
一道高中地理題 是28題,該題前提為:某地北京時間 6 月 22 日 6 時左右日出,13時太陽高度角達到最大約
7樓:網友
首先看前提,6點時日出,太陽高度角為0度,13點時為83度,中間經過了7個小時,83/7大概就是然後問早上36度的時候的情況。83-36=47度。你拿47/約等於4個小時。
就是說早上太陽高度角36度時,東八區的時間是13-4=9點。然後向西跨日界線減一天,再算時間,就是6月21日21時了。
8樓:網友
此題應採用排除法。
因已知地北京(東八區)為當天上午,故布宜諾斯艾利斯(西四區)不為上午,所以排除a、c選項。
因為太陽從東面公升起,西面的時間晚於東面,所以排除d選項。
答案選b。
9樓:網友
6月22日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成都東七區與西四區相差11時區,東加西減,此時太陽高度角為36度,估計時間為7點,用6月22日7時-11時=6月21日20時,因為是估計時間,所以選b.
一道關於等太陽高度線的地理題
10樓:網友
③的緯度接近80°
的緯度接近55°
冬至日,①距南迴歸線距離=55+ ③距南迴歸線=。所以。
a正確。③的緯度高於②,所以線速度小於②,所以c錯。
11樓:天之驕子
由圖中所示p點20s可知該點為南半球,12月22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等太陽高度線移動至p線以下,故正午太陽高度1〈3 a正確。
b根據pn的緯度可知。
c,越靠近赤道線速度越大,3緯度明顯比2高,故錯。
d,根據經緯度可知。故選a
12樓:網友
答案就是a。由n和p的座標可知,此時的太陽直射點座標為(20w,20s),1地正午太陽高度約為15度,與直射點相差75度,可知1地為北緯55度。3地正午太陽高度約為20度,與太陽直射點相差70度,可知3地為北極點附近。
12月22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1地正午太陽高度為11度34分,3地正午太陽高度為23度26分,a選項正確。c選項,3點為極點,自傳線速度為0,2點為南緯20度,自轉線速度顯然大於0。
13樓:勇敢地狂奔
看不懂只知道離赤道越近 線速度越大。
下面是某地夏至日(6月22日)太陽高度變化曲線圖,讀圖回答題。 小題1:該地的經緯度是 a.80.5°n,o
14樓:靈兒
小題1:a
小題2:a試題分析:
小題1:由夏至日該地一天太陽高度大於0°可以判斷,該地出現極晝現象,太陽高度最小值為14°,可以判斷該地的緯度為;太陽高度最大值(當地時間為12點)時北京時間為20點,可以算出當地的經度為o°。
小題2:圖中m至n時間段處於早上太陽昇起時段,夏至日該地區太陽從東北公升起,西北落下。
點評:本題難度較大。以某地夏至日(6月22日)太陽高度變化曲線圖為材料,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太陽高度的判斷、地理座標的判斷、太陽視運動。
讀某地正午太陽高度年變化情況圖,回答題。 小題1:該地位於 a.南半球溫帶地區 b.北迴歸線以北地區
15樓:z愛貝貝
小題1:c
小題2:b試題分析:
小題1:根據圖示該地2次正午太陽高度達到90°,說明該地區一年中有兩次太陽直射,而12月22日,該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為一年中最小,說明該地區位於赤道到北迴歸線之間。
小題2:根據12月22日該地達到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小,故a點表示夏至日,故選c項。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正午太陽高度的分佈規律。
1.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規律:從直射點往南北兩側遞減;離直射點距離越近(緯度差越小),正午太陽高度越大。(因此:
已知某一正午太陽高度角,一般有兩條緯線上的正午太陽高度等於此度數)。
2.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規律:對於北迴歸線及其以北地區,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南迴歸線及其以南地區,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夏至日最小;南北迴歸線之間,直射時正午太陽高度最大,並且該地若在北半球則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最小,若該地位於南半球則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最小。
高中地理題
第一題上面說的很對,雲貴屬於水資源豐富區,而且屬於溼潤區,地表徑流不缺乏,可能你是被雲貴高原的特殊地質給誤導了。2 1 由於看不到你的公式,我大約能推斷出是一個比例的公式。而且數值越大越好。這道題考的是不同地區的區位優勢對本地區經濟的發展影響。一個地區在一個地方上的資料越大,表示本地區在此行業上更佔...
一道高中地理題,高中地理題一道
一 如果沒理解錯的話,西半球最左邊那根是東經160度,即東十一區是24點。那麼北京的區時也就是東八區是 21點。二 對啊。但是要知道的是一處特例 180度經線。在東西十二區內,從東往西越過180經線時間要減24小時。因為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相差二十四個時區。三 是世界區域地理嗎?那個你要多看圖,每個大...
問道高中地理題
1 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西經20 東經160 根據經度數變化規律 沿地球自轉方向東經度數增加 西經度數減少 可知圖中a所在的經線為東經160 c所在的經線為西經20 b所在的經線為西經110 因為b所在經線為夜半球的中點,東西各跨經度為90度 2 再由題幹 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 即經線與晨昏線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