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霸王麻將匯
沒有乙個完美的成長環境,「孟母三動」畢竟是乙個傳教故事,只是為了說明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當今社會,普通父母很難做到「孟母三招」。
與其絞盡腦汁淨化環境,不如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與人打交道的能力,這是孩子適應能力、靈活性和韌性的良好教育動力源。還有,就算是父母口中的「熊海子」,也有自己的優點。教會孩子獨立思考、明辨是非、與人相處的能力,也是一種成長和進步。
從題主的描述來看,孩子不是變得更加活潑外向,不再沉迷遊戲了嗎?
但是中國大部分父母不一樣,孩子就是一切,第一位。為了孩子,很多中國父母願意無條件的付出一切,比如我們常說的砸鍋賣鐵一定要讓孩子為所欲為。但西方大多數家長絕不會賣鐵鍋,把所有的錢都用來送孩子去乙個和自己經濟能力不匹配的學校,孩子會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有意識的選擇乙個學費低的低水平大學。
與此同時,在獨生子女的背景下,中國形成了「非常6+1」的家庭教育環境,除了學習,對孩子過於縱容,基本的教養和規則完全喪失。熊海子與弱勢一代共存。在這種背景下,父母更應該小心翼翼的和孩子交朋友,不要沒有原則和前提的和孩子交朋友。
孩子與父母的關係永遠是社會關係之一,也是我們與社會其他成員關係的一部分。在這種關係中,父母有照顧孩子、監護和教育的責任。俗話說,「孩子不是父親的錯。
因此,父母有權利和責任採取各種措施來履行養育責任,包括懲罰。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和取向不可能是平等的,但自然是有差異的,甚至有高低之分。絕對尊重父母在任何國家都是理所當然的事,不會因為父母說的是對是錯就被尊重或者不被尊重。
這其實是社會關係的縮影和提煉,比如尊老愛幼,尊重職位等等。
當然我不強調對長輩的無條件服從,我強調尊重,這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不服從,但必須無條件尊重。在某些特定的場合,尊重往往意味著傾聽,即使是錯的。
我們常說,對於老人,我們不用分辨對錯,而是哄他們開心,這就是原因。更何況,對於年幼甚至年幼的孩子來說,很難理解社會的複雜性,只能講出露骨的道理,卻不知道自己錯了沒有。
2樓:愛兒咿呀
我覺得是有必要干預的,熊孩子說出的話和做出的事,都會對其他孩子造成影響的。
3樓:你真的好嘛
我認為這當然需要干預了。這些熊孩子會影響自己孩子的發展的,以後就教不好了,會很後悔的。
4樓:神山研介
我覺得可以干預,但不能過分干預。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接人待物沒有乙個明確的標準,家長應該及時引導。但也不能過分干預,可能會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
熊孩子都有怎樣的熊家長
曾經看到張鳴寫的一篇文章 熊孩子背後有個熊大人 文章裡這樣說 好習慣不見得會傳代,但壞毛病一定會遺傳。熊孩子之所以熊,恰是因為有熊大人在前面做榜樣 孩子是很單純的,可是他們的感知能力遠比大人以為的要敏銳,父母脫口而出的辯解 惱羞成怒的職責或是不分青紅皁白的大打出手,看似是說給別人聽的做給別人看的,其...
孩子總撒謊,作為家長該如何糾正孩子的行為
告訴孩子誠實是美德。家長要學會告訴孩子,誠實善良是一種美德。孩子的美德和習慣都應該從小培養,很多人都會說孩子太善良了,也會不好,因為 人善被人欺 但是,他們卻忘了,平凡才是生命的常態。只有誠實善良,才能擁有更多的知心朋友,才會為平凡的生活增添色彩。誠實和善良也是一個人,與他人相處交往的基石,家長要時...
你遇到過哪些熊孩子,你遇到過最熊的熊孩子,做過什麼事兒?
多了去了,我還記得我有一次去街上的的小賣部買東西,那時候是過年期間,我騎著電車就正常地走,旁邊有好多小孩在那放炮,就是那種很小的,很便宜的,一甩就響的那種。我走到他們旁邊的時候,有幾個小孩拿著鞭炮就直衝著我甩,我就趕緊加速。幸虧我騎得快,那鞭炮沒有到我身上。當時真的是嚇著了,要是真的弄到身上可怎麼辦...